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流动家庭的空间实践和情感重构
陶伟,蔡少燕,余晓晨.流动性视角下流动家庭的空间实践和情感重构[J].地理学报,2019,74(06):1252-1266.
引言
家庭式迁移作为人口流动的更高级形式,正在深刻地改写着中国空间、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两个典型的流动家庭作为案例,分析对比“家”在流动过程中的空间实践及其对“家”的情感建构与重构的影响,由此重新审视“家”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推动“家”的地理学和家庭式迁移的理论进展。
▲举家进城:流动人口已呈家庭化迁移
研究回顾
人文社科领域对“家”的研究回顾
人文社科领域对于流动家庭的研究已出现大量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探讨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家庭结构和流动模式;多数研究借助人口流动统计数据,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对流动家庭迁移过程特征和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但对个案的质性研究仍鲜有涉及。
地理学对“家”的研究回顾
国内地理学对“家”的研究相较于西方起步较晚,受到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的启发,有学者开始从西方“家”研究的理论视角开展工作。
总体上,国内学者虽然已经围绕“家”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是在流动性与“家”的地理学研究中,对于流动家庭的研究仍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案例设计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家庭式迁移现象作为切入点,采用立意选样的方法,从众多流动家庭中选取典型个案。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基于质性研究为主的田野调查,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获取数据。结合以往流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家”的地理学研究的概念,选取典型个案,从时间性、空间性以及地方性三个维度对流动家庭迁移过程中“家”的空间实践和营造进行解剖,并以此作为逻辑框架对全文进行材料的组织与分析。
研究过程与发现
“家”的流动轨迹凸显的“空间性”
“摆动状态”的流动家庭成为目前中国家庭迁移的主要模式,也构成了当前农村最基本而又不稳定的社会结构。流动家庭在不同的空间转换中,形成了多轨迹的“空间性”特征,在此过程中“家”的情感以及“家”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
“家”的分离与团聚凸显的“时间性”
在家庭流动过程中,家庭成员流动时间不同步、家庭单位不断变化、家庭成员阶段性的居住空间组合、流动家庭在迁入地的停留时间以及对不同城市的适应时间等因素都呈现出多阶段分离与团聚的“时间性”特征。
“家”的营造与情感重构凸显的“地方性”
随着迁移过程中空间距离和时间跨度的加大,流动家庭通过饮食实践实现了“家”在异地的营造,同时对“家”的情感归属进行了延续与重构。不同家庭在各自的流动轨迹上,既有对不同地方的情感认同,又包含着迁出地和迁入地两个地方在功能物质方面上的差异与互动。
结论与讨论
研究发现:①流动家庭在流动空间实践过程中凸显出独特的多位移“空间性”和多阶段“时间性”。家庭式迁移作为一种更高阶段的流动模式被放置于时间-空间的连续谱系之中。②“家”的流动轨迹凸显的“空间性”、“家”的分离与团聚凸显的“时间性”和“家”的营造与情感重构凸显的“地方性”是刻画流动家庭流动性的三个重要维度。
▲流动性视角下流动家庭的空间实践和情感重构机制
文稿|谢圆圆
编辑|陈浩然
内容发布及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若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
图表源于网络及论文,见原图水印,非商用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