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知青:卫焦战斗队
他是跻身卫焦战斗队的小老弟,为了友情矢志留下,经历爱情与背叛,生离与死别。十年特殊卫焦经历,而今忠实的知青纪录者。《我们一起走过》特别奉献——《我是知青——我与卫焦战斗队》,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请点击观看以上视频(视频长度:37分54秒)
1968年八九月间,在国家号召上山下乡之前,上海几所中学的学生自发组成了卫焦战斗队。卫焦,顾名思义,“保卫焦裕禄战斗队”。
卫焦战斗队下乡
薛松鹤:"他们就带着理想,带着抱负,满腔青春热血到农村去,建设农村,改变农村。跟69届后来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以后,有些是无奈下乡的,这个下乡的目的不同,他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
在上海白桥中学,一些卫焦成员把想法和物理老师曹揆昕和盘托出。没想到比他们大十岁的曹老师不但热情支持,还自告奋勇,要跟着学生们一块儿下乡。校领导却感到为难,表示:“教师上山下乡,没有先例,上级没有动员。曹揆昕找到区教育局,也得到同样的回答。
曹揆昕:"有人就会讲风凉话,这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学生的家长:老师上山下乡,他是骗你们的。他们觉得你每个月有50多块的工资,好好的,不可能离开那么好的上海对吧。"
虽然是教师身份,曹揆昕也与学生们的想法一样,觉得自己缺乏锻炼。
曹揆昕:卫焦战斗队大概有70多个同学吧,当时下去的人没有一个人想回来的,都是认为下去就是一辈子当农民的。
卫焦战斗队派出两名学生去兰考联系下乡,热情似火地表明不怕吃苦的态度,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三个月后,毛泽东主席在《人民日报》发表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上海召开了一次全市范围的“上山下乡动员大会”,市领导说,安徽淮北穷,只有粗粮吃,上海知青习惯吃米饭,报名去的人少,希望卫焦战斗队带头去淮北。卫焦战斗队当即派出十几名学生代表到阜阳地区考察,选定了比较贫困的蒙城,并要求分配到蒙城最穷困的沿芡河地区。因为有了“最高指示”的发表,曹揆昕也如愿以偿,于1969年1月,跟随来自六六届高中到六九届初中的卫焦队员们,唱着卫焦队歌,来到了大雪纷飞的淮北平原。
1970年4月,16岁的薛松鹤满心欢喜地来到了蒙城前楼西生产队,这里的11名知青全是卫焦战斗队的成员,薛松鹤年纪最小。薛松鹤看到,这里的土壤是泛白的块状的砂浆,在贫瘠的盐碱化土地上,人们勒紧裤腰带、饿着肚皮辛勤劳作,一亩地也只出产一二百斤的小麦。
薛松鹤:地瓜那个能达到千斤,一亩地能达到上千斤。那么吃地瓜,像我们一年八个月,要吃这个地瓜。很多同学也受不了,反胃酸啊,都要就着那个非常非常咸的咸菜,才能够吃下去。什么都吃过,我印象比较深的,比方讲把那个小麦磨成面以后,磨下来的麸子,麦麸子,我们都吃掉了。
卫焦战斗队的知青们希望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他们希望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希望快速地改变农村面貌。然而农民的信任并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
1970年的冬天,薛松鹤下乡半年后,立仓区召开知青大会。散会后,在场的几十名卫焦战斗队队员们留下来,汇聚在立仓区卫生院的一个不大的房间里,通宵开会,商议怎样尽快改变蒙城农村的落后面貌。
会上,前楼西小组用了时兴的字眼“夺权”,他们认为农村基层干部素质较差,是“学大寨”的障碍,应该被“搬掉”。
会后,有的知青小组在开明的农民领导班子的帮助下进行科学种田实验。在主张“夺权”的前楼西小组,又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后,陈嘉林毛遂自荐担任前楼西生产队队长。在副队长等农民领导班子的帮助下搞生产。
他的理想是把前楼西生产队建成“大寨”式的先进典型,让老乡吃好穿暖过上好日子。
留,我的承诺
在这六间“干打垒”里,前楼西知青小组实行集体大锅饭,年底分红平均分配,带领前楼西生产队改变农村面貌。因为他们是卫焦战斗队中人数最多的一支,成为宣传的一杆红旗。《安徽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纷纷报道,上海电影制片厂也两次来拍摄纪录电影《广阔天地》和《大有作为》。
《广阔天地》拍摄了知青们不怕脏和累,广积粪肥达四千多斤。只是农家肥有限,化肥又需要国家计划进口,供不应求。于是,陈嘉林让薛松鹤去上海嘉定购买菌种,回来制作菌肥。
陈嘉林叮嘱薛松鹤:为了让老乡相信菌肥的作用,一定要搞好对比试验田,做好农作物的对比纪录。知青们进行了蔬菜田,玉米地、棉花地的对比试验,效果显著,老乡们打消了顾虑,把菌肥大规模地运用到田地里。
