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系列 — 上党高地的地缘结构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今天我们来说说“上党”。先来解释一下上党这个概念。如果你对先秦的历史略有所知的话,一般都会知道“上党”,因为秦赵“长平之战”就是发生在“上党”。相信即使有西方人来书写古代战争史,坑杀了40万赵卒的长平之战也会占据一席之地。而“上党”之名最初则是来源于它的地势。

  我们沿太行——吕梁山脉之间在山西高原上穿行后,就会发现,除了呈线性排列的运城、临汾、太原、忻定、大同五大盆地之外,在山西高原的东南部还有一块地区我们没有分析到,这块地区的特点就是群山环绕,整体地势较高,先秦之人甚至视其为“天下之脊”(相当于现在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的地位了),喻其“与天为党”,因此取名为“上党”

  

  上党的西部是太岳山脉,这条山脉和它南北延伸的余脉将上党地区与临汾——太原盆地切割开;而它的东面,就是太行山的主脉了,如果能够穿越太行山,我们将进入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至于说上党地区南部的分割线,则是王屋山。在我们整体观察山西高原的地形时,我们会看到,中条山脉与太行山脉之间,有一段不算太长,但海拔甚高的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将二者联系起来,而黄河正好也在此有个向北的弯曲,与之呈平行状态。这段山脉就是王屋山。有的时候它会被认为是太行山主脉的一部分,不过最起码在那位意志力坚强的愚公看来,王屋、太行两山还是属于两个不同的山体。在上党的北面,太岳山脉与太行山脉之间仍然是有一些连续的山体相连,只不过这部分山体没有被整体命名罢了。

  

  按照一般的规律,这块被太行——太岳——王屋等山脉包围的地区,应该是一块拥有巨大潜力的大型盆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所谓“上党盆地”的体量差不多可以等同于其他几大盆地之和了,在这种情况下,“上党”将更有可能成为山西高原的地缘中心。可惜的是,目前我们还只能将这片群山环绕的地区称之为“上党高地”,而不是上党盆地,或上党平原。因为地球之下的力量,和河流的冲刷,还没有将上述这些山脉,延伸至上党高地的这些山地修理平整。也就是说,无论你从哪个方向翻越大山,进入上党地区后,都仍将面对大片的山地。在古人看来,穿越这片高地的难度,并不比我们使用现代交通工具,穿越青藏高原的难度要低。

  

  说实话,就整个上党高地的地理结构而言,并不是一块特别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地区。因此上党最为出名的农产品是一种生长于山地之中的药材——党参,从药名我们也可以看出,党参最初为人类所利用,即是在上党地区。当然,上党高地这中也并没完全没有平整之地。这些山脉在向中心点延伸之后,总会在它们的最低点处相会,而流淌在这些山脉之间的河流,也有机会在上党高地的中间,淤塞出一些较为平整的土地。

  

  我们知道,平原的诞生一般都是与河流有着密切关系的。在人类还没有进入文明社会时,那些发源于高山之上的河流,就在不断的将山地之上的土壤向低海拔地区运输,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冲积平原;而当人类开始生存在这些平原之上时,这些河流又会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水源。因此在研究任何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理单元时,我们都要观察它的河流分布情况。


上党高地地理结构图
如果以河流来划分整个上党高地,可以由北至南划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北部的“漳河”流域(古称漳水);另一块则是南部的“沁河”流域(古称沁水)。我们先来说说漳河。从体量上来看,漳河流域的面积要更大些。漳水在下游的河北平原之上,也发挥了重要的地缘作用。而漳水在整个上党地区的上游水系,并不是简单的一条河流,而是呈伞状分布,主要的源头有两支,北支叫作“清漳水”,走向是沿着上党高地的东北部山地流域,然后在穿越太行山脉之前,与南支汇合成为“漳水”流入华北平原,并最终注入黄河(古)。
  清漳水由于基本都是在山地中穿行,因此受关注度并不如它南面的兄弟高,因为与清漳水不同的是,漳水的南支——浊漳水则孕育出了上党高地的地缘中心——长治盆地。
顾名思义,长治盆地的得名是因为设立于它上面的行政中心是“长治市”,而在唐代,这一地区曾经被叫作“潞州”。其实每一个王朝统治者都有权利按他的意思为一个行政区改名,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并不是我们在这里所关心的。我们所要关注的是,为什么长治盆地会成为上党高地的地缘中心。
  
