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易中天:上海人和非上海人

易中天:上海人的个性

易中天:上海人和非上海人

上海人和非上海人,几乎是一眼就可以区分开来的。一个外地人一进上海,立即就会被辨认出来,哪怕他一身的海货包装。同样,几个上海人到了外地,也会为众所瞩目,哪怕他们穿当地服装,也不说上海话。


当然,其他地方人,也有容易辨认的,比如北京人和广东人。但北京人几乎总也改不掉他们说话的那种“京味儿”,而广东人除了一说话就“露馅”外,长相的特征往往也很明显。


只有上海人,既不靠长相,也不靠口音(当然一讲话也很明显),也能够卓然超群地区别于外地人。


说得白一点,上海人区别于外地人的,就是他们身上特有的那种“上海味”。这种味道,几乎所有外地人都能感受得到,敏感的人更是一下就能“闻”到。

显然,上海人的特征是一种文化特征,或者用文化人类学的术语说,是一种“社区性的文化特征”。它表现为一整套心照不宣和根深蒂固的生活秩序、内心规范和文化方式,而且这一整套东西是和中国其他地方其他城市大相径庭甚至格格不入的。


北京模式是“天下之通则”,省会、州府、县城,无非是缩小了和降格了的北京。它们当然很容易和北京认同,不会格格不入。广州则介乎北京与香港之间,既可以与北京认同,又可以与香港认同,更何况广州在岭南地区,还有那么多的“小兄弟”,何愁不能“呼朋引类”?


上海却显得特别孤立。它甚至和它的临近城市、周边城市如南京、杭州、苏州、无锡也“不搭界”,尽管上海曾被称为“小苏州”,而无锡则被称为“小上海”。但上海固然早已不是苏州的缩影,无锡也决非上海的赝品。更何况,别的城市或许会仿效上海,上海却决不会追随他人。

01 
被误读的上海人 复杂的上海

一些外地人编有段子,说对上海人最好的夸奖是“你不像上海人”,可见他们对上海人的评价,实在不怎么好。上海人太精明,事事精打细算;他们爱扎堆,一群人用全国人民听不懂的上海话叽叽歪歪;他们崇洋媚外,总是外国月亮比中国圆;他们布尔乔亚,擦脂抹粉妖娆妩媚;他们排外,他们歧视乡下人……


总而言之,他们很坏,很不合一些论者的口味。但另一方面,论者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总归有些酸溜溜。因为上海姑娘俊美、楼房高大、器具精致典雅、人们彬彬有礼,总之他们生活得让批评者艳羡和妒忌。


其实,上海人远比那些抽象的概念要复杂。有人说上海人精明,但上海人的精明,无非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去主动侵占他人的事情,上海人做得未必多。


有人说上海人抠门,但是上海不但是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源地,而且在建国后的灾难捐款中,上海人的人均捐款数肯定名列三甲。

有人说上海人猥琐,然而今天中国体育明星中,形象最健康的姚明、刘翔都是地地道道上海人,文艺界绯闻最少的孙俪,则是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小囡囡。


还有人说上海人崇洋媚外,却不想想,从英雄钢笔到江南造船,中国近代的民族品牌不但大多产生于上海,也是上海人心头的骄傲。


北方人经常笑话说,上海人如何叽叽歪歪,两个大男人在公交车上为屁大点事能吵一路。这种说法,让人觉得上海人很没有“素质”。但倘若在言说者本乡,如君子国的君子们,大家能彬彬有礼,谦恭礼让,那上海人倒也自甘是野人了——要命的是,您那里真是君子国?


事实总是相反,多数言说者总是和本乡人对比,“在俺们这,早拎着砖头脑袋开瓢了”。从血性上看,上海人当然很怂包,从理性上看,则是相对文明的。

还有外地人总归说上海人是如何爱钱、如何势利的。但批评者却忘记了,上海是中国最早提倡自由恋爱,取消婚姻彩礼的地方。那时,大多数地方的新人们,还在为彩礼闹红脸。


毫无疑问,对于上海人的描述和评判,大多数时间,尤其在北方的强大媒体话语权力面前,上海人是沉默的。


但另一方面,上海人又体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并没有人因为巩汉林的丑化去掌掴巩汉林,他们依旧过自己的市井小民的日子。


15年前,笔者在上海城隍庙文具批发市场买文具,结果把通讯录丢在一个文具摊上。一个星期后,我找到了这位摊主。他说很笨拙的普通话,那种学说普通话的声调更像一个孩子。他从一个信封里拿出我的通讯录说,“我已经按照号码给你同学打过了,他们说你上课去了。我正准备给你邮寄过去”。我的同学说:“你又打电话又邮寄,不亏大了”。那个上海男人有点腼腆地说:“做生意是做生意,做人是做人嘛。”


这就是上海人。在他们身上,不断融合商业社会的精明、理性,又保留着中华文化的优雅、仁义。这种内规则就是市民理性,它用一种平和淡定的态度来观察世界,判断是非标准,有时候会更自利一些,但这无疑是中国人现代性格中最为文明理性的地方。

02
上海男人如此雄性如此优雅

上海男人独具魅力,孙道临在《早春二月》只中随意地将围巾向后肩一甩,便风靡全国。


全民狂欢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巩汉林演的叽叽歪歪娘娘腔的上海男人形象深入人心。人们以为这便是上海男人。


其实,上海男人不缺乏雄性和优雅。

1990年代,独步罗布泊的勇士余纯顺就是上海男人。他完成了人类首次孤身徒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1996年6月13日在即将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罗布泊全境的壮举时,不幸在罗布泊西遇难。面对这个充满雄性气质的男人,你还说上海男人很娘们儿?


