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系列 — 齐、鲁的地缘结构
今天我们要跨过“河济平原”去解读一下齐鲁大地的地缘结构。根据一般的常识,“齐、鲁”二字一直都是可以和山东省划上等号的。不过这两个字带有的地缘属性却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就山东省的地缘气质来说,并不会是只有一种面目示人,而这一切又与山东省的地理结构有关。
让我们先来看看,都有哪些重要的地理牲影响了山东的地缘结构,或者说是成就的齐、鲁两国的百年恩怨。
附:齐鲁地缘关系示意图
我们仔细观察山东的地形图,很容易在中部发现一条弧形的山脉,将山东省大致划分为南北两部分。这条东起于济水(今黄河下游)的山脉在现实中又被分割成不同的部分,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其中最为主的的部分自西向东分别为泰山、鲁山、沂山、蒙山、尼山,这当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当属泰山。而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地标,沂山和它南面的蒙山经常组合在一起,被称之为“沂蒙山”出现在我们所接受的各种信息当中。
这些具有连续性的山系我们可以将之合称为“泰沂山脉”。而它的南部,大部分在春秋时期是属于鲁国的势力范围,也就是鲁文化的发源地;北面则基本可以归类于齐文化的范畴了。
不过山东丘陵地带在周之前,一直是东夷的地缘中心,作为西来的齐鲁两国尽管成功的将其改造成为了华夏的文化中心,但却很难将东夷的文化遗存完全抹去。而在整个春秋时代,齐鲁两国在相互争斗的同时,也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进行着地缘扩张。
尽管齐鲁两国最终成为了山东的主体文化来源,但并不代表在先秦的时候,来自黄土高原的齐鲁两国就能够独霸山东半岛。实际上在春秋时期,在山东半岛兴盛了数千年之久的东方部族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一般而言,只要是存在复杂地形的山地丘陵地带,往往都能够保有一些独特的,不同于平原地区的文化。这种现象即使是在今天也能够被观察到,在长江中下游的那些丘陵地带,很多地区仍然保留着独具特色的方言。甚至于直线距离仅有十数里之遥的一些村落,之间的方言也不能互通。这些都表明,地理条件本身影响着文化的形成,或者不同的地理特征,能够催生出不同的地缘文化。
这并非意味着那些藏身于山地的部族一开始就成长于此,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迫于外来民族的压力转而放弃那些肥沃而又易于开耕的土地的。从山东丘陵的情况来看,这种平原与山地交错的地形,意味齐鲁两国如果想彻底覆盖山东地区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缘博弈。
在周人到来之前,泰沂山脉周边无疑是存在着许多同属于东方系统的大小部族,而在周人到来之后,一些小的部族相继被迫迁移、融合或成为附庸。不过仍然有较大的部族可以依托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与齐鲁两国相抗衡。
尽管齐鲁两国最终成为了山东的主体文化来源,但并不代表在先秦的时候,来自黄土高原的齐鲁两国就能够独霸山东半岛。实际上在春秋时期,在山东半岛兴盛了数千年之久的东方部族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一般而言,只要是存在复杂地形的山地丘陵地带,往往都能够保有一些独特的,不同于平原地区的文化。这种现象即使是在今天也能够被观察到,在长江中下游的那些丘陵地带,很多地区仍然保留着独具特色的方言。甚至于直线距离仅有十数里之遥的一些村落,之间的方言也不能互通。这些都表明,地理条件本身影响着文化的形成,或者不同的地理特征,能够催生出不同的地缘文化。