  成为地缘中心的原因,当然是因为长治地区有较为平整的土地,充足的水源,可以为人类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提供地理基础。长治盆地之所以有相对平整的地形,而这一切都是同浊漳水分不开的。与清漳水孤独的在山地中流淌有所不同的是,浊漳水在长治盆地中由北至南又分为了三支,即为北、西、南三源。长治盆地也正是在这三个支流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而浊漳水也因此成为了长治的母亲河。
由于长治盆地是上党高地中体量最大的盆地,因此它有时也被称之为“上党盆地”。不过如果让长治地区独享“上党”之名,相信最起码有一个地区会跳出来反对,那就是位于长治之南的“晋城”市。
  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张〈山西行政图〉中看出些端倪,尽管说行政区的设立,并不一定会完全按照地理结构来划分,但地理结构及由此而引发的地缘文化的差异,无异是行政区划分的重要参照。如果单从行政划分来看,整个上党高地,大部分是由北部的长治地区和南部的晋城地区所占据。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种行政划分的地缘基础是什么。

山西行政图
清、浊两条漳水虽然覆盖了上党高地大约3/5的地区,但它们并不是上党高地的全部水系,也就是说上党高地还有2/5的土地,是由其它的河流滋润的。如果按照这些河流在上党高地的分部情况来看,流经上党高地南部(也就是晋城地区)的河流主要有两条,丹河和沁河。当然,按照早期的命名方法,它们是被称之为“丹水”和“沁水”的。
  实际上丹、沁两水是属于同一水系,因为它们在向南穿越太行——王屋两山之间,进入河北平原后合二为一了,而由于沁水的水量更大些,因此合流之后的下游河水仍然被称之为“沁水”,并注入黄河。从这个角度看,丹水被划为沁河的支流。不过如果参照漳水的情况,合流之前的沁水,与丹水,更应该被看作沁水的两个共同支流。或许将之命名为西沁水、东沁水更易于我们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怎么命名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的。只要大家理解了,上党盆地的北部是漳水的上游水系覆盖,而南部是由沁水的上游水系贯穿就行了。
  
  与清、浊两漳水有所不同的是,沁、丹两水在南北贯穿南上党高地时,对周边土地的影响,并没有出现极端的差异。也就是说两条河水在上党高地中,都冲刷出了一片谷地。只不过相比之下,丹水所处的盆地体理要更大些,因此也就成为了南上党的地缘中心。
晋城市就是设立在丹水谷地之中的,所以这片谷地也被称之为“晋城盆地”,在晋城市的西南侧有一个县叫作“泽州”,在唐前后的历史中,泽州之名也是这片盆地的行政名称,因此晋城盆地也被叫作泽州盆地。丹水也被叫作“泽水”,据说改名叫丹水是因为秦军在丹水之侧屠杀了四十余万赵军,河水都被染红了。其实这个传说未必准确,但长平之战的地点的确是在丹水的源头处。我个人一直不太相信四十万赵军是被活埋的,因为秦军的战功是以首级论的。在商鞅所设立的“二十等军功爵位制”中,只需斩获敌军“甲士”首级一个,即可有房一处,地一倾,外加仆人一个。四十万颗人头,意味着多大财富是不言而喻的。
  
