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农场第二代谈北大荒知青
《我生命中的北大荒》天下夜航
词曲:刘万超
演唱:苗丽媛(知青二代)
北大荒农场第二代
谈北大荒知青
我是北大荒老军垦的后代,我上小学后的第二个老师就是知青。我的第一个老师是老军垦的妻子,从她那里,我学到了军人的风骨和牺牲精神;从知青老师这里,我则学到了城市文明和青春的魅力。
说实话,北大荒的孩子们很感谢知青,甚至还有崇拜的成份。去年,在北兴农场50周年的时候,赵炎、李文玲等百余人回到了北大荒。就在我们到达场部几小时后,一批北大荒人把我们拉到OK厅,十几个40岁左右的人对李文玲说:“李老师,您坐好。我们给您唱一首俄语的《东方红》,这是您当年教给我们的。”他们恭恭敬敬站成一排,用标准的俄语演唱,40岁的老学生给年近60的知青老师汇报演出,那场面实在令人感动,在场的人全部流出了眼泪,李文玲哭得泪流满面,说不出话。她实在没想到这个欢迎仪式会是这样的,当晚嗓子就哑了。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表达这样一个观点:当年,在文革的背景下,知青下乡可能存在“左”的问题,将来“中央”和“历史学家”怎么为这件事做结论,我们不用管。但是,对“知青”所起到的作用,所带来的后续影响,肯定不能全部否定。
大哥,大姐,我知道:54万北大荒知青绝大多数都是好人,虽然有个别人不太好,可“个别人”不能代表全体知青。绝不能因为个别人而影响了你们全体知青的形象。知青的历史要由你们自己写下去,在你们陆陆续续开始退休的时候,我多想让你们为“知青”这个群体留下一个光明的结尾,也让你们的后代可以骄傲地对后人说:“我父母当年是知青。”文学作品中,云南知青留下的是《孽债》;现实中,北大荒知青留下的是贡献。
你们在北大荒苦干了10年,和10万转业官兵一起,为北大荒的辉煌做出过巨大贡献,谁愿意否定这段历史呢?
这几年,不断有人回北大荒“怀旧”,每个回去的人都有一个很深的遗憾,就是“提包”太小,带回去的礼物不够分。因为,当初你们与那里的老职工和孩子都结下了很深的感情。如今再次见到他们就像回到了故乡,有说不完的思念、流不完的眼泪、喝不完的酒。对此,我曾感慨地写下了《知青的行囊》。事实上,每一个知青都在想:如何再为北大荒做点事?
我们虽然不能做“投资开发”那样的大事,但是,我们一定能以为北兴农场“饮水工程”捐款这件事为平台,做一件续写历史的事情。在工程建成以后,刻一块碑,立在自来水塔的旁边,记录知青对北大荒的怀念之情,让这块碑成为历史的见证,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世世代代传下去。我们要告诉后人,告诉历史学家:知青的历史不是伤痕文学,知青这个群体不是“愤青”,知青是有激情的一代人,知青对北大荒老军垦充满了感情,对北大荒黑黝黝的土地充满了眷恋。(122)
54万知青到达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他们给当时以军旅文化为主的兵团注入了新的文化气氛。在这片英雄汇集的地方,青春又一次成为主旋律。充实教师队伍,教育下一代,这是知青们给北大荒留下的最久远的影响。
我不知道云南的知青是不是真留下了那么多“孽债”,但是,我敢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不是那样的。
54万知青把火红的青春留在了北大荒,他们从北大荒带走了成熟,带走了思想,带走了阅历,带走了10万官兵对他们的培养和影响,也带走了兵团子弟对他们的思念乃至崇拜。
1979年那种浩大的离别场面给所有的北大荒人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以至多年过去,爸爸的老战友来北京相聚,有一天在我家里,他们说起送知青上车的情景,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军人还会流泪。
同样,知青返城经历了再次就业,稍微安定以后,也开始回访北大荒。在控诉四人帮的主流思潮中,人们夸大了知青作为受害者的一面,却忽视了他们对北大荒的历史性贡献和辉煌的一面,更忽视了知青与老军垦、与老军垦的后代之间所形成的那种难以割舍的友谊,忽视了知青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此,我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对那些在北大荒作出过贡献的知青表示最深切的敬意。知青为北大荒发展所付出的智力、体力、青春和热情,必将功垂千古。
54万知青,在缺乏理性的年代来了,又在缺乏理性的时期走了。我无法评价“上山下乡”的对与错,我只想说:知青的贡献不能抹煞,知青与老军垦的情谊不能无视。(48)
18团有19个营,每个营都有广播站,每个广播站都设有广播编辑、广播员和广播机线员。在这支40多人的队伍中,知青占了大多数,有上海知青、北京知青、温州知青、哈尔滨知青等等。靠这些知青骨干,各个营的广播节目班的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有一次,团里办广播员培训班,请佳木斯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来讲课。这位市台播音员深有感触地说:“你们兵团广播队伍真是人才济济,我们县、公社的广播队伍和你们没法比。”真说对了,后来18团走出去的广播员,有的在广播学院当教授,有的在省台是台柱子,有的在大报当记者编辑……
18团的广播工作,靠这批知青骨干力量,开展的红红火火。全省召开农村有线广播网宣传工作会议,18团作为兵团为一个广播系统的典型,在大会上发言。当时兵团的现役宣传处处长说:“全省有7个典型,其中有一个是兵团的典型,你们为兵团争了光。要再接再厉,为兵团的广播事业带好头。”
办好广播,还得有一批业余通讯报道队伍。18团的业余报道队相当庞大,每个连队都有业余报道组,营有专职报道员。这支队伍绝大多数是知青。他们白天劳动,晚上回来在灯下写稿。
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了自己的成就。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在18团当报道员的几年经历,对他们以后从事各项工作都影响巨大。(12)
我是当地青年,一个哈知青的“家属”。我和知青共同经历了那个难忘的岁月,我们在一起工作、学习、娱乐,有说不尽的回忆,只是感受不同、角度不同。在他们身上,我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几十年过去了,唯有那个年代经历的事情忘不掉,唯有那个年代结下的友谊最真诚。随后的年代,我们犹如在人生的跑道上竞赛,渐渐拉开了距离,有了不同层次;可这挡不住我们友谊的延续。这些年无论是在北大荒还是在哈尔滨、北京,我和我的家庭都得到了18连的知青朋友薛克建、张广兴和张莉等人一次次的帮助,他们都是我一生的朋友。我是受益者,我的家乡、我们的农场更是受益者。(44)
兵团成立以后,大批的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的知识青年或激情、或幻想、或憧憬、或无奈地来到了赵光。而我作为第二代农垦人,作为54万城市知识青年的同龄人,曾有幸与七团一营六连的知青同吃、同住、同劳动了几年,后来又被调往其它连队,90年代起担任赵光农场场长。我知道知青们到赵光后,承担了屯垦戍边的光荣任务:参加了军事训练,学会了打枪、开炮、站岗、放哨;在建设兵团中,参加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学会了养猪牛、积肥料、种庄稼、扬场、脱粒、打坯、烧砖、盖房、伐木、开荒、种树……当时大部分的拖拉机手、教师等等也都由知青担任,成为兵团建设中的主力军。1979年,许多知青返城了。每当我们看到了拖拉机,看到了学校,看到了一望无垠的麦田……我们就想起了当年那些可爱的知青。
经过岁月的淬火,理想的涅槃,知青一代在磨难面前学会了坚韧并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辉煌。
本书所记载的、所回忆的知青们在兵团生活的酸、甜、苦、辣,经历过的水与火的洗礼,苦与乐的磨练,我亦感同身受。一代人的青春热血在广袤苍茫的土地上燃烧了10年,你们将人生中最好的10年贡献给了北大荒,铸就了赵光农场史中不可或缺的篇章。
这是一段特殊的历史,这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赵光曾凝聚着七团知青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你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一段不悔的人生。
如今我们都已步入花甲之年,白发欺人,一笑人间万事。恳望昔日战友们各自珍重。
霜华染鬓忆荣颜,苦志愉情尽复燃。
铁骨丹心金莫换,新闻旧事记奇缘 。
(43)
让我们记住许永太这位哈尔滨留守知青的名字吧!“留守知青”和“许永太”这七个汉字虽然再普通不过,但这两个称谓代表了成千上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精神世界和时代风貌。那一代人浩然正气,擎天立地,光照日月!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民族的最强者!历史将铭记他们的名字,为他们矗立起一座丰碑! (47)
亲爱的北大荒知青朋友:
先告诉大家,我不是知青,但我们是同龄人,我们是一起把青春岁月留给特别时代的三江大地、为其做过特别付出的人。
你们是我国特定年代造就的一批特殊人才!是中国仅有的、占世界三分之一的这块黑土地上的“大荒”骄子!直到今天,这里的人民群众依然由衷的感谢你们曾经的付出和影响。不是吗?正是缘于你们的当年到来,给这块沉睡了几千年一望无垠的北国三江冻土带来了勃勃生机,带来了都市先进文化,带来知识青年的优良素质和精神,是你们架起了南北沟通的人文渠道。你们是时代缩短城乡差别和推动社会进步文明使者!从此,北大荒知青成为你们共同的名字,三江平原上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佳木斯便成为了你们的第二故乡。因为,这里有你们亲手开垦的沃土;有你们亲手耕作过的良田;有你们亲手建造的家园;当然还有你们魂牵梦绕的三江父老,更有你们的精神曾经影响过的新一代青年!
