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职业教育系列报道⑤】共发展 同进步 遂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谱华章
往期精选
☛【遂宁职业教育系列报道①】以双示范建设为引领 推进遂宁职业教育现代化
☛【遂宁职业教育系列报道②】以赛促教、促学培养“双师型”职校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近年来,遂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积极出台政策推动遂宁市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遂宁全市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省委“5+1”、市委“5+2+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专业与产业契合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
即日起,“遂宁教体”微信公众号将围绕全市职业教育特色,从产教融合、培养特色职教教师、“双示范”建设成效、职业教育扶贫、就业升学成果展示、校园文化展示六个方面,推出全市职业教育亮点成果展示系列报道,以期凝心聚力,再添措施,共谋教育发展,敬请关注!
遂宁,涪江之滨,紧邻成渝,现代工业发达。产业发展迅速同时,技能人才缺口大问题凸显。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支持下,遂宁职业教育逐步发展壮大,现已建成以政府为主导、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产教融合对接对话合作机制,为产业兴市送上了职教人才这一有力推手。
校企紧密相连下,遂宁职业教育连接学生就业和企业招工,推进学校和企业行业深度合作,打通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2018-2019学年,遂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7882人,本地就业占就业人数的51%,对遂宁市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职业教育围着发展走,从高处统筹好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关系。围绕遂宁市“一核三片、四区协同”发展战略和“5+2+1”现代产业体系,遂宁职业教育按照遂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特点,紧密结合遂宁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从院校布局到专业设置,逐步提高职业教育专业与遂宁市产业的契合度。
“我们在大英县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和生态示范区的发展战略下,载建设成遂协同发展先行区、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过程中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相关负责人说,依托园区办产业,依托产业办专业,学校正加强信息服务专业部与大英文旅产业,加工制造专业部与大英经开区,农业专业与农业产业园区的合作。
其他区县也从大笔着墨,结合自身条件,紧密对接经济板块,切合当地产业谋划,因地制宜特色办学。
船山区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方面加大产教融合力度;安居区在特色工业、清洁能源等方面深化产教融合;射洪市在建设全省工业强县和县域经济排头兵过程中凸显产教融合支撑力;蓬溪县在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县过程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联合路上,如何凝聚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力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遂宁市职业教育从机制上做文章。政府牵头建立校企合作对接对话机制,成立电子产业联盟,建立遂宁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遂宁市先进制造业职教集团等5个职教集团。
成立于2010年3月的射洪市职业教育集团是遂宁市较早的中等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包括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等10所成员学校、四川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成员企业。
依托职教集团,职业学校抱团发展,背靠企业,面向行业。以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为代表的职业学校与初中学校、高校有机衔接,实现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的贯通一致。与行业直接对话,帮助了解标准问题、生产工艺标准、技术规范标准和产品标准等。与企业紧密相连,实现四个“共建”:共建技术人才,共建生产实训基地,共建技师教师队伍,共建培训培养教材。
“集团化办学搭建起平台,促进校企之间资源互补共享,帮助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实现师资锻造、教学教研等方面的全面优化,实现了‘1+1>2’的良好效应。”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步履不停,遂宁不断完善遂宁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等5个职教集团,推动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深度结合、推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一体化发展,利用集团优势开展转岗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同时,对不按规定提取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并拒不改正的行为记入企业信用记录。
校企怎么合作?如何实现合作效益最大化?遂宁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创建订单班,按照企业用工数量和标准,调整课程设置,为企业“量身定制”技术技能人才。
“四川星达机器人”高技能人才培训班就是遂宁市36个订单班之一 ,由射洪职中与四川星达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办学,校企相互配合,一起遴选培养学员、制定教学计划、组建教学团队、组织实习实训,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帮助学生实践,技能大师当教授,学生变成香饽饽。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建立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度,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力争在10所中职学校的20个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市级试点工作,并努力形成具有遂宁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之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构建出“五双四步”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五双”即学生双身份、培养双主体、双师资培养、教学双考核、校企双受益,“四步”即学生身份-学徒身份-准员工身份-员工身份,循序渐进。“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学生,大都与校企合作的优质企业签订用工协议,试点学生成熟期较非现代学徒制提前了1-2年。”该专业负责人说。
走进大英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楼后的一间厂房引人注意,这是成都南方宝和汽修的“建设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由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成都南方宝和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学生工学结合,学校和汽修厂是都是他们的课堂。
“前校后企,学工交替,基本形成‘一专业,一企业’的办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容以企业需求为牵引,同时强化人文素养、职业能力等课堂教学,提高人才素质,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大英县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厂房入校园,在遂宁职校皆可见。安居职业中学与四川江淮汽车深度合作;射洪市职中引入博世汽修、安克拉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进校办厂;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与鼎吉光电合作,分期分批,对电子专业学生将校内学习与到企业生产性实习交替进行;大英中职校与英创力科技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实施工学结合;射洪县职中与博世汽修、富士机电、奥尔铂电梯等企业共同实施工学结合或工学交替,共同育人;船山职业技术学校与远成物流、邮政公司合作,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用结合,理实一体……
引企入校,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校中厂的运行机制,增加了我们实践机会,帮助我们在真实环境中掌握实操技能。”大英县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学生说。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少职业教育学校负责人表示,校企深度带来三股新风。一是锤炼师资队伍,教师从对理论在行,到熟悉生产一线,紧跟工艺标准,敏感市场风向,实现教学对路。二是拓展学生成长空间,“双师”培养指导,教室车间无缝对接,培养实用人才,拓展就业空间。三是推动专业建设,深入了解企业行业,直接接触车间设备,量身定制课程体系,推动专业建设进程。
“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就业,我们对专业进行动态调整,停办了产业及市场淘汰的专业,优化专业设置。”安居职业高级中学相关负责人说。校企深度合作下,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开启人才培养2.0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师带徒,强化实践教学,构建起订单驱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校企深化合作步履不停,“产教融合中,仍然存在行业企业深度不够,校企合作深度需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机制和模式有待完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专业与产业对接契合度有待提高的问题。”遂宁市不少职教学校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针对上述可进步空间,大有可为,遂宁校企合作还将继续发力,加强产教融合学科专业建设,围绕遂宁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好办学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和专业群。同时,结合遂宁市产业发展的现状,重点发展电子技术、现代农业、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子商务等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大力支持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专业发展。职业院校和企业行业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培训基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此外,加快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和技术研发平台和基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充分发挥产学研联盟平台作用,鼓励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工程技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充分发挥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促进院校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