  既然长治、晋城是南北相连的两个盆地,那么它们当中应当有一片山地,作为地理分割线。如果我们在〈上党高地地理结构图上〉寻找的话,就会在丹水的源头处找到一条小山岭。这条体量很小的山岭就是二者的分水岭,北面则是浊漳水流域的“长治盆地”,南面则是丹水流域的“晋城盆地”(图上标注为“泽州盆地”)。而这条小山岭的南侧,就是长平之战的发生地点。由于这条小山岭的体量过小,我们在现有的地图上很难找到它的官方名称。但由于它曾经在长平之战中,为秦军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一些史料中也被称之为“秦岭”。非常巧合的是,在渭河南侧的秦岭中,也发源了一条丹水,那条现在被称之为“丹江”的河流更为知名,因为它是连接渭河平原与南阳盆地的重要通道(丹江通道在之前曾经分析过)
现在我们要来关注一下沁水谷地了,这片谷地的行政中心现在是阳城县,辖于晋城市。其实在战国时期沁水地区的地缘中心在阳城县东北方向的“端氏”(目前为镇级单位),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阳城地区当时还是一片湖泽。阳城县址所在地在先秦时曾经叫“濩泽”,我们知道,凡是叫泽的地方最早都是湿地,不过这些湿地一旦被开发为耕地后,往往就会成为该地区新的地缘中心(云梦泽完全消失后诞生的“武汉”三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关于“端氏”我们可以顺便说一下,在魏、赵、韩三家彻底瓜分完晋国的土地后(也就是绛都、曲沃那点地了),晋国最后的君主最迁至端氏。无论如何,直接杀掉一个君主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将这些末代之君放在一个四面封闭,而又没有太大潜力的地方等死,是最好的选择。当年越王勾践就曾经给吴王夫差同样的选择,只不过这位曾经的霸主选择了将他的生命留在了吴都,这种结局虽然有些凄凉,但亦不失为一个英雄的选择。
  注:,晋国公室被迁往端氏的时间是公元前369年。二十年后,晋国的末代君主 “晋静公”在赵韩两国的战争中还是被等不及的韩国人所杀。晋国从此绝祀。
我们可以将阳城附近的沁水流域称之为“阳城盆地”,并与长治、晋城两盆地并列为上党三大盆地,或者说是广义的“上党盆地”。不过说实话,沁河谷地其实还是以山地为主,那些错落分布的山地使得沁河两岸(上党高地部分)基本没有大片连贯的平原。因此南上党的地缘中心一直是位置地理结构相对较好的晋城盆地。
  
  其实即使是地理条件相对最好的长治盆地,也无法与山西高原上其他几个大型盆地相比。特别是无论你从哪个方向进入上党高地的地缘中心:长治——晋城地区时,都需要穿越大片的山地。不过上高高地更大的价值在它的位置,当你想从太原——临汾——运城三个地缘地位最为重要的盆地,越过太行山进入华北平原时,上党高地都是必经之路。这些道路一共有五条,除却南北两条道路是沿着上党高地的外缘前进之外,有三条是直接经过上党高地。如果晋国和之后的三晋不想向华北平原乃至中原扩张的话,也许他们会选择放弃上党高地,但当他们将东进作为战略方向后,上党高地就成为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巨大障碍了。
  
  正是由于上党高地具有如此之高的战略价值,加上又有几块盆地作为地缘支撑。因此在魏、赵两国将西、北部几个条件较好的盆地,定为势力范围后。韩国则将上党高地作为了自己在山西高原的主要根据地,也在三家分晋之处,瓜分了上党高地的大部分城邑。只可惜由于上党高地的枢纽作用对于魏、赵两国同样重要,所以韩国希望独占上党高地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而这其中又以赵国的反对最为强烈,因此在〈三晋主要扩张区示意图〉中,上党高地也被列为“韩赵争夺区”。
  
  对于上党高地的战略作用,主要是在“路”上,因此在分析完上党高地的基本地理结构后,我们会着重把上党高地的主要路径,特别是穿越太行山的路径解读一下。其实研究地缘结构的重点即在“山、水、原(平原)、路”之上,因山而有水,因水而有原,要想连接这些平原又需要有路,而这些道路往往又与河流紧密相连。理清了这些地理关系,我们就可以无视地图上那些不断变化的行政名称了,因为在地理结构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下,今人和古人的选择并不会有质的分别。
  
  不过要想解读道路,我们首先要清楚这些道路通往何方,对于上党高地的道路而言,它们的终点是河北平原。因此我们下一节需要先观注一下河北平原在战国前期的地缘结构。或者说最起码要看一下,魏、赵、韩三国是如何瓜分晋国在河北平原上的土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