许多年前,孙道临在《早春二月》中一袭士林蓝长衫,迎着初放的桃花,很随意地将围巾向后肩一甩,透射出这一个上海知识分子的英气。这个动作曾经风靡全国。

很多年之后,看到陈逸飞在水乡周庄的写生照片,实在是无独有偶,陈逸飞也是围了条围巾,其神态和孙道临何其相似。


有一天,我甚至发现,陈逸飞、余秋雨的话语表达方式,和大多数上海知识分子有着惊人的一致:语速慢而清晰,注重细节,擅长演说和讲故事。他们慢条斯理,他们温文尔雅,他们关注细节,善于描述。因为,他们逐渐确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优雅、温和和认真的讨论,是问题和逻辑之上的规则。

03
上海女人热爱美丽成为一种习惯

当老太太出现在林乃仁面前的时候,林乃仁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老太太已经换了一身鲜艳的旗袍,发髻梳得一丝不乱,唇上还涂了淡淡的口红。香港世联顾问集团的董事长,前博雅公关香港和中国区的主席林乃仁一直讲述着他对上海人的印象,这个故事在上海媒体广为传播。


2000年前后,林给今天上海的地标建筑群“新天地”做公关。为了解社区的历史和文化,林在准备拆迁的石库门房子做访问。林乃仁就这样和老太太絮絮叨叨地聊家常,聊了半个小时。谈话结束时,为了与老房子合影留念,老太太希望林乃仁能给她拍张照片,林同意了。但老太太说“等我半小时“,林乃仁很诧异,香港人惜时如金,他内心虽然不愿意,但还是答应等她。


半小时后,当老太太出现在林乃仁面前的时候,林乃仁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老太太已经换了一身鲜艳的旗袍,发髻梳得一丝不乱,唇上还涂了淡淡的口红。这就是上海女人啊!林乃仁向周围的人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大家唏嘘不已。

上海女人爱美,但是爱美有错么?上海女人小资,小资有错么?

04
上海文人他们的骨头其实很坚硬

上海文人骨头轻、骨头软好象是一个固定印象了。但事实上,上海文人不但骨头不软,而且在历史上是有名的硬骨头。

鲁迅在京沪之争中,就曾经说过:“容易看的是,羊炫之的《洛阳伽蓝记》中,就常诋南人,并不视为同类。至于元,则人民截然分为四等,一蒙古人,二色目人,三汉人即北人,第四等才是南人,因为他是最后投降的一伙。最后投降,从这边说,是矢尽援绝,这才罢战的南方之强,从那边说,却是不识顺逆,久梗王师的贼。孑遗自然还是投降的,然而为奴隶的资格因此就最浅,因为浅,所以班次就最下,谁都不妨加以卑视了。”


可见,上海人被轻视,并非是骨头软,而是骨头硬,而鲁迅也是亲见左联的新上海文艺青年,是如何在龙华就义,“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般红”。


上海文人骨头硬,是因为在他们背后站着硬骨头的上海人。历史上原属江苏,今隶上海的嘉定人在清朝初年,就坚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以致嘉定三屠,数万百姓殒身血海的悲歌,更是民族气节的明证。及至现代,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上海人誓死抵抗、同仇敌忾的情形已经彪炳史册。

一生要强的上海人,
老了也不忘记打扮!
穿衣精致有品位,佩服

原创  潮人志

有种骨子里的精致叫“上海人”,即便是老了也要穿出腔调和品味,完美见证了:时尚不分年龄!


本期内容,就来和大家聊聊上海老年人的穿搭,看看从各位爷爷奶奶的穿衣打扮中,能获取哪些时尚知识?


黑白灰装扮下的高级感

老年人穿“黑白灰”,是一种保守的选择,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因为穿不好就容易暴露年龄显得老气。因此,在“选款”“搭配”上就得多下功夫。


自带荷尔蒙魅力的皮质夹克,搭配黑白色粗呢休闲裤,打造极具复古质感的穿搭造型;皮鞋和礼帽分别与夹克和裤子的配色呼应,简约而不乏层次感。

ALL BLACK造型对于老年男性来说更是一大挑战,通体黑色非常容易暴露真实年龄。首先,尽量选择一些“无龄感”单品,马甲、卫衣、短裤和运动鞋,佩戴针织帽掩饰老态;其次,采用备受年轻人青睐的“上长下短”搭配方式,增加腿部露肤显高又能提升时尚度。


