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系列 — 鲁国的地缘特点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关于鲁国,如果从人文的角度来解读,相信可以写很多。单是一个研究孔子本人,就可以写成一部巨著了。要是再顺带把儒学拿出来点评一下,估计这个帖子就得再改名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既然本贴没有这么大的野心,因此也就不在圣人的学说上面多加笔墨了,基本的着眼点还是会在鲁国地缘结构之上。

对于鲁国的位置,一般都会有个概念,即与齐国分列泰山南北。也就是齐国在北,鲁国在南。这们方向感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太多含糊了。
  根据之前的内容,我们已经清楚了,分割齐鲁的山脉可以统称为“泰沂山脉”,这个山脉又由五个相对独立的小山系组成,即泰山、鲁山、沂山、蒙山,尼山。其中泰、鲁两山在春秋时为齐鲁两国的势力分割线。而沂蒙山以东在大部分的春秋时期为莒国的控制范围,不过后来在齐、楚、吴的争霸战中几经易手。齐国由于在地缘上更具优势,因此在大部分的时候,控制灭国后的莒地相对容易些。在这种时候,沂蒙山或者说整个泰沂山系成为了齐鲁双方的战略平衡线,或者说是争夺的目标。

如果以泰山为起点,尼山为终点,整个山脉大体上成一个反“C”形。尽管一般认为鲁国在泰山之南,但实际上鲁国的初封之地(也就是鲁国的国都)并不是在泰山附近。这个名叫“曲阜”的地方的准确位置是在这个C形山脉的另一个角上,也就是那个被叫做“尼山”的小山系上。
  据说尼山最早叫“尼丘山”当年孔子的父母在山上祈祷,后生下孔子。因此将孔子取名为孔丘,字“仲尼”。后世之人说是为了避孔子的名讳,而将之改名为“尼山”。其实要避就再避得彻底点,干脆连字里的的“尼”字也换掉,方显对圣人的“尊重”。

应该说,当年周公为自己选的封地,位置是相当不错的。具体情况还是明天再写吧。今天事情多,有些累了。祝大家晚安!
  
  先把鲁国的图上上来
  
  附:鲁国地缘位置示意图


“礼崩乐坏”是目前大家对社会普遍的感觉,其实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在整个中国都处在转型的阶段时,很多旧有的价值观被打破了,而新的价值观又没能建立起来。换句话说,我们知道现在的“礼”已经被扭曲了,但究竟要建立什么样的“礼”,谁又能说得清呢?在这种时候,通过追忆历史上的某个辉煌时期,借以创造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往往倒是能够收到奇效。欧洲的文艺复兴走的就是这条路,这也让欧洲在近代成为了世界的中心。不过欧洲人并不是最先想到这个办法的,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克己复礼”的概念,希望能够为纷杂的春秋乱世打造一套价值体系。只是在当时,这个旧瓶里面装的新酒还不够多,也没有实现这些理想的地缘基础。直到汉朝中国真正有机会开始实现中央集权体制了,儒家的那些思想才真正有机会在经过修饰之后粉墨登场。而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军事思想为主导的“丛林法则”才更具有指导意义。

有一种说法是周公在立国之初就预见到了鲁国会败于齐国。理由是齐国在教化子民方面更加务实(特别是对殷商遗民),一切因俗就简;而鲁国则要繁琐的多,或者说礼数要多的多。如此下来齐国的人民更容易归复,国力也就会比鲁国强大的。(由此还诞生了“平易近人”的成语)。
  很怀疑这段故事是后人附会的。因为周人当初的立国之本就是那些在今人看来,繁复无比的“周礼”,也是华夏与蛮夷们最大的区别。至于对待那些新近归附的化外之族,周人倒是非常宽容的,而这种政策的制定者正是鲁国的创立者——周公(在卫国部分有过描述)。也就是说,周礼本身并不是鲁国走向没落的根本原因。

关于鲁国究竟是封建给周公,还是他的长子伯禽的,一直都有争议。就我个人来说,倾向于是封建给周公本人的。只不过由于周公对于王室太过重要,需要在朝稳定局势,因此才由嫡长子前去继承他的封地。
  我们之前也曾经说过,周公在平定三监之乱后曾经重新进行过一次大的封建,不光封建了一批新的诸侯国,也将之间集中在中原地区的姬姓诸侯国向外围迁移,以扩大周人的覆盖范围。而作为周公的嫡系诸侯国——鲁国,也在这次战略转移之列。
  鲁国的最初封建之地是在伏牛山的东侧,那一地区在唐朝之前被称作“鲁阳”,而之后就一直被称作“鲁山”了(即现在的河南省鲁山县)。其实与周公齐名的召公,最被的封地也不是燕山南麓,而是在洛阳盆地的东北角——偃师。这倒符合周公主外,召公主内的分工。
  其实不管鲁国是否周公本人封国,都改变不了鲁国在西周时期政治地位,与春秋时期鲁国的二流地位不同,西周时期的鲁国可以说是最受王室重视的诸侯国,将之称为诸侯国之首并不为过。
  附:鲁国东迁示意图


我在之前也曾经说过,如果当初周公让鲁国和齐国对调一下封地,可能最终的结局就大不相同了。只是无论是出于与王室保持密切关系的原因(周王在西周时期的大部分时期,其实就坐镇洛邑了),还是选择相对更有利的地形防守的因素,周公将自己的封地建在泰山之阳都是最佳的选择。
  尽管鲁国在初封之后没多久就搬迁了,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就是无论是在中原地区的西侧还是东侧,寻找到“靠山”都是必须的。对于周王也必须时时祭祀的泰山来说,让周公的后代去看护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相比其他诸侯国而言,鲁国在春秋之时并没有争霸的意思,这很大程度上的确是因为鲁人以恪守周礼为荣。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因为鲁国深知自己的政治地位来自于王室,或者说如果不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局,鲁国挟礼以自重的辉煌是不能重现的。
  如果地理条件允许,鲁国人的心态并非不可能发生变化。只是在进入春秋之后,他们最终会发现,如果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泰沂山脉的腹地,那么等不到鲁国成为中原的霸主,齐国人就会越过泰沂山脉,逼迫他们离王室更加近一些。因此鲁国人依靠残存的政治影响力,来联合泰山以西的诸侯国,共同对抗齐国反而更为现实。当然,这也正是那些眼红齐国坐收渔盐之利的内地诸侯国所希望见到的。

提到曲阜,我们就必须提到一条古代名水——泗水了。与江河淮济四渎不同的是,泗水是一条南北走向,没有独立入海口的河流。 准确的说它应当是淮河的支流。只是现在泗水基本已经不存在了(只在上游有一段大部分时候没水的河床)。
  关于泗水与鲁国的关系,明天再写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