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系列 — 齐桓公的争霸之路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齐桓公那具有传奇色彩的争霸之路。无论春秋五霸的称号究竟应该颁给哪五个君主,齐桓公的霸主地位都是没有争议的。事实上也正是齐恒公正式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在此之前的郑庄公,虽然也曾经在中原称雄一时,但只能被称之为“小霸”。这一方面是由于郑国在扩张过程中与王室反目,不能名正言顺的号令诸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郑国在中原地区的扩张困难重重,即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在实力上与边缘大国相比(郑国当时视齐为联盟对象,并非常尊重齐国的大国地位)。郑氏三公之所以能够在春秋历史上拔得头筹,在郑国部分已经分析过了,盖因老虎们还在整合自己家园。

齐桓公在继承君位之前的名字叫“小白”,和他的兄弟“纠”相比,这个名字可能显得不是那么有霸气,不过事实是小白笑到了最后。
  在后世,人们常称一些富家子弟为“公子”,其实东周时那些诸侯后裔才算真的有资格称为公子。无论生前是否被封为公爵,诸侯们死后所加的谥号多为公,这就好象军中如有阵亡者,往往会追授一级一样(比如日军)。在春秋乱世之中,规矩已经不是那么严了,反正是给死人用的,因此大家都尽量往大的封。当然,对于那些之前为王室所封建的诸侯们来说,能够自封为公已是到顶。而那些长江流域的蛮夷们,倒是在生前就已经称王了。
  就齐国的爵位来说,历来都有些争议,有说是侯爵的,有说是公爵的。不管怎么样,“纠”和“小白”两
兄弟都还是被称作“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与后世那些有点钱就枉称“公子”的纨绔子弟相比,他们显然更有资格接受这个封号。

关于兄弟争位的起因,相信很多朋友已经有所了解了,即使不是很清楚的也可以百度一下。简单点说就是齐国当时的情况有点乱,因此两兄弟都逃了出来,公子纠到了鲁国,公子小白到了莒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政治避难。这种情况在春秋时期是非常常见的,即使是两个经常发生战争的世仇,也乐于接受对方的贵族前来避难。这并不难理解,现实的国际社会也是这样的。无论如果这都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本,而接受国所要付出的无非就是一些招待费罢了。
  不过也不是什么国家都能够做这种事的,最起码你的实力不要和对方差距太远,否则很有可能惹国烧身。就当时的情况看,鲁国和莒国都还自认为与齐国处在同一数量级上。

从两位公子的角度来看,选择鲁、莒两国避难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出了事找舅舅的传统不只在民间才有;而公子小白的母亲则是卫国人,不过地理更接近的莒国看似更为合适,毕竟他还寄希望于有一天可以回到齐国参与君位争夺战,因此太远的诸侯国就不在考虑的范围了,这种深谋远虑也的确在后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公元前697年,机会终于来了。因为他们二人的哥哥齐襄公在前一年死了。说起这位齐襄公来,所做之事在中国
历史上也可以说的上是“惊世骇俗”了。为了能够和他的妹妹文姜保持比较亲密的关系,他甚至将妹夫鲁桓公给文过谋杀了。有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哥哥,也难怪两个弟弟被吓得逃到了国外。

本来齐襄公死了,两兄弟就有机会回来争夺君位了的。不过杀死齐襄公的人自己篡位成了国君,这种时候回去等于去送死,人家正想斩草除根呢。好在春秋初期礼崩乐坏的程度还不太深,因此贵族百姓们在第二年就把这个叫公孙无知的乱贼给杀了(到了春秋末期田氏做同样的事,就没那么多“义士”了)。对于给两兄弟出谋划策的参谋们来说,这正是所能希望的最好的结果,剩下的无非是谁的马快能够能跑先回临淄去坐上君位了。
  附图: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归国路线图


我们先来看下公子纠的回国路线,从地处泗水之阴的曲阜(鲁国国都)到临淄需要先向北行到泰山南麓的泰安,但后折向东行至莱芜盆地,最终再向北,沿着鲁山山脉与泰山山脉中间的山谷到达目的地。经过测量,全程大约是250公里。这条道路也是连接齐鲁两国的主要道路,在齐国强盛之后,一方面沿着泰沂山脉修建长城,另一方面也在各个路口修建了关城。而公子纠的这条归国路线无疑最需要得到重视的,因此在山谷中间齐人修建了青石关,以抵御来自南面的入侵。

