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系列 — 太行陉和孟门陉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如果上党高地真的是一片不毛之地,那么晋人很可能在取得轵关陉的控制权后就满足了,因为这条快速通道足以满足晋人进入河北平原,入主中原的愿望。问题是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那样,上党高地虽然山高地贫,却也有长治、晋城两个盆地适合人类大规模聚居。而周边的那些山地,虽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有难度,但在那些小型的河谷中,却也活跃着不少戎狄部落。即使晋人看不上这些土地,这些戎狄们也会不断的从东西二个方向,向河东之地、河北平原袭扰。仅从南阳之地这个地理单元来看,就存在两条通往上党高地的路径。如果加上上党高地与中条山之间的轵关陉,就是三条路径,也就是太行八陉中的“南三陉”

  
  对于晋人来说,一劳永逸的办法是将上党高地收归晋国所有。通过军事手段这根大棒,和“和戎政策”这根胡萝卜,耗费了上百年的时间,在三家分晋之时,魏赵韩三国已经可以将整个上党高地作为遗产分配了。而南三陉的控制权就不仅仅是确保南阳之地不受侵扰的问题了,除了在北方扩张的赵国以外,魏韩两国都需要这些路陉来连接自己在河北平原以及中原的土地。
  
  对于魏韩两国而言,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他们在济水以南的中原地区,都拥有大片的土地(在后面会分析魏韩两国在中原的地缘格局),而如果想从魏国控制的河东之地,和韩国为主的上党高地进入中原的话,南阳之地都是必经之地。也就是说无论是谁完全掌握了这块土地,都势必会对另一国造成分割。因此魏韩两国之间的地缘矛盾,始终是围绕着南阳之地而进行的。在分析两国在南阳之地的博弈情况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看看,那两条翻越太行山的路径到底是什么走向。
如果从大的地理格局来看,两条独立的山脉之间,往往都存在着天然的路径,就象中条山与王屋山之间,有轵关陉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大至呈东西向的王屋山,与太行山之间也应该有通道才对。不过问题是王屋山与太行山之间的联系,要紧密的多。如果不是王屋山走向与太行山脉有异,又有足够的高度来显示自己的存在的话,我们甚至很难找到二者之间的分割线。事实上王屋山在很多时候也的确是被看作太行山脉主脉的一部分。如果要在这二者之间寻找通道的话,那两条流经两山之间的泌水、丹水倒是不错的选择。正如我们一直所说的那样,沿着河流走,不仅不会犯方向性错误,也不必为水源发愁。
  
  最终受到垂青的是丹水,这并非是说沁水两岸就一定不能修筑出道路。除了轵关径以外,其余穿越太行山的通道,都需要在峡谷中穿行,很多道路都不得不开凿在石壁之上,而古人又不象我们一样,可以从利用地球积累数千万年的资源,所有的工作都要依靠人力来做,因此一般会选取地缘价值更大的地方来修路。我们在上党高地一节也分析过了,相比沁水河谷来说,丹水两侧的晋城盆地,地理条件要好的多,是南上党地区的地缘中心。因此将之与南阳之地连接起来,会更有价值。至于说沁水河谷(或说阳城盆地),自有与晋城盆地横向连接的道路,这条道路最终还将通往临汾盆地的“翼”都,以和晋国的政治中心相连。这条直接穿越太行山,将晋城盆地与南阳之地连接起来的通道被称之为“太行陉”,在太行八陉中排名第二。
  
  太行陉其实并不是一条道路,这一点并不奇怪,人类在不同的时期,往往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在同一区域对修建道路的路线,做稍许调整,就象现在的许多道路,其实就是沿着古代的驿道在修建,但又不一定会完全重合。而太行陉在穿越太行山脉分水岭的时候,其实也分成了两路,一路沿丹水前行被称之为“丹道”;另一路则在丹道的西侧,由于道路曲折,被称之为“羊肠坂道”,我们一般形容曲折的小路为“羊肠小路”就是来源于此。两条道路在穿越太行山,进入晋城盆地之后又合为一条了。因此后人将筑关的地点选定在太行山的北侧,而非分水岭处,所筑之关就叫“太行关”,后改称“天井关”。
  并不能十分确定当时分得晋城盆地的韩国,有没有在太行陉中筑关,亦或是选择丹道还是羊肠坂道作为进入南阳之地的道路(秦汉以后,肯定是以羊肠坂道为主)。但进无论选择哪条支路进入河北平原,都会先到达丹水西岸,并最终行至沁、丹两水相会之处。因此在这里构筑个城邑,以作战略控制就非常有必要了。这个城邑被称之为“野王”,也成为了韩国所控制的“南阳之地”的地缘中心(大致位置就在现在的沁阳市)。
  
