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在过去二十年与理论计算机科学的深度结合,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如今量子科技已经不再是物理学的分支,而是一个综合的学科:它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物理、计算机、数学、工程等不同背景的人通力合作。与国际研究机构不同的是,目前国内该行业的科研人员以物理背景的居多,而计算机专业科研人员从事量子计算理论的很少。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姚鹏晖副教授便专注于这一领域。姚教授从计算复杂性、量子算法与量子信息论入手,如今已经在算法和通信复杂性上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21年,姚鹏晖课题组的论文《共享带噪音最大纠缠态的非局域量子博弈是可判定的》撰写发布:考虑了一类特殊的非局部博弈,允许玩家共享无穷多个拷贝带噪音的最大纠缠状态。证明了这样的博弈是可判定的,存在一个近似到任意小的精度的算法。结合Ji、Natarajan、Vidick、Wright和Yuen最近的突破性工作MIP*=RE,这个结果意味着非局域博弈对于共享纠缠态的噪音是不鲁棒的。这一证明结构建立在关于联合分布的非交互式模拟的可判定框架之上,并对其进行了推广;开发了一系列关于矩阵空间傅里叶分析的新技术,并证明了随机算子的量子不变性原理和超压缩不等式。这一成果先后在AMSS-UTS量子计算联合研讨会、(济南)算法与计算理论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分享,随后被SIAM Journal of Computing收稿并即将发布。这一新颖的研究将在量子信息理论、量子复杂性理论中可能还有更多潜在应用。近日,光子盒有幸联系到了《量子计算:一种应用方法》的姚鹏晖副教授,并对其进行了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