相比于鲁、齐之间略显曲折的道路,齐、莒之间的通道要显得平直一些。从莒国的都城(今莒县)出发,所需要做的就是沿着泰沂山脉的东侧北行,经由临朐到达临淄,整个行程约170公里,比公子纠的归国路线整整少了80公里。换句话说如果双方在同一时间出发,公子小白的胜算要大的多。事实上,公子小白还有可能先出发,因为双方安排在齐国的线人都会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回来,而基于路程的远近,小白得到消息的时间会更早些。

作为公子纠的第一参谋——管仲而言,当然是非常清楚他们的劣势在哪。如果要想跑赢这场比赛,有两种选择。一是让轻车简行,选择最好的马,带最少的人和随身物品快速前进。问题是这样做的话倒是有可能跑得更快些,但对于一个回去争夺君位的人来说,只身回到齐国(包括只带几名随从)显然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
  另一种选择则是阻止公子小白回国,没有了竞争对手,那么公子纠就可以从容的准备好一些回去继承齐国国君的位置了。
  相比于前一种方法来说,后一种方法显然是一种“釜底抽薪”的根本解决办法,所要考虑的无非是在哪里下手罢了。

关于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君位之争,可以说是春秋时的一件重大事件,所引出来的历史名人也不少,管仲就是其中一位。如果从知名度来看,他甚至超出了齐桓公(也就是公子小白)。这不仅是因为管仲有过人的政治才能,更因为他是一个理财高手。换句话说也就是管仲的智商和情商应该都很高,这从他最初请命阻击小白就可以看出来。因为小白当时选择莒国作为避难之处其实就已经棋胜一招了,与小白的舅国卫国相比,莒国更可以让他有机会介入齐国的权力中心。因此管仲选择了我们昨天所分析的第二方案,应该是公子纠获得先机的唯一机会了

尽管我在图中将齐长城标示了出来,但事实上在两位公子争位的时候,齐长城还没有修建。在春秋初年,各诸侯国还在自己的初封地附近扩张,换句话说,齐国暂还不用担心那些边缘大国将势力范围扩张到自己的附近。
  不过有没有城墙与齐鲁莒三国之间的交通状况并没有多大关系。因为长城的作用很大程度是将那些山中原有的路口横向连接起来,而这些路口就会建筑关口以为防守,有的时候甚至会在同一道路上建筑几道关口,以增加保险系数。
  
  如果公子纠当时希望获得距离上的优势,他还可以选择在莱芜盆地等待时机,这样当机会来临之时,回国的路程可以缩短一大半,也自然可以赶在小白的前面了。由于当时王室刚开始衰弱,因此鲁国还有些老本吃,莱芜盆地尚在鲁人的控制之中。只是这种控制并非直接控制,因为在莱芜盆地当时有一个东夷小国——牟国,算是鲁国的附庸。对于以周礼自持的鲁人来说,一般认为采取这种方式来确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就足够了。而由于王室的倚重和鲁人的“知书达礼”,那些东夷小国也愿意依附于鲁国。不过到了春秋后期,牟国终究还是让齐国给灭了,泰安——莱芜一线成为了齐国的直辖地,而鲁国也不可避免的衰弱了。

由于莱芜盆地当时并非鲁国所直接管理,因此公子纠不大可能将自己的安全交付给牟国。事实上在春秋之时,这一类处在大国中间的小国往往是墙头草,真要是过去了,齐国的新君一施压,将自己作了投名状交了出去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同样的道理,选择在莒国避难的小白也应当是呆在莒国的国都(今莒县)。齐鲁与齐莒三国国都之间的距离就是这样竞赛的客观长度。
  
  关于牟国的情况可以再多说两句,实际上牟国还有一个称呼叫“牟子国”。就这个“子”字而言,是一个爵位,也就是“公、候、伯、子、男”中的第四等。有一种说法是,“子”这个爵位其实和“男”是平级的,只不过前者主要是用来封建给那些蛮夷之国的,就好象楚国也被称之为“楚子”一样。
  另一个情况就是关于“莱芜”二字的来历,关于这个“莱”字的背景,在前面我们已经交待过了,应当是在齐人重压之下被迫迁移至此的部分莱人的标签。而这个“芜”字则被认为有可能是“牟”字的误传。这一类的考证事实上是很难证明的,不过中国的文字的确是可以传递很多地缘文化上面的信息,这也让我们探究先人的行踪之时能够有迹可循。

