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系列 — 齐魏赵地缘关系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分析过齐国在战国中期的地缘结构后,我们知道,齐国在北部的稳定控制区,是河济平原的西部(泰山以西部分)。纵观河济平原的轮廓,我们会发现,济水在流至泰山北部时,受到泰沂山脉的阻挡,在与支流蓄积而成大野泽后拐至泰山北麓,然后再继续东流。而黄河(汉志河)在与济水同向而流,到了济水这个拐点的北侧时,也拐了个弯再继续向西北方向流入渤海。只不过黄河这个弯拐的方向与济水正好相反。这就使得河、济两水在泰山西北侧离得特别近,也将本应该成三角形的河济平原,切割为一个不太标准的葫芦形。而这个头西尾东的“葫芦”,下部(西部)正处在齐国核心区的北部,地缘关系也更为紧密。而这个“葫芦”的上部(东部),则注定成为齐国与华北平原诸侯博弈的焦点。

    如果要为战国诸候们论资排辈的话,齐国的资历以及实力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了。虽说当日姜太公打下来的江山已经易主为“田氏”,但齐国这个地缘标签的含金量却丝毫没有降低。包括齐国与其他国家的地缘关系而言,也没有大的变化,齐人在河济平原的主要对手也还是来自山西高原“晋人”,只不过当年的劲敌“晋国”已经分裂为三个同级别的敌人了。而这其中,继承了晋国核心遗产的魏国,则是齐国最大的敌人。  其实魏国并不仅仅是齐国的劲敌,可以说战国前期,魏国挟晋国之余威,东征西讨,已经成为了战国诸侯中的最强者,几乎打遍了所有对手。即使是后来一统天下的秦人,也在魏国面前吃尽了苦头。因此齐国如果想在华北平原有所作为的话,首先就必须与魏国PK。如果要说这个“葫芦头”(可称之为:西“河济平原”)的位置,宋鲁两国如果想扩张的话,倒是首选区域,事实上他们在春秋之时也的确作过这方面的尝试。不过现在是战国了,二流国家的首要目标是保住自己国都周边的区域,这种四战之地的舞台,还是大国们在唱主角。其实说到河济平原,就不得不提到卫、邢两国。当年齐恒公这所以能够称霸,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就是将被戎狄挤出河北平原的卫、邢两国安排到了河济平原。其中邢国的位置就是在这个“葫芦头”的东部(现在山东聊城一带),靠近腰部的位置。而卫国而是在东部(河南滑县一带)。如果说齐国自己的控制区是在秦山以东的葫芦底(可称之为:东“河济平原”),那么将卫、邢两国按排在此,目的就是为齐国缓冲来自河北平原的地缘压力。  从当日齐恒公的设想来看,当然是不错的。不过任谁放在西“河济平原”这个四战之地,都不免成为地缘博弈的焦点。在晋文公获得王室授权,“合法”的进入河北平原后,齐国和邢卫两国所要面对的敌人,就不再是那些南下的戎狄了。而在接下来的晋国称霸的过程中,卫、邢两国也必须在晋卫两国之间作出选择。选择的结果是符合双方的地缘位置的,位处东部的卫国选择了倒向晋国;而与齐国相连的邢国,则留在了齐国的联盟中。在作出这种选择之后,卫、邢两国之间进行了一场战争,按照现时流行的说法,这其实应当算是一场大国之间的代理人战争。战争的后果是邢国为卫国所灭(635年),或者更该被认为是晋国取得了胜利。3年以后,同样有意北上争霸楚国也开始向西“河济平原”渗透了,处在博弈中心的卫国又转而倒向了实力看似更强的楚国。以至于晋楚两国在卫国的土地上展开了一场决战,这场战役就是我们在春秋部分析过的晋文公称霸之战——“城濮之战”。    卫国灭邢之后,邢地自然是归卫人所有;而在晋国清理门户,称霸中原后,卫国独占整个西河济平原的梦想自然很快就破灭了。不过晋国也没有笑到最后,齐国的核心区离这个葫芦头的距离始终是要优于晋国的。即使是在晋国和后来的三晋,提升了河北平原的地缘地位。齐国也不可能坐视晋人独占西“河济平原”的。因此我们会看到,在战国时期,齐国的控制线已经推进到大野泽西侧,接近济、菏相交的菏泽了。换名话说就是当日的邢国故地,现在成了齐国的直接控制区了。齐国之所以能够东进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鲁国已经守不住泰沂山脉这条齐鲁地缘分割线了。当齐长城不再是齐国的外围防线时,齐国自然可以通过泰沂山脉的腹地,越过大野泽一线的济水,为齐国在西济水平原的扩张区提供支撑。  为了确保齐国在河济平原的优势地位,齐国在那个河、济两水距离最近的区域,也就是东、西“河济平原”的结合部设立了一个军事重镇——高唐邑。而在鲁国龟缩至尼、蒙一线后,泰沂山脉的腹地,齐国也设立了一个同样级别的军事重镇——平陆邑。这两个军事重镇的存在,稳定了齐国在西河济平原突出部的战略安全(至于说这两个城邑在整个齐国地缘结构中的地位,我们在后面会分析到。);而齐国沿济水两岸齐头并进的渗透方式,也让齐国的西进显得更为稳健。在齐国向西“河济平原”渗透时,作为晋国继承人的三晋自然也不会放弃这块土地的。且不说当日晋国已经渗透至此。单是三晋们稳固住在河北平原的优势地位后,再南进中原时,就必须越过这块三角形的西“河济平原”。