今天的佳木斯,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日的北大仓。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风,吹醒了沉睡多年的黑土地,佳木斯的经济驶入了科学跨越发展的快车道。随着新一轮解放思想热潮的涌动,佳木斯正在向打造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中心城市迈进,成为三江平原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佳木斯今天的发展与进步,固然是这里党政军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包含了当年广大知青辛勤汗水的结晶。对于你们的奉献与付出,滚滚东去的三江水不会忘记!248万佳木斯人民不会忘记!亲爱的知青兄弟姐妹,三江平原上你们当年的“老地方”“老场长”“老工友”“老支书”“老队长”“老房东”“老乡亲”“老兄弟姐妹”们无时不在想念着你们!(50)
我虽然不是知青,可我有幸经历过那个年代,并与知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这里来了一些大城市的年轻人,叫知识青年。这对于我们这个偏远的小村庄来说,无异于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当时全村男女老少敲锣打鼓站在公路两旁迎接他们。人们腰系大花绸子被面,扭着大秧歌,唱着为知青改编的歌曲:“东风吹来传喜讯,红旗飞舞迎呀亲人,敲锣打鼓欢迎新战友……”那场面之盛大之热烈,至今仍历历在目。
斗星转移,不觉间已过天命之年,停下脚步去回味过去的岁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时候我想,如果知青没有来到北大荒,如果知青没有走进我的生活,如果我没有受到知青的影响和熏陶,我的人生会是另外一种样子。我常想把自己的感觉记录下来,可是每当提起笔来,却又不知从哪里写起,最后只是零零散散地拼凑了这些片段。 (54)
他们影响了我们,影响了当地的孩子,那个年代他们有理想,有行动,更有磨难和委屈,但他们更有成功,我认识了他们,学习了他们,也理解了他们。(52)
知青当年来到北大荒,大部分还是个孩子,岁数小的比我也大不了多少,我和他们一起成长,也结识了许多的知青朋友,亲眼目睹了他们的热情从热到冷的过程,好象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朵,经历了短短的绽放,又渐渐地枯萎。我知道那是一段历史的岔路,在那条跌宕起伏的路上,叠印着知青整整一代人沧桑滞重的脚印。多少颗年轻热情的心灵,从此经历了饱经风霜。
经历了知青大返城,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已寥寥无几,但我是非常佩服他们的,是他们不仅为开发建设边疆,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同时也奉献了自己的子孙。我同样佩服那些已经返城但仍为北大荒做出贡献的那些知青,他们没有忘记生养他们给了他们快乐和痛苦的第二故乡;他们没有忘记那些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他们没有忘记为了边疆的建设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战友。同样,北大荒也没有忘记为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做出贡献的知青们。
人们不应该忘记他们,共和国也不应该忘。(56)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十几年的时间他们是北大荒的主体,是三十七团十五连的主导力量,大到连队各种设施建设,小到职工的吃穿都是他们引领了当时时代的潮流,同样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几十年来,知青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 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当我陷入人生低谷面对重重困难时,我都会想起他们。儿子大学毕业被阿坝州电视台招去,那里海拔高条件艰苦,我就给他讲知青们十七八岁在北大荒那样艰苦的环境里生活工作的故事,也使他学会了坚强、勇敢和自立。我这辈子能和这些大城市的哥姐们在一起相处数年是我的荣幸,也是缘分把我和他们紧紧地拴在了一起,的确他们影响了我的一生。 (57)
1969年,我们一家随下放的父亲从场部搬迁至十五连。那年,我还不到十岁,一个懵懵懂懂的年龄。我依稀记得,也就是那个时候起,来我们农场的知青最多,文化生活最丰富,生产队最和谐。
在父亲的带领下,一批青年文艺骨干把十五连的文艺宣传搞得热火朝天,队里的文艺宣传队也成了全团最有名气的宣传队。
其实对于知青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那时,他们的年纪最大的也还不到二十岁,最小的才十四、五岁。这要是现在,恐怕还有的在偎着母亲撒娇呢。而他们却早早的离开父母到数千里以外的北国边疆插队。理想主义加青春浪漫,使他们惟恐走得不远。然而感受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年轻人是多么的需要关爱。得到一本好书,吃上一顿好饭,成功的演好一个角色,都是他们认为最美的事情。老职工们的家自然也就成为他们最快乐的港湾。这些知青们把年纪稍大点儿老职工看作长者,把年龄相当的视为兄长和大姐。其中和我们家来往密切的知青也就大我10岁左右,我习惯地称他们叔叔或阿姨。……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父母下放劳动的那几年里,知青成为了我们家的精神支柱。
感谢岁月的馈赠,使我与知青与农场有了不解之缘。这份感情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说,农场人的现代理念、精神风貌、社会发展与知青密不可分,他们与十万转业官兵一样,是农场建设的主体,为农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家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知青做的最时髦的桌子——“靠边站”和那台仍可传播声音的电唱机。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现在许多当年的小伙、姑娘已迈进“天命”之年。但是,正如原十连知青张弘俊所感慨:“无论如何也忘记不了在那祖国北部边陲的黑土地工作生活的经历,割舍不断与第二故乡的战友兄弟姐妹的真挚情谊”。我想农场人尤其是新一代的农场主人,应该了解理解他们,以热诚的心欢迎知青到第二故乡找寻他们的记忆。现在我和许多知青仍然保持着密切联系,无论是情感,还是敬重,都使我无法忘却…… (59)
怎能忘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就在那间低矮的教室里的那张裂着宽缝的黑板前,知青老师让我们早就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他们用不很多的知识浇灌滋润了我们荒芜干涸的心田,让我们一颗颗愚顽蒙昧的心头,燃起了向往和追求文明的火苗,扬起了梦想和渴望飞翔的翅膀。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我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山村,走过一座又一座城市,但无论走到哪里,儿时的理想总伴随着你们的身影,始终坚定耸立在我的心头,始终没有泯灭,相反始终鞭策激励着我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如今,你们都走了,而我每次回去探家,都会徘徊在先前的大礼堂和知青宿舍的旧址前,缓步在早已荒芜、长满野草的篮球场上。我不知道在这下面是否还凝固着当年知青的欢笑和泪水,是否还藏有你们略带凄婉的真实故事。
我总想告诉你们,北大荒有一个不再是孩子的第二代北大荒人,一直在怀念着知青,怀念着知青在北大荒的那段日子。 (118)
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年轻时就把自己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是永恒的青春。独立二团的3000多名知青经受了十年的磨练,与荒原为伍,与风雪做伴,已将他(她)的汗水、智慧、青春甚至生命奉献给了这片黑土地,他们是最可爱的一群人,铁力农场的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 (62)
1968年我刚上小学,在那孩提时代,在那物资贫乏、在那各种文化生活单调乏味的年代,有的只是填饱肚子,到学校接受所谓的教育,放学后到处疯跑的一群孩童。知青的到来使我们眼前一亮,象看到天边的彩虹一样,无比靓丽和美好。无论知青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言谈举止,还是衣着打扮都是我们这些农场孩子从没见过的。他(她)们的到来使我们无论从生活上,还是从知识上,还是从文体活动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们这些农场子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人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我们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毛主席向全国发出的号召。虽然知青下乡耽误了一部分人的前程,但也使绝大部分知青在北大荒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丰富了他(她)们的人生。最重要的是知青的到来,给农场带来了知识、文艺、体育,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改变,这是所有农场人永生不会忘记。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之际,我祝所有在名山农场八队生活、工作过的知青:家庭幸福安康、事业蓬勃向上! (63)
我不是知青。但是,我在兵团、军马场、农场生活了近三十年。我和知青同吃,同住,同劳动。朝夕相处,情同手足。在单位知青把我当做他们中的一员,心心相通。回家探亲,弟弟妹妹向我讲述他们的知青生活经历,以及喜怒哀乐。所以我对知青有着不解的情缘。
我了解知青,欣赏知青,自觉自愿地写知青,赞知青,亲近知青。知青是我的挚友,是我割舍不掉的情结。
如果有人问我,知青是一群啥样人?我会这样回答:
那是一群可亲近的朋友,那是一代有道德,讲正气,没私心,会工作,热爱生活的人。
在我的眼里,在我的心里。他们是硬汉子,铁姑娘。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拍着胸脯说:我来!