当管仲决定阻击公子小白之时,他应当是只身(或只带少数随从)前往的,如果从距离上来看,这样作应该并没有足够的把握。因为从距离上来看,如果管仲从曲阜(鲁国国都)出发,到达阻击地点的距离,和到达临淄的距离差不多。之所以认定管仲是只身前往,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管仲在用箭“射杀”公子小白之后,未能上前验证自己的战果。对于贵为公子的小白而言,他同样有数量不少的随从,这一定程度上也会减慢他的行进速度。当然,这也让管仲失去了上前补上一箭的机会。
  当管仲从莱芜盆地选择向东插入公子小白的北上路线之时,理论上他可以在齐莒通道的任意一点上实施他的计划。不过最理想的阻击地点是在两条路线的交汇点上,这个点在后来齐人的防御工事——长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齐人也据此修筑了齐鲁第一关——穆陵关。之所以这里会成为战略要地,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这里正好处在“沂沐河谷”的北端,在这里沂蒙山与五莲山之间存在着一些断续的丘陵,也让可以选择的道路开始收窄,变得利于防守和伏击;另一个原因则是,对于后世的齐人来说,主要的地缘压力来自北部的河北平原与南面的江淮平原。在后者占据主导地位的诸侯国(主要是吴、越、楚),如果想快速进入齐国核心地区的话,沿沂蒙山东侧通过穆陵关进入齐地是最为理想的线路。

不管怎么说,如果管仲真的如历史所记那样,进行了这次传奇式的阻击,那么上述线路是他最有可能的选择。尽管管仲当时轻装简行,速度应当比公子小白要快,但在行进距离差不多是小白的三倍的情况下(曲阜——穆陵关约260公里,莒县——穆陵关约83公里)。能够与公子小白基本同时到达穆陵关附近仍然是一个奇迹。更有可能的情况是,管仲本人当时是在牟国(莱芜)等待消息,尽管公子纠呆在牟国的安全不能得到保证,但作为一个幕僚来说,并不会有什么危险。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么管仲在收个消息之后,一方面派人前去曲阜通知公子纠,另一方面前往齐——莒通道上截击公子小白就变得更加合理了。在双方都倾尽全力的情况下,在莱芜收到消息就东行的管仲,应该正好比在莒县收到消息再北行的公子小白早一部到达后来的穆陵关附近,并选择好伏击地点。

在管仲自以为阻击成功,而公子小白抢先一步到达临淄之后,这场好戏才算刚刚开始。在没有彻底铲除对手之前,成了齐桓公的小白并不能算是完胜。而由于有了鲁国的介入,其后发生的两场战争成为了齐鲁两国达成地缘平衡的最佳注脚。

在公子小白回到临淄之后,未能抢得先机的公子纠自然是不会甘休的。其实就算公子纠肯让出君位,鲁国也断不会浪费这个机会的。即使鲁国没有野心借此控制齐国,但让自己的外孙做了齐国国君,并就此与鲁国修好还是可以期待的。
  由于收到了管仲所传递过来的错误情报,公子纠和护送他的鲁国军队走得并不算快,一共花了六天时间走到了临淄附近。如果以250公里计,一天大约40多公里,也就是80多里地。换句话说也就是军队日行夜宿的正常速度。这种走法倒是有利于保持体力的,不过当他们进入齐境之后,相信一定会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急行军以争取时间。
  其实我们之前也说过了,由于齐鲁之间的距离远长于齐莒之间的距离,因此即使公子纠昼夜行军也未必能够先一步到达临淄。因此鲁国这次是派遣了军队护送公子纠,换句话说,鲁国方面已经预料到这场赛跑并不会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当然,如果鲁国的军队在帮助公子纠取得君位之后,并“适当”的留下着部队,将自己的防线向齐国方向推进一点,我们也并不应该感到奇怪。