  在三家分晋之后,“野王”及其以西地区,基本都在韩国的控制之下。而魏国则占据了垣邑,控制了轵关道的腹地。这意味着,轵关陉的东出口,及太行陉的全部,都在韩国的控制之下,魏国在河西、华北平原的土地实际上被韩国切割为两部分了,至于说魏国又有什么应对办法,留待明天再分析了。
分析过了轵关陉和太行陉,前者是中原通往河东之地的快速通道,后者则是上党高地南入洛阳盆地以及中原的最佳通道。应该说,韩国通过控制沁阳以西的南阳之地,掌握了东西交通的枢纽。其实韩国在三家分晋之初,就将主要的方向定位于华北平原了。这固然是与魏国在河东的强势地位有关,但在韩国人自己看来,也许是棋高一着了,毕竟是否得中原,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
  与韩国人相比,魏国主要占据的是沁阳以东部分的南阳之地,而现在的焦作市以东至新乡部分则为卫国控制区。而由于韩国所控制的南阳之地,实际上分割了魏国的国土,因此双方在此的博弈始终贯穿于战国时期。那么魏国所控制的区域中,是否还有穿越太行山的通
道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南阳之地的东头,还有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就是南三陉的最后一条——孟门陉(也叫“白陉)。


与轵关陉和太行陉相比,你很难在现有的地图到找到孟门陉的位置。因为这条路陉在现在并没有成为沟通上党地区与华北平原的主要通道(前两条都有国道和省级公路),而只在其旁修建了一条县级公路(叫黑毛沟公路,这个等级的公路,在一般的地图上是不显示的)。
  
  孟门陉的基本路线是沿着一条叫“磨河”的河水前行的,在沿磨河峡谷北向穿越太行山后,在到达晋城盆地东北部的陵川县后,再西向进入晋城盆地。至此,你可以西向穿过丹、沁两水最终到达临汾盆地;也可以北向迅速进入长治盆地。
  关于魏国是如何沟通他们东西两块国土的,一直是一个困扰大家的难题。我们会在很多的民间历史地图中,看到魏国的疆土呈n型将韩国的国土包围在内。或者说是沿着上党高地的东北部向西北方向为魏国延伸了一条狭窄的国土至太原盆地,然后沿着太原盆地的东南部再沿伸一条国土与临汾盆地相连。之所以会有很多研究战国历史的方家,会画出这么一条怪异的曲线,可能是因为史书中记载魏国曾经分别与赵韩两国易地。在与赵国的交易中,魏国所换出的是“榆次,阳邑”两邑(分别在现在的晋中市,太谷县);而与韩国的交易中,则让韩国额外得到了高都、获泽两邑(现在的高都市,阳城县境内)。
  魏国换给赵国的两邑位于太原盆地的西边缘;而换给韩国的两邑,则分别位于晋城盆地和阳城盆地之中。这很容易让人将其连成一片,并再从太原盆地向南与临汾盆地相连。这看似为魏国找到了一条连接东西国土的通道,但如果让政治家或军事家来选择的话,是很难将自己的国土安全,系于这样漫长的山地通道中的。而仅凭这几个城邑,也很难将魏国的国土连成一片。事实上这几个城邑,对于魏国来说,应该是深入对方腹地的“飞地”,因此它们最后的命运也不可避免的成为被交换的筹码。
  其实我们在三家之晋开篇已经分析过了,对于魏、赵、韩三国来说,在独立之初,都存在犬牙交错的地缘情况。而后基于大家的卡位情况,分别确立的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为了整合自己的势力范围,就需要交换出对方所需要的筹码。这种筹码可能是三家分晋之初,从另几家瓜分而来的土地;也有可能是在战争中,从对方腹地中所侵占的,无法长期控制的土地。而河西之地,太原盆地及以北地区,上党高地,就是魏、赵、韩三国为自己确立的势力范围。
魏国与赵国达成地缘平衡,很好理解,因为大家的扩张方向暂时还不会有冲突之处(都是东西向)。而魏国之所以没有费力去与韩国人争夺上党高地的控制权则,是因为对于魏国人来说,最为便捷的东西大通道就是轵关陉。如果我们观察一下魏国初都的“安邑”(今夏县),就会发现,从安邑出发,无论是南向越过中条山,渡茅津渡进入崤道;还是东向进入轵关陉都非常的方便。特别是轵关陉,魏国通过它可以很方便的进入中原,与他们在中原的另一个都城“大梁”(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沟通。魏国在三家分晋之初就已经分得了轵关陉的腹地,唯一的障碍无非就是韩国所占据的南阳之地罢了。
  而如果魏国人希望从华北平原通过孟门陉,经长治盆地进入太原盆地然后再进入临汾、运城盆地的话,实际上还是要穿越韩国甚至赵国的控制区,并且道路要艰险漫长的多。因此魏国才所谓送出他们在上党高地的据点,以希望在韩之“南阳之地”打通一条通道。而基于实力的对比,即使魏国没有在韩国的南阳之地获得道路的所有权,其实也不会影响他们的通行权的。魏韩两国X型交叉的国土,让他们不得不选择一种共生的生存状态。
  至于赵国,则更有机会将自己的国土连成一片,只不过这并非代表赵国就可以绕过魏韩两国,相反韩赵两国、魏赵两国在上党高地及河北平原进行了长期的地缘博弈。至于说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则是我们下节的分析重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