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史|铁面御史的中和之政

2017-10-11 程念祺 领导文萃


赵抃是北宋历史上有名的“铁面御史”,一生行事却可以用一个“仁”字来概括。

还在他任职武安军节度推官时,朝廷有一道赦令:赦令发布前制作假印者一律免死;赦令发布后制作假印者一律处死。然而,就有这么一个案子,犯者制作假印在赦令之前,使用假印在赦令之后。审查这个案子的法吏,都认为应将这个犯人处死。赵抃却不同意,说赦令下达后用假印不是死罪,免了这个犯人的死刑。


人命关天,必须严格依法行事!这就是赵抃的仁。

翰林学士曾公亮并不认识赵抃,却对他的办事风格和才干颇有所闻,推荐他入朝担任殿中御史,纠察百官违法乱纪的行为。宰相陈执中,居相位多年,做了许多坏事。此人还极残忍,家中的一个女婢因为走出外舍,就被毒打致死。赵抃既为殿中御史,就上书皇帝,列举陈执中的八条罪状,特别指出他对婢女动用私刑,无视国法。为了缓和舆论,仁宗便假意让陈执中回家听候处分,几个月之后又让他入朝主政。赵抃立即上书,说如果陈执中有罪,就应将他流放远方;如果是自己弹劾陈执中错了,那就自请流放远方。他先后上书十几次,终于让仁宗罢掉了陈执中的相位。

在殿中御史这一任上,赵抃恪尽职守,不讲情面,才有了“铁面御史”之名。在赵抃看来,朝廷之上,对君子和小人必须界线分明;小人虽然犯有小过,也应该用全力去揭露他们,以杜绝隐患;而君子不幸犯了错误,则应当保全爱惜他们的名声,成全他们爱护自己名誉的德行。比如三司使王拱辰,出使契丹期间,接受特殊礼遇,还送珠宝给张贵妃。在赵抃看来,只有小人才会做这样的事。仁宗赏赐王拱辰为宣徽北使,赵抃就坚决要求仁宗收回成命,并把他贬出京师。

而对于因上书进谏而遭贬谪的官员,赵抃是一定要为他们申辩的。像欧阳修、贾黯被人攻击为“朋党”,在朝廷待不下去了,主动提出到地方去做官。赵抃对仁宗说,正人君子都纷纷要求离开朝廷;像欧阳修这样的人,朝中已不多了,现在也要走;这些人是因为正直不阿,不会讨好那些权要,才会有许多人攻击他们;都走了,朝廷万一遇到什么事,还能有什么人会提出中肯的意见。仁宗听了这话,就把欧阳修和贾黯留在朝中。

因为总是与朝中权要意见相左,赵抃也地位不稳,几次出京任职,但却做得很好。他任益州路转运使,几乎到过那里每一个地方。那里山高皇帝远,老百姓对官吏的欺压心虽痛恨,却也只能逆来顺受。但赵抃来了之后,老百姓就觉得有人可以保护他们,平时不守法纪的官吏则不得不有所收敛。他也曾被贬到虔州去做知州。虔州是个很难治理的地方,赵抃到那里以后,就召集各县县令,要他们自己想办法,把县里的事情做好。县令们受到信任,都尽职尽力,虔州地方就安定了,牢房里常常没有犯人。

仁宗死,英宗继位,赵抃曾被派往成都任知府。英宗称赞他治理成都用的是“中和之政”,意思是说他为政宽容。英宗死,神宗皇帝继位。神宗把赵抃从成都召回,担任谏官。赵抃入朝,神宗问他,当初去成都,单人匹马,携一琴一鹤,为政很简易,是真是假。皇帝这是在提醒他,回到朝廷后不要卷入朋党。神宗看重赵抃,不久就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副相)。但因为批评王安石变法,赵抃不得不再次离开朝廷,被派到杭州去任知州,后来又转任青州。再后来,因为成都的戍卒经常闹事,赵抃又去成都任知府。在成都,赵抃继续“中和之政”,却被人告到朝廷,说他放纵“逆党”。但经过复审,他的量刑没有不符合条例的。

赵抃后来还到越州任过知州。有一年,整个吴越地区闹蝗灾和旱灾,接着又爆发了饥荒。当时,各州都贴出告示,严禁粮价上涨。只有赵抃在越州,对粮价明令不作任何限制。于是各州的米商都涌到越州来,越州的米价比平时更便宜了,没饿死人。其他州县,饿死者往往过半。饥荒过后,吴越地区又流行瘟疫,越州也死了人。为医治病人、掩埋死者,赵抃竭尽了全力。他还采取官府出钱、百姓出力的办法,修理州治所在的城墙。城墙修好了,百姓也有钱买米吃,真是一举两得!曾巩对赵抃在越州的作为,有这样的评价:“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从赵抃一生行事来看,无论为“铁面御史”,还是行“中和之政”,他都是勇于担当的。

(摘自《组工文萃》2017年第四期)

稿件来源:《新民晚报》

 推荐阅读 


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

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