他们:
敢说,敢干,敢承担;
讲情,讲义,讲奉献;
能文,能武,能吃苦;
忧国,忧民,忧天下。
知青的形象,知青的精神,让我今生难忘。 (65)
《致好友上海知青》
相识在文革中期
分别在文革末期
重逢在二十一世纪
经过了三十多个寒来署往
历经坎坎坷坷的蹉跎岁月
却始终没有抹去当年的记忆
何故如此
是人间真情无疆大爱
让我们心灵的空间没有产生距离
珍惜,珍重! (66)
六八年随着佳木斯知青的到来,先后就是哈尔滨、上海、天津、北京的知青,一连这个小村庄从此热闹了起来。淳朴善良的本地人,特别是孩子们,听着各地的方言,觉得特别有意思。我们喜欢知青,欢迎知青的到来,知青们给我们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我们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特别是在校的学生们,他们有了真正懂得知识的老师(原来的老师好多小学都没毕业),从他们那里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从此一连人有了希望和梦想。
一开始我们本地人看不惯城里的人,嫌他们毛病太多,讲究多太娇气(每天要洗澡,干活怕太阳晒)。可是到后来,不论是知青,老职工,本地知青和孩子们都融为一体,不分你我,成了一个连队的人,共同生活在一片土地上。白天一起劳动,欢歌笑语,晚上在一起吃饭聊天。下地干活,互相帮助,你帮我一锄,我帮你一镰。在晒场上,怕下雨淋湿了我们共同收获的粮食,全体职工一起抢场。我还记得,一次在铲地时刘忠禹边铲地边讲的笑话(老屯),还记得男生们在地里吃饭比着谁吃的馒头多,还记得班长吴振花、马秀霞带我们学扭秧歌……。
多年来,我们本地知青与大城市来的各地知青从相识到相知,共同劳动,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相濡以沫,携手共进为连队建设的同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70)
我所在的八五三农场是黑龙江垦区最大的三个农场之一,也是知青最多的(最多时达1.1万人),也是京、津、沪三大城市重点中学学生最多的一个农场。由于年龄与经历的相似,我结交了很多知青朋友。在我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是有关知青题材的。但真正交往最多、友谊保持最长久、对我一生启示最大的,便是北京知青中的一群“高干子女”。当然,我们的友谊绝无现在流行的实用主义,我也绝无攀高枝之意。我们的友谊是在北大荒共同的生活中,以思想深处产生的共鸣结出来的友谊之果。
也正是和一0一中学这些知青教师的工作关系和交往,使我又有幸认识了一些一0一中学的知青及他们的战友。他们身上具有的知青中优秀的或者说独特的气质、人格以及对事业的追求,深深吸引着我;而他们则把我看成“本地青年”的一个代表,这样一来,我们的友谊便有了点时代的典型意义。这是一种互动式的友谊。对我来说,和他们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那么,是什么东西深深吸引着我,使我常常想念他们呢?是他们的家庭背景还是他们曲折而辉煌的经历,似乎是,似乎又不是。
在我每次去京时,杨南莺、张军东、王长寿等都热情地为我安排,为我要办的事进行联系和忙碌,使我在京的每一天都充满愉快。如果说,我们的友谊最早是在艰苦岁月中培养起来的话,那么,保持这种友谊,则是我们之间的坦诚、平等,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过共同的经历,于是便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共同的话题。而且我们对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关心,对社会主义祖国、对党、对人民的满腔忠诚依然是那样坚贞。
真的,我十分珍惜这种友谊。
真的,我至今为曾经拥有、并继续拥有一大批知青朋友而感到庆幸和满足。
我相信,我们的友谊会像北大荒完达山上的青松,经得起任何风霜雨雪。
我祝愿,我的知青朋友一生平安,永远幸福。 (74)
实在地讲,农场、老垦荒队员们也在接受者知青的再教育。知识青年的到来,如扑面的春风,为农场农村带来了新的气息、新的气象。他们用文化知识为农场农村送来时代的文明信息,用知识的力量推动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都市的文明理念,使老职工改变了某些不良的行为模式,增强了讲卫生意识,同时也改善了生活环境,还有机会交上几个城里的朋友。因此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让农村农场获益良多。我曾在酒桌上和一些知青朋友们略带调侃但又是真诚地说:“我是个上山下乡运动的直接受益者,娶了个知青媳妇。”她是哈尔滨知青,和我结婚后就没有回城。虽说我们不富有,但她说她现在感觉很幸福。她这么说后,我也就心安了。幸福不就是自己的一种感觉吗?
十七连的知青朋友们,不管你们现在在哪里,是清贫还是富贵,北大荒十七连的父老乡亲们都在祝福你们、期盼你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回来看看吧!你们的第二故乡伸出双臂欢迎你们! (75)
作为知青的同龄人、知青历史的见证人,黑龙江这片黑土地的本地人,在与各地知青朝夕相处的近9年中,我深深地感到,知青的事业开拓了我,知青的激情感染了我,知青的知识武装了我。我有责任、有义务对那段历史做一个盘点,对那段艰苦而又充满激情的岁月做一个回顾。
在特殊的年代,造就了这么一批特殊的人,从而使我们结下了特殊的友谊。至今40年过去了仍不能忘怀,原因就是——我们都是知青。知青作为一个历史的符号,作为一种文化内涵,作为一笔精神财富讲永远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记忆中。(76)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曾经年轻的战友们已是花甲之年。往事历历在目,回想起我们共同度过的时光,总让我心潮起伏。那时我们一起劳动,虽然艰苦,但很快乐;我们吃的虽然是粗茶淡饭,但觉得很香。特别是那场大火让我终身难忘,大火无情人有情,知青们奋不顾身救火的身影,对我家的无私帮助和关爱,至今历历在目。时光逝去了我们的青春,却带不走那段记忆。(79)
当我吃到东方红水库鱼的时候,我没有忘记这座水库的建设者。他们最伟大的名字就是知青。
历史证明,正是知青整体以一代人付出青春的代价,使相对贫乏的北大荒跟上历史前进的步伐,换回了一个国家跃向高度物质文明所必须的历史动力。知青忘不了北大荒,北大荒也永远忘不了知青。(80)
小时候,你们让我们羡慕。
七、八岁的一天,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在一片“热烈欢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口号声中,第一次见到你们。
我们喊你们“叔叔”、“阿姨”的时候,你们略带羞涩地应答着。你们有那么多让我们意外、眼睛发亮的东西。
一枚又一枚毛主席像章,金色的,银色的,雪白光洁的;一枚比一枚大,一枚比一枚精美,能得到其中任何一枚,都让我们兴奋不已,要知道,拥有一枚“大个儿”的毛主席像章,我们在小伙伴中的地位不知要提高多少啊!
一颗又一颗糖果,水果味的,奶油味的,连每一张糖纸都成为我们珍贵的收藏,能得到其中任何一颗,都让我们甜蜜无比,要知道,拥有一颗“大个儿”的奶糖,甚至多一张精美的糖纸,我们支配兄弟姐妹的权力不知要增强多少啊!
你们不但有像片,还有像册;你们不但会叠纸飞机,还会做能飞上天的木飞机;你们能拿着“小匣子”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而我们只能从电线杆子上挂着的大喇叭里听到毛主席的声音;你们让我们了解了从未见过的既新鲜又好玩的围棋,知道了还有一种象棋中的“马”能站立着走;跳绳的时候不仅仅是蹦、换脚跳、编花,和你们在一起我们还学会了跳“双飞”、“三飞”……
十二、三岁,当我们渐渐懂事的时候,我们的心中也渐渐滋生了对你们的敬佩。
我们喊你们“哥哥”、“姐姐”的时候,你们甜蜜蜜地笑着应答。你们有那么多让我们感动的东西。
你们和我们的父辈们一起在冰天雪地里修水利,挖草炭,手上磨起一个个大血泡。噢!也掉眼泪啊!可是,抹完了眼泪,第二天照样是雄赳赳气昂昂地上工地。
你们挖坑、架线,让每家每户点上了电灯,装上了“广播”,让家家户户亮亮堂堂,生活中平添了更多的乐趣。
你们画图、设计,反复试验,改装了播种机,扬场机,入囤机,开掘机,让繁重的劳动一下子变得轻松。
你们有的成为了我们终生难忘的最亲爱的老师。清晨,天还是漆黑的时候你们就来到教室为我们生炉子,提前烧暖教室;你们把厚厚的科普读物和小说拿给我们阅读,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生活;在我们的父母挨批挨斗的时候,是你们用手抹去我们花泥脸蛋上流淌的泪水,擦去“过了河”的鼻涕,轻轻抚摸着我们的头,把《毛主席语录》送给我们……。你们和我们一起钻树林,告诉我们那些我们熟悉、亲切的树木、野花、野草的学名,我们也告诉了你们黑丘子、狗尾巴、狼尾巴等等我们给它们的名字。
今天,望眼看去,农场已变得高楼林立,花团锦簇。我们也已步入了不惑之年。当年农场的印记和你们的影子已经完全没有了,彻底消失了。然而,当我们望着眼前的一切时不禁浮想联翩,林立高楼中,锦簇花团中仿佛浮现出当年的情景与现实融为了一体的景象,人群中有你们的影子,有你们的笑脸,有你们的歌声……。
我们就是在你们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代人,他们为了祖国,为了理想,把他们的青春热血挥洒在了最艰苦的北大荒,他们应该为我们的后人铭记。他们就是可敬的你们!
