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大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2021年的阅读体会

学人君 学人读书 2022-01-21



文 | 唐大杰,赛意企业研究所研究部主任

武汉大学财税和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信息泛滥时代怎样读书?我的一点体会是,知识可以通过智能化电子设备以极快的速度获得,因此知识性阅读越来越不重要,而思想性阅读则成为必须。因为信息泛滥,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优劣,变得特别重要。这时候需要你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有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思想性阅读、思辨训练越发重要。简要地说,思想性阅读就是要培养你阅读时的思考、辨别能力,不仅仅通过阅读获得书面的知识,而且通过阅读触发、组织你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独立的思想。什么样的读物算是思想性阅读呢?我想应该是那些历经成百上千年,被几代知识人认可的经典读物是比较可靠的。


以下是我的荐书和阅读体会。


认识袁世凯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从不断展开的史料中我们逐渐看到了一幅幅清末民初历史大变革的画卷,史料的呈现有助于我们看清历史的真面目。


从维新到立X(按:后文中X均指代“宪”),再从清D(按:后文中D指代“帝”)退位到建立共和,构建中华的现代国家,袁世凯始终是个核心人物。遗憾的是,后世历史研究受意识形态限制太多,我们总是看到一个窃取革命果实、出卖国家利益、复辟D制的窃国大盗形象,而看不到一个非凡的袁世凯——24岁开始主政朝鲜半岛十年许;36岁小站练兵,建立新军,奠定北洋宏图;52岁调和南北,和平终结清王朝,建立共和国体,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历史时空中的袁世凯是什么样的?后人如何客观认识,如何从历史人物身上找到现实意义,恐怕是我们这种历史“闲客”的主要兴趣。我重读袁世凯,有两个重大问题需要解答,一、袁世凯称D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二、不可一世的袁世凯为什么那么快地败落?


01. 袁世凯称D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袁本是清D的敌人,共和的建国者,应该是废除D制的第一受益者,为什么还要恢复D制?镇压“二次革命”、出任大总统、解散议会、修X扩权成为终身大总统,他扫除了所有障碍,成为实际权力远大于清D的政治寡头,袁为什么还要做皇D


襁褓中的共和,国家权威尚未建立,国家治理能力匮乏,一度社会失序。民间有言:皇上没了,就没有王法了。社会秩序之乱可想而知。儒家文化讲求忠孝仁义的道德准则,三纲五常的社会秩序,祭拜的是天地君亲师,天地之间君王至高无上。这样文化基础上的中华到底适不适合共和体制?


当年海外学者大咖主张君主立X的占据多数。时任美国政治协会会长的古德诺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被聘为中华民国的宪法顾问,1915年发表了《共和与君主论》主张中国应实行君主立X制,影响力最大。而放眼全世界,彼时的大国中除了美法,英、德、奥、俄、日都是行君主立X制。共和制并不是普适的政治共识,也缺乏参考样板。


国内“劝进”的行动一浪高过一浪,对袁世凯的影响可能是最关键的。后来的批判者认为这是利益相关者的阴谋,我看未必。比如各省的地方势力,对于他们来说是为了维护一省之稳定,在动荡年代偏安一隅,君主或共和,与地方利益的差异并不大,投机表态获得最大利益是合理选择。这样也能印证袁称D后被讨伐,这些劝进、支持D制的势力“瞬间”转态讨袁,完全是投机心态作祟。“劝进”是真的,讨伐也是真的。


从袁世凯的个人心理分析,真是应了孟德斯鸠的那句老话——“一切权力不受约束,必将腐败。”权力腐蚀个人,不受约束的权力腐蚀得尤为彻底。不管多么强调身边人的设局,他自身的称D意愿也是非常明确的,反复试探、口是心非的谋略套路也非常清晰。在人性的深处,权力的腐蚀是千古不变的毒害。


袁世凯出身名门世家,但不擅读书,在经受2次科举失利后放弃功名之路,“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砚间!”20岁的袁世凯投笔从戎。清末官场、上流社会以科举功名为基本人设,即便是袁世凯这样功勋卓著的军人,也只是一介武夫,不入流的。从心理角度分析,学历太低,在统治者这个平台上会不会成为袁氏的一个心病,一种自卑。也正因为如此,他必须以拉拢左右、纵横捭阖,借以获得合法性,最终行集权、称皇D,实现“自卑的超越”。


