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笔记|与自己相处

2016-02-27 一 行 领导文萃
点击上方“领导文萃”可订阅哦!


不要总是忙忙碌碌,坐下来,和自己在一起。

因为缺乏独处的能力,人们会变得越来越贫乏。我们无法供给自己足够的滋养,也就不会有什么可以给予别人。学习独处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每天安排一点时间跟自己相处,这样更容易去修习滋养和深入观察自己。

独 处

《胜妙独处经》中说,独处不等于没有人在周围,而是指我们安住于此时此地,完全觉知当下发生的一切。以正念去觉知心中每一个感受,每一个想法,还有周围发生的事情。理想的独处修习是:不被困于过去、不迷失于未来或是他人,安住于当下,身心合一,觉知此刻所发生的一切。

独处并不是要独自走到高山上、独居于森林深处的茅屋中或者是躲避集体生活,真正的独处来自于稳固的心,不会被别人、过去的悲伤、对未来的忧虑或者是当下的刺激拉走。不迷失自己、不失去正念。皈依正念呼吸,回到当下此刻,就是皈依我们每人心中美丽、宁静的岛屿。

就算身居闹市,也不会被外境拉走,我们还是自己。尽管在集体讨论中有情绪升起,我们还是自己,仍然安住于心中安全与稳固的岛屿。这些,大家都可以做到。

修习独处,第一步,是在身边没有其他人的环境中练习;第二步,学习在人群中也能独处。

独处不代表你要跟别人断绝关系,反而是由于你有能力独处,才能真正跟世界融合。感觉到与外界的联系,是因为我是独立的我,就这样简单。要真正地跟世界联结,首先你要回归自己,跟自己联结。我们在坐禅、步行、进餐、跟别人一起工作的同时,也时刻安住在自己心中的岛屿。

寂 静

寂静来自于内心,是不能向外求的。如果我们真的宁静,那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可以享受寂静。寂静并不只是止语或轻声干活,寂静是指我们的内心不被打扰,没有内在的对话。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寂静当中,四周都很安静,但我们的头脑却不断地说话,这就不是寂静了。

修习不是要在我们的生活以外创造寂静,而是去培养内在的寂静。跟同修或家人一起进餐,也是享受寂静的机会。当我们的内心宁静,觉知就能渗透到我们心灵的土壤。

在梅村禅修中心,晚上坐禅后开始止语的修习,直到第二天早饭之后。让寂静和安宁渗透身体,让正念的能量注满身心,慢慢走到寝室,觉知每一步伐。深深地呼吸,享受静止与清新,就是有人在你身旁一起走也保持沉默,他也需要你的支持来修习止语。你可以独自留在户外跟树木与繁星相处一会儿,然后才回到室内,上卫生间,换衣服,就寝。


悠闲日

许多人的日程都排得太满,甚至连小孩也一样。我们相信忙碌的生活会带来满足感,但事实却是相反,不间断的繁忙恰恰是导致压力和抑郁的原因之一。我们压迫自己超量工作,也同样地去压迫我们的孩子,这是不文明的,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情况。

悠闲日是没有日程安排的一天,我们让这一天自然地进行,不受时间限制。我们可以独自,或者跟朋友一起去散步,或去树林里静坐。也许我们想轻轻松松地看看书,或者写信给亲人朋友。

没有什么要做的时候,我们觉得沉闷,于是就去找些事情来干,或者找点娱乐。我们非常害怕呆在那里什么都不做。而悠闲日,正是训练我们不用害怕没事做的良方。没有这处方,我们没有方法处理心中的压力与抑郁。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在沉闷时总是寻找娱乐来逃避寂寞与无所事事时,那些压力、抑郁和紧张才会开始溶解。悠闲日,是平衡自己的机会。

什么都不做,开始会很困难,你以为什么都不做是在浪费时间,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懂得生活和平、安稳的艺术,那样无论你做什么,都拥有厚实的基础。存在是行动的基础,生命的质量决定行动的质量。但行动必须建立在平静的基础上。我们常说:“不要光坐在那里,找点事情做。”但现在要反过来说:“不要光在做事,坐下来吧。”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祥和、理解与慈悲。


(摘自《公务员文萃》2013年第五期)


推荐阅读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读史|人物|调查|沟通|品读|言论
阅读:让你成为有影响力的人
荟萃领导艺术
弘扬领导文化
创新领导思维
提升领导能力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微信号:
底部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期待您的评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