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逛街指南 | 如何洋气地逛天津最古老的年货市场
小年是春节的序曲。
如果说春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
小年则是狂欢前夜的兴奋与忙碌。
“祭灶”回顾过去一年的得失,
“洒扫”清理家院的积尘,
“忙年”期待新春的来临……
进入腊月十五
天津最有年味的市集就开市了
起源于明清的宫南宫北大街年货市集
藏着不少 时光密码
别以为逛年货市场是老年人的专利,这里包含了时下最流行的 手工制品、传统设计、非遗老手艺……过年的仪式感也是通过一件件手工制品一代代传递下去。
年年在此
天津最古老的年货市集
当代芝加哥学派有个“场景理论”,说城市中各种娱乐设施构成不同的组合体,形成各类“场景”。人们穿梭在不同的场景中,感受日常生活不同的体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古文化街的年货市场。民俗消费、空间气氛、天津人的民俗体验共同构建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场景”。大红吊钱、对联一挂,年味就出来了。
天津最古老的市集就是宫南宫北大街的年货市集。写于1884年《津门杂字》对宫南、宫北大街的年货市场,就有记载。每当腊月初,这里的店铺门前就会贴上红签,上写“年年在此”四个字。一来可以占住摊位,二来明示自家品牌的信用,童叟无欺,明年还在。
摊主和顾客在多年的交往中,则形成了彼此的信任感。中国的年讲究亲情的传承,年货也正是这份情感的最具体寄托。办年货看重的并不是多大力度的促销,而是我们进入春节的第一步仪式,这或许才是年货市场经久不息的原因所在。
1986年,古文化街兴建,传统的年货市集再次兴起,到今天也有30多难的历史了。传统的年货市场怎么玩?别以为年货市场是老年人的专利,手作、非遗工艺品、传统设计统统都是时下最热门的元素。在这里,可以找到传统的手刻吊钱。
手刻吊钱窗花
要用透着光的毛边纸
一进腊月,搭个板子,竖4个竹竿,一个摊位就搭起来了。腊月起,开始卖窗花剪纸,一直摆到正月。在古文化节这样的老市场,还能找到纯手工刻的剪纸吊钱。
根据这里的老手艺人介绍,手刻的吊钱在前一年的夏天就要开始准备了。找到韧性大的毛边纸。毛边纸以竹子和棉花为原料。,制成后染色,再加工成吊钱用纸。这种纸,韧性强,还有透光性。在光线的照射下,满屋子红彤彤的,好看又喜庆。
吊钱的文字多是福、四季平安、人才两旺等吉祥语。图案多为鱼、蝙蝠、生肖动物等。图案既有传统的,每年也有不同的创新样子。拿摊主的话说,“你没有新样子就等于没有市场。”
天津盛行吊钱,也拥有很多吊钱的设计师。形成了吊钱生产的“一条龙”,包括染纸、设计、制作、销售。过去的吊钱一般全刻有四个字的吉祥语,“竹报平安”、“合家欢乐”、“天官赐福”等,文字旁边有“连钱”、“鱼鳞”、“方胜”、“回纹”等。也有精刻聚宝盆、摇钱树等纹样的。
皇宫里流行的头花儿
也是奶奶们过年时喜爱的绒花
天津人过年特别讲究,用不同的物品和“老例儿”,增加过年的仪式感。奶奶辈儿的人如今还会戴绒花。看似已经落伍的头饰,其实大有来历。有一种说法,绒花源自于清代皇宫里的“旗头”。宫里的娘娘爱戴花,民间自然流行起来。
头花多为人造花,分有绫绢花、绒花、缎花、纸花、莲草花等。工匠们用尽十八般武艺,将小花做得美美的。在各种人造花制品中,最受人们喜爱的还是绒花。绒花又称“京花儿”,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制作十分精致,还因为它的谐音为“荣华”,有吉祥、祝福之意。并且它的花色鲜艳,多用于婚嫁、寿宴等喜庆场合。
绒花的制作很复杂,一般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每件绒花的各个组合不仅要求严密完整,天衣无缝,不给人以堆砌之感,还要在配色上讲究“润、亮、清”。现在会会全套传统手艺的人已经不多,人们已经会运用现代方式来生产绒花了,珍珠、金丝线以及亮片都运用到绒花的点缀中来,白尼龙代替了传统的糊纸铁丝作为枝干和花枝。
戴什么花有讲究,大年三十要戴石榴花,也可以把米饭或者枣糕上,放上石榴花。去“liu”的音,象征着把一年的财气和福气留在家里。大年三十晚上12点一过,就要把石榴花扔到门外。随后换上红绒花,这代表着马上聚敛新一年的财运和福泽。
天津人爱戴“聚宝盆”也有一个传说。明初的南京财主沈万三用身上仅有的一串铜钱买了要被宰杀的青蛙,然后放生了。转天晚上,青蛙送来一个瓦盆,他老婆把手镯掉进了瓦盆,结果生出了一盆珠宝,可见善有善报。天津人喜欢用聚宝盆作为图案,希望它能给自己带来财富和幸福。
闷葫芦
为什么还会唱歌
年货市场里,除了吊钱、绒花,家大人也会给小孩子买上一件玩具——闷葫芦(空竹)。那时候,小孩都喜欢围在卖闷葫芦的人周围,他有一个大号空竹,用皮带抖,抖起来“嗡嗡响”。
古文化街里的空竹店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还有很多传奇故事。在清代光绪元年,在天津天后宫,有一家“修竹斋”竹木制品店,生产品种很多,其中就包括空竹。他们家的空竹作坊就在天后宫里面,他们用湖南刘海山采购的毛竹,泡在天后宫的金蟾泉里。就做出了品质精良的空竹。后来,配上了“刘海戏金蟾”的典故,这家空竹的品牌就越来越有名。
一个小小的空竹,融入了很多地区的特色。就拿“闷葫芦”这个名字来说,就是受到了徽州文化的影响。古代有一种“车木玩具”,就是把木头旋成两个木饼,用一根木轴连接,用绳子抖动,能转动但是没有响声,所以叫“闷葫芦”。大概到了明末清初,有民间艺人对它进行改进,用竹子做成风匣,“闷葫芦”会唱歌了,又叫它“风葫芦”或空竹。但是咱天津老百姓还是习惯叫“闷葫芦”,虽然有点儿名不副实,却保留了空竹起源的痕迹。
好的闷葫芦会唱动人的歌。一个竹哨是一响,最小的3响,最大的20响,每一种的竹哨大小深浅及哨眼儿的开口都不一样,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哨音悦耳……这样的工艺全靠代代相传的手艺。
以前的师傅没有图纸,开多大的哨眼儿,眼睛就是尺。用来做传统空竹的材料也越来越少。过去,粘接用大鱼鳔,十分结实。后来,这东西没人做了,就用猪皮鳔替代,也还不错。现在,猪皮鳔也只有北京郊区有卖的。
本文应天津广播生活频道《FM爱上生活》节目邀请撰文;参考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桂慕梅撰写的《场景、民俗以及认同:天津古文化街年货市场研究》一文。
潮到爆的春节新玩法
小姐姐电台
扫描识别二维码进入
小日子杂货铺
挑选更多好物
长按二维码 开启小日子
咨询微信:xiaorizi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