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艺术家秦怡100岁!跨越百年的电影人生

“女神”秦怡100岁周岁生日快乐

100岁秦怡跨越百年的电影人生

“人民艺术家”秦怡老师100岁了!新民周刊  文 | 阿布

1月31日是阖家欢庆的大年夜,享有“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的著名演员秦怡老师,在这天迎来了百岁寿辰。


2009年时,秦怡曾在上影成立60周年大会上说:“作为演员,终身追求的理想,应该是把自己从文艺中得到的一切感人的精神力量,再通过自己的表演给予别人。”


在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眼中,秦怡就是年轻演员们的一座灯塔。上海著名演员达式常也将秦怡老师誉为剧团的一面旗帜。

回望百年前的1922年,那时小小的秦怡刚出生,却因为是个女孩而被抱给了人家,幸好又被10岁的大姐抱回了家。

秦怡与家人

在没有成为演员之前,秦怡还有过两个名字:“秦文书”和“秦德和”,因为家中排行老六,又得了个“阿六头”的昵称。谁也没想到,“阿六头”未来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但看看秦怡的成长史,她的成就似乎又写在了每一步脚踏实地的努力之中。


从小,秦怡先是在私塾求学,天性聪明的她,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她坚决恳求父亲让她去洋人学堂,在那里,新鲜的知识,反封建的教育,滋养着她的幼小心灵,也催生了她的新派意识。

幼年秦怡

在秦怡幼年,上海是远东最繁华的城市,更有“东方好莱坞”的美誉,世面上最时髦的娱乐方式之一,就是看电影。秦怡会跟着父亲去大光明电影院,也会自己省下零用钱去买票看电影——“在南京路上,听着‘叮叮当当’的有轨电车响声,望着剧院门口巨大的明星海报,那时候,我朦朦胧胧,渴望着成为电影演员……我心里也有偶像的,她就是阮玲玉,演技自然深沉,毫不矫揉造作。”

秦怡的偶像阮玲玉

小学毕业之后,她在父亲的安排下报考了中华职业学校的商科——但这并不是她真实的兴趣,只是迫于生计。正读着商科,她又受到马相伯影响,汇入了反对日军侵略中国的大革命洪流——参加了学校的红十字会,学习战地急救和抬担架,为前线将士做背包、棉鞋、棉手套,还上街游行,在示威游行队伍中高喊“不当亡国奴”、“打倒侵略者”。擅长表演的她,还参加了著名独幕广场剧《放下你的鞭子》演出。


1938年,秦怡自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肄业后,去武汉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同年,她在重庆成为了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实习演员,后来又参加了中国万岁剧团、中华剧艺社等话剧团体,在重庆、成都等地演出《大地回春》《钦差大臣》《茶花女》等话剧。


“我踏足重庆文艺圈,真是非常偶然。那天,陪朋友朱嘉蒂去看话剧排练,朱嘉蒂去找洗手间的短短时刻,我身边走过两个男人,其中一个看了我一眼,停下来,问我:‘你从哪里来的?’‘想不想做演员?’我很窘迫,连连说‘我不会演’。”


无心插柳柳成荫。抗战胜利后,秦怡回到上海,作为“特约演员”开始参加拍摄。1939年,她参演了个人首部电影《好丈夫》,登上大银幕的她,很快就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称为舞台上的“四大名旦”。当时,她还与后来成为丈夫的“电影皇帝”金焰联袂演出,影院里、报纸上,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

1949年5月,上海解放。这一年的深秋,上海电影制片厂宣告成立,“电影人”有了自己的组织,秦怡也找到了组织。


1958年,秦怡创作了代表自己一生的电影《女篮五号》——这部体育精神浓厚的影片,不仅影响了一代中国人,也成为秦怡本人的精神财富。当年,为了拍好电影,秦怡在刘琼“教练”的点拨下,练了一阵篮球,从那时起,就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给了她良好的身体素质,始终活跃在一线银幕。

她不仅在银幕上留下了许多经典女性形象,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电影史的发展,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女性”。


改革开放后,秦怡相继又出现在《风浪》《苦恼人的笑》《海外赤子》《雷雨》等12部影片以及电视剧《上海屋檐下》等6部电视剧中——难能可贵的是,尽管她有着极高的声誉和名气,是新凤霞口中“中国演艺界最美丽的女人”,也是施瓦辛格最崇拜的中国影星,却一点也没有大明星的架子——无论大戏小戏,主角配角,分配什么就演什么,各类妇女形象一经她的塑造,总是那么光彩夺目。她曾经出版过随笔集,书名就叫《跑龙套》,在书中,她写道:“我觉得,一个人只要自己的心是大的,那么事情就没有大小之分,只要自己的心是重的,那么事情就没有轻重之分……”