你们返城了,没有扎根,但你们与我们父辈的友情却在北大荒这肥沃的土地里深深的扎下了根,代代相传。
正是当年你们解答了我们“北京天安门有多高?毛主席每天是在天安门上办公吗?”“火车是什么样,从这里到北京要用几天?”“飞机为什么能在天上飞?”这样的问题,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望,才使我们今天能在农场的各个角落施展才能,为农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你们用青春的热情给北大荒注入了新的生机,是你们传播了文明,促进了发展,看今天北大荒广阔田野里奔驰的大型农业机械,高远天空中飞翔的先进农用飞机,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所作的付出,才使北大荒变得繁荣昌盛,富饶美丽。
每当我们同学相聚在一起的时候,都会谈起你们,我们很庆幸在那个年代我们能遇上你们。你们给了我们新鲜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荒芜的脑海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北大荒的黑土地里裹含着你们的心血,北大荒的高山河流以致一草一木,都会见证这一切!(95)
知识青年我们其实习惯叫城市青年,强调他们的城市身份。那时城乡差别的确很大,尤其是文化教育方面。知青上山下乡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是不幸的,但对于我们这代农场人来说却是大大的幸运。从小我们就被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和杭州等大城市的青年包围着,呵护着,教育着,影响着,他们身上散发的理想主义光辉和浪漫主义味道,我们是能够随时感受到的。他们除了带来知识和视野,还有文明和修养。我和姐姐经常拽着北京知青石长宝叔叔讲故事,现在想来那时他一定被我们央求烦了。王佰树叔叔1978年返回北京后还给我寄过邓丽君和刘文正的磁带,还有一大包电子元件呢。 (96)
在我潜意识里的另一个榜样是一个群体,是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和杭州等地的知识青年们。1968年开始他们大规模进入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我们二十团三营也迎来很多我们叫叔叔和阿姨的年轻知青。他们有知识,有见识,多才多艺,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无所不会,更主要的是他们好像不骂人,说起话来柔软动听,身上香气扑鼻。我很喜欢他们的味道,幸运的是我的整个小学阶段,一直有知青做我们的老师。
文革影响了一代知青,可这一代知青却影响了我们“荒二代”,只是前面的影响带着沉重的历史阴影,而后面的影响带给我们的却是光明。从这个意义上说,1700万知青是光明的使者,是真正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的蜡烛,我们“荒二代”只是被他们照亮的一个部分,全国更多的农场人、农村人为此走上了追索知识的道路,如果没有知青运动,我们中的大多数仍将在荒野里摸索,我的命运如何也必将是个未知数。历史真是个调皮的孩子,不定性,还难以捉摸。(97)
知青带给农场孩子们的不仅是音乐,更有成长意义上的特殊价值。在八五二农场教育科工作过的荒二代邢元利,对回来探访的知青冯敬兰说:“你们把知识给了我们,把城市文化和新的生活方式给了我们,使我们从小就有了榜样,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动力。”荒二代大都是在田野中长大的孩子,但有幸接受了“城市文化和新的生活方式”的教育,这应该是毛主席1968年10月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最高指示时没有料到的,他老人家的意思是让知青来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没成想知青却把贫下中农的后代给教育了。
知青在时,农场的教育和教学水平都是很高的,明显比周边地方的学校要好。如果能一直延续下去,我们完全可以在农场自己办的学校考上大学的。可1978年后的“返城风”迅速把他们刮回了城市,造成了所有农场学校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教学质量开始下降。等我到了考大学的年龄,大多数分场中学根本无力开办高考班,只有职高班,父母托关系把我弄到宝清县一中复习考大学,把我未来人生的走向又扭转了一下。如果知青不走的话,会有太多的荒二代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走进城市的大学,去见识另外一个世界的美丽。
从对荒二代教育的角度看,知青真不该返城。他们走了,风一般地来,云一般地去,可是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荒二代呢?谁来弥补我们的教育缺失?知青对于我们难道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吗?既然把他们给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收回?最终我们是无力的,也是无奈的,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不知如何表达。我们没有被父母抛弃,但我们却被知青抛弃了,那么地决绝,决绝到来不及让我们思考,只是把一种无言的伤痛留在内心的某一个角落里,静待岁月的发酵,在生命的某一节点蓦然回首时,才觉悟出这命运弄人的安排。
从开发和建设北大荒的角度看,知青也不应该走。从1947年开始,北大荒被一群又一群形形色色的勇敢者踏足开垦,复转军人、支边青年和知识青年是其中的三股主要力量,身份确定,各负使命。复转军人来了,其中有很多住在城里的知识分子,但他们没有走,或者根本没有想到走,而今大多数人已经把尸骨埋在了北大荒。支边青年来了,其中有带着“三年期限”的山东蓬莱县青年,可他们没有走,或者根本不允许走,他们大都永远留在了北大荒。而知识青年在文革的号角声中也来了,带着立志扎根边疆的雄心大志来了,可他们却走了。
我不愿他们走,终究还是情感上的不舍,知青叔叔和阿姨们完全没有必要为此承担什么道德或所谓政治上的压力,作为荒二代也没有资格对他们做出走与不走的良心判断。城市是他们的故乡,回去既是情感的需要,也是尽快结束精神流浪的需要,那里有他们的父母兄弟,也有他们曾经的梦想,当时他们大都30岁上下,还很年轻,还能在城市创造奇迹,展现辉煌,他们应该返城。而返城后的事实也证明,他们离开了艰难的农村,又在城市开启了艰难的“二次拼搏”和“二次苦难”,他们比同龄人多吃了一次苦,但很多人也因此实现了梦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知青是应该返城的。返城让他们的社会价值放大了数倍,相比之下给我们荒二代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微乎其微了,我们毕竟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微小的存在,是很难写进历史的一个有点特殊的群体。而他们是已经写进共和国历史的一群战士,燃烧了青春的岁月,牺牲了无数的生命。
付出死亡代价的知青应该返城,他们已经在我们心中种下了信仰、理想、良知、道德、文化、文明的种子,在北大荒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滋养下,这些种子早已成长成才,结出硕果。很多荒二代成为垦区的精英,乃至国家的精英。知青之于北大荒的贡献为此是双重的,一方面参与了富饶北大仓的建设,一方面播种了未来的希望,这也是知青返城后可以安心的地方。
近日看了一则新闻《沪浙533名知青老人来龙江夏季旅居养老》,来自沪浙533名老知青参加了一个名为“眷恋之旅”的活动,他们重游哈尔滨、大兴安岭、黑河、齐齐哈尔、大庆等原知青驻点,回忆知青奋战往事,并抵达漠河进行养生休闲。这真是生命的一种轮回,来了去,去了来,只是在这一来一去中,他们已是满头白发。“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还好知青们有挥洒青春汗水的故地,那里可以感受年轻。这其实还是一种情感的轮回,爱了恨,恨了爱,在爱恨交织的生命旅程中,他们变得淡泊恬然了。我知道,“师、团、营、连”的称号他们仍然使用着,还有“战友”和“荒友”!(98)
不是每个知青都需要忏悔,相反,还要接受来自荒二代和留在这片土地上的荒一代的感谢和祝福,知青促成了荒二代命运的改变,给了我们文明的曙光,可知青们并没有把这些功劳记在自己的身上。
而今知青叔叔和阿姨们都退休了,大都60多岁了,正是人生中阅历丰富、情感充沛、返璞归真的黄金时期。为什么他们的聚会越来越频繁?为什么他们要回到青年时期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看看?为什么他们深深地眷恋着那片特殊的土地?因为他们没有对自己的青春和那片土地犯下可以忏悔的罪。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他们人人背负忏悔之心,还有想相聚和重回故地的心情吗?如果他们的青春岁月不纯洁,而今他们还能一如既往地纯洁相待吗?如果留在他们记忆深处的是一起打砸抢烧,那么他们相聚的意义又是什么?(99)
作为“荒二代”的我,现也已过天命之年,能多少领悟一些当年他们的感受了。尽管如此,当年他们激情燃烧的青春热情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仍让我们这些“荒二代”乃至今后的年轻人所不能企及!
现在很多荒二代都已不在北大荒了,为了工作和生存,我们遍布祖国的四面八方。然而每每回忆起和知青们相处的日子,都是那么的让人留恋。
你们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在此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我会不时的提供我所能回忆起来的知青的名字,辛苦编辑补录进去。因为我们真的不能忘记他们…… (100)
回首4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其功过至今争议不休,亲身经历过这场运动的广大知青都有着不同的感受。有的在感情上接纳了它,有的则在心理上一直抵触。原二师十二团的知青却以感恩的心态对待这块黑土地,在他们的心里,无法忘记自己所经历过的艰苦,无法忘记自己所遭遇过的挫折,但这些,都可以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化,唯一不能逝去的是他们对北大荒真挚的情感,他们在这块黑土地上所经受的磨练,成为返程之后战胜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的宝贵财富,这笔财富,与知青所经历过的艰苦、挫折融为一体,但是知青们将其当作一种恩情永远铭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报恩的欲望越加强烈,在人生中,这种情感所达到的境界让我们第二代北大荒人无比敬佩!
