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系列 — 胶莱盆地与齐国的方士
让我们从海洋回到陆地,继续春秋时期的“胶莱平原”,毕竟在那个时代,肥沃的土地才是各地缘力量争夺的目标。
当齐国在鲁北平原站稳脚跟后,他首先要面对的并非泰沂山脉以南的鲁国,在那一地区,鲁国同样面临着大量的整合工作,这两个同为王室所倚重的大国暂时还没有机会发生冲突。一般情况下,平原地区总是更容易突破,也更具有诱惑力的,因此在鲁北平原东侧的胶莱平原成为了齐人重点扩张的对象。而这一地区在当时为一支被称之为“莱”的东方部族所占据,有时候他们所占据的区域也会被后世称之为“莱国”,不过在周人看来,所谓“莱国”是不能位列正统的,系出西方的诸侯国相提并论的,因此将之称之为“莱夷”似乎更符合周人的看法。
如果单单比较鲁北平原和胶莱平原,应该说这是两个具备同等防御力的地理单元。也就是说平原本身都无险可守,齐国可以很容易的进入莱夷的势力范围,而反过来也是一样。对于齐人来说,地缘政治方面的优势是,周人已经成为了天下共主,那些分封于中原各地的诸侯国,最低限度也可以提升齐人的战略威慑力。而“莱”人所依仗的则是本土优势,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东方的土地并非无主之地,齐人希望接收胶莱平原,乃至整个山东半岛愿望,实现起来并非易事。
最初的攻击是由莱人发起的,这给立足不稳的齐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抛开政治层面的因素,齐人将支撑点建立在泰沂山脉与鲁北平原的过渡地区,无疑是十分正确的。这使得他们有机会顶住最初的攻击,并保存自己的力量。最终站稳脚跟的齐人还是将“莱”人赶出了鲁北平原,并反过来进入了胶莱平原。这种形势的逆转当然不是一两场战斗就能够做到的,从地缘博弈的角度来看,齐人南靠山地的地缘结构加强了他们的搞击打能力,这使得西进的莱人即使占据了鲁北平原,漫长而又无险可依的防线也很容易被齐人突破。而在齐人开始战略反攻之后,莱人在胶莱平原上的失败也是可以预见的,毕竟胶河两侧同样无险可依。
失去了胶莱平原,对于莱人来说并非是末日。退入山地丘陵地带,据险以自守更加有利于将战争变为持久战。地缘关系上来看,西南面的鲁中山地丘陵与东北面的胶东丘陵,都可以是莱人部族放弃平原地区之后的选择。由于地缘压力是由西而至的,胶东半岛上的那些丘陵地带成为了莱人重新整合力量的根据地。
在莱人退于胶东丘陵之后,他们在胶东半岛的北部建立了新的都城,这个地方现在叫作“龙口”,为了区别于以前的“莱国”,这个偏安一隅的新“莱国”被称之为“东莱国”。就现在的情况来看,龙口粉丝的知名显然要高过它作为东莱故都的声望。不过作为一个族群,“莱”人并非仅仅蜗居在龙口一地,事实上在整个胶东丘陵地区都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其对地缘文化的影响,至今仍有残留。
只要稍加注意,我们很容易在胶东半岛找到一系列带有“莱”字的地名,比如莱州,莱阳、莱西、蓬莱等等。将这些地点标出来,我们很容易获知莱人在胶东半岛的地缘影响范围。我们并不能就此认定莱人是在齐人占据了胶莱平原之后才进入胶东丘陵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齐国强盛之后,莱人的活动范围就只能局限在这个东方的“天涯海角”了。在莱人到来之间,应该还会有其他一些小的东夷部族活动于胶东半岛。只是历史永远是由强者书写的,齐国所代表的华夏华夏体系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因此也就当然的成为了山东半岛的重要代言人。而“莱”人在东夷体系中亦属于强者,所以他们也在山东丘陵留下了自己的影子。至于其他的东方部落,大多数就只能湮没在历史当中了。
在这些以“莱”为名的地名当中,有两个地点需要特别关注一下。一个是莱阳,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地形图,会发现莱阳地区的风水也不错,胶东丘陵在它的周围围成了一个保护圈,越向中心地势越低,整体上呈一个盆地状态(莱阳盆地)。换句话说,莱阳盆地是胶东半岛的地理中心。如果莱人以此为核心,与齐人对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可惜盆地的南面是地形最为平缓的区域,在齐人强大的地缘压力之下,莱人最终的命运就只能是再次向胶东丘陵的边缘进行迁移。而那些介于海洋和胶东丘陵之间的狭小的沿海平原则成了莱人新的政治经济中心了。凭借丘陵与海洋的保护,齐人长期只能在莱阳盆地与莱人展开拉锯战。只可惜对于古典时期的东亚民族来说,海洋的战略优势尚未能充分体现出来。胶东半岛本身的地理情况及所具备的农业条件,又很难支撑他们对齐人发动反攻。最终在长期的消耗战后,齐人得以在战国时期统一整个胶东半岛。
其实莱人并非只是向胶东丘陵转移,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胶莱平原的地理位置亦可以让他们有机会退入沂蒙山一带。当然,散居在山中的莱人在历史上是很难留下痕迹的,那些能够在地势较平缓的地区聚居并能形成城镇的人,才有机会让后世之人感觉到他们的存在。位于沂蒙山系西侧的“莱芜”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莱芜所在的地理单元,被称之为“莱芜盆地”尽管由于规模的问题,这个山间小盆地在地缘博弈中长期处于从属地位,但它也为部分流落于此的莱人提供的庇护。需要注意的是,沂蒙山以西并不是莱人的传统势力范围,莱人的主力还是在胶东半岛,也就是说在这一区域本身已经有了同属于东夷体系的其他部族。关于莱芜盆地的地缘结构,以及它的战略地位,会在分析鲁国时作出解读。