现在的形势很明显了,如果鲁国人不想空手而回的话,那么一场大战就不可避免的了。在鲁国军队向北走出泰沂山脉,准备向东拐向临淄时,已经接受公子小白领导的齐国军队也已经在临淄城的西面布阵了。战争发生的地点在现在淄博市的背面,一个叫“恒台县”的地方,春秋时那里叫“乾时”(也称“干时”),因此这场遭遇战也被称作“干时之战”(公元前685年)。如果仔细观察地形图的话,会发现泰沂山脉向北延伸的那些丘陵到这里便到头了,也就是说有足够的开阔地来进行春秋各国所习惯使用的“车战”。其实在后世,战争的双方并不一定有机会在开阔的战场排兵布阵,也进行一场“公平”的角斗。如果有机会,占得先机的一方更愿意使用伏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宋襄公坚持这种“君子”的战法,被楚人打得满地找牙之后(泓水之战,公元前638年),军事家们就更加坚定了以结果为导向的战术了。在其后不久秦晋之间所发生的那场著名的“崤之战”(公元前627年)就验证了这一点。

虽然“崤之战”的地缘背景非常值得探究,并且还进入了中学课文,但今天它还不是我们的重点。不过有另一篇彪炳“中学课文”的战役会进入我们的视线,那就是以“曹刿论战”而闻名于世的“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实际上还是齐国那场君位之争的延续,在齐国的领土战胜了鲁国人,固然能够让齐桓公(公子小白)就此稳定自己的地位,但鲁国和公子纠的存在,仍然是一个现实的威胁。相比于鲁国来说,公子纠倒不会成为重点,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在形势尚水明朗之时,鲁国人尚不能捧他上位,现在齐桓公在干时取得的胜利更是让国内那些还在犹豫的贵族们倒向了小白一方。
  而鲁国人如果留下了公子纠只会惹火上身,因此在齐国的压力之下,鲁国人主动清除了这颗过气的棋子。只是在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当中,很多人和事件只是一个诱因罢了,或者说起得只是一个导火索的作用。对于齐桓公来说,无论公子纠死没死,他都需要以鲁国为目标,主动发起一场战争以确立齐国的大国地位。

关于“长勺之战”的发生地点有两个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在莱芜的东北部,也就是鲁国人选择了在齐国人刚刚走出山谷之后,便在他们所能看到的第一片开阔地就与鲁国人相遇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曲阜的北侧。
  就这两种说法而言,我更相信前者。因为齐国的这次远征其实并不是一次突袭,鲁国人在杀掉公子纠之后就已经知道了,齐桓公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因此战争的准备一早也就在进行之中了。就鲁国的实力而言,大部分人都认为无法抵御齐国的戟,而曹刿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自告奋勇指挥这场战役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战役的地点发生在曲阜附近,那么在此之前势必会发生一些规模较小的战斗。除非鲁国人将所有的兵力都龟缩至都城,而放弃了北部的战略纵深。如果从军事的角度看,这种选择无异于自杀。即使侥幸取得了胜利,鲁国人也很难将结果转变为一场彻底的歼灭战。更有可能的结果是,齐国人在徂徕山附近构筑防线,将泰安——莱芜一线变成齐国的前沿。因此长勺之战发生的地点应该就是在莱芜盆地的东北方向。

关于干时、长勺的战场情况,大家可以借助GOOGLE地图详加考察。借助这两场战役只是想说明,在春秋之初,泰沂山脉本身还是齐鲁双方的地缘平衡线。或者说就算这两场战役本身的胜负结果发生了变化,但还是会的新的战役让双方回到这条地缘平衡线上的。如果泰沂山脉南北就是中央之国的全部,我相信齐鲁两国的地缘博弈还会长久的进行下去。不过很快,无论是齐国还是鲁国,都会发现最大的威胁并非只是来源于对方。就齐国来说,他的地理结构要好的多,如果齐国人愿意,他们其实是可能置身于中原争霸之外的。而鲁国人的情况就要糟糕的多了,对于他们来说,地处西侧的中原大国——宋国固然一直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但宋国本身的地缘实力决定了他的江湖地位(尽管宋襄公不这样认为),双方更多的是在泗水两侧对那些小诸侯国展开政治上的争夺。作为商王族的后裔,和周最有礼数的国家,宋鲁两国都清楚,即使抛开实力论,灭国的危险也不会来自对方。
  中可惜地处中原边缘的地理位置,使得鲁国所要考虑的并不仅仅是中原那些诸侯。来自南方的长江流域的那些蛮夷才是更让人头疼的。在这些“蛮夷”成为中原争霸的主角之后,鲁国的地缘空间更得更加狭窄了,这也直接导致后来,齐国能能够越赤泰沂山脉,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推进至徂莱山——蒙山一线。而那些‘蛮夷”也将是我们下一节的分析目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