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百年中华是十分残酷的。要回答中国是否适合共和体制,不仅是学术上的难关,在现实政治里更是难以展开。辛亥风云下,革命派逢袁必反、扰乱共和。国民党集团成为新式军阀武统中国,推行党国体制、极权统治,何尝不是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新款“D制”。110年来,这样的阴云何曾彻底退出过中华天空。


02. D制为什么失败?


1914年袁世凯解散议会成立参政员,修正大总统选举法,使其拥有终身大总统的无上权力。既然掌握国家大权成为一国统帅,苦心经营二十年的北洋系兵强马壮,为什么会败于千里之外的云南“反贼”?


日本支持蔡锷在边陲昆明起义讨袁,并没有带动全局。负责镇压的北洋军队心猿意马,导致战情胶着。可以说是北洋军上演了袁在辛亥年的相同戏码。如果中央集权下权倾一人,对于地方军阀来说D制与共和没有太大区别,都是靠实力博弈出来的腾挪空间,而一旦地方势力可以破坏这种平衡,让共和体制下更多的地方自治,则何乐而不为。反之,他们手握可与中央博弈的筹码,态度之转换并不会带来实际损失。于是就发生了墙倒众人推的地方独立之风。


不管全国上下有多么强烈的“劝进”行动,违背共和X政、违背历史潮流的复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袁世凯“一世英名”毁于称D,值得后来者殷鉴。


一切历史都可归结为当代史。从民众的政治盲从,到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困难,当审视当今社会是否尚存有千年腐朽的余温?真正的历史不是某个强人、英雄书写的,而是人类精神中的正义力量推动的,共和体制实现全体共治,让每个中国人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利,这是人类大历史中不可阻挡的潮流。




为了寻找答案,可能需要看很多书,并不停地用思辨解构历史、经验和价值观。以下几本都值得推荐:近代史学家张Ming的几本书《辛亥:摇晃的中国》、《重说中国近代史》、《共和中的D制》,阐述十分全面、客观精到。日本人冈本隆司的小传两本《李鸿章》和《袁世凯》,立场比较客观,评论十分精彩,很多观点颠覆了我们的习惯性看法。2013年出版的苏全有和贺科伟著《袁世凯传》夹叙夹议,不改偏见,但叙述全面,史料丰富,也可参考。关于袁世凯研究最划时代的文献则是2013年出版的《袁世凯全集》。由于《全集》卷帙浩繁,所费不菲,只作研究之用,日常还是读读轻松的传记为好。近年出版了两本袁世凯的个人传记,在数以百计的袁传中相对客观、史料更加丰富、意识形态味道渐淡。


《垄断竞争理论》



《垄断竞争理论》

作者:爱德华.张伯伦,翻译:周文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2017.1


作者爱德华.张伯伦于1933年所著的本书,由此创立了垄断竞争理论,被称为经济学的一次革命。


经济学是建立在市场主体充分竞争的微观分析基础上的,引入垄断因素,给分析增加了几何级的复杂性。但垄断是客观存在的,垄断是市场的反制力量还是市场自身的条件之一?价格是供求关系的最终表现,价格的形成是否也反映了垄断与竞争的“摩擦成本”?这是阅读本书后的两处思考。更多的思考是基于近年来针对互联网平台垄断的“声讨”和国家制裁。


当市场一时达到完全竞争状态时,随着持续运转,随着信息和交易的持续发生,新的不充分竞争因素就会参与其中。不管计算如何精确,理论如何精致,完全的竞争状态不存在,垄断时刻制约着市场的自由竞争。


我们不能简单将反垄断理论归结为工业化时代的浅薄见识,毕竟我们还没有走出工业时代,垄断对竞争的侵害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信息化发展中变得更为突出,其对竞争的削弱却更为隐形。


推荐这本书的目的是,在信息时代反垄断理论缺失的情况下,我们的认知可能容易混乱,不知道这些问题是怎么发生的,怎么发生得如此之快,但又不敢确信传统理论在当今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垄断、竞争的二分法是否难以解开互联网时代的市场难题?显然,信息化机制下的垄断是高效促成交易,极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使得局部市场的有效性达到最高。这样的垄断肯定是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这样的垄断要不要反对?要不要制约?


