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系列 — 伍子胥如何增强吴国地缘实力
昨天我们分析到了长江古渡的问题。就长江的下游而言,南京是一个分界线,长江过了南京之后,开始正式拐向东流。而在此之前一直到江西九江的江面(也就是鄱阳湖的背面),可以看作是南北向的。一直到三国时期,孙策渡江仍然是选择从这段江面横渡长江,进入太湖地区。在那时,镇江一线的满面宽度仍有40里,并非不能渡江,只是远不及南京以上的江面容易过。因此在唐朝以前,如果希望进入长三角的话,方向上的选择90%仍然是由西至东的。既然选择了东西横渡长江,那么江东的概念也就深入人心了。
对于古人来说,长江的水流仍然之急仍然是一个障碍,因此他们往往选择在长江的某一条支流的入江口作为渡口。也就是说先在支流上面上船,然后转向长江。这与现在长江上的那些能够接收海轮的港口的功能是一致的。
这样看来,如果要封锁渡口的话,可能要封锁一段江面,或者在江口这处设置一道水上封锁线,盘查过往的船只。这种做法当然还是可行的,不过楚人有一个更为简便的方便,那就是切断通往渡口的道路。
如果长江西岸是一片平原地带,要想封锁道路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一段南北状的江面两侧却存在一些密度不算大的丘陵,从形态和走势上来看,算是安徽、浙江境内的江南、浙闽丘陵的余脉。长江以西的由于位于江淮之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江淮丘陵”,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的中部;长江以东的则可以称之为“江东丘陵”,江苏的镇江、南京,安徽的马鞍山是这一丘陵地带的三个重要城市,他们所对应的西陵渡(京口)、燕子矶、采石矶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地标。
实际上,如果是在缺水的西北,这些稀疏的丘陵本身的防御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不过如果辅以江河湖泊的水力之功,再加上坚固的城墙,那么所建成的立体防御系统效力就非比寻常了,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南京城。
在春秋时期的江淮丘陵,水同样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渔邱渡(和县)的西面就是江淮丘陵的分布区,昭关也就位于此(含山县北)。如果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即使守住了昭关也决无可能封锁住渡口的道路。不过在春秋之时,这些丘陵的附近却是一片湖泽之地。这些漫流在丘陵之间的江湖之水,事实上成为了长江西岸的一个隔离带。而昭关所处的位置,在春秋之时是当时唯一通往江边渡口的道路。只不过后来由于自然的作用,以及人类不停的将湿地湖泊中的水排干,以获取耕地的行为,使得通往江岸的道路变得多了起来,昭关也就失去了它的防御作用。从这一点来看,昭关所在地的政府一定要感谢伍子胥,否则是没有多少人会知晓这个地方的。
了解完伍子胥的入吴路线,我们应当清楚了,为什么吴国与其西面的楚国的地缘冲突,要远大于北面的齐国。因为无论是吴,还是后来的越,如果想越过长江,向北方的江淮平原渗透的话,就必须先西向进入江淮丘陵地带。而这时已经是春秋末年了,强大的楚国早以越过大别山向东扩张到了长江下游地区。如果不能战胜这个对手,就不仅仅是能不能向外扩张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生存问题了。
事实上在伍子胥入吴,并帮助吴王阖闾登上王位(具体可参看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的“专诸”的事迹)谋划攻楚大计之前,吴楚双方就已经在长江之上展开了一场大战,这场水战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最早的水战。结果是楚国凭借上游之势取得了胜利,并成功的突入了江东,占领长江东岸的芜湖地区。
对于吴国来说,如果没有楚人的压力,他们最先应该解决的应该是来自后方的越国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楚国成为了最先解决的对象。当然,吴国之所以制定了先楚,后越,再齐的战略攻击方向,伍子胥的个人恩怨应该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诚然这种“攮外不先安内”做法是有点冒险的,不过吴国最终还是差一点成功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伍子胥在战术的运用上的成功。
如果就此认为伍子胥只是运气好,或者是仅仅是个冒险家那就错了。之所以在它身上花费那么多笔墨,是因为他的经历能够带给我们所需要的地缘信息,伍子胥的入吴路线仅仅是一个开始。而之所以现在吴地的民众仍然还在纪念这位春秋名臣,是因为他对于太湖流域的地理结构作出了重大改变,这种改变所造成的影响甚至流传至今。这也是我们下一节分析的方向。
最后说一下“乌江”的情况。如果说春秋之时,伍子胥所能够选择的最北边的渡口是渔丘渡的话,那么到了300年后的楚汉相争时期,方便横渡的江面已经北移了数十公里了。当时这里有一条叫作乌江的小河连着长江,项羽当时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就是从这里跨出江东的土地,颠覆大秦皇朝的。由于在秦朝时,这里已经可以渡江,因此秦人在此建立了乌江亭以为驿站。当项羽在垓下败给刘邦之后,他实际上是在循着原来的出征路线回到了长江边。只不过因为到达江边时,身边已无一兵一卒。八千江东子弟出来打天下,如今只剩下一人,如果项羽还有颜面回到江东,那么他也就不是项羽,而是刘邦了。
