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系列 — 战国时期河北平原的地缘结构
今天我们要走出山西高原,去看看在战国初期华北平原的情况了。应该说这个时间点,黄河下游的地缘结构与春秋晚期并没有质的变化。齐、楚两个大国还是从山东半岛和江淮流域,不断的向华北平原渗透,而那四个末落的贵族〈郑、卫、鲁、宋〉与仍然不断有在大国中摇摆,以期保全自己的国土。至于那些残存下来的升斗小国们,更是只有任人宰割的命运了。
唯一有大的变化的是晋国。晋国的分裂让我想起了苏联分裂那年,我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美国漫画。一位老太在欢呼,美国最大的敌人终于倒下了。但一位将军却严肃的告诉她,这意味着美国又多了14个敌人。这则漫画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苏联分裂后的政治后果,但用来形容三家分晋之后,中央之国的地缘形势,倒也十分贴切。因为对于有意在中原争霸的国家来说,他们的确是又多了两个敌人。
与苏联分裂后,变成一个元气大伤的大哥,和十四个无所适从的小弟不同的是,魏、赵、韩三国在战国时期都属于同等数量级的一流强国。这不得不说是当日在晋国的大旗下,打下的基础好。而三晋之所以能够在独立之后,就跻身强国之列,最先应该感谢的人是晋文公,正是因为晋文公当日助王室平乱,受封河内的土地,才使得三晋有机会瓜分晋国在华北平原的遗产。
晋国和晋文公的道德问题自有文人们去关心,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晋文公无论采取哪种手段为晋国扩张土地,都是无可厚非的。只是晋国为王室平乱,灭阳樊、原国都是在同一年(公元前635年)。这似乎让人感觉到,晋国有点急不可奈。当然,对于一个62岁才继承君位,在位只有9年的国君来说,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作点贡献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晋国急于将南阳之地收入囊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战略因素,就是晋国需要一条不必绕经崤山——洛阳盆地,就可以进入华北平原的快速通道。而这条通道的终点就是在现在的济源市西侧,也就是阳邑、原国所在地。这条快速通道就是太行八陉第一陉——轵关陉。
说到晋国对东进的渴望,在之前的“假途伐虢”一役中就显露无疑。但问题是,这条道路最初其实并不是为山西高原进入河北平原设计的,而是一条为渭河平原东进中原开拓的通道。虽说晋国通过控制崤函通道(主要是取得了“陕地”,也就是南虢故地的控制权)成功的阻止了秦国东进的脚步,并逼迫秦穆公不得不以“称霸西戎”聊以自慰。但对于身在临汾——运城盆地的晋国来说,这条通道实际上有点绕圈子。且不说崤道有多少的凶险,单是需要两次渡河,才能进入河北平原就够让人头疼的了。
如果我们只看平面地图,会很容易发现,临汾——运城盆地与南阳之地及整个河北平原之间的直线距离,比绕经崤函通道要短的多,而且不用渡过黄河。只不过当我们把平原地图换成地形图的话,就会发现如果晋人想走捷径的话,他们最大需要考虑的就是如果跨越巍巍太行。
应该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需要,再艰险的地方,人也能开辟出道路。太行山脉固然是难以逾越,但史前的造山运动,也为它留下了许多东西向的峡谷(横谷),这些峡谷除了为注入河北平原的河流提供通道以外,也为人类翻越太行山提供了可能。只不过这些峡谷往往都是海拔上千米的断层岩壁,如果不用人力加以开凿,是无法通行的。
不过对于晋人来说,暂时还不用为工程问题而烦恼,因为已经有“天神”帮忙将太行、王屋两山稍稍向北搬移了一点,使得王屋山与中条山脉之间让出了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读的“轵关陉”,而在传说中感动天神的人就是那位“愚公”。
