查看原文
其他

读史|春秋战争文质彬彬

2016-07-26 猫不闻饺子 领导文萃


宋襄公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的军队在泓水相遇,宋军已经列好阵型,等待楚军渡过泓水来交战。论此时双方军队的实力楚国占有优势,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击敌于半渡是绝佳时机,宋国的大臣也是这样劝说宋襄公的,宋襄公却以此非君子所为而断然拒绝。最后的结果是宋军寡不敌众,大败而归,宋襄公本人也在此战中受伤,第二年就去世了。用我们当下人的眼光来看,宋襄公的所作所为可谓迂腐,然而把这个故事放在宋襄公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去看,你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对“贵族精神”的一种诠释。

春秋时期的战争其本质是为了争霸,说白了就是“抢沙发”。因此表现出来的目的在于使对方屈服认怂,而不在于消灭对手。甚至你会对当时发生的很多现象表示困惑,比如发生在公元前597年的晋国和楚国之间的邲之战。晋国被楚国打败,在逃跑时,晋国的许多战车陷入泥坑。楚国士兵不但不乘机追杀,反而还跑上前教晋军如何抽去车前的横木,让战车冲出陷坑。

在春秋时期战争不是谁都可以参加的,能参加作战首先就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平民和奴隶虽参战但没有资格作战,只能做后勤保障工作,叫作“卒”。而战斗则是由贵族阶层来完成,也就是“士”,所以叫“战士”。顾颉刚先生就曾说:“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有统驭平民之权利,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故谓之‘国士’,以示其地位之高。”

贵族一般分为四等,天子、诸侯、大夫和士,士其实就是低级的贵族。士有贵族的身份但没有自己的领地。直到春秋后期秦国首先确立了征兵制,并鼓励平民通过战功来实现阶级地位的突破,后来各诸侯国纷纷效仿,平民阶层才逐渐取代贵族成为战场上的主要力量。

春秋时期的战争更像是一场竞技运动,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当时的国际间,虽则不断以兵戎相见,而大体上一般趋势,则均重和平,守信义。外交上的文雅风流,更是表现出当时一般贵族文化上之修养与了解。即在战争中,尤能不失他们重人道、讲礼貌、守信让之素养,而有时则成为一种当时独有的幽默。”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卫国大夫孔悝被围困在家中。孔子的学生子路是孔悝的家臣,闻听之后便急忙赶往救援,所谓“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在战斗的过程当中,子路的冠缨被砍断,为了不有失君子风度,在他弯腰捡帽子的时候被人砍成肉泥而死。

春秋时期的战争规模一般都很小,最短的一场战斗一个早上就打完了,就吃个早饭的工夫。事先都要找好约架地点,一般都在两国的国境线,国境线叫“疆”,所以我们管战场叫“疆场”。当时的战争以车战为主,并且两军出动的战车数量还要对等,你出了10辆战车,我要是出了20辆就会被天下人取笑。我驾驶的战车只和与我相对的那辆敌军战车作战。敌军战车没有摆好,我方不得发动进攻。必须双方的战车都排列好了,双方打好招呼:“你好了没有?”“好啦……”“我开始打啦。”“好的。”这叫不鼓不成列。双方战车交错的一瞬间,车上的战士用戈互相敲击。战车在这个过程中不停。交错之后,第一个回合结束。双方战车掉头回来,再交错,战士再用戈敲击。

《左传》记载的宋国内乱时,公子城与华豹的战车在储丘狭路相逢,华豹张弓搭箭,向公子城射来,结果却偏离目标。华豹动作敏捷,又一次搭箭上弦。公子城一见,对他不屑地大喊:“不更射为鄙!”按照当时的战争规则,双方一人各射一箭。你射了我一箭,现在应该我射你一箭了。不守规则,岂不太卑鄙了!华豹闻言,就放下弓,老老实实地等公子城搭弓,结果被一箭射死。史书盛赞华豹以生命维护了士的尊严。

春秋时期的战争规则可概括为如下几条:第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必须要师出有名,派使者去敌国告诉对方之所以要揍他的理由,并且不能乘人之危,比如不可以趁敌国国君过世等重大变故发兵攻打。第二,不能在险要的地方阻击敌人,必须要找个宽敞的地方,堂堂正正摆开阵仗干一架。第三,不鼓不成列。在对方没摆好阵型之前,不能发动进攻。第四,不重伤。就是说不能在对方已经受伤失去战斗力的情况下,对对方造成二次伤害。第五,不擒二毛。意思是不能俘虏花白头发的老人。第六,不逐北。就是敌人败退逃跑时,不能追。要追也只能追五十步。

是不是每一条都极其具有人道主义关怀?怪不得易中天教授会说,这样的战争最多温良恭俭而不让。   


(摘自《公务员文萃》2016年第七期)

 稿件来源:《特别文摘》

推荐阅读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领导文萃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底部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期待您的评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