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电视上看到死在北大荒的小表姐

油画中高个女知青就是潘文萱

在电视上看到死在北大荒的小表姐

作者 黑贝王妃

现今网络真是无所不有。两天前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一个北大荒的视频,全名是《中国知青民间记忆之北大荒青春纪事》。“北大荒”这三个字触动了心中一段尘封已久的悲伤,于是点开浏览。看到第3集,我见鬼一样从沙发上跳起来,这里诉说的正是我记忆中那段往事!更见鬼的是我看到了50年前死在北大荒的小表姐——潘文萱。


永远不会忘记1970年底的一天,上小学二年级的我中午放学回家吃饭。走过胡同中间的弯儿,便看到很多人聚在我家的门口。我家原来是爷爷买下的一个独门独院,爷爷那时刚刚过逝,东西屋也已在文革初期分给了别人家,奶奶和我们姐妹三个,保姆大姨,还有我父母都住北屋,姑姑一家四口住南屋。我当时心里很怕,不知道是院子里谁家出了什么事。


见我走来,看热闹的邻居自动给我让路,隔着大门,我听到刺耳的哭声。一位抱孩子的大婶儿说,是你姑家出事儿了,死人了。当时我的脑袋嗡地一声,手脚冰凉。


大门当时是从里面腰上了的,大姨出来把门开了条缝让我闪进去,马上又把门杠顶上,她是怕邻居们都跑进院子来看热闹。


大姨拉着我往北屋走:别去南屋,你小表姐没了,区里来人还没走。我听话没敢去南屋,只听到姑姑高一声低一声的的哭号:我的孩子啊……


小表姐其实不是姑姑的孩子,是姑父带来的女儿。现在回过头去看,姑父倒插门到我们家做女婿的时候,小表姐估计也就两三岁,是在我们家长大的。姑父是个画家,以前结过婚,有三个女儿。姑姑也是学美术的,既欣赏姑父的才能,又忌讳他有婚史。无奈爷爷爱才,非要姑姑嫁给他。姑父的两个大女儿随了母亲住,小的跟过来我家。


这些关系当然都是我长大才懂的。小时候我们都当小表姐是姑姑亲生,和后来姑姑生的儿子贺哥没什么区别。我记忆中觉得跟小表姐更亲一些,因为整托周末回家一天半,总想出去玩儿,父母不常在家,姑姑就让表哥、表姐带我。表姐会带我玩儿,表哥则把我当成累赘。


我隐约记得和表姐在一起的两件事。一次是在一年的春节前,听说要带我出去,就换上了件奶奶刚刚做好的新棉袄,上面有红绿团花的图案。表姐一见说:穿得太怯!非要我把棉袄换下来,结果是我哭她闹,让大人好一顿操心。还有一次是姑姑给钱让她带我去百货公司买玩具,我看上一套铁皮做的锅碗瓢勺厨具模型,可她非要给我买把枪,任凭我撒泼打滚,还是扛了把玩具步枪回家。


这两件事虽然不大,但都反应了表姐不爱红妆爱武装的个性。她的外貌也像她的性格,长得英气,长脸型,下巴的线条很有立体感,眉毛浓,眼睛应该算是凤眼,双眼皮,细长,微微上挑,鼻子和嘴巴是她姐妹中长得最好的,鼻子直挺,嘴巴方正,总挂着笑意。皮肤有点黑,头发也很粗黑。我有点记得她梳着两条短辫子的样子,文革时她剪了短发。

小表姐非常“革命”,而最早革的就是我们自己家的命!据说文革第一次抄家就是她带着红卫兵进来的,把爷爷的好东西都抄走了,还封了家门。革完了爷爷的命,她又革我姑姑的命。她申请去北大荒建设兵团,不但自己去,还攒动刚刚15岁的贺哥——我姑姑唯一的亲生儿子一起去。姑姑快四十岁才得了这个儿子,贺哥就是姑姑的命。结果她就这样把姑姑的命革去了北大荒。


最后她把她自己的命也革了。因为一次荒火,死在了北大荒。


我不记得小表姐和贺哥具体哪年去的北大荒,估计是68年。但我记得黑龙江省虎林县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三十五团这个地址,因为那时候我常常为家里拿信,一看到这个地址的来信就会兴奋不已,跑去给姑姑,姑姑会让我读给大家听。我也给表哥、表姐写过信,让姑姑、姑父夹在信封里一同寄去兵团。


表姐是为了救荒火死的,那一次一共死了14个人,都是北京,上海,天津这几个大城市的知青,13个女的一个男的。我听说的是当时中苏边境着了大火,兵团的知青们怕火烧过中苏边界,影响国家的名誉,所以奋不顾身去救。他们没有经验,结果不但火没有扑灭,自己的生命也被吞没。

牺牲的14位知青的英容笑貌

贺哥在这件事之后回到北京,同时回来的还有他们在建设兵团的几个兄弟,我们家有一阵成了这些知青哥哥的落脚之地,其中有个哥哥曾经对小表姐有过爱慕之情。他讲过那时候兵团领导不让救火,可是没人听,都争先恐后爬上卡车去维护国家的尊严。火烧到了不行的时候,大部分男知青脱光了从火海里滚出来了,可是女知青不能那么做,所以死的多是女生。尸体被拉回团部以后停在一间仓房里,锁了不让人进。仓房高处有个小窗,这个哥哥和我家贺哥踩到彼此的肩头去看,想看表姐,但是烧焦了的尸体根本分辩不出。