而银幕外的她,永远是那样端庄秀丽,是一代人心目中的女神。

秦怡与金焰

1983年,一代“电影皇帝”金焰远去;2008年,儿子金捷在重疾缠身多年后也去世了。一时间,秦怡只剩下了孑然一身。可秦怡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在艺术生命中,她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银幕上、话剧舞台上,仍旧活跃着她的身影;她写了书,受聘担任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她走进上海的中学,辅导学生们朗诵;她热心参加多项慈善活动,那年汶川地震,她还倾力捐出了20万元积蓄……


秦怡总说:“人活着要多做有益于大家和社会的事情,人人这样,社会就和谐了。”

时常出现在公益活动中的秦怡

2014年,93岁高龄的秦怡还亲自编剧、主演电影《青海湖畔》——影片以青藏铁路修建为背景,讲述了以女工程师梅欣怡为代表的一群气象工作者,为攻克冻土层等难题,在青藏高原上克服重重困难开展科学考察的故事。这群气象工作者中,有的献出了青春、洒下了热血,有的还付出年轻的生命。影片通过梅欣怡的回忆串起长达30年的故事,而秦怡以93岁的高龄饰演60岁的梅欣怡。

秦怡与佟瑞欣在《青海湖畔》拍摄现场

大家本以为秦怡只是走个过场,毕竟年事已高。没承想,“90后”的秦怡,居然亲自到青海高原实地考察、体验生活。每晚坚持伏案写剧本,而且全都用手写。“有一天晚上我写了3800字,我就想这个事情做得完吗?我想一定做得完的,今天写完了睡觉正好是平时的睡觉时间,我明天再增加20个字,后天再增加20个字,只要有勇气,只要坚持就是胜利。”在《青海湖畔》的发布会上,秦怡说出了老一辈艺术家的初心,“说实话,我们这代电影人还是希望作品里有一些精神可以得到弘扬,给人心灵一些启迪”。


可能是多年坚持锻炼,在海拔近3800米的拍摄地,秦怡精神矍铄,全无高原反应。如今问起秦怡,想起在近4000米的高原上拍戏是否有些后怕,她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我在高原上,没什么反应,其他年轻人的反应比我还大。”秦怡调皮地调侃说,看着导演们都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她为了宽慰导演装模作样地也让自己喘一喘。

与她合作此片的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对当年的拍摄也印象极为深刻:“出于爱护她的身体考虑,我们都希望她不要亲自上高原了,可老人家坚持一定要去,她每天化妆就要花费2个小时,连我都有高原反应,可她一直说不累。”有一场戏,佟瑞欣需要表演晕倒后倒在秦怡身上,他怕压着老师,想演得“虚”一点,结果秦怡一定要求重拍,力求真实。还有一场戏,雪花飘着,鼓风机大力吹着,秦怡需要用自己的红围巾去营救片中的佟瑞欣,得从雪坡上往下滚,她都坚持不用替身。


由于不是一部商业类型片,电影从筹拍到发行都有不小的资金困难。“我拿着剧本去找钱,很多人跟我说,现在80后、90后不要看这种电影。我说我不信,我这部电影就是拍给80后、90后看的。”秦怡说。


秦怡可能不知道,一直精神矍铄的她,也被年轻电影人誉为“90后”呢。她总是说:“我已经90多岁了。人生就好像一个时钟,总有停止的时候。但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不想停下来。”

2017年年底,秦怡又在陈凯歌电影《妖猫传》里饰演了一名唐宫侍女,千丝白发如瀑布而下,尽管只有短短几秒钟镜头,却令人惊鸿一瞥。这背后的秦怡已是95岁高龄了!但她自己却说:“只要角色合适,只要自己走得动,我会很高兴去饰演,一直演下去……”

2019年,已是97岁高龄的秦怡又拍摄了一部微电影《守候》,尽管此时她已住在华东医院疗养,却仍心牵电影,在医院完成了全部拍摄。


片中与她合作的奚美娟说:“秦怡不管在家中还是医院里,她这根艺术创作的线是不断的,这根线贯穿在她整个人生当中。这么高龄的时候,只要一进入创作,她身上的一种专业性自然而然就体现出来了。”

片中用到的胸针都是秦怡从自己的首饰盒里精挑细选而来

佟瑞欣为秦怡祝寿

而今百岁寿辰的秦怡老师我们已经不能再叫她“90后”了,从今天开始,就改称“00后”吧!祝00后的秦怡老师生日快乐,艺术常青!

秦怡迎来100岁生日:
自述养生之道,
这六个习惯,人人能做到!

