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1949,“敲门使团”急赴北平
△李宗仁
四成员均龄逾七十
1949年元旦的上午,蒋介石在南京总统府邸举行了新年团拜会。会上,蒋介石宣读了乞和的《新年文告》,暗示自己将下野,也向毛泽东和共产党人公开哀鸣,表示愿与共产党“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2月14日,代理总统李宗仁迫不及待地派出“敲门使团”——“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北上与中共接触。
关于“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的组成,国民党政府及李宗仁在人员选择上颇费心机,2月8日,李宗仁赶到上海,最终选定:颜惠庆、章士钊、江庸、邵力子(以私人身份)四人。选定这四位人物,李宗仁可谓处心积虑。其理由一是社会地位高;二是在某一领域内资历深,或是外交家,或是法学界老前辈,或是教育界前辈,都是有名望的社会活动家;三是这些人中或多或少都有和平愿望。
2月13日,“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终于成行。四位平均逾七十高龄的老人在历史重要关头担负起和平重任。2月14日下午4时,一行人抵达北平。
15日,北平市长叶剑英到六国饭店会见并宴请代表团,出席宴会的还有董必武、林彪、罗荣桓、薄一波等人。交谈中,颜惠庆表示:“我们四人合起来有300岁了,我还有心脏病,本来不适宜坐飞机的,但是还是带着医生来了。此次来北平是个人来的,不是当什么代表,是希望全国和平统一,这样对内对外均好……”
此后,叶剑英分别与代表团成员晤谈。江庸对叶剑英说:和平是合乎全国人民愿望的,要打仗的不是共产党,而是蒋介石。今天蒋介石下台,李宗仁既有和平的要求,尽管他缺乏实力,共产党不妨答应,并请叶剑英将此话转达给毛泽东主席。
△1949年2月,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到达西柏坡,商谈南北通航通邮的提议,受到周恩来(右二)、杨尚昆(左一)热情接待。
毛泽东,有什么事尽可商量
2月22日,颜惠庆、邵力子、章士钊、江庸、傅作义、邓宝珊和刘仲华由北平飞抵石家庄,并于当日下午7时到达中共中央驻地平山县西柏坡。周恩来已在那里等候多时,安排他们住在西柏坡后沟招待所。
此间,“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代表团成员与中共领袖毛泽东有着渊源已久的交情。1920年,毛泽东筹划赴法勤工俭学,请求湖南同乡章士钊赞助。章立即多方筹措,赞助两万银元。这笔巨款,一部分赞助湖南青年留法,一部分帮助毛泽东回湖南闹革命。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章士钊聚谈,毛泽东曾开门见山地问章士钊该怎么办。章在手上写了个“走”字,递给了毛泽东,然后悄悄地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毛泽东默然,但内心甚感激他,后来回延安后对周恩来说:“只有真正是共产党的朋友,才能提出这样直言不讳的意见。”邵力子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在民主革命漫长的历程中,与毛泽东也有过不少接触,私人交情也很好。1945年8月重庆谈判时,邵力子虽为国民党的代表之一,但遇到国共双方看法不一致时,他就力排众议,千方百计地求同存异,使之达成协议,并由此获得“和平老人”的称号。
毛泽东说,你们为和平远道而来,共产党是爱好和平的,有什么事尽可商量,只是时间、地点、人选值得考虑。所以我们不必再重复表明来意。这次谈话约一二个小时,对此,江庸曾回忆道:毛主席说到目前时局,只是自由自在地漫谈,但从漫谈中,也很可以窥见毛主席的思想、抱负、学问、性格。第二天早饭后,毛主席又同周恩来和代表团人员漫谈了一小时。当有人提出蒋介石愿意进行谈判时,毛主席说:蒋介石在1月1日提出了愿意和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建议,但他又提出了先决条件,要保存伪宪法、伪法统和反动军队。他这还是想继续打仗,不是和平谈判。
△章士钊
八点秘密协定
会谈主要由周恩来出面,“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与周恩来谈了两次,主要就国共和谈的可能性以及南北通邮、通航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结果非常圆满。双方经过会谈,达成八点秘密协定:
谈判以中共与南京政府各派同数代表为之,地点在石家庄或北平;
谈判方式取绝对秘密及速议速决;
谈判以中共1月14日声明及所提八条为基础,一经成立协议立即开始执行,其中有些部分须待联合政府办理者,在联合政府成立后执行之;
谈判协议发表后,南京政府团结力量与中共共同克服可能发生之困难;
迅速召集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南京政府参加新政协及参加联合政府之人选,由中共(包括民主人士)与南京政府商定之;
南方工商业按照原来环境,依据中共城市政策,充分保障实施;
有步骤地解决土地问题,一般先进行减租减息,后行分配土地。
这八条秘密协定,为国共双方4月北平和平谈判铺平了道路。
2月24日,代表团带着毛泽东主席给李宗仁的一封信飞返北平。27日上午,“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离开北平。
4月1日,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在北平正式开始。经过半个月的谈判,拟定《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本来中共中央领导人对李宗仁是否具有谋和的能力,深表怀疑,后经过“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多番解释,中国共产党才终于开始以李宗仁为对手的和谈。如此得来不易的“和谈之门”,被国民党关闭,这使邵、章感到莫大的遗憾。李宗仁后来也说:“1949年我未能接受和平协议,至今犹感愧疚。”
(摘自《领导文萃》2017年8月下)
稿件来源:《作家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