灌溉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陈嘉林为此一趟一趟地跑县水利局,争取来了打机井的补贴,他用手扶拖拉机和架子车运回了三十多只机井水泥管和技术设备,发动队里所有劳动力,整整七天七夜不停工地推钻头,打出一口深达三十米的机井。
陈嘉林当生产队长三年多,带领着知青和老乡们,选用优良品种科学种田、逐步实现机械化、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搞副业和多种经营,队里的工分值从九分钱,上升到了四角多。前楼西生产队也成为立仓公社科学种田生产队。前楼西的卫焦知青们总在不懈地自学知识,力能所及地帮助农民。
1974年底,赤塘公社成立,前楼西知青小组组长张荣国任公社书记,次年陈嘉林任公社副书记,薛松鹤任公社拖拉机站副站长,他们的身边又重新聚拢了来自各个生产队的五六十名知青。
薛松鹤对于拖拉机站有着一套规划,他想整修道路、培训人员、学习农机维修,建设一个先进的农机站,配合陈嘉林建设好赤塘公社。而随着招工招生的机会陆续出现,他不断面临着考验。
1976年夏,来之不易的招生名额下来了,公社决定推荐表现好的薛松鹤去,薛松鹤不愿意走,他把名额让给了女朋友小沈。女友上大学后回信越来越少,薛松鹤一次次地白跑二十里地,一次次地品尝着失望的滋味。不久,恋情宣告结束。对于注重承诺的薛松鹤,女友的食言让他一度无法接受。
离开,回望
到了1978年底,可以无条件回城。
回城后,薛松鹤在宝山区政府工作。十年热血知青岁月成为他人生最难以忘怀的底色。
薛松鹤:我们对这个青春,我们还是做了贡献,对吧?不讲无悔,我们是无愧的,当时这个国家对吧?还没有要求我们下乡的时候,我们就主动要求到艰苦的地方去,而且一个实践就是十年,也许是一辈子,对吧?能够坚持下来。而且关键是了解了社会,锻炼了自己,使自己得到了成长。
1993年,薛松鹤39岁,虽然月工资不过150元,他却花了上万元买了两台摄像机,纪录他们挥酒了青春汗水的蒙城农村的变化,和知青的影像。
薛松鹤:把这一代人的成长记录下来。因为我觉得太值了,值得去做这件事情。因为这种资料你不去搜集的话,就过去了,搜集你当时不觉得珍贵,十年二十年以后就是非常珍贵,而且是无价之宝。
2002年,薛松鹤已逾30年工龄,他响应精简机构的号召退休,专门从事拍摄。凡有拍摄邀请,不管是否有酬劳,只要他觉得有价值,都会拿上设备去拍摄。26年来,他陆续投入十万元以上,但凡是上海知青重要活动,他都会到场纪录,甚至自费飞往黑龙江,纪录令他感动的黑龙江知青的故事。
薛松鹤:我们那时候是最大的付出,我们不讲收益,我们只讲贡献,奉献,我们讲担当。那个卫焦就是典型的,典型的,而且是上海唯一的一支主动要求下乡的这个队伍,我又是其中的一员,他们现在大哥大姐们都在各个岗位上,有的都是很有成就,很有成就,这个很多,但是我想我如果把卫焦这块历史记载得详尽一点,客观一点,那也是我的成就,我也对得起这个卫焦,卫焦这个十年的这段努力。
9月27日—10月10日 蒙城上海知青老照片回顾展在蒙城博物馆开展
当年在蒙城插队的知青老照片
足够回忆到泪湿双眼
每张老照片背后
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每个故事都承载着一段历史
一张张老照片
穿过时光隧道
向我们走来
静静诉说着她的故事
让我们体会
其中流露出岁月的味道
吹来一阵风
翻开这记忆
泛黄的老照片诉说
一段过往的事
岁月如河
人生如歌
从1969年至1978年
共有2786名上海知青
到蒙城县插队落户
画面无声
岁月留痕
在蒙城
知青们得到了各级组织的
亲切关怀和培养
受到了蒙城人民的
真诚接纳和帮助
在蒙城
知青与乡亲们
同甘共苦、摸爬滚打
改变贫穷谋幸福
在蒙城
知青们读懂了农民、农业、农村
完成了人生的成人礼
铸就了一生的草根情怀
五十春秋
世事沧桑
今天
这些年逾花甲的老知青
回望当年的插队落户生活
蒙城情结已融为他们的生命基因
到达蒙城后
知青们主动要求到
偏远乡镇锻炼
与乡亲们同甘共苦
用辛勤劳动和科学种田改变落后贫穷
拾粪
赵国屏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
年轻的女拖拉机手
知青成为科学种地的排头兵
板桥公社知青在田头
农忙之余
知青们不忘学习文化知识
多才多艺的知青
坛城公社知青文艺宣传小分队
1975年8月20日
万佛塔前合影
涡北公社丁陈大队小宫庄小组
上海电影制片厂来蒙城
拍摄《大有作为》纪录片后
立仓、罗集部分知青在田头合影
女知青在住屋前合影
这些已经发黄的老照片
记载了40多年前上海知青
在蒙城
既平凡又激情燃烧的岁月
农村的艰苦生活
使他们从心志到体肤都受到磨练
练就了对困难的从容
对逆境的豁达
对挫折的坦然
对今天的珍惜
回城后
照片中人无论为官为民
都是兢兢业业
埋头苦干
竭尽全力
恪尽职守
40多年后的今天
他们依然心系蒙城
总想办一点实事
报答蒙城的父老乡亲
在助教助学、爱心赈灾、专家助医等方面
为蒙城发展四处奔走
回首往事
今生虽有憾
问心亦无悔
知青历史纪录片《大有作为》上海电影制作厂 1972年制作
来源:凤凰视频、蒙城身边事、蒙城广播电视台
推荐阅读
我是知青:黑河“守望者”
我是知青:五位普通知青的人生
我是知青:回家的路走了20年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