仅看这一本书恐怕难以得出结论。事实上,全世界范围内的垄断竞争理论都滞后于信息时代的突飞猛进。书上已经找不到答案了。于是,政府、法律能否有清晰的认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顺应信息时代的社会变迁,改变自身的立场,将这只有形的手当作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变量,也许,它与垄断这个变量一样是多余的——这仅仅是一个学术意义上的解释。


学术研究要从书(文献)中发现、引用既有的结论作为论据,而非学术性阅读,则完全可以放开这根思绪的缰绳,可以发散性地阅读,启发性地阅读,问题导向地阅读。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

作者:包刚升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4


包刚升教授执教于复旦大学。本书是以民主崩溃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的政治学阐述。从德国魏玛共和国、尼日利亚、智利、印度等国的民主制度发展/崩溃,寻找新兴民主政体失败的原因,反思民主转型理论,对选举政治和政治制度进行再思考,讨论如何从政策层面思考新兴民主政体的宪法设计和制度安排问题。作者认为,高度的选民政治分裂导致严重的政治冲突,而离心型民主政体无法塑造有效的国家能力,两者的结合倾向于导致民主政体的崩溃。作者希望能为降低新兴民主政体崩溃的风险、提高新兴民主政体的稳定性提供政策启示。


作为读者,理解民主不难,理解民主崩溃却不容易。也许我们回到110年前的那场“革命”,站在强人袁氏的角度看看自己的处境,也会有不少收获。


《孔子大历史》


《孔子大历史》

作者:李硕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关于孔子的文字可谓汗牛充栋,原因不必多说。自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来,孔教成为中国落后的替罪羊,因此国人对孔子也就基本持批判态度,尤以上世纪中叶开始为盛。这导致中国几代学人不学儒学经典,对孔子始终抱有偏见。


孔子死后大约350年,汉武D时代开始了独尊儒术,孔子逐渐被推崇为圣人,历经两千余年,儒家传统成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文化底色,但孔子的形象却一直模糊不清。新疆大学李硕教授的这本书,以一种非传统、无偏见的客观叙事模式,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形象。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了现代“视角”,解构了很多无法用史料、文献推断的事件(毕竟时代久远,文献阙如)。比如孔子私生子这个身份,使其身份在贵族、准贵族、小贵族之间难以定位,这种身份认同的困境,是孔子形成激进改革的政治理念的心理原因。这是比较诱人的分析方法,也使我们在阅读古人传记时容易产生代入感。(类似这样的历史新著还有中信出版的《罗马D国的遗产》,作者是英国人克里斯.威克姆,余乐翻译。以后有机会再推荐。)


作者自称“借孔子看春秋”,书中呈现的是春秋的历史景象。作者随孔子游历春秋,由贵族解读华夏,细描圣人生活世界,追寻古代政治文明。本书还有个副标题:“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期华夏”。作者有句寄语:“谨以此书致敬重塑了中国的周文明”。这也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史学境界。


给孩子的书:《孔子纪行》


《孔子纪行》

作者:蔡志忠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2016.5


照例要给孩子们推荐童书,推荐一本孔子的通俗读本,给10岁以上的孩子阅读。


蔡志忠是台湾漫画读物作家,其传统文化的作品历30余年经久不衰。2016年在大陆出版的《孔子纪行》行文简练,似有禅意,读起来轻松但又引发思考。他的插图简约而生动,出神入化,成为点睛之处,也为少儿阅读增添了乐趣。


节录“四十退而修诗书礼乐”中的一段:


有人问孔子:“先生您为何不从政?”


孔子说:“《尚书》说:‘孝敬父母、兄弟友爱’。难道只有做官才算从政吗?以这种品德影响政治,这就是参政。”


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经》、念《尚书》、举行典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孔子说:“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即思无邪。”


(唐大杰,写于2021年12月20日,北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