对于已经统一了泰沂山脉——五莲山以北地区的齐人来说,他的地缘重心还是在鲁北平原和胶莱平原,因为在严重依赖农业的古典时期,水源丰富的平原地区能够提供最好的耕地。在这一点上,齐国与那些内陆那些诸侯国并无二至。不过胶东半岛的那些沿海丘陵虽然不能成为齐国的另一个粮仓,但通过漫长的海岸线所获得的渔盐之利却是内陆诸侯国所物不具备的。而且胶东丘陵中所蕴含的丰富矿藏,特别是铁矿使得齐国的在春秋后期又掌握了一项重要的战略物资。粮、盐、铁三项是古典时期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掌握了这三项无疑就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
另外齐国三面临水(渤海、黄海、济水),一面临山(泰沂山脉——五莲山)的地理结构也非常有利于抵御外敌的入侵。并且山东半岛南北面海的地形,还可以很方便的让齐国人北上与辽东半岛,南下与江淮地区进行贸易。这种复合型地理结构,使得齐国能够成为那个时代最大的贸易顺差国。
应该齐国的地理条件是诸侯国中最好的,不过有时候过于优越的地理条件也未必是件好事。当你能够依靠自身的地理条件过得比邻居富,并且有机会远离地缘博弈的中心时,孤立主义便会抬头。也就是说,如何保住既得利益会成为主要目标。在春秋和战国前期时期,由于江淮地区和河北平原尚能对齐国造成强大的压力,因此齐国即使想偏安也不可能。不过到了战国后期,当渭河平原上的秦人与三晋及楚人展开激烈博弈时,孤立偏安的思想便不可避免的在齐人脑海中萌芽了。
从胶东半岛的地理结构和地理位置来看,它所丰富的并不仅仅是齐国人的物资生活,在齐国人满足生存需要,并开始脱离“低级趣味”之后,一项更具有挑战性的娱乐活动粉墨登场了。这项活动的主角是一群被称之为“方士”的特殊人群。关于方士的职业定位,并不是件特别明确的事。有时候他们会被当作医生看,因为方士们经常对有追求更高层面精神生活的贵族说:“我的长生不老药是用硝石、硫磺、白矾等七十二种配方,加上连须葱白汁配制而成,不需冷藏也沒有防腐劑,除了可以延年益寿以外,还可以有伟哥之效!真是居家旅行,(心杀人灭口(心中黓念)之必备良药!”
按照现代科班出身的那些医生的看法,方士们所炼制的丹药即使不会象“含笑半步颠”那样具有怪异的毒性,但吃下去对身体也是有害无益的。不过与让人感到神奇的是,这些丹药在发挥诸如万艾可那样的功能时,往往却能力见奇效,尽管在很多时候,这方面的效果与益寿延年的目标是成反比的。比之虚无缥缈的长生,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奇效更能贵族们体验到生活之乐,因此方士们的炼丹术也得以代代相传。至于这些丹药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就需要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精神的医学专家去亲身体验了。
不过方士们的炼丹行为也并非一无是处,由于他们喜欢把各种矿物混和在一起加热的方式,让他们也获得了一些新的化合物。这让一些热衷于通过提升古人科技水平,借以增强自己国际影响力的“专家”为他们安上了个“化学家”的美名。(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将宋朝某个在椅子上绑上火药,试图白日飞升的人,论证为载人航空第一人的做法)由于这些方士和他们的继承者需要在各处游走,包括去人际罕至的深山大海中寻仙采药。因此如果需要,把方士们论证为旅行家、地理学家、甚至某国的皇族来源都不能算是空穴来风。
在这里分析这些“方士”那近乎某某功的神奇历史,似乎与地缘这个主题无关,其实却还是绕不开地缘这个话题。因为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胶东半岛那么受到神秘主义者的热爱,以至于有无数方士(道士)以及帝王希望在此受到上天的眷顾。
我们先需要从逻辑上先解读一下方士们为什么能够长期活动于历史舞台,依靠那些有“奇效”的丹药,以及一些魔术手段以换取一时的信任并非什么难事。但如果方士希望长久保持他们的威信,就需要让人相信他们具备另一种超出凡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与“超人类”沟通的能力。而这种“超人类”可以是由人死后的灵魂所变身而成的“鬼”,也可以是在想象中的天庭中为官的“神”。不过更吸引人的是介乎神、人之间,更具浪漫主义气质“仙”。由于“仙”的这种中间身份,他们有时候被称作“神仙”,有时候也被叫作“仙人”。无论“仙”在中国的神秘主义文化中占据何况地位,这些具备长生不老能力的超人类都是贵族阶级,尤其是帝王们的最爱。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方士们告诉他们,凡人可以通过修行或药物达到这个级别。
