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系列 ——大陆泽的地缘概况
其实大陆泽这个古泽,曾经多次在之前的地图上出现。不过当时的重点并不在大陆泽,因此只是大致标明了它的位置。就大陆泽而言,很多时候是和黄河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黄河曾经多次流经大陆泽,但这并不代表大陆泽就是因黄河而形成的。实际上大陆泽是由发源于太行山脉的众多河流汇聚而成的,这些河流号称“九河”(其实只是概数,真实数量只多不少),我们之前分析过的滹沱河和滏阳河都曾经对大陆泽的形成作出了贡献。而河流之所以在此汇聚,则是因为这一区域的地势较低。
有一种说法是,当年大禹曾经主持疏导了这些河流,并让它们与黄河的干流汇集在一起,向东北方向流入渤海湾。因此这一时期的黄河也被称之为“禹贡黄河”。直至邢、卫两国被戎狄们赶到河济平原之上时,黄河都是穿大陆泽而过,并将众多源自太行山脉的河流带入大海。不过邢、卫两国迁走后不久(30多年吧)到了公元前602年,黄河的主流改道向南(但还夺济水入海,也就是现在的位置),这一次改变一直持久到西汉时期。 黄河的这次改道并不代表之前的河床就不会流入河水了,在人类还不能用堤坝将黄河河道固定死时,黄河下游出现分支是很正常的。因此我们会在众多历史地图上,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有两条河水分别流入渤海湾。其实即使原来的“禹贡黄河”河河道,不再流入黄河水,这条水道也还是有充足的水源的。那些之前为大陆泽提供补给的众多河流,依旧汇入大陆泽,然后再依原路汇入黄河。只不过脱离的黄河的河北平原北部水系,后来自成了一个系统,就是“海河水系”。而大陆泽以下的那些水道,也没有浪费,成为了古卫水的河道。之所以要做这些分析,是想告诉大家,河北平原在战国时期的地理结构,与春秋时期并没有太大变化。事实上黄河的所谓改道,基本上都是侵夺其他河流的河道,也就是说黄河水流向哪里,更多的是让那条河道变宽,水流变大。当然,还有一个更严重的后果是,带来了超量的泥沙,淤高了河床,以至于每隔一段时间,黄河就要改一次道。如果从好的方面来说,黄河以及其他河流所带来的泥水,填平的华北平原的低洼处,为华夏民族的生存提供了土地。就象大陆泽,最终的命运就和那些上古名泽一样,水面不断缩小、分裂,最终变成了耕地(直到明朝才算最终消亡)。由于在秦国统一六国后,在大陆泽一带设立了“巨鹿郡”,因此这个古泽后来也被叫作“巨鹿泽”。 如果要探究大陆泽的位置,则是位于现在的“邢台市”东面,位于整个邢台地区的中部。具体则涉及到隆尧县、巨鹿县、任县、平乡县、南和县、宁晋县六个县(需要注意的是,古巨鹿郡治不是在现在的巨鹿县,那时巨鹿县还在水里。古巨鹿是在大陆泽南端的平乡县的西南)。结合史料和当地的地理情况,我们可以在图上大至标出大陆泽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古泽的面积并不总是固定的,随着季节的变化,水面面积也会发生变化(赵——中山国地缘关系图上标出的是最大面积),但大致的位置是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