40年光阴一闪即逝,如今我们站在前人的肩头展望未来。我们与知青时代擦肩而过,但我们却是他们最大的受益者。童年的学生时代,是在知青的辛勤教育下匆匆度过,使我们在幼小的心灵就有了城市的印记。
如今,我们昔日的恩师也已经两鬓斑白,不知他们在离开农场之后又经受了怎样的艰难,而我们做学生的,对老师的恩情却无以报答。我们从知青身上学到了知识,又在他们的影响和教育下走上了社会。在知青大批返城之后,我们中的许多人又接替他们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当我们踌躇满志之时,不曾忘记,这一切的奠基者,正是那些为北大荒作出巨大贡献的广大知青。
知青在这苍茫的土地上奉献了青春,在这荒蛮的土地上播洒了文明,在这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奇迹,在这辉煌的土地上凝练了精神,还有的,在这远离家乡的土地上献出了生命! (101)
知青的到来,给北大荒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增添了新的活力,改变了当地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例如:当时学校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知青,他们在教给学生文化的同时,还给学生讲一些城市里发生的新鲜事,讲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使我们这些生活在偏远、封闭的北大荒的孩子,不出门便能够知晓天下事。可以说,今天第二代北大荒人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有先进的理念和文明的气质,是与当年知青们的启蒙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截然分不开的。从生活习俗上,当时的北大荒人重生产、轻生活现象很普遍,很多家庭满足于生活现状,不讲究生活环境。几代人同住一铺火炕,人们最喜欢吃的是猪肉炖粉条,民风民俗中有许多蒙昧的东西。知青们的到来,给北大荒带来了各地新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崭新的世界是那么清新,那么美好。随之,火炕被地火龙所替代,床也大大方方摆进了农家卧室;套间、客厅、卧室里的各种摆设物品也开始变得很时尚。那时的变化,虽不如当今的时装潮流这么招摇,然而那股力量绝不逊色,为北大荒开始从残留的愚昧、落后的文化中走向文明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有这样一批人,从城市来到兵团后被称之为知青,有这样一种情,不是亲情胜于亲情。当年,他们和北大荒人一起,在泥里、水里、风里、雨里摸爬滚打,特殊的时代,特定的生活环境把这一代人紧紧地拧在了一起,结下了亲如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谊,它将载入北大荒的史册,与“知青”这个名字长存。(102)
1968年夏天,我们八五八农场副业队来了10个北京青年。那天晚饭后全队的贫下中农全都聚集在老酒房的会议室里等着迎接新来的北京青年。大家象迎接亲人一样把10个刚到边疆的北京青年接到副业队来。从那一天起我和北京知青建立了深厚情感,一直到今天。这种感情历经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那么纯真,那么深厚。就在那一天,我的心里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北京青年。也许有人会问:你怎么对北京知青记得这么深刻?那是因为他们是第一批来到我身边的知识青年,也因为他们和我父亲成了亲密的朋友,经常来我家玩。有时赶上饭口就在我家吃,饭菜不挑,我母亲也非常乐意给他们做饭吃。记得有一次他们饭后离开,母亲对父亲说,这些孩子可真能吃。由于经常接触,这些北京知青对我的影响很大,无形中成了我生活的老师,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乃至于影响了我的整个人生。至今我有许多业余爱好里就是受知青们的影响而形成的。在我的脑海里,这些知青就是我的哥哥和姐姐,是那样可敬可亲。
陈明辉的外号叫陈迷糊。他是北京青年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和我父亲的感情最好。那时我父亲怕知青想家,一到休息日就让年龄小一些的北京上海青年到我家来,和我们一块玩、一起吃。陈明辉是来我家次数最多的。他把我父亲视为兄长,所以我们就成了兄弟啦,象一家人一样说笑、游戏、打闹、吃喝。即使后来分开了,我们的关系这么多年也一直没断过。1983年,小弟嘉海出国时就是从他那里走的。1987年,我旅行结婚在北京就是住在他家。1989年夏天他们一家三口专门来黑龙江嘉荫看望我父亲,在我家住了好几天。到了冬天他又领了一个朋友来我家玩。
我经常说,人和人之间存在着许多关系,比如同学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亲戚关系等等;但只有真正的朋友关系才是最珍贵的。我的一家人和北京知青之间延续了几十年的友情就是这种无比珍贵的财富。什么都可以退休,唯有真挚的友情永远不会退休。北大荒知青与老职工的友情延续了两代人,这种友谊没有任何物质利益的影子,在今天利欲嚣张的社会中更显得那样纯洁和珍贵。(51)
忆往昔,峥嵘岁月。当年你们刚出校门,似水年华,风华正茂,从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温州等城市来到北大荒。从此,咱们结成了同一片战壕的战友。同饮一江水,同吃一锅饭,同垦一片荒,同耕一块田。风雨同舟,朝夕相伴。春播、夏管、秋收、冬训,咱们战天斗地。还记得拿大草吧,“早晨三点半,晚上看不见,地里两顿饭”,连轴转;“抢晴天,战雨天”,掀起麦收大会战。冬天,迎风冒雪战严寒,刨粪肥,挖草炭,修水渠,忙备战,千里野营搞拉练……。这一件件,一庄庄平凡的工作,不平凡的事迹,这火热的生活,战斗的集体,真实地记录着屯垦戍边的历史。咱们把汗水洒在黑土地,把青春献给了北大荒,普写出北大荒壮丽诗篇。昔日的北大荒,如今已建设成为共和国的大粮仓。这是几代北大荒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铸就的辉煌。
滚滚龙江水,悠悠名山情。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分别,至今虽已四十年,你们却依然眷恋着这片黑土地,更没有忘记名山的众乡亲。许多同志重返故乡,访友探亲,问寒暖,道平安,老同志的身体状况,生活得怎样,你们时刻牵挂在心,对身处困境的同志总是慷慨解囊,帮困济贫……。你们的言行实在令人感动,激励着我们前进,在此,忠心祝愿知青战友们事业有成,晚年安康,你们的音容笑貌永在我们的记忆中……。(103)
我代表北大荒的第二代深深地感谢伟大的知青们,是你们在那特殊的年代,响应祖国的号召,从北京、上海、天津、宁波、哈尔滨、佳木斯、双鸭山等地来到了北大荒……给北大荒那片黑土地输入了具有青春气息的新鲜血液。你们那时正当青春年华,是你们无私、无畏的把自己的文化知识、聪明才智,勤奋善良、明理坚强、愛家孝顺、刻苦忍让的优良品质毫无保留、源源不断地、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了我们一个个懵懂的孩子心中,手口相传地成就了我们北大荒第二代特殊的成长经历。
你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形成了你们特殊的群体,你们用你们特殊的经历、特殊的情感,特殊的欢乐、特殊的魂魄塑造和培育了北大荒第二代的特殊灵魂,造就了我们北大荒第二代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你们是特殊时期的一代精英、一代功臣,是你们教诲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教会我们唱歌、跳舞,吹拉弹唱,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
虽然现在我们当中大部分都身在他乡,但是我们始终把北大荒当做第一故乡,因为有了你们的培育和教导,我们这些北大荒第二代无论身在祖国的哪个城市,处在哪个环境中,哪个岗位,我们都是有着红色血液的中坚力量,都在发扬着北大荒人的无畏精神,在为祖国奉献着我们青春年华和毕生的精力,在运用和传承着知青老师授予我们的文化知识,聪明才智,为祖国的振兴发展,为圆我们的中国梦在努力奋斗着!
今天此时我真诚地说声:谢谢你们伟大的知青,是你们用青春和热血把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日的北大仓;把北大荒的第二代塑造的如此优秀、打造的如此坚强,我们无论在祖国的任何地方,我们都会为那里发光添彩!是你们教会了我们一口纯正的普通话,让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和青睐!我们是你们的骄傲,我们是你们的光芒,是你们把那片黑黝黝的土地变得如此神奇,是你们的无私付出、真诚培养才有我们走到哪里都是佼佼者的今天!在此我要大声的呼喊:知青万岁!我们永远爱你们!
