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系列 — 燕破齐之战
既然蒲阴陉与唐河道分别对于燕、赵(包括之前的中山国)两国都非常重要,那么将两国的地缘分割线放在北易水或者唐河,都不可能让某一方满意。也就是说,双方的地缘平衡线,最好是在北易水与唐河中间。这条地缘平衡线最终还是被双方找到了,它就是——南易水。
跟北易水一样,南易水也是涞水(拒马河)的一条支流,因此你也可以认为,燕国实际上是控制了整个拒马河流域。不过你现在在地图上已经找不到南易水了,因为这条分割燕赵的河流,现在叫作“瀑河”。 对于燕国来说,南部的边境其实是最为脆弱的,因为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从实力对比来看,无论是之前的鲜虞中山国,还是之后的赵国,对于燕国的地缘压力,其实都要远大于西、北山地上的那些戎狄。因此燕国沿南易水的北岸,筑起了长城。跟其蜿蜒于平原之上的长城一样,这也是条河堤长城,并且很有可能是最早的长城。鉴于燕南长城,主要是沿南易水修建的,因此也被称之为“易水长城”。 不过对于燕国来说,光倚靠易水打造防线是不够的。因为到了战国后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愈演愈烈,不光是那些小国,连郑、鲁、宋这些中等国家,也都逃脱不了被兼并的命运。失去了这些中、小诸侯的缓冲,大国之间的对抗也变得越来越直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战国中期以后,各国都热衷于修筑长城的一个直接原因。从燕国的角度来说,易水长城固然能够让他们在面对赵国时,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机,但除非易水能够一直向东延伸到海,否则燕国在东南方向,还需要找到一条新的河流,作为屏障。而在这个方向,赵国已经不是主要的防御对象了,那个以山东半岛为核心地区的齐国,早以完成了它北面的河济平原的整合工作,正在越过黄河,向华北平原的北部继续渗透,而这种渗透将直接影响到燕国的地缘利益。说到燕齐两国的关系,可以说是有很深的渊源的。当年周人初定天下,最为倚重的就是周、召、太三公。而召、太两公所封建的燕、齐两国,为王室所拱卫的正是东、北两个方向。在平定那些不臣服于华夏的边缘民族时,齐、燕两国其实可以互为犄角,想到支援。特别是对于燕人来说,即使是邢卫两国还在河北平原,那些滹沱河两岸的戎狄,也阻隔了他们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而在邢卫两国被赶出河北平原后,燕人的这种孤独感就更强了。当燕人碰到困难时,他们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山东半岛的齐人了。这点在当年齐恒公称霸时,就得到了体现。燕人和邢卫两国一样,都遭到了戎狄猛烈的攻击。与邢卫两国有所不同的是,燕人还是保住了他们在燕山南麓的核心区(邢卫两国都被迫迁至河间平原了);而与邢卫两国相同的是,三国都得到了齐国的支持。当然,齐国这样作也并非是在做义工,保住这三个诸侯,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们继续与戎狄对抗;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华夏诸侯中,建立齐国的威望(对于霸主来说,有维护国际形势稳定的责任。) 在这次援燕行动中,齐恒公将齐燕之间一些新开拓的土地送给了燕国,以显示齐国的霸主风范。一如他让邢、卫两国在自己的边缘重新建国一样。这种齐国的这种做法,在春秋时并不鲜见。因为在春秋之时,复杂的地缘形势使得没有哪个诸侯国有成为新的天下共主的想法和实力,唯一真的想挑战周王室权威的就是楚国了。不过楚人那时候也无非是想与王室共同分享“王”的称号,亦无法将目标定在兼并所有华夏诸侯上。 这种“称霸”的思维到了战国中后期,已经成为历史了。在剩下的那些诸侯心中,其实都已经感觉到,天下重归一统是大势所趋了。因此诸侯们对于土地及人口的渴望愈发强烈,谁都不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被兼并的对象。在这种背景之下,燕齐两国的地缘矛盾也变愈发尖锐了。 如果从实力上来说,燕国肯定是要弱于齐国的。