在青海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有一场戏需要女主角要从山坡上滚下来,秦怡拒绝使用替身,坚持亲自拍摄,对于剧组成员的劝说,她回应说:“我是可以拍下来的,可以站得动的,要是站都站不动了,我就不来参加这个工作了。”

2019年,97岁的秦怡作为电影界的唯一代表获得了“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和 “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回顾秦怡的演艺生涯,她的百岁光影人生与新中国的发展密不可分。

秦怡自述养生之道

根据秦怡老师自述的养生之道,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精神上要永远乐观;二是要心态平衡;三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四是要学会动中取静;五是要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持之以恒;六是饮食“三控制”。

1精神上永远乐观

谈到养生之道,秦怡老师强调首先在精神上要永远乐观。


秦怡老师如是说:人有4种年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出生和生理年龄我们不能选择,人的年龄逐步增大是不可抗拒的,但心理和社会年龄可塑性很大,人的精神状态不能因为年龄增大而松垮下来,体型也不注意保持了,衣服也拖沓起来,不仅会给人一种苍老的印象,而且本身的自我感觉也会越来越显得苍老。


我就不是这样,从精神上说,无论什么情况下,我都尽量保持开朗、乐观。50岁时,我就设法保持三四十岁时的精神状态;60岁时,又要努力体现四五十岁的精神状态。一个人只要精神上乐观就会始终充满青春的活力。

2心态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心态很重要,遇事要想得开,尤其是在磨难面前,要学会心理调节,调节得好就能挺过来,否则就可能彻底被压垮。我先后生过4次大病,开过7次刀,患过脂肪瘤、甲状腺瘤,摘除了胆囊,还得了肠癌,但我并没有被病魔压倒,反而成功地降伏了病魔,还被选为“抗癌明星”。


面对疾病,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从而调动了体内的积极因素,增强了抵抗力,病魔的虎威一下子就被压下去。希望那些身患疾病的朋友,不要被来势汹汹的疾病所吓倒,要坚强起来,与疾病抗争。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相当重要。我年轻时就一直坚持用冷水洗浴,从暮春到深秋。这一习惯的养成一方面是由于过去外出拍片时,常常没有热水供应,只好用冷水;另一方面坚持洗冷水好处不少,它可充分刺激肌肤,促使体内血液循环加快,有效地提高皮肤的功能和弹性,使表皮细腻,减少皮肤皱纹,人就显得格外有精神。

4要学会动中取静

由于经常参加各类社会活动、艺术活动,还有家务的拖累,我的生活节奏一直很紧张,常年处于忙碌之中,弦绷紧了会断的,所以我必须学会动中取静,在紧张的活动之后,调剂一下自己的神经。比如,静坐下来画一朵花,添几片绿叶;或是找来一本中外名著,读一段精彩章节,以求得动静协调。

5持之以恒的坚持锻炼

我平时靠散步与快走来锻炼身体,每天平均走上5千到1万步。外出办事时,只要距离不是很远,我一定步行前往。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步行是人类最好的补药。行走增强了我的体质,我感谢行走。


这些年,各种保健观念层出不穷,搅得人茫然不知所措。但在健身方面,不能人云亦云,每个人都可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千万不能随大流。锻炼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以前我住平房时,不管多么忙,我都坚持饭后走2000步,我总结出的一套理论是:先500步可使肚子不胀,再500步则有助于肠胃消化,最后1000步是一种放松的锻炼。


住进高楼后,我又因地制宜,摸索出一套“高楼立体锻炼法”,具体讲就是先慢慢下楼,这比平地行走更有利于消化;再在户外有节奏地漫步2000步,活动腿部肌肉;最后健步返回居室。我一直这么坚持,风雨无阻。

体育运动是健美的最佳方式。当年为拍《女篮五号》,我在刘琼“教练”的点拨下练了一阵篮球,从那时起我就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如今尽管已上了年纪,但只要一有机会,我还要在由老艺术家组成的“古(稀)花(甲)篮球队”亮一手。


在进入中老年之后,我特别注意形体锻炼。我练功的宗旨是:不拘一格,松弛、随意。我不仅学习了“八段锦”,还通过电视等途径学习各种健身体操。每天清晨坚持锻炼半小时,并已形成了规律。

6饮食“三控制”

60岁以后,饮食“三控制”是我很重要的一条养生之道。三控制是:控制摄入的油量、盐量与食量。


饮食上,我不挑食、不偏食,什么菜上市就吃什么。


秦怡还有不少小秘诀,如用吃剩的酸奶擦脸,“洗过以后感觉蛮好的,不过要洗得非常干净。”秦怡还常练一种“放松功”:“就是手随便搁在腿上或者其他地方也好,全部松下来,一点劲都不要用,头脑里也是放松的,一点一点全身放松……” “放松功”是一种非常好的健康运动。现在生活节奏那么快,“动”得太过就需要“静”,抽空“放松”一下很有益处。

秦怡老师的最新近照

秦怡老师是我们东方美的代表,从一岁美到一百岁,坚韧,敬业,百折不挠。在这里祝秦怡老师身体健康,生日快乐!

来源:腾讯视频新民周刊

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社会纪实

老年生活、养老养生、防病健康

视频:纪录片、影视作品、纪实报道

征 稿

童年回忆、青春往事、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知青历史、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和老照片
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