无论在何方,有知青的地方就有了牵挂和亲情,有北大荒第二代的地方就是你们的家,你们永远是我们的亲人!因为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北大荒人!!!(104)
城市知青群体是当之无愧的第二代北大荒人。根据国家统计数据,自1968年开始陆续来到北大荒的城市知识青年有54万之众,这些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宁波、哈尔滨等城市的知青,在六、七十年代是北大荒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如果没有大批城市知青的参与,很难想像今日北大荒是什么样,他们是北大荒承上启下的整整一代人啊!他们的朝气,他们的热情、他们的知识、他们的价值观以及他们和垦荒老兵们同样的奋斗和贡献历程,在这片黑土地上留下了永远不能磨灭的历史印记。有的知青甚至把生命也留在了这片黑土地上……
知青时代虽然远去了,但无论是做为老垦荒战士的父辈们,还是我们这些受过知青启蒙教育的北大荒的后代们,都永远难忘他们。尽管他们十年的人生段落起止于那个狂热的年代,回忆中无不包含着苦难和辛酸,但就是这个群体,连接了北大荒的前天和咋天,他们在北大荒留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庄严历史。以至当我们每每想起他们都难免热泪盈眶、思绪万千。离开北大荒后,他们中的许多人视伤痕为财富,对那段知青生涯无怨无悔。他们在北大荒遭受了磨难,但也铸造了刚毅、刻苦的品格,练就了自强不息的毅志。他们身上的北大荒人气质,成为他们无愧于时代的最宝贵精神财富。(106)
知识青年对边疆建设所做的贡献,不管是“文革”那个年代还是后来的垦区建设时期,农场职工都不会忘记的。虽然后来因为时代变迁,你们大部分都返城进入新的岗位,但我觉得“上山下乡”这一段艰苦而难忘的岁月一定是你们人生的一段重要里程碑。
知识青年们,你们把青春留在农场,农场的父老乡亲想念你们。(107)
1968年我刚刚7岁,我们这些生活在北大荒的孩子,带着稚嫩好奇的眼光,和父辈一起迎接你们这些来自远方大城市的哥哥姐姐们。你们满怀屯垦戍边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青春洋溢的英姿,深深地吸引和感化着我们。从此,北大荒变得生气勃勃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变得丰富多彩了。
是你们中的知青老师悉心地培养我们,用你们的爱心抚育我们成长。我们学会了唱歌、跳舞、打球、绘画……学习了你们从城里带来的知识和文化。是你们的青春活力在我们童年的心中留下了很多美好难忘的记忆。是你们的革命斗志和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激情感染激励着我们的心灵,是你们用歌舞汇演、文体竞赛丰富了我们的边疆生活,使我们在北大荒快乐地成长。
你们是我们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你们的朝气、才华、纯洁美丽、不惧苦累,为建设北大荒无私奉献青春、献血以致生命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你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再一次看到你们的演出,仍感到是那么亲切和真实,没想到大多年过60的你们仍精神焕发,你们的形体气质和优美的歌声仍然不减当年,你们的舞蹈更洋溢着活力和青春的旋律,雪花飘飘舞姿给人从心底里发出由衷圣洁的美感。
当年你们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染力,说不出来的青春美丽,而让我深深迷恋。你们是一群热血青年,在老一辈熏陶下,心灵深处怀着纯洁无暇的革命思想,在冰天雪地的北大荒,锤炼自己对任何困难险阻都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你们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形象,不仅伴随你们一生,也将永远感动激励我们,永远地熔铸在北大荒富饶的黑土地上。
当年,你们扑火时的理想就是革命,被火烧伤后所想的依然还是革命。你们的心灵是何等的纯洁、质朴和高尚。我们被你们圣洁心灵撼动、感动,你们的容貌在上帝和世人面前永远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端庄!那样的纯洁可爱!
为北大荒献身的知青们,北大荒人永远惦记你们,历史不会忘记你们!你们青春美丽的身影和神情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垦区父老乡亲是永远关怀你们……
人生有很多个十年,为什么知青百倍珍惜的只有北大荒这十年刻骨铭心的经历?为什么呀,为什么?只有北大荒浩瀚深邃的白云,五彩无边的旷野森林,和银装素裹的皑皑白雪才知晓懂得……
这十年也让无数转业官兵子女难以忘怀你们。十年中我们和知青朝夕相处,小学、初中、高中的老师都是你们。是你们给偏僻的北大荒,大山里的孩子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让我们北大荒孩子们丰富了知识的视野。
“北大荒文化”是知青将校园文化和农垦文化融合到一起的特殊文化。十年中你们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汗水洒在了北大荒,也将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各种特长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北大荒。北大荒知青和知青老师们永远在我们心中!
是什么让你们那代人难忘龙江父老乡亲、哥们儿、姐妹之间的深厚亲情?是什么让我们无数转业官兵的子女仰慕你们、学习你们?是什么让你们会魂牵梦萦第二个故乡北大荒?是什么让北大荒的天空中永远弥留着你们的气息?是天地人和,是天人合一的纯情。是那个时代人们特有的精神面貌。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北大荒知青永远是我们敬仰学习的榜样。北大荒转业官兵的孩子们愿在你们下乡50周年汇演中,依旧看到你们青春的活力、朝气。愿生命中已经悄悄逝去的青春永远涌动在你们灵魂中。你们把青春留在了北大荒,我和所有垦区的父老乡亲和转业官兵子女一样,衷心地祝愿所有生活在祖国各地的北大荒知青们幸福、健康、青春永在!(108)
在中国历史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那个年代,北京、上海、天津知青来到北大荒的时候,我才出生。而当我的人生第一个10字还没有挂零的时候,他们又都离开了北大荒。暂短的10年只不过是人生长河中的一族浪花,可是对他们的记忆却是这样的刻骨铭心,锦织成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109)
知青来的那年,我还不到5岁,一个懵懵懂懂的年龄。我依稀记得,也就是那个时候起,来我们农场的知青最多,文化生活最丰富,生产队最和谐。
很多的记忆总也说不完,感谢岁月的馈赠,使我与知青有着不解之缘。这份感情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说,农场人的现代理念、精神风貌、社会发展与知青密不可分,他们与十万转业官兵一样,是农场建设的主体,为农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知青给我带回来的花花绿绿的糖纸。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现在许多当年的小伙、姑娘已迈进“天命”之年。但是,“无论如何她们也忘记不了在那祖国北部边陲的黑土地工作生活的经历,割舍不断与第二故乡的战友兄弟姐妹的真挚情谊”。多次的回访,就是她们寻找第二故乡的记忆,就是他们心中难以割舍的真情。
现在我的父亲和许多知青仍然保持着密切联系,无论是情感,还是敬重,都使我无法忘却…… (110)
那时在我们心里,老崇拜那些知青了,他们会很多我们见都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事情,太神奇了。有多才多艺的卢老师作为我们的班主任,我们这23个孩子,感到很自豪。现在想起这一任的知青老师,教给了我们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能力,我们从心里感谢他们。(111)
知青来的那一天,给北大荒带来了文明,更活跃丰富了各种生活。
知青来的那一天,改变了北大荒人的精神和物质领域。
知青来的那一天,从此改变了北大荒人的理念。 (112)
上学后,我在单位自办的小学就读,我们单位的知青,很多是农场文艺宣传队解散后分配来的,能歌善舞,上音乐课,我第一次见到了扬琴、月琴、笛子、手风琴,等等,虽然,教室是原来的杀猪房,凳子是用原木破的板子做的,但是美丽的女老师(知青),成为我们的文明的启蒙老师。如一叶扁舟,载我们驶入知识的殿堂。
但是农场物质文化生活贫乏,很多东西,是知青带来的,如奶糖、橘子瓣糖是孩子的最爱,知青探亲,带回去的是农场的大豆什么的,捎回来的,是奶糖、布料什么的,像迪卡、哔叽什么的,农场(兵团)见不到,都是托知青往回捎,记得一位和父母关系比较好的,给母亲捎来两条睡衣,女士的,一条粉的,一条淡绿的,母亲不会穿,直到妹妹结婚(90年代)给了妹妹。
后来,知青返城后,知青还往农场寄东西,直到改革开放后,农场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后才不再邮寄了,由此可见农场和知青的那份情感。后来,接触地方(相对于农场)的人,农场人自豪的说,农垦比地方文明程度先进最少有10年,这里面,知青是功不可没的。
