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的前世今生(上)
11月中旬APEC会议就要在北京召开了。对于部分北京人来说,这次会议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多了一个小长假。作为首都,在北京开个国际会议本是司空见惯的,那么为什么这次会议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呢? 事实上,在有多国领导人参加的国际会议期间放假,是缓解举办地交通、安保压力的常规做法。比如澳大利亚在07年APEC会议期间就曾经给公众放假三天。今年5月份在上海召开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也让上海的机关、学校休假一天。虽然放假与APEC会议的重要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对于处在历史转折阶段的中国来说,APEC这个平台以及本届APEC会议却有着很强的地缘政治风向标的作用。 APEC的全称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从字面上理解,这一组织的地理范围,应该是亚洲及太平洋沿岸地区,然而就“亚太”一词范围的确定来说,其实就已经暗藏有地缘博弈的成分了。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更愿意把“亚太”的范围限定在西太平洋地区,包括东亚、东南亚、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以及澳大利亚为首的大洋洲国家也可以被包含进来。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更愿意把“亚太”的范围与“环太平洋地区”的概念等同化,将南北美洲国家加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圈。
前世今生
(上)谁才是APEC的主导者
以2013年的世界各国(地区)GDP排名来看,东亚的中、日、韩三国分别列在第2、3、14位,台湾地区27位,香港40。东南亚(东盟)作为一个整体计算的话与英国相当,能够位列第6。上述身处西太洋的亚太核心国家(地区),GDP总量占比世界GDP总量四分之一还多。
很显然,西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其一举一动将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美、中两国对亚太一词的理解差异,更多是出于维护自己利益的需要。身处东亚、面向太平洋的中国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家门口,打造一个以自己为主导的经济圈;而奉行全球战略的美国不愿坐视中国崛起,近两年相继提出“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美国,自然是不愿意看到中国主导西太平洋地区的局面出现。
APEC是在1989年11月,由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中的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6国,在澳大利亚通过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宣告成立的。因此这个平台最开始是照着美国所希望的,建立一个泛太平洋地缘经济圈的方向来设立的。基于这个范围设定,北美洲的墨西哥、南美洲的秘鲁分别在1993年、1998年也成为了成员国。
中国是在1991年正式成为APEC成员的。应该说,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尚没有形成今日之影响,美国对于中国的加入是持欢迎态度的。作为全球经济金字塔的顶层,美国需要中国这样处在发展阶段的国家,去夯实这个金字塔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上“中国威胁论”开始甚嚣尘上。尽管基于文明背景,中国实际上对于统治世界并没有兴趣,但不可否认的是,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中国人,不会再甘于沉淀在国际经济链的底层,为发达国家打工了。
当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展现出日益雄厚的经济实力,开始向经济链的上层发起挑战,并期待更高品质的生活和更多介入国际社会时,对于美国全球利益的威胁和挑战是显而易见的。虽然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一超”独大的地位依然存在,但鉴于这场地缘博弈的主战场是在中国的家门口,不管你愿不愿意,亚太地区各项经济议题的焦点,最终总是会汇集到中国身上。APEC越来越像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平台了。美国在构筑APEC平台时所期待的、自己高高在上的“金字塔型”经济结构,已经演变成了中美“双雄争霸”的模式。
这样的局面当然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他会做些什么?而中国又将如何应对呢?请看下一篇继续为大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