这并非意味着那些藏身于山地的部族一开始就成长于此,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迫于外来民族的压力转而放弃那些肥沃而又易于开耕的土地的。从山东丘陵的情况来看,这种平原与山地交错的地形,意味齐鲁两国如果想彻底覆盖山东地区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缘博弈。
在周人到来之前,泰沂山脉周边无疑是存在着许多同属于东方系统的大小部族,而在周人到来之后,一些小的部族相继被迫迁移、融合或成为附庸。不过仍然有较大的部族可以依托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与齐鲁两国相抗衡。
就齐国初封的位置来说,是位于泰沂山脉的北部的“营丘”(今山东昌乐县东),其后又将国都又向西迁移至临淄(今天临博市临淄区)。这两个地方相距并不遥远,都属于同一地理单元。也就是说南起泰沂山脉,西至济水,北至渤海(莱州湾)的平原地区是齐国最先经营的根据地。这一地理单元我们可以称之为“鲁北平原”,与其隔济水想望的是“河济平原”。由于济水现在已经不得存在了,而“河济平原”的东部也已经成为了山东省的一部分,因此现在“鲁北平原”的概念已经包含了这部分河流平原。不过在春秋时期乃至后面的很长一段历史,它们被视为两个不同的地理单元。
在泰沂山脉的南部,鲁国成为了主角。当年周公选定的初封地在“尼山”的西侧,也就是弧形的“泰沂山脉”所围成的口袋形地理单元的出口处。这个位置无疑让鲁国将这个口袋的内侧当成了自己的后院,并将之重点经营成为自己的核心区。
如果“泰沂山脉”能够向东连续性的伸入大海,那么齐鲁两国最终以“泰沂山脉”为地缘平衡线,形成拉锯的情况将成为山东半岛的主要地缘矛盾。事实上这两个国家在大部分的时间也的确形成这这种状况,只是“泰沂山脉”并没有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延伸入大海,这使得泰沂山脉的东侧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并在齐鲁相争的过程中发挥重要地缘作用。
在C形的泰沂山脉以东,一直到海的区域并非全部都是平原地区,事实上在靠近海岸线的地方,又崛起了一座与海岸线平原的条形山脉——五莲山。这就意味在泰沂山脉(沂蒙山段)与五莲山之间,形成了一条具有通道性质的山谷通道,这条战略通道的意义在于,通过它可以很容易的进入鲁北平原以及胶东半岛(胶莱河以东)。这使得齐鲁两国在经营好自己的根据地后,都希望能够将其掌握在自己手中。只可惜对这条战略通道有所企图的并非只有齐鲁两国,在其后的春秋争霸过程中,我们会看到来自江淮地区的诸侯国也一次又一次的希望通过这条战略通道进入山东半岛的核心地区。
如果沂蒙山与五莲山之的的距离够近,那么这条战略通道很有可能仅仅成为象“崤函通道”那样的兵家必争之地,或者说仅仅是在山口处筑上几道关城就足以控制它了。只是两山之间却还是有些一定的距离,这使得这条战略通道本身又具备了独立发展的空间。一般而言,两条山脉之间的距离如果够近,那么从分水岭下来的溪流往往能够汇集成一条大河。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这条战略通道的宽度足以让两侧山上下来的水流汇集成数条河流了。而同样发源于沂蒙山,却分列通道两侧的沂河与沐河是其中的主要河流,我们因此也可以将这片谷地称之为“沂沐河谷”。
“沂沐河谷”之所以能够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地理单元,一是因为它的两侧有沂蒙山与五莲山作为屏障;二是因为河谷的东西向有着足够的纵深。另外在河谷的北部,存在一些海拔只有2、3百米的丘陵,将沂蒙山与五莲山连接起来。尽管这个高度并不足以成为沟通的障碍,但如果被军事家加以利用,还是能够赶到一定的防御作用的。在战国时期,来自江汉平原的楚国控制住“沂沐河谷”之后,齐国也正是依托这些丘陵,修筑了齐长城的东段,用以抵御楚人的进攻。
不过在西周——春秋时期,沂沐河谷是被一支被周人视为东夷的“莒”人部族所建立的“莒国”占据的。依托有利的地形,在齐人还未能将山东半岛的北部地区整合好之前,莒国甚至有力量影响齐鲁两国的政治格局。当然,在齐国与其他边缘大国都完成各自所在地区的整合工作之后,莒国注定成为了大国争斗的战场,基本上到了战国时期就不再作为一个诸侯国而存在了。
附:齐.地缘结构图(西周——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