作为北大荒人的第二代,都有过知青当老师的经历,很多农场现在在职的老师,也是知青老师的弟子,知青对农场(兵团)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后来我在农场工作后,有时候和同事聊起来知青老师,都有很多感慨。他们的智慧、他们的人品、他们的文化,影响是久远的,在农场经历“四人帮”动乱及过后几年期间,他们把城市文化、风俗、文明传播到农场(兵团),并播下了文明的种子,为垦区整体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底蕴。
这是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的…… (113)
知青带来的不仅是年轻有为的气息,他们还带来了高水平的文艺演出。在大讲样板戏的年代,我记得仅仅一个分场就可以自己组织文艺骨干排演一出样板戏,当然是以知青为主了。印象深的是《沙家浜》,他们的一招一式简直和电影幕布中的一模一样,一腔一调也和收音机里的声音没有什么差别。
我们荒二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借助于形形色色的文艺演出,一点点地被军旅文化、支边文化和知青文化熏陶和感化,以至于后来我们陆续走出农场,在与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时,如果场合需要,我们荒二代说唱就能唱,说跳就能跳,让说就能说,不推辞,不扭捏,不计较,展现出北大荒人特有的精神风貌,这是其它地区和文化无法取代的影响和真传。
北大荒的特殊环境造就了很多文艺人才,尤其是城市知识青年,他们虽然各带文艺禀赋而来,但兵团工作的锤炼和数不清的演出机会,还是让这个群体在日后出现了很多举国耀眼的大明星。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1969年至1977年在2师(宝泉岭农场)15团插队下乡,第三年便被团部的宣传队调去做演员,脏活累活都干过。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在2师16团下乡,几年后也在团宣传队工作。另外还有赵炎、师胜杰、孟凡贵、敬一丹等,他们都曾是北大荒的文艺骨干。
北大荒正因为有了荒芜才需要用拖拉机拽动铁犁耙,把荒芜彻底埋葬,让黑油油的良田沃野展露新姿,而北大荒正因为有了精神上的荒芜,才需要组建一个又一个的文艺宣传队,培养一个又一个的文艺骨干,去振奋和改变垦荒人的精神面貌。盛产文艺骨干的地方一定盛产快乐和理想,有快乐和理想的地方一定有挖掘不尽的生命能量,而这个有生命能量的北大荒如今早已变成了北大仓,文艺的光辉随着时间的沉淀也已深入到每个荒二代的骨髓之中。
请北大荒的历史不要忘记这些“文艺骨干”! (114)
我是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二十七团15连的一个小孩,但是我有一块知青情结。
第一批知青下乡的时候,我只有6、7岁,是知青使我们有了对知识的渴望。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了知识,把我们带进知识的海洋。他们的奉献使我们终生受益,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怀念。
那个时代记忆了他们的精神。那会他们只是16、17岁的小孩,农场人给予了真诚得关怀,视他们如自家的孩子,他们也把农场像家一样的依赖。这就是那个时代造就的一代人。 (115)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毛主席的号召,党的需要。他们的到来给我们北大荒带来了城里的气息,给北大荒带来了年轻的活力,给我们这些北大荒出生的第二代带来了知识和乐趣,他们带来了一颗种子拉近了北大荒和城市的距离。
大批的知识青年来到了北大荒,那个时候就开始了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农场的职工一下子变成了兵团战士,其实叫什么无所谓大家都是屯垦戍边的一员。那时候说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其实更贴切点就是北大荒的拓荒者。大批的知识青年的到来给北大荒带来了活力,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懂得体育锻炼。北大荒的科技事业一直是走在中国农业生产的前列,主要是各级领导的重视,也和知识青年带来的文化知识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的老师大都是下乡的知识青年,他们干什么工作都是积极向前,从来也不愿落在本人的后面。怎么说呢?其实那个时代的人都有一股冲劲,不会计较个人得失,一切为了集体一切为了国家。广大的知识青年就是这么做的。(116)
如今,(母维平)烈士墓前的青松都已参天。现在的逊克农场(逊克军马场)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没有别的请求,只希望知青们都回来看一看逊克农场,你们踏过的荒源。这块热土上有你们的青春、汗水和热血。你们爱北大荒,北大荒也永远忘不了你们。 (117)
逊克军马场接纳知青1864名,占全场职工的38.6%;1978年后,病退、困退、接班、调转离场1300多名,占职工总数的32.5%。那6.1%的知青,或为了爱情,或为了理想永远地留在了逊克的大地上。他们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当年的誓言,为爱付出了无可估量的代价。
他们是爱情的典范,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在逊克农场扎根的564名知青中,绝大多数是为了爱情留下来的。还有近二百名农场子女和知识分子被知青带进了城市。知青用爱的行动,维系了千家的幸福团圆。
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道德,她可以升华成人格的魅力。
知青的爱,痴情而伟大!
知青是新中国的第二代,经历了新中国社会道德风尚和思想文化教育最辉煌的时期。他们的心灵最阳光、思想最单纯、作风最扎实、性格最开朗。在他们看来人间正道只有一条---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上社会主义的道,为人民服务。(118)
在那艰苦的年代里你们远离它乡来到了寒冷的北疆,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好像给我们带到了童话世界里,用青春和辛勤的汗水浇灌了这块肥沃的土地!!!(120)
前几日,看见了濮哥的访谈,感觉到,他没有忘记在北大荒的岁月。他对得起北大荒这个“养父”。对于当年的知青返城,我是理解的。其实很多知青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北大荒,他们返城后,在与原来的同学、同伴的竞争中,从劣势的基础上奋斗着。有的普普通通,有的另辟蹊径,获得成功。他们目前离北大荒很远,但他们与转复军人和本地青年一样,用无价的青春给北大荒的一代人留下了知识财富和物质财富。
我不知道,对于那些青春岁月,他们当中一些人会不会选择淡忘。但是,北大荒不会淡忘他们。而且,还有一些当年放弃返城的战友,仍然生活在那片土地上……
多么希望,他们都能够回家看看。光阴荏苒,时光如箭,与其每天平淡地面对电视机,不如重走一下自己的青春之路。山乡巨变,但是北大荒的空气、阳光、野花没变。无论您是功成名就,还是艰苦奋斗,“回家”,总是一种情愫。(121)
几十年过去了,老连长已过古稀。各地知青返城后,各自忙自己的事业。但是每当我想起各地知青们参加抢救老连长的场景历历在目。知青们争先恐后地献血,舍己为人的精神使我十分感动。当时献血没有任何待遇,连队的条件也谈不上什么营养。当时有的知青献血后,悄悄地离开了,有的叫什么名字,我都没来得及记。这些知青的共同愿望就是让连长的生命延续,带领他(她)们搞好第二故乡建设。
知青——多么美好的称呼,是你们给了老连长第二次生命,是你们的热血在北大荒兵团老战士血脉中流淌,是你们弘扬了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你们的热血体现了真情。(81)
在这个集体里,我除了在老职工身上学到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和娴熟的业务知识,同时也在知青那里学到了积极向上,发奋好学,充满青春生机的品质。
本应在学校里系统学习的年龄,却来到了条件艰苦的边疆,但是都没有放弃对知识渴望,对理想的追求。得到再教育的同时,反之也影响着当地的前辈和他们的后代,我想这就是结合的内涵。(71)
和知青共同走过的日子,实在有太多的难忘。我们一起排练节目,唱《红灯记》选段;一起学习讨论,斗私批修,扎根农村闹革命;一起探讨教学上的问题。我家有一台缝纫机,好多知青就来我家做针线活,我们相处极好。好多知青都端过我家的饭碗,在我家吃过饭,东北的大葱蘸酱也很受他们的欢迎。七六年我结婚时,几个男知青老师(郝三林、王建忠、曹常宝等)还给我买了铝水壶、饭勺子、铲子等炊具。直到现在,铝水壶我还在用着。每当我看见它,就想起了当年的知青。
在知青的影响和帮助下,我们当地人的穿戴也大有改观,脚上穿上了哈尔滨的经济皮鞋,上海的四眼鞋,身上穿上了上海的衣服,假领子。和北京知青学会了用两条秋裤,中间放上棉花,做成的瘦溜溜、软乎乎、有弹力,穿着舒舒服服的棉裤。听懂了上海知青的家乡话。
总之,和知青一起走过的那段日子,是我最美好的回忆,我永远也忘记不了!
