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缅甸军机误炸中国边民事件
中国边民遭缅甸军机误炸身亡一死,这几日在国内舆论,尤其上网上闹的沸沸扬扬。由于事件不仅涉及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有“果敢”这个特殊的相关第三方在,各种阴谋论也是层出不穷。其实缅甸和缅北地方武装,之于中国的战略价值,5年前《地缘看世界》一贴开贴之初,就已经在中南半岛部分分析过了。当下中缅边境所发生的一切,在战略层面上并没有新的变化,缅甸内部的民族和解,也未看到彻底解决的曙光。
首先这一事件本身,肯定是没有阴谋背景的。因为作为冲突双方中的强势方,缅甸方面,并不会主动授人以柄,让中国找到干涉其内政的理由(虽然中国也不会这么做)。就技术层面来看,当一国的边境地区,爆发强烈武装冲突时,祸及邻居的可能性的非常大的。大家如果翻看最近的新闻就会发现,叙利亚和东乌克兰两个热点地区的战事,都曾经误伤过边境线另一侧的土耳其和俄罗斯。要想杜绝此类事件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对方境内设立一定纵深的非武装区(包括禁飞区)。不过这样做的话,显然会将事件升级到政治层面。如果不是真有其它想法,并且权衡过回报率的话,这样做并不明智。
以缅北的地缘政治价值来说,果敢或者其它缅北地方武装,指望中国政府借将这一事件介入调停,甚至作为亚洲版“克里米亚”事件的导火索,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身处其中的地方武装,也绝不会有并入中国的想法。他们所谋求的“武装自治”,在缅甸政治结构中实现的可能性,比在中国治下要大的多(有这种想法的,只是各怀目的看客罢了)。
尽管中国政府出于更高层面地缘战略的需要,并不会直接干涉缅甸内政,但基于现实的地缘关系,缅北地方武装能够在缅军的强大攻势下,一直生存下来,客观上却也的确受益于中国的存在。比如这次飞机误炸事件,就从战略层面上,减轻了缅北地方武装的压力。所谓“投鼠忌器”,最起码缅军以后再使用重武器时,要顾虑的就要更多了。然而这一切,对缅甸局势的走向,并不会产生质的影响。在缅甸政治体系没有出现质变的情况下,缅北地方武装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将来的和解,赢得更多的筹码。换句话说,对于那些谋求自治的边缘地区来说,在和解的曙光到来之时,手上有多少地盘和军队,将直接关系到将来的政治利益分配。
我们知道,缅甸的主体民族是“缅族”,现在缅甸国内的问题,说穿了就是一个缅甸希望将各边缘民族,真正置于自己管控之下问题。抛开缅北各民族,与中国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不说,单从缅甸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这种想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所应该做的。问题在于,从其国内的地缘基本面上来看,缅甸政府并无十分的把握。
就地缘位置而言,缅族还是占据了比较有利位置的。其所控制的“缅甸本部”(七个省),覆盖了缅甸的核心平原——伊洛瓦底江平原。七个边缘邦环状分布于其边缘。这使得中央政府,有机会直接面对并解决每一个边缘板块的问题。然而不利的一点是,缅族在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够高,只有不足7成。一个国家的结构要想趋于稳定,主体民族需要达到8成左右。反之一旦低至5成,分裂的风险就会成倍增加。典型案例就是俄国,在苏联解体之前,俄罗斯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仅有5成。虽然苏联解体有很多表面因素,但人口问题才是根结所在;反观现在的俄罗斯,主体民族的比例已经超过了8成。虽然还是联邦结构,也仍然面临着西方的威胁,但再次分裂的风险却很低了(反过来,还能吃掉克里米亚)。
以缅甸的民族人口结构来看,正可谓是“不上不下”。虽然不至于走向分裂,但无论是采取军事手段整合,还是推进到所谓“民主”阶段,用一人一票的方式来决定国家命运,人口比例上的略显不足,都将成为缅甸中央政府完成真正统一的掣肘。反过来,这也为缅甸地方武装,在维持高度自治的现状下,与中央政府达成和解,留下了想象空间。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实现和平,又是否能维持“武装自治”的局面,在时间上并无法判断。只能说,基于军队的属性(集权性和武装性),你并不能指望这一切,在军政府或“后军政府时代”实现。
从这个层面上看,被很多人认定为西方势力代言人的昂山素季,反倒有可能成为缅甸内部和解的关键。一旦她所属的政治势力上台,基于迎合西方的“普世价值”,民族自决、民主选举等原则,势必成为缅甸新政府缓解内部矛盾、拉升政绩的手段。当然,从缅甸的国家利益来看,并不愿意看到边缘地区长期处于高度自治状态。所以那些军人出身的政府官员,还将在一定时期内把持缅甸政局(拔刺的脏活,还是让军人来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