可以说,自从太公被分封到那块东夷的核心区后,齐人的大国地位就从来没有被动摇过。而齐国如果想在中原地区有所作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楚国(同样来自长江流域的吴、越来曾经让齐人印象深刻),这个巨无霸型的长江霸主,任谁碰到都会感到头疼。因此齐国最终沿泰沂山脉——五莲山脉修建了“齐长城”,以抵御来自南方的威协。而在齐国的北部,齐国人却没有沿黄河或者济水修建河堤长城。这一方面是因为,河济之间“九河”纵横,并且这些河流的水量都比较大,看似能够为齐国的北疆提供很好的缓冲;另一方面则是缘于齐燕两国的实力对比了。在齐国人看来,燕国和他们并不是在同一等级之上的,并没有必要将人力物力花在防卫燕国的进攻之上。不过,齐国人很快就要为这种轻敌行为付出代价了。 齐国人固然有自大的资本,而对于燕国来说,则需要将东南方向的安全,落实在实实在在的地理特征之上了。在华北平原之上,你唯一可以依托防御的自然资源就是“河流”(也包括大型湖泊)。因此燕国在南易水的东面,又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可以依靠的河流。这条河流从理论上,应当西连易水,东到大海。最终接受这个光荣任务的河流,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就是那条中山国的母亲河——滹沱河。我们之前曾经分析过,黄河下游河道在华平原的变化是非常多的。在先秦时期,它的变化是集中在济水以北地区。在公元前602年,黄河的干流曾经发生过一次大改道,从经大陆泽流入渤海湾的“禹贡黄河”向南迁移(经沧州地区入海)。不过这次迁移还没有侵夺济水的河道,只不过是离济水更近了。 黄河的这次改道,并不代表它就不会走之前的河道了,事实上这条母亲河的性格变化无常,它甚至会在两条河道间变化出新的支路了。这也是齐国对于北部边境比较放心的重要原因。在这样地理条件不稳定的区域,你即使打的进来,来未必占的住,更无法以此为依托,进攻齐国在济水以南的核心地区(中间还有河济平原作为缓冲)。问题是到了战国后期,华北平原各国都掌握了构筑堤岸的技术,甚至将这些堤岸演变成了‘河堤长城’,这种军民两用的做法,无疑更是加大了诸侯们筑堤的热情。而黄河在这个时候,也基本稳定在新线之上了。 如果从燕国的角度来看,能够将势力范围扩张至黄河北岸,当然是在好不过了。问题是相比于其他诸侯来说,燕国的资格虽老,但从实力上而言,还是一个“最佳新人”。因此当燕国也想向南扩张时,齐国早就开始越过黄河,向北渗透了。在这种情况下,燕国只有再寻找一条新的河流护卫他的核心地区。 滹沱河下游之所以成为燕人的选择,是因为在战国后期,由于黄河已经确定改道了,滹沱河也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入海通道,或者说成为了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同样享有这份待遇的还有漳水)。 如果滹沱河下流的流向和它刚出太行山时一样,都是朝正东方向,燕国很可能渗透不到滹沱河的北岸。不过滹沱河在独立之后,并没有再按照原有的方向东流入海,而是在当年入黄河的河口处(现在河北献县一带),拐向东北,从现在的天津市一带入海。对燕国更为有利的是,东流的南易水实际上成为了滹沱河的支流。也就是说,燕人在沿南易水北岸构筑长城之后,他们可以再沿滹沱河下游往东北方向继续构筑防线(拐点在现在的河北省大城县一带)。而这种相对紧密的防御结构,能够有利的保卫燕国的核心地区。基于滹沱河有“小黄河”之称,水量在当时足够大,河道也足够宽,因此燕国可能并没有在滹沱河下游构筑连续的长城(现在发现的燕南长城,都是在南易水北岸)。当然,即使燕南长城没有延伸到海,也并不代表燕国没有在滹沱河一线部署连续的军事据点,只不过是滹沱河水分担了大部分的防守压力罢了(齐国攻击燕国,还是主要从南易水一线进行的)。 由于华北平原北部的河道变化较多,当年滹沱河下游的这段河道已经被叫作“子牙河”了。应该说,南易水——滹沱河以北的平原地区,是燕国必须保卫的核心地区。而这条防线以南的地区,地缘形势依然复杂。中山国、齐国、赵国、甚至魏国都曾经在此展开博弈。而基于地理位置的关系,齐国基本还是能够控制滹沱河——黄河一线的区域。问题是燕国这个对手虽然实力较弱,但也有爆发的时候,而燕国爆发的那一刻,却差点让一直轻视它的齐国差点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