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系列 — 越国的地缘结构
图:越国地缘结构图
浙江的朋友,或者是对浙江崛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在之前的解读中,由于吴越之间的地缘博弈主要在平原地区,因此我们将重点放在了江东平原之上。而今天我们则要把目光投向浙闽丘陵,去具体了解一下,“越”这个族群在浙闽丘陵的地缘结构(浙江部分),而解读完之后,相信大家对整个浙江省的地缘特点也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阅读时请参阅〈越国地缘结构图(春秋)〉。
如果单看地形图,面对浙闽丘陵繁杂的地形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如果仔细观察,我们还是能够找到规律的。在解读地缘结构时,山脉河流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也是影响族群发展的两个重要的地理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将山脉看作支撑一个人整体结构的筋骨,河流则是为之输送养分的血管。
既然说我们已经认定了山脉的支撑作用,那我们就不妨来寻找一下,浙江境内的山脉当中究竟有哪条山脉是最为重要的“脊柱”。我们先来看看,如果细分的话,这些山地又可以细分为哪些山脉。如果从北向南排列的话,浙江境内的山脉大致可以划分为:天目山、龙门山、会稽山、四明山、白际山、千里岗;天台山——大盘山——天台山;括苍山、洞宫山、雁荡山等12条山脉。如果对中国历史文化比较感兴趣的朋友会发现,这些基本都呈西南——东北方向排列的山脉中有很多“名山”。好在我们评选“脊柱”的依据不是名气,而是它的地缘位置,因此未被“入选”的山脉所在地的旅游部门,也不要有什么想法。
现在我们可以公布评选的结果了,最终获得浙江“脊柱”称号的就是仙霞——天台山系(包括两山中间过渡的“大盘山”)。这条发源于武夷山(江西福建交界处),东至杭州湾口,呈对角状切割浙闽丘陵(浙江部分)。如果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仙霞——天台山系的确位于诸多山脉的中间位置,但作为“脊柱”光有居中的位置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在地缘结构上起到关键作用。
如果从地缘文化的角度看,仙霞——天台山系也是一条重要的分割线,这也是它最终当选“脊柱”之名的真正原因。从先秦的越文化来看,脊柱两侧虽然同属于越文化,但还是有着一定区别的,这也就是所谓“内”“外”越之分。在我们之前的讲述中,所谓的“越国”主要指的就是内越这支,在当时被称之为“于越”;而于越的东部则是“外越”,也称为“瓯越”,或者“东瓯”。
任何一个文明都必须有一条养育它的河流,象血管一样为文明输送养分。而于越的主动脉就是“钱塘江”水系。说到钱塘江,它的很多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名字。准确的说,它从山上下来,进入平原(钱塘江是杭嘉湖平原与绍兴平原的分割线)之后才被称之为“钱塘江”。只是由于这段江面处在政治经济中心之内,因此“钱塘”之名也就成为了整个水系的代言人了。而钱塘江位于龙门山西侧的中流则被称之为“富春江”(位列十大传世名画的《富春山居图》就是描绘此地的景色)。而钱江上游的水源则有两条,北源叫“新安江”,一般被认为是钱江的正源。只新安江这个名字不太出名,在将它的主流筑坝变成“新安江水库”之后,当地政府觉得应该有个更有气势的名字来与之相配,于是“千岛湖”成为了“新安江水库”的新标签。不过千岛湖的出名,固然与景色优美有关,但更多人是因为有个与农业有关的矿泉水厂家,一直在广告中声称它所卖的水取自湖底而知道了这个人工湖。
相比于北源,南源的“兰江——衢江”段,对于“于越”来说更为重要。因为这段江面与其东面的支流共同冲积而成了“金衢盆地”。当年于越之族正是先在此繁衍生息,继而沿钱江水系北上宁绍平原,融入中央之国的。
如果我们跟着越人的足迹沿钱江水系北上,会发现他们最先到达的是绍兴平原,并且很容易越过钱塘江向北进入杭嘉湖平原。而位于宁绍平原另一端的“宁波平原”则拥有自己独立的水系——甬江水系,甬江是由四明山北侧的“姚江”,与发源于四明山东麓的“奉化江”二江汇集而成了。前者因著名的新石器遗址——河姆渡遗址而闻名于事;而后者中“奉化”之名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因为蒋氏家族。
由于甬江水系的独立性,所以顺流而下的越人最先开发的是绍兴平原,并以此为依托进入太湖平原。不过钱江水系、涌江水系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是向北流入杭州湾(包括二者之间的曹娥江也是如此)。这些特点使得居住在这些河流两侧的“于越”族,地缘扩张的方向更容易指向北方,也更容易与中央之国的其他地缘力量(特别是太湖之侧的吴人)发生冲突与交流。更多的交流也让“于越”族所立的“越国”最先为中央之国所认可,继而在越人体系中占据优势,并最终成为整个“百越”之族的代言人。
简而言之,北流入海的钱塘江水系可以称之为越人的母亲河。而绍兴平原、金衢盆地,加上稍后开发宁波平原,共同构成了越国的根据之地,也就是所谓的“内越”。这种影响延续至今,绍、宁、金、衢,加上钱江入海口的杭州也成为了浙江腹地最为重要的五个城市。由于杭州连接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与杭州湾的枢纽位置,也让它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整个浙江的地缘和政治中心。
现在我们要将目前投向仙霞——天台山系的东侧了,如果要为这一地区在公元前找到一个地缘标签的话,那就是“东瓯”。如果从历史地位来说,“东瓯”地区在中央之国的地缘位置并不突出。多山的地形让它在以农耕为主要特点的文明中,很难获得突出的位置。尽管在我们的印象中,整个浙江应该都可以与富庶的“江南”挂上钩,但在古典时期,江南的盛名其实是来源于杭州湾两侧的平原。而在最近三十年,这种情况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一切都是因为温、台两州的崛起,特别是温州商人是那世界级的知名度,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东瓯”地区的地缘结构。
“东瓯”在春秋时期是属于所谓的“外越”,也就是说“越国”对于这一地区的控制其实是属于间接控制。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居于其上的“瓯越”族,与“越国”的“于越族具有不同的地缘文化。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山脉的阴隔是主要的原因。我们先来看看“外越”都有哪些山脉,
外越的山脉主要有:洞宫山——括苍山——雁荡山,这些山脉比之内越的山脉要更高,也更密集。而由于仙霞——天台山系的分割,外越的河流走向也与内越截然不同,基本都是向东直接流入东海的。这些水系主要包括由台州地区入海的灵江;以及由温州地区入海的瓯江、飞云江、鳌江(合称“浙南三江)。
越人最初的迁移路线应该是自海上逐次北上的。当他们顺着外越的这些河流西向进入丘陵腹地之时,会发现洞宫、括苍、雁荡三条山脉之间基本没有成规模的河谷盆地,只有在越过仙仙霞——天台山系之后,才有可能发现规模较大的金衢盆地。这些险峻山脉的阻隔也造成进入钱江水系的越人形成了具有独立地缘属性的“于越”族。
而留在外越的瓯越之族虽然在河流两侧找到些小规模的谷地生存(如瓯江上游的丽水盆地),但这些不成规模的小块平原,并无法支撑瓯越族整体转化为农耕民族。因此瓯越的地缘中心仍然是在那几条河流的入海口,或者说他们保留了越人海洋民族的原始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