来自五湖四海的知青,使我们当地青年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可惜的是时间太短暂,我们在一起相处的日子仅几年而已,但是却留下太多的回忆,太多的精彩,太多的回味,太多的难忘!(124)
准确的说,我从小和知青们就相识。因为,知青们来农场下乡的日子,便是我出生的日子,伴随着童年成长的时光,知青们在北大荒也度过了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许是由于父母都是南方人的缘故吧,与南方来的知青们更容易沟通。于是,毗邻母亲故乡江苏省的上海市的知青们便成帮的聚集在我们家里。他们每天无遍数的在家里那狭小的空间中穿梭往来、乐此不疲。在那段难忘的岁月里,知青们与我们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也为我们家带来了无尽的快乐,让我的童年注入了五光十色。
78年知青们返城时,看着他们流着泪水与父母依依不舍的离别场面,那滋味真是让人一阵阵的心酸。这毕竟是他们生活了近十年的地方,毕竟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都无私的献给了北大荒。七十年代的北大荒尽管物质还比较贫乏,生活还非常单调,但有了知青的日子,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身心是愉快的,这一点在我们家里表现的尤为突出。每个夜晚来临的时候,他们围坐在我们家那一盏忽明忽暗的豆油灯下,大家毫无遮拦的畅所欲言,说笑声此起彼伏。他们走后我总是怀念和他们一起生活的那段快乐的时光,总是有听不够的大上海故事,总是有让北大荒孩子了解不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现在我已是人过中年了,每每想起我童年中与我家的上海知青们那些快乐的趣事,想起在我成长的阶段给予我关爱的知青们,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别样滋味。他们那随时干净整洁的外表、丰富的情感、平和的心态,以及他们那与生俱有的国际大都市人优越的气质都让我学到了许多北大荒没有的东西,也为我今后的成长之路做下了很好的铺垫。
我家的上海知青朋友们,我非常的想念你们!欢迎你们再回到我们家来,我们一起追忆那段美好而难忘的日子吧!(125)
感谢您们为我们带来丰富的文化生活。那些年我们四队的教学质量一直在全团名列前茅。1982年在宝泉岭一中,曾经连着几年全学年第一呢!我们由衷地感谢你们,这种感情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鲶鱼哈的水土养育了我,使我有着与他人不一样的爱心和毅力。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以有像您们这样的前辈而感到自豪!因为您们的存在,使我觉得我的童年很富有,这种财富会伴随我一生!(126)
在北大荒的十年,正是青春年少热血奔腾的岁月。这人生的黄金时代,本该是奋发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进而扬鞭催马,大展宏图之时。然而,“上山下乡”的革命浪潮,却将这一代人席卷到白山黑水之间,成了战天斗地的兵团战士,面朝黑土背朝天地渡过了这段金色岁月。这是历史的错误,人生的无奈。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无数热血青年慷慨激越,为了“革命的理想”,选择了无私奉献。在这片热土上,他们不仅奉献了青春汗水,还有不少人在这里奉献了献血甚至宝贵的生命。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生几十年,真如保尔·柯察金所言,能做到回首往事,不因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后悔?成就一番大事者,诚然可敬,但毕竟是少之又少。亿万大众、芸芸众生,都是凡人一个。虽说个个都“碌碌无为”,然历史毕竟不是只靠伟人才有的,全部历史人类文明,还是包括伟人在内的人民大众共同创造出来的。北大荒人用青春和热血开垦荒原,挥汗耕耘,大好年华化作丰收的粮食献给国家,铸就了北大荒昔日的辉煌,书写了黑土地最光彩的一段历史篇章。我们尽管平凡,依然是那段历史当之无愧的见证者,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这应该是使我们终生留恋、魂牵梦萦的根本所在。(127)
今天,二连的岁月已经离我远去了,但父亲带领知青们在二连的土地上改天换地,让荒原变良田的英雄形象还时常浮现在我眼前。每当我想起在二连的学习、生活情况,我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知道,那里不光留下了我的父辈和知青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足迹,还有我少年时代的身影,还有我对那片土地的无比热爱。(128)
一天上午,我们站着队来到团部操场。操场上插满红旗,挂了好多欢迎知青的标语。在操场一角,高年级学生围着一个大鼓,准备敲锣打鼓欢迎大城市来的知青们。我们小学生排着长队,手里拿着小红旗,兴高采烈地等待着。不一会,十几辆卡车开了过来,上面坐满了来自大城市的男女知青,他们大部分穿着黄绿色的军装,最醒目的是人人都挎着一个写着“为人民服务”的黄色书包,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看上去年龄都很小(在当时我们眼里,是叫叔叔、阿姨,现在想来不过是大我们几岁的哥哥、姐姐而已)。此时操场锣声四起,歌声嘹亮,彩旗飞舞。那一刻,在我少年心里永远刻下了“知青”这个词的烙印。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了知青那一代人开垦建设北大荒的历程。他们创造出奇迹,谱写出一曲新的可歌可泣的血泪篇章。
他们在垦荒、播种麦收的广阔田野上,在为人师表、传播知识的教育事业上,在屯垦戍边、保家卫国的战线上书写着青春;他们用血泪汗水、甚至牺牲宝贵的生命,书写着青春。他们中间涌现出大量像金训华那样的英雄青年。在九团一场山林大火中,我们数位才华横溢的女青年,用生命捍卫了知青的尊严,谱写了一曲悲壮而又崇高的历史战歌。我们不去评论历史的对错,我们只要这种精神这种气魄。希望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最敬爱的人。
连队的生活与战斗情景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有喜悦,有苦难,更有痛苦与悲伤!这就是我们与知青这一代人亲身经历的往事,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让后人知道那段历史。纵然我们的文笔有限,但我们会全力以赴!(129)
知青在3团的那些年,给我待人接物带来的影响太深了,那种熏陶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当时我还小,知青弹琴回来给我们带的上海大白兔奶糖和北京“的确凉”衬衣,让我觉得离城市很近、很熟。因为常年和知青在一起,我们的眼界和思想发生了变化,慢慢地说话、做事、穿着都喝当地农民不一样了。知青给我们打来了一种特殊的说话口音,叫作“农场话”,里面更多带有普通话的印记。我们这些被知青带出来的孩子长大以后,走到哪里都收别人欢迎。知青返城后,我们这些农场子女的机会来了,要不我也不能进场部。现在我见到他们,感觉还和当年一样:和哥哥姐姐们在一起,特亲!(《生命中的兵团》,P591)
要说知青给北大荒带来的进步,我们这些人都有体会。那时我们宣传队员没有白衬衣,我就借知青从城市带回来的“假领子”穿上,军装里面套俩白套袖,表演时把军装袖子一卷,就像里面有白衬衣。宣传队不脱产,白天干活,晚上下各连演出,乐器都是自己做的。我们个个都是一职多能,没有只管严一种节目的。就像我吧,主业是拉大提琴,表演也要参加,还得管灯光,我们就两个碘钨灯,一接上电,贼亮贼亮的。我们没有扩音器,表演唱歌、朗诵、对口词什么的,全凭嗓子喊。天天不知疲倦,就那么哐哐造!
知青在新华农场不仅留下了东大甸子良田那样的有形资产,还留下了城市文明,这是让农场享用至今的无形财产。比如说姜昆吧,那时农场的一张名片。
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节目又一次采访姜昆,让我牵头招呼了农场几个老职工子弟,实现把姜昆瞒得死死的。等姜昆回忆道北大荒的老朋友时,主持人陈鲁豫“哐”一家伙给姜昆造了个大惊喜,把我们这帮人喊出来啦!姜昆受不了这个,跟我们抱在一起老激动了。那次我们上节目的路费是凤凰卫视出的,出场费我们一份不要,咱不能给知青丢人……(同上,P591)
兵团2师的人在网上建了个“宝泉岭论坛”,这样我们和知青之间就有了两种互动方式:网谈和面谈。见面的时候,谁是东道主谁请客。知青回农场的人数当然要比我们去看他们的人数多得多,接待知青是个不小的费用。我们的办法是几个人合起来AA制做东。他们和北大荒的感情,现在轮到我们这一代人牵线了。
你写兵团、写知青我们支持,希望能写出一本客观可信的书。以前写的人已经很多了,但我总觉得不大像,因为都写的是苦。但生活都是由苦组成的吗?还要表现乐,表现知青对北大荒发展产生的作用。(同上,P593)
上山下乡运动对知青来说是不对的,对我们来说是正确的,我们是受益者。我是1团4连的老职工子弟,既是知青教出来的学生,也是知青的家里人。我姐夫是北京知青,我小姨夫是上海知青。
今天在座的这9个人全是知青教出来的学生。知青走的时候我们也就十来岁,但我们的上辈人常说,从你们身上能看出知青的影子。知青带来了城市的文化,改变了农场的风俗和习惯,我们养成刷牙的习惯就是受他们的影响。因为有了和知青相处互动的这段历史,我们农场人和农村人有了明显的差别。我特别敬佩“老三届”的知青,文化底子好,见过大世面,能说能写,一台节目几天就能编排出来。我们感谢他们,这是一辈子分不开的感情。
我现在分管农场基建和第四管理区。凡是在四区干过的知青,只要来了我都要出面接待。我和四区的臧主任早就交代过,凡是知青来,都要接待好,他们把最好的年华留在了这里,这里的今天离不开知青。(同上,P593)
庆丰农场吴场长(也是知青教出来的学生)说:这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后人缅怀他们。至少在这个农场,人们会记住他们。(同上,P933)
农场民政局的姜局长说:知青返城的、留下的、牺牲的,我们都不会忘记。他们在艰苦年代做出的奉献,我们永远牢记。(同上,P934)
农场孟副场长说:农场有知青在的时候,大概有30万亩地,打两万多吨粮,现在是66万地,打35万吨粮,全国每人半斤。中国有1000个庆丰农场,吃粮就不愁了。今天的北大仓是几代北大荒人建起来的,其中知青有很大贡献,农场忘不了。我也是知青教出来的学生。他们留下了文化,也留下了一种精神。
我们每年都组织去“11.7”牺牲者墓地献花圈。(同上,P935)
1、本文编者为原34团(八五八)农场北京知青高非、韩崇光,哈尔滨知青薛克建,上海知青张为民。
2、本文摘自《北大荒人眼中的北大荒知青(文集)》一书,每段摘录末尾的编号就是《文集》中的文章的序号或《生命中的兵团》的的页数。
此文由作者提供, 照片来自侯玉华、刘兴华等北大荒知青
推荐阅读
北大荒农场老职工谈北大荒知青
兵团时期的现役军人谈北大荒知青
黑龙江兵团当家人第一副司令员颜文斌
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兵团八年
黑龙江兵团的戌边实力及其历史意义
精选知青文章(950篇)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