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三人聚必有斗焉
究竟为什么眼下窝里斗比较“繁荣”呢?是在处理个人与群体、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关系上出了问题。
人是群居动物。群居状态,或者说“社会”状态,是人之成为人的基础条件。据说,如果一个人长期独自在大自然中生活,那么会逐渐“兽”化。不管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实践依据,反正一个人长期独自离群索居,是一件极痛苦、极不可想象的事。群居,不仅是需要,大概也是人的天性。
但是,有一种现象似乎有违人群居的天性。无论是拜访年长的老同志,还是吾辈同事、朋友相聚,或是与年轻人闲聊,几乎无不感慨当今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千百人的大单位,还是三五人的小部门,不是你明里踢我一脚,就是我暗中给你一绊;不是他当面对她出言不逊,就是她背地里臭骂他一顿;不是写匿名信告一个刁状,就是四处散布某某如何;不是冠冕堂皇的明争,就是借题发挥暗斗……有君感于此,叹曰:“三人聚必有斗焉!”
天性群居,个体与个体间就应相互依存,个人对群体就应有向心力,群体就应具有凝聚力。“窝里斗”显然只能起到离心、涣散的作用。既然此种现象似乎违反人群居的天性,为何又频频发生呢?
有人认为是“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的确,有些人为自己设想,甚至确定了一个又一个“敌人”,用尽了各种手段,明的、暗的,十分“革命”、“正义”的,极端下作、丢人的,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实在有些阶级斗争的味道。然吾有疑问:同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同事,或者都是领导干部,或者同为普通一兵,大家都拿工资过生活,谁是无产阶级,谁又是地主、资本家呢?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呀,不同阶级思想的斗争也是阶级斗争呀!吾还是不解:难道提拔甲是资产阶级思想,提拔乙就是无产阶级思想?房子分给甲是资产阶级思想,分给乙就是无产阶级思想?多给丙一些奖金是资产阶级思想,多给丁就是无产阶级思想……此类同志间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斗争,怎么说也很难跟什么阶级思想的斗争挂上钩。
有人说这是市场经济提倡竞争的结果。的确,种种“窝里斗”,几乎都是在争,争提拔,争谁说了算,争房子,争工资、奖金,争荣誉,争心里痛快……颇有竞争的味道。但是吾有疑问,难道没搞市场经济之前,就没有这些“争”了吗?显然不是!而且,这些“争”,也不太像“竞”争呀!竞者,比赛之谓矣。通过比、通过赛而分出胜负,方为竞争。如果通过提高自己的素质、刻苦努力工作、多创成绩来争取在与众人的比较、比赛中胜出,那是竞争。正当的竞争是有规则的,重要的规则之一是不允许通过伤害他人来取得胜利。而窝里斗恰恰是只斗他人、自己获利。不把心思用在提高自己、发奋工作上,一门心思要把别人打下去。这样只有争而没有竞,是算不得正当竞争的,最多是恶性“竞争”而也。这种恶斗式的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完全是两回事。
有人说,窝里斗是人的天性之一,是人动物性的表现。的确,在窝里斗中,极少数人的作为超出了做人的底线,表现出某种“兽性”。但是,吾还是有疑问,若窝里斗真是人的天性之一,那么凡有人群的地方便概莫能外。而许多地方、单位很和谐,中国人遇危难万众一心,这又作何解释呢?不仅如此,吾以为动物之争,是基本生存条件之争,是对“食、色”等自然之物之争。而窝里斗所争的,当然不止甚至不是这些,所争的基本上不是“自然之物”,而是“社会之物”。社会性是人类特有的,故将“窝里斗”视为人的动物性之一,似乎多有不妥。
还有人认为窝里斗是中国人的“酱缸文化”传统。对此,吾更不敢苟同。若中国人的文化真是“酱缸文化”,那中国文化怎么能有几千年的辉煌,中国又怎么能成为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之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吾以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才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而窝里斗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格格不入的。
那么,究竟为什么眼下窝里斗比较“繁荣”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绝非易事。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恐怕很难有共识。思来想去,以吾一管之见,觉得这是在处理个人与群体、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关系上出了问题。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强调群体利益至上,个人利益要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很少提及个人利益,甚至忽视个人利益。组织上这样要求,舆论上这样提倡,道德上这样规范。个人只要埋头苦干就行了,至于入党、晋级、当先进、分房子……那是组织上考虑的事。谁要说说个人利益,向组织上提提个人要求,往往会被视为个人主义,为众人所鄙弃。与此相应,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上,强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都受到了批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就更不可了。谁要是说说自己的利益,就会被视为自私自利而为众人所不齿。在这样的环境中,窝里斗相对较少,不仅因为当时的舆论、道德谴责窝里斗,而且斗也没多大作用。
(摘自《组工文萃》2015年第二期)
弘扬领导文化
创新领导思维
提升领导能力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