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了。太行——王屋两山当然不会真是天神帮忙搬动的,但这个故事的流传,却反映了山西高原南部的族群,是多么渴望有一条直通河北平原的通道。我们很容易在地形图上,看到这条快速通道的存在,毕竟中条——王屋两山之间的这条分割线,还是比较明显的。就晋人来说,他们当然不用真的象愚公那样挖山不止,或者是企求天神帮助移山开路。但当年晋文公要想带领晋军通过这条通道,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问题并非出在道路本身上,而是生活在其中的人的身上。因为按照我们的划分,这还可以算是一条战略通道。即它的宽度可以保证生活于其中的族群有自给能力,只不过是在通道的最东西两头,王屋——中条两山之间的距离又接近了。换句话说,你可以在这条通道中建立城邑等聚落区,而不是仅仅构筑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当然,轵关道的这种两头窄,中间宽的地理格局,也让使得在两头设立关隘成为可能性。在战国时期,通道的东头最窄处,被构筑了一道叫“轵关”的关隘,这些通道也因此被称之为轵关道。至于说这条道路的腹地,晋人在取得控制权后也建立了一个叫“垣”的城邑,现在你仍然能够在那里找到一个叫“垣曲”的县城级市,以及东西向分布的一系列乡镇(垣邑在图上忘记标了)。而在晋文公之前,这些山中的土地,当然还是被那些戎狄所控制的。
对于那些戎狄,史家们当然不会有专门的章节来记录他们的情况,我们更多的只能从他们与诸侯们的接触中了解他们的情况。就轵关道中那些戎狄的情况,在晋国的历史中最少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晋惠公曾派太子去征讨一支叫“东山皋落氏”的戎狄,而这支戎狄的居住地就是在轵关道上,现在我们在垣曲县城东侧还能找到“皋落乡”。
另一次则与晋文公有关了,我们前面说了,晋文公之所以能为晋国谋得河内、阳樊之地(只是一个正式授权罢了,真没有,晋国也一样要东进),是因为他们在秦国之前,先到达洛邑,抢得了头功。而晋国之所以能在秦人到达之前就解决战斗,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千辛万苦而打通的“崤函通道”,而是选择了轵关道这条快速通道到了南阳之地,然后渡过黄河到达洛邑。只不过这并不代表晋人已经取得了轵关道的控制权,因为晋文公采用了一个非常“和谐”的手段来快速通过轵关道。这个手段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是百试百灵,就是“行贿”。行贿的对象则被史家们记录为“草中之戎”和“丽土之戎”。也许他们和那个“东山皋落氏”是一族的,反正史家们对于这些边缘民族的处理总是很随意的,我们永远无法搞清他们的命名规律。不过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他们是几支不同的戎狄部落。因为之前晋惠公之所以要去征讨“东山皋落氏”,是受到了他新纳的美人“骊姬”的怂恿。理由当然是,这去讨厌而又凶悍的戎狄经常袭扰晋人。而据有些史学研究者的推断,这位骊姬夫人可能就是来自于所谓“丽土之戎“的。就象那些华夏诸侯们经常相互攻伐一样,生活在一起的各戎狄部落也并非铁板一块。这位引发了“骊姬之乱”,并间接导致晋文公上台的美人,借晋人之手灭掉自己的仇家倒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上面这些内容,更应该是那些狗血的导演编剧感兴趣的话题。对我们而言,只需要知道最起码在晋文公继位之初,轵关道还不是在晋人的掌控之中。不过在晋人将轵关道东出口处的阳樊、原国给灭了后,轵关道中的戎狄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轵关道中求生了,等待他们的命运只能是被融合或者迁移。一般认为晋国在城濮之战中,使用的就是轵关道。不过我个人对晋国是否在城濮之战前就取得了轵关道的控制权表示怀疑(史书中没有记载了),因此晋国灭原灭阳樊之后的第三年,城濮之战就爆发了,晋人的注意力也一直是在河、济一带。这么短的时间,要想把这些为患晋国多年的戎狄消灭掉,的确有点紧。当然,对于势力正盛,已经进入南阳之地的晋人来说,这也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暂时不能武力征服,城濮之战前,银弹或许能够再助晋人安全的通过轵关道。假使历史真的如此,那么之前的那张《城濮之战晋军行军路线图》的西段就要做些修改了。
通过上述这些内容,相信我们已经对于轵关道的战略地位有些直观的认识。明天我们将要分析,轵关道以及南阳之地在三家分晋之后,处于谁的控制之下。到时另两条重要的太行通道,太行陉和孟门陉(白陉)也将出现在大家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