大牌傍身的奢华感

精致有腔调的上海人,十分钟情于大牌,不是炫富,而是品位生活的体现。


Burberry经典款格纹风衣,老年女性穿起来也毫无违和感,利用腰带划分上下半身身材比例,搭配肉色丝袜形成“光腿穿风衣”的效果,塑形又高级。

精致的大牌配饰,看似不起眼,却能提升整体造型质感和层次感。这位上海大爷身着无袖衬衣配Burberry短裤,脚踩皮鞋配中筒袜,打造清爽有型的Look;佩戴Chanel蝴蝶领结,瞬间提升了整体造型的精致奢华感。

如果是体型微胖的老年男性,运动套装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利用其版型特点和风格优势,掩饰身材短板和缺陷。


满身带有Gucci印花元素的运动套装,侧边装饰红绿条纹,脚踩迪士尼联名板鞋,整体造型时尚又减龄。


日系穿搭的精致感

上海奶奶不会为了追求塑形而选择修身款服装,整体穿衣打扮上更偏日系风格,选择的衣服版型大都比较宽松得体,掩饰身材短板又能打造舒适的穿着体验。


宽松版型的深蓝色衬衣搭配绿色裙裤,板鞋颜色与上衣配色呼应,整体简约随性的Look看似普通却很高级。

日本老太太穿裙子从不露大腿,上海奶奶亦是如此。在选款和搭配上都十分讲究,中长款上衣带有收腰设计,下身搭配一条及踝半裙,黑白色搭配简约不失高级感;米色帽子不仅提升了造型层次感,同时也起到了防晒效果。


时尚不分年龄,穿搭只是一种态度。你可以欣然接受自己老去,但也可以靠穿衣打扮来维持自己文雅、优雅的老奶奶形象。


太多人习惯戴有色眼镜来评价“老年穿搭”,让不少老年人在穿衣上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其实只要一视同仁,多点包容,老年人也会有勇气用穿搭展现自我。

为大家分享一下上海街头的“老年穿搭”,精致有品位的穿衣方式,就连年轻人也自叹不如,值得普通的爷爷奶奶们学习和借鉴。


老年男性的文雅穿搭

西服虽是“无龄感”单品,但若没选对款式和注意搭配的话,也会穿成“老年装”。


适合老年人的西服版型不宜太修身,反倒是偏宽松的剪裁更能包容身材,起到“扬长避短”的效果;避免花里胡哨的配色和元素,以素色为主;“成套穿”西服时可加入帽子配饰,削弱整体造型的过强的仪式感。

带毛领的衣服虽然具备一定的保暖效果,但是穿不好就容易显得与年龄格格不入,还会削弱整体造型的男子气概,所以在搭配上要多下功夫。


对于身高不占优势的老年男性来说,尽量选择短款毛领夹克,搭配同色系皮鞋上下配色呼应,中间以撞色系裤装来提升造型层次感,同时也能起到增高效果。

带毛领的长款大衣,则选择素色为最佳,像经典沉稳的黑色,搭配上不用过分挑剔,黑色微喇叭西裤有助于拉长腿部线条,ALL BLACK造型简约而不简单,在精致毛领的衬托下显得精致又有品位。

羽绒服本身就缺乏时尚感,所以老年人在挑选羽绒服时,尽量避免长款版型和一些容易撞衫的“网红爆款”,以纯色系为最佳,越简单越高级。


例如羽绒马甲,在南方地区可以内搭衬衣打造时尚的叠穿效果,搭配同色系西裤提升上下造型层次感,简约却很精致。


老年女性的精致优雅

对于老年女性来说,首先要拒绝“中国大妈式”穿搭,在选款和配色上要以简约为主,秋冬季节可采用基础的叠穿法来完整造型时尚度。


灰色风衣内搭印花高领毛衣,打造“内繁外简”的叠穿效果;下身搭配牛仔裤和红色平底鞋,上下配色呼应提升造型层次感;除了用风衣自带的腰带来强调腰线位置,还可外加腰包提高腰线。

大衣是秋冬季节的热门单品,除了普通的基础款式,皮革大衣相较而言更加硬挺,同时也能提升造型气质和气场。


搭配皮革大衣时,尽量选择修身版型的裤装和高跟鞋,避免碾压身高。

秋冬季节除了西服、大衣和羽绒服,短款外套也是不错的选择,不挑身材体型,字搭配上也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


格纹短裤外套内搭亮色系印花毛衣,下身搭配大地色喇叭裤和高跟鞋,塑造完美的三七分比例,整体人看起来高挑又有气质。

老年女性穿衣除了选款和搭配,还得注意整体造型配色。中性色和莫兰迪色系的结合,衬托肤色又能达到减龄效果,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许多。


例如:橙色连帽马甲内搭米黄色卫衣的,打造简约的叠穿效果,下身搭配白色休闲裤和黑色皮鞋,佩戴雾霾蓝棒球帽,配色协调又高级。

结语:
一生要强的上海人,即便头发苍白、满脸皱纹,也不会放弃美丽,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追求时尚的心,穿衣精致有品位,实在佩服!

来源:腾讯网、潮人志

精选文章推荐

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社会纪实

老年生活、养老养生、防病健康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