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谁来用好“无用之用”
有一家小银行,某天一开门,迎来了一位老大爷,进门就问:“你们这里是某某银行吧?”
大堂工作人员回答:“哟,我们这儿不是,您走错了。”
“咳!”大爷转身就走。
这位工作人员看了看天,紧跟着追了出去:“大爷,下雨呢,看您没带伞,我借您把伞,别淋湿了,回头有空还给我们就行,某某银行不太远,您慢慢走。”
没想到,大爷扭头看了看他,说:“既然不远,你给我送过去呗,省得我再来还伞了。”
都说到这儿了,工作人员心想,那就送几步吧,于是搀着老头儿、举着伞,把大爷送到了竞争对手那里。边走边聊,工作人员发现这位老人可能不太认字,于是主动提出:“把您送到某行之后,我稍等您一会儿,需要填个单子什么的,我可以帮帮您。”
结果,办业务的时候,发现大爷没带身份证,无法办理。老头儿一斜眼:“我家也不远,你能给我送回家取身份证吗?”
于是,小伙子又举着伞陪着老大爷回了家。老头儿取了身份证,和所有的银行存单,冒着雨一次性把所有存款搬家到了借伞的这家银行。
这是一个真实案例。后来,这家银行的管理者围绕这个案例,提出了一个极好的问题:这名员工的事迹,要作为好人好事进行表彰吗?讨论的结果是:不。因为,好人好事就意味着其发生的偶然性和对个人道德的依赖性,而这件事并不是偶发的,是管理变革的成果。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事件发生的必备条件:
第一,这名员工只是最基层的大堂接待人员,但他能够对非自身客户的陌生人借出物品,能够短时间离岗护送老人,说明在日常工作的管理上,这家银行的一线员工必须获得自主安排工作节奏的一定权力。
第二,借伞的初衷只是一种善意,一种积极的服务精神,这名员工的核心职责并不是进行揽储,但却最终促成了实际的业务。这说明很多时候,提供服务与达成交易之间并不像岗位职责上写的那样泾渭分明,而是在融合中才会产生最佳机会。这意味着不同工作岗位必须允许一定的重叠,而重叠往往意味着浪费,组织必须愿意去承受这种积极的浪费。
第三,问这位新入行的员工为什么这样做,他的回答是因为他在长达45天、每天12小时以上的新人培训中接触了大量的本行内部案例,有一个案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本行的司机,晚上在家门口买西瓜时,发现瓜农找错了钱,面对瓜农的道歉,很热心地提出可以借一盏应急灯给瓜农用,并且遇到大额钞票时可以出来帮忙辨别真伪。整整一个夏天,瓜农天天来借灯,等到西瓜下市了,瓜农准备回老家,来辞行时告诉他:“以后不卖西瓜了,因为村里征地了,我告诉他们,都把征地款存到你们银行来!”这位司机居然因此达成了近2000万的储蓄存款。
当这位新员工踏入工作岗位,发现案例中的司机就是他身边的同事时,群体效应就激活了连锁反应。研究证明,群体中只要有5%的成员清楚知道要做什么,然后放手让群体效应充分发挥作用,就有90%的机会能够促使整个群体做出正确的行为、达成目标。因此,身边同事的“行为”远远比任何教育都重要。组织并不需要改变所有人,只需要推动第一个5%的变化就有可能激活团队的自组织和自进化能力。
第四,借伞也好、借灯也罢,组织可以培训无数技能,但无法培训一个人面对世界呼吸吐纳的基本界面。因此,这家银行投入大量资源在新员工招聘环节,只为了把符合界面要求的人筛选出来。然后不断拉长新员工培训的集训时间,在集训结束时再次进行筛选。做“对的事”比“把事情做对”优先,找到“对的人”,比做“对的事”更优先。
在今天,服务业、体验感成为经济增长动力,如果一切动作依然仅仅指向“有效”,美感和善意往往就消失了,创造力难以涌现。当工作对象由“物”越来越多地转向“人”,组织必须能够融入混沌状态、允许适度混乱,鼓励一些貌似浪费的管理举措。有道是: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摘自《领导文萃》2014年12月上)
稿件来源:《IT经理世界》
长
按
关
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订阅本刊
领导文萃公众号
微信号 : ldwczzs
新浪微博:@领导文萃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