35团在扑灭荒火时牺牲的14位知青墓地

这次看到的视频证实了我当年的听闻。油管上的视频是十年前制作的,2010年,一组20多个兵团人回到北大荒凭吊这14位战友,一名叫陈晓楠的电视记者跟踪制作了这部纪录片作为四十年的纪念。当事人把这场大火叫11.7大火,发生在1970年11月7日,是北大荒知青历史的一个著名事件。去的这20人中也有两位在那一次被烧伤的女知青,40年过着面目全非的痛苦生活。从他们口中听到的这个惨剧,和我记忆中的片段吻合。

史妈妈

里面还有对一位史妈妈的采访,她的女儿是表姐的朋友,当初史家两姐妹一同去了建设兵团,妹妹回来了,姐姐永远留在了那里。这位史妈妈我小时候见过,每次来都和姑姑抱在一起哭个不停。


视频里还讲到其他我不知道的知青。其中有个16岁的上海小姑娘,她非要爬上那辆去救火的车,因为她想入党,要证明自己可以为祖国贡献一切。

目击者说,那场大火的火焰几丈高,根本无法救,也没有必要救,可是这些知青手里拿着小红书,如飞蛾纷纷扑进火海。一位天津的知青在临死前还在背诵毛主席语录:……不怕牺牲,去争取胜利……。多么可怜可悲的场景!解说词中的一句话:那个年代,这批年轻人唯一可以燃烧的也只有他们的青春……哀之大,令我50年后为小表姐她们再次落泪。


记录片里有的家属提起,11.7荒火事件之后,各家联名申请追认这14个知青为烈士,可是最终没有达成这个愿望。因为那场荒火本来没有危及到国家的生命财产,火烧了三天自己就灭了,所有的死亡只是一场不幸的事故。我的小表姐呀,你们怎么那么傻!


50年里,姑姑一代人已经作古,小表姐的同辈也进入老年人行列。我以为往事如烟,已被遗忘。这个10年前的视频让我感到些许安慰,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事件在当年知青中的影响。

第一次知道在北大荒的白桦林中有一个墓地,墓地的一块大石碑上记着小表姐他们十四个人的名字,年龄和籍贯,最小的那年16岁,最大的22岁。墓碑两边还有一对石桩,上面刻着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无论如何这也算是恰当不过的挽联,毕竟那是她们活着和死在那里的原因。


看过视频,我一夜无眠,又上网搜了一下11.7荒火事件。我读到一位老知青两年前写的一首诗:

荒烟蔓草中

传来几声乌鸦的悲啼

座座铺满丁香的坟茔

矗立在凄风苦雨;

北大荒11.7大火

14位知青牺牲

一抷黄土,几丛荆棘

遮盖着你如花似玉的容颜

陪伴着你支离破碎的遗体;

遗落48年的知青亡灵

黑夜孤寂

碑文昭示着善良和悲悯

尘沙浸透了鲜血和暴戾

……

小表姐的死是藏在我和家人内心角落里的一处悲哀,不敢提起,不敢忘记。在那个不眠之夜,我一下子听到看到这么多,突然想通了一件事:如果这个存在了几万亿年的地球上承载的所有物质和生命,从来不曾增多也不曾减少,只是一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的转换,那么所有死去的人其实也不曾离开,只是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小表姐她们50年前燃烧了的DNA落入北大荒的尘埃;她们烧焦了的骨肉滋润了那里的桦树林。


著名画家周思聪生前曾以小表姐的形象为原型画过一幅画叫《长白青松》;10年前一个叫陈晓楠的记者主持人制作了电视纪录片《北大荒青春纪事》;还有,这首诗……


尽管教科书上学不到,史书上看不到,但发生的事终究不会不留痕迹,我心中释然!

然而在释然的同时,我的心又在问另一个问题:这样的革命和牺牲,值吗?

永远的《长白青松》青舍居

1972年的冬天,潘先生在东北下乡的女儿在扑灭山火中牺牲。潘先生因失去爱女而无比悲痛。


为了安慰潘先生,周思聪想要以潘先生的女儿生活原型为主人公,画一幅画,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在画中,周思聪让潘的女儿“活”着回归母校。为了更生动逼真地刻绘人物形象,她向潘先生借了女儿的照片、日记,还到女儿生前所在的学校写生、访问。

于1973年创作了《长白青松》。这幅作品一问世就感动了亿万观众。


在那个远去的年代里用饱满真挚的感情去描绘尊师爱生的人间真情是多么的自然珍贵。


许多人都不知道这幅作品最初的真实意图是为了安慰一个痛失爱女的老人,因为潘先生的女儿没有得到烈士称号,却在周思聪的笔下成为永恒,潘先生也是深感慰藉。

北大荒“11.7大火”四十年祭凤凰台《冷暖人生》

核心提示:1970年11月7日,北大荒在烧荒时发生大火,火势迅速向着中俄边境蔓延,闻听此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三十五团的战友积极赶去扑救山火。火光漫天,知青们都赤手空拳,本来刚刚烧出一条打火道,可风向一变,人们就被逼到狭窄的火道里,噬人的火焰窜起几丈高,狂风卷起滚滚灼浪烧得荒草和树条劈里啪啦作响,形成了一片火海,把他们死死的困在里面,谁也没有跑出来……那一夜,14位年轻的知青战友永远留在了那里,为了美好的理想,为了第二故乡,为了广袤的黑土地,献出了年青的生命。

北大荒“11.7大火”四十年祭(上)

北大荒“11.7大火”四十年祭(下)

文章来源:胡图文化室、青舍居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推荐阅读

历史不会忘记 北大荒11.7大火永远的知青

精选知青青春回忆文章(422篇)

精选后知青时代文章(252篇)

精选知青关注文章(335篇)

精选知青影视、纪录片(200余部)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