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如果执意要把头伸得太长,是很容易被河北平原上的三晋切断的。  基于实力和地缘位置的关系,主要继承了河内之地的魏国,成为了三晋中在西“河济平原”扩张的主力。而博弈的结果,似乎又回到了当年邢卫主导西河济平原的时期。也就是说魏国基本控制了卫国当年在河济平原的领土。至于说那个没落贵族——卫国,他们就只剩下最后定都的“濮阳”了(原来也叫“帝丘”)。  关于卫国为什么一直没有被灭,一直是个很有趣的话题,也没有一个定论。如果从气象学的角度来解释,风暴中心往往却是最平静的(所谓“风暴眼”);如果让哲学家说的话,那就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不管怎么说,即使是在近现代,也会有一些生存在大国夹缝之中,看似没有生存理由的小国存在。有时候大国之间竞争,也需要有些小国,来做一些中立的事情的(比如瑞士)。  不管怎么说,卫国在先秦的名声还算不错(除了把同宗的邢国灭了的那一次),被称之为“君子之国”。不过一般群众对君子都不太感兴趣,所以那个好男色,与后世同有此好的汉哀帝共同创造了“分桃断袖“这句成语的“卫灵公”;以及他那曾经勾引孔圣人的夫人——南子,似乎更为世人所熟悉。当然,卫国的名声并不会为这对夫妇所累,因为它还出过其他先秦史上的重要人物。文有“商秧”(原来叫“卫秧”);武有吴起;政治家则有那位商人出身的“吕不韦”)。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家,让它留下一座都城,对诸侯们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而灭了它,风险却也不小(感觉有点象以色列,国家虽小,也在四战之地,犹太人却遍布全球。可以影响大国的决策,来为自己的母国保有一线生机)。




齐赵魏地缘关系示意图
基于卫国在战国中期以后,只剩下濮阳城了,且处在魏国的包围之中(估计帮助魏国走向富强的“吴起”起了很大作用)我们在地缘政治舞台上基本可以无视它了。而三晋中的另两个领衔主演——赵国和韩国,却不好无视了。基于地缘位置的关系,赵国无论是在山西高原,还是华北平原,都是主力向北发展的。因此当赵国将地缘扩张的重心移向华北平原后,大陆泽以北的中山国才是赵国主力攻击的方向。而当赵国也向东面自然渗透时,与赵国在华北平原的核心区所平行的东“河济平原”,将会是赵人的渗透方向。不过这一地区,齐国人自春秋之时就已经开始经营了。他们甚至已经早已越过汉志河,向那几条黄河故道之间的“河间”地区渗透了。而东河济平原之于赵国,又不象西河济平原之于魏国那样重要(魏国需要它连接自己在河北平原以及中原的土地)。因此赵国基本的定位,就是将齐人赶回东河济平原,以让汉志黄河成为齐赵之间的地缘分割线。    不过赵国对东河济平原的兴趣不大,并不代表赵人对西河济平原没有一点兴趣。毕竟入主中原是每一个诸侯的梦想。如果我们为河北平原上的赵魏两国划定边界的话,那么邯郸之南的那段漳水则是一个明显的地缘分割线,赵国后来了在此修建了“赵南长城”。而漳水在摆脱禹贡黄河之后,并没有就此一直向东,而是沿着禹贡河道的方向(并不是一条河道)北流入大陆泽,然后再东流的。如果让赵国就此完全以漳水作为魏赵两国的地缘分割线,将意味着赵人要放弃大片的,漳、河之间的土地,而这赵人肯定是不愿意的。更何况如果魏国寄希望于完全以漳水作为二者的地缘分割线,也无法在赵、齐两国的夹击之下,保有漳、河之间的那条突出地带(魏国的重点在于西线的渭河平原,以及东线的中原地带。向北部渗透的想法,在灭中山国那次失败的尝试后就不作他想了)。  因此我们会看到,魏赵两国在河北平原的地缘分割线,大致还是沿着漳水刚出太行山时的走向(东西),一直到黄河,或者说是与“赵南长城”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种地缘格局则意味着赵国在河北平原的控制区,与西河济平原也有接触。而赵国的地缘中心——邯郸城,与西“河济平原”北部的直线距离也很近。  最终赵国还是在西“河济平原”沿黄河一线取得了一条南北向的突出部(据点是黄邑、平邑,从魏国手中夺取的),相当于在齐魏两国的地缘博弈中横插了一刀,也成为了西“河济平原”地缘舞台上的一员。不过赵国的南进战略也基本至此为止了,一直到赵国为秦国所灭,中原对于赵人来说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至于说韩国,基于他们在中原的西侧,以及河北平原的南部都有领土,而且是韩国最为重要的核心区,因此韩国人也希望能够在西河济平原上插上一脚。当然,以韩国的位置和实力而言,他们所关注的主要是河济相交的那个角。而韩国也的确在济水北岸,河济相交处有一个立足点(“恒雍”邑,现在河南省原阳县北)。    虽然赵、韩两国分别在两端,渗透入了西河济平原。但齐魏两国才是西河平原竞争的主力。而明天我们就将看看这两个国家,是如何将西河济平原作为地缘博弈的战场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