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携手护滨海 一起向未来——全球滨海论坛侧记

登瀛观察 2023-02-22


共商滨海地区保护大计,为全球生态治理凝聚智慧、贡献力量;开展研讨、分享经验、聚焦热点、把脉难点……头脑风暴阵阵来袭,思想火花不时碰撞。1月10日至11日,由自然资源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举行。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嘉宾,或聚首“云端”,或亲临现场,围绕“和谐共生: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主题,碰撞思想、凝聚共识、畅想未来,共同呈现了一场生态文明的全球盛会。



智慧飞扬,分享“中国方案”


黄海之滨,智慧飞扬。在全球滨海论坛上,更多的观点在碰撞,碰撞出推动全球滨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闪亮火花——

在“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对话”专题研讨会上,中外嘉宾提出,要保护滨海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世界遗产,防范灾害风险,增进人类福祉。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实践”专题研讨会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实现生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管理,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要基于这一科学方法和实践制定契合客观需要的滨海规划与治理对策。

“海洋蓝碳”成为论坛的热议话题。与会嘉宾认为,海洋碳库对于调节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要推动蓝碳生态系统调查与修复,探索开展滨海地区碳汇交易机制,开展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共话生态文明,共谋绿色发展。作为世界观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窗口,全球滨海论坛发出响亮的生态文明“中国声音”,分享生态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

“两山”理论的盐城实践成为全球滨海论坛的亮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中国试点项目第二期签约,盐城黄海湿地成功入选;东台条子泥720高潮位栖息地、大丰四卯酉闸北地块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实践案例得到多方赞扬……

保护遗产湿地,打造典型示范,盐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坚持资源保护优先和污染治理的两手发力,统筹遗产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和文化宣传,努力“保良源,治损源”,发挥世遗品牌“放大效应”,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盐城答卷”愈发精彩。

1月10日,全球首个全面展示黄海湿地生态区域自然人文的主题馆,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在盐正式开馆。博物馆由盐城老火车站设计改造,馆内主展区分为五个主题展区和多功能报告厅,通过场景模拟、沙盘模型、各类标本、多媒体互动等形式载体,全方位展现黄海湿地生态空间、416种鸟类信息及迁徙轨迹和盐城促进黄海湿地保护所做的努力。



搭建平台,共商滨海保护


广袤滩涂,海风和潮水交替作画;鹤鸣远播,映着霞光从湿地起飞。盐城海滨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冬景如诗,描绘出一幅壮美画卷。

随着人类沿海开发活动增加,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滨海地区已成为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带,滨海地区生态保护已成为全球的共同挑战。《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纷纷呼吁建立全球滨海论坛,促进以湿地为重点的滨海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响应国际社会呼吁,与国际社会相关各方分享成功经验,推动共同保护行动。在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自然资源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研究决定,将我市举办的黄(渤)海滨海湿地研讨会升格为部省联办的全球滨海论坛。

“通过加强全球滨海生态保护共同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国际合作是解决滨海湿地危机的关键。粮农组织将加强重要合作,助力各国可持续管理沿海陆地、水和海洋生态系统,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滨海地区,为人类和地球带来繁荣、提供生产力。”

联合国湿地公约组织秘书长玛莎·罗杰斯·乌瑞格说,促进保护和合理利用滨海湿地,建立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全球滨海论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感谢中国在今年伊始,以积极的势头推动加快保护滨海生态系统的进程。”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布鲁诺·奥伯勒表示,他们将积极支持全球滨海论坛,使之成为有长期影响力的平台,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扭转生物多样性退化方面发挥作用。

凝聚共识,共护滨海。论坛期间的国际咨询会上,经过与会各方的合作努力,《关于建立全球滨海论坛的倡议》顺利通过。该倡议向全球发出,希望汇集各方智慧力量,努力把论坛建设成新型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国际滨海生态治理作出新贡献。

黄(渤)海滨海湿地研讨会升格为全球滨海论坛,将进一步搭建引领生态治理的全球机制性平台,广泛凝聚保护滨海湿地的全球共识。

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生态与经济融合互动,已然成为加强国际经贸往来的有效路径。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盐城将促进全球滨海城市加强沟通交流,探寻滨海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站在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战略高度,努力把黄海湿地的生态优势转换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撑;提升国际合作水平,更好地推动生态互助、发展互通、文明互鉴,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全球生态治理贡献更多力量。



汇集合力,一起奔向未来


论坛期间,一批务实有效的宣言倡议、箴言良策的发布;一批合作协议签署;一批合作研究机构的成立……丰硕的成果凝聚起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强大合力。

《盐城共识》成功发布,提出共推全球滨海地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思想、新目标和新方案;发布《关于成立全球滨海湿地城市联盟的倡议》,通过滨海城市间更深入的联系与合作,促进滨海保护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盐城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路径更加明晰。

作为论坛配套活动之一,全球大学生滨海湿地保护论坛以“湿地与人类的未来”为主题,来自全球五大洲79所高校湿地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大学生共话湿地保护,为全球滨海区域生态保护增添青春活力。

为世界担当,为地球担责。论坛发布了《大学生滨海湿地保护论坛宣言》,呼吁青年采取实际行动保护湿地。保护滨海湿地,贡献青春力量。激情飞扬,声音铿锵。

论坛上,“生态文明青年社群”成立。来自天合基金会的发起人俞灵轩介绍,社群旨在扩大生态事业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并联合全球名校的学联组织,建设“生态保护全球人才信息平台”,鼓励更多学生加入生态保护事业,吸引人才。

影像力量,推动世遗保护和品牌传播。论坛期间,全球首个湿地主题国际摄影大赛——盐城黄海湿地国际摄影大赛颁奖,摄影家们用影像发现、记录和传播世界自然遗产之美。盐城摄影家孙华金的作品《湿地森林》获得大赛特等奖。

潮汐森林、逐鹿滩涂、风起鹤舞……大赛共收到35个国家的摄影师的1.1万幅参赛作品。作品题材分布广泛,涵盖了盐城黄海湿地自然风光、珍稀鸟类、中华麋鹿、地理人文等四大主题,全面展现了盐城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的魅力和独特风貌。

汇集合力,擘画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瞄准构建东部沿海的“绿色风光”,着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典范,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盐城篇章必然更加精彩。



登瀛观察,致力打造盐城最具影响力的时政公号!


撰  稿 | 盐阜大众报融媒体记者 陈婷

图  片 | 资料图

编  辑 | 于雷 倪蕊


— 往期推荐 —




 盐城市2021年度综合考核工作汇报会召开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全市产业发展大会暨重大项目建设动员会召开

 一图读懂 | 2022年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十四五”开局:盐城“农”墨重彩“丰”景好!

 盐城:不负生态不负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