由于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于是项王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记载,因此很多后世之人,想当然的认为项羽要渡的是一条叫作乌江的河流。如果再模糊一点的话,甚至会与贵州那条由于被红军横渡过而名声大噪的乌江混为一谈。实际上这里所说的乌江,就是乌江亭。当然,根据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长江渡口的设置情况,渡船所在地也的确很有可能是在乌江边上。但那位亭长当时要项羽渡的绝对不是乌江,而是长江。
注:乌江渡的位置处在安徽——江苏边境的长江西岸,为安徽省和县乌江镇所辖。不过名人现在人人想要,因此在它的旁边,南京市建了个乌江镇(原名林山乡),并且用项羽一条路作为招牌。如果希望去追思项羽的朋友切记不要搞错了。
先把<吴越地缘关系图1>搬过来,一会要对照着看
伍子胥入吴之后,并不仅仅是在口头上为吴王规划出攻楚、灭越、伐齐的大计,而是实实在在的为吴国的基础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之一便是为吴国营造都城。
关于吴都的位置,传统的说法就是在现在的苏州,而苏州也一直以吴文化的中心而自居。不过近年来在无锡和常州交界处也发现了一座春秋大城的遗址。因此苏州的这两个兄弟之城,也希望考证出吴都其实是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其实这种争论无论结果如何,苏锡常平原作为吴国的核心区是可以肯定的。
其实筑城一直是中国人的拿手好戏,只不过吴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后世所谓“南舟北马”的概念,很大程度就是自吴人而起的。因此吴都在建筑时除了一般的“陆门”以外,还有“水门”。而这些水门在后来吴国的征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伍子胥对于苏州城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关于伍子胥建城也有诸多传说。最经典的是他当时已经预感到吴国日后会有难,所以用糯米饭作了很多砖,作为一个城门的基础,日后果然救了一城百姓。这个传说和另一类很经典的传说相似,即民间一说某处城堡坚固,就说是当年建筑时,用了鸡蛋、糯米、红糖的混合物作粘合剂。这些传说是否有理论依据,学建筑的朋友可以提供一个建议。不过我很怀疑这些无论对人还是动物都很有诱惑力的有机物,是否真的能够作为建筑材料。实际上应当是几千年来,饱受饥荒的中国农民的一种幻想(这已经是当时的穷人,所能想到的最滋补的营养品了,只有作月子的产妇才有可能享受到的高级食品)。就像饿极了的人,看到什么都能想到食物上样。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把一种白色的粘土当成是观音娘娘赐给的食物而吃下肚子。
关于中国人筑城,究竟使用了何种建筑材料与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吴都的水门却是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的。我们并不能认为,这些水门只是让城内的水道与护城河连为一体。如果真的这样做,并不会有多少实际意义。最多是让吴王在希望绕城巡视时可以做船而不是马车罢了。
事实上这些城内的水道是需要同外部的江河相连的。我们之前说过,由于太湖本身形成的时间较晚,因此它的用于泄洪的河道多有人工修葺的痕迹。对于吴人来说,将太湖之水引道入海,以减轻耕地的水患;或者将城内水道与河网相连,以为都城运送物资并不需要多少创造力。环境早以使得他们掌握相关的水利工程经验。
不过伍子胥的到来,还是为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赋予了新的意义。既然吴人的优势是在水上,那么他们就需要将这种优势延伸到战场上去,或者说要让舟船获得与马车同等的技术优势。
只不过与马车能够自由驰骋在陆地上不同,舟船的行动必须有水道支撑。这种区别有点类似于汽车与火车的区别。前者的优势在于调控自由;而后者的优势在于,一旦轨道布局合理,它的运量以及性价比会大大超过前者。
对于伍子胥来说,既然他已经将楚、越两国定为最先要征服的对象,那么在通往这两个国家控制区的水路就势必要打通了。在太湖形成的过程中,太湖周边地区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很多的河流,而伍子胥所要做的就是,用人工开凿的方法,将一些同一方向排列,相互距离又不太远的河流连接起来,以通往楚、越两国的控制区。
如果从水的角度来看,吴人的核心在太湖,楚人的核心在长江(中游),而越人的核心而是钱塘江了。因此吴人最先需要作的是将吴都的各个水门与太湖连通,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由于吴都就在太湖边上,工程量实际是很小的。
下一步就是要将太湖与长江、钱塘江连接起来了。如果从理论上来看,通过那条东西向的松江(苏州河)先航入东海,再由东海北上进入长江口,或者南向进入杭州湾(钱塘江出海口)是一条可行这道路。不过这种绕大圈的航线只能是作略路线而备用,是不可能常规使用的。
绕海入江的战术固然是很难作到的,而最为简单的路线,就是在两者之拉条直线(大体上的)。由于楚人已经逼近了江东,因此伍子胥首先要做的是,将太湖与长江连通。这样在与楚人的对抗中,吴人可以通过水道将都城内的兵员和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往长江前线。因此在太湖的西北方向,伍子胥主持挖通了一条运河,直通长江边上的芜湖。昨天我们已经说过了,吴人在伍子胥到来之前曾经攻入芜湖,因此吴人迫切需要将交通线连至芜湖,以阻止楚人再北上寻找渡口以登陆。由于是伍子胥主持修建的,因此这条运河被称之为“胥溪”。需要注意的是,胥溪本身是条运河。由于在实际修建过程中,实际上靠这一小段运河将旧有的河道联通起来,所以工程量并不会特别大。而广义的胥溪可以被认为是太湖——芜湖之间这条水产的全称;也可以狭义的认为是人工修筑的那一小段。
在修建完胥浦之后,吴人还需要一条南向的水路通道直逼越人的核心区。因此由太湖南向入杭州湾运河——胥浦也诞生了。这两条以伍子胥的名字命名的运河,不仅能够让吴都与楚、越两地通过水路进行沟通,而且有利于加强吴王对运河两岸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