在人类尚无法解释很多自然现象的时候,相信神魔仙怪一类的超人类存在,来解释无法解释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法律条文中的兜底条款的终极解决方案。即使在科学已经成为主流思维的今天,这种想法仍然存在于一些貌似无神论者的头脑之中,只不过神魔仙怪们被看似更为“科学”的外星人所取代了。
对于古人来说,他们倒不是缺乏想象力的,或者说他们也同样的认定那些天上的星星中存在着外星人,只不过古人没有科学这层外衣(应该说是伪科学),还是将之归类为神、仙一类的范畴。只不过对于方士来说,仅仅让神仙们生存在天空之中是不够的,尽管他们可以通过天人感应一类的心理暗示游戏,来证明他们的超能力,但无法白日飞升的现实,还是让方士们需要在人力可能到达的地区设定有“仙”的存在。这一方面是为他们自己保留希望(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会成真理,会有一部分方士们仅仅出于信仰也认可这种说法),另一方面也是让他们的恩主们感觉到希望触手可及。
为神仙在地球上找个住处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过需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不能让凡人太容易接近,或者说不能生存在人类的容易聚居的地区;二是人力又有可能到达的地方,否则方士们又要费心表演那些有可能被识破的“魔术”了,并且也很难借此要求那些凡人才需要的交通工具。按照这两个原则,那些为凡人所依重的平原地区显然不符合要求。鉴于人类在发明大型挖掘机械之前,挖地的能力尚显不足,因此为这些地区安排一些土地神之类的龙套角色,还是可以的。不过这些角色的设定,显然不是方士们的所希望的,因为他们的恩主需要身份更为高贵的“仙”来配合他们的身份。因此土地公公之类的小神就只能服务于平民百姓了。
让神仙们住在水下也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方案,问题是方士们如果表明他们具备与水神们沟通的能力,对方士本身来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意。特别是在西门豹在漳河边让巫婆(方士的一个变种)们下河与河伯直接对话之后,基本上已经不太有人敢声称自己具备与水神沟通的能力了。
既然平原和水下都不是仙人的好去处,那么高山之中就成为了仙人们修行的不二选择。特别是那些山势险峻,而又云雾飘渺的山峰,人际罕至而又更具神秘气质,帝王们深信(也包括许多不明真相的普通群众)那里才是仙人们的福地,即使是方士本身,也不乏真实有这种想法的人。因此我们会看到那些具备这种气质的山峰们基本都被方士们所占据了。只不过在春秋战国之后,方士们从老子身上找寻到的理论基础,让他们有机会更加深入的影响世俗社会。在“道”的大旗之下,方士们被组织了起来,自此以后他们开始被称之为“道士”,只是在宣扬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同时,寻访仙人(或者希望自己修炼成“仙”)仍然是找到组织的方士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
相比于内陆的那些青山峻岭,沿海的那些山脉会更容易被认为有“仙”的气质(简称“仙气”)。这一方面因为海洋多变的气候以及充足的水气,能够让这些“仙山”更具有神秘感,包括在山上产生更多的云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海洋本身所具有的神秘感能够加强“仙山”们的仙气。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座云雾笼照的险峻山峰,矗立在海边,近处是惊涛拍岸,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这种气势不由得你不相信只有具备超能力的“仙人”们才配居住在此。
之前我们花了点时间在“方士”的解读上,这些神秘主义者似乎与我们所在解读的地缘大背景无关。只在在任何一个人类社会中,这类神秘主义者都是会有生存空间的,在很多时候他们甚至能够影响历史。尽管从本质上来说,中国人其实是“无神论者”,或者说更注重现实,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地缘文化中就没有宗教性质的文化存在了。因此花点时间来解读“方士”和与他们具有相似职业特点的人还是有必要的。准确说是在为这些神秘主义者找寻一下地理上的生存空间。
之所以在齐鲁这一章节涉及到这一主题,是因为山东地区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但泰沂山脉两侧在文化气质上却又具有明显的不同。相比于鲁国的关注重点在于内部社会结构的调整之上,齐国则更具有开放性的气质,为方士这一类的神秘主义者提供土壤只是其中一个表现罢了。这些文化特点的形成背景,当然与两国的地理结构分不开。
在那些求仙问道之人看来,胶东半岛有充足的理由成为圣地。正如我们这前所分析的那样,海陆交界处的险山峻岭总是在世人眼中更显神秘。从春秋时期的中央之国覆盖范围来看(也就是诸侯博弈的区域),胶东半岛的那些滨海丘陵甚至没有竞争对手与之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