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系列 — 辽河平原地缘结构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如果从大的方面来看,燕山以北的平原地带都被统称为“东北平原”。但正如华北平原可以依几条重要的河流,被切割为数个半独立的地理单元一样,“东北平原”的内部,也是存在差异的,而区别这些差异的地理基础就是那几条横亘于其间的大河,以及与各自支流所形成的水系。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松花江——嫩江”水系(嫩江河以被看作是松花江的北源),和辽河水系。

  从平原划分的角度来看,所谓的“东北平原”大体上是由北部的“松嫩平原”,以及南部的“辽河平原”所组成。前者主要由黑、吉两省占据;面后者最为肥美的土地则是辽宁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理结构来看,东北平原是一个由小兴安岭、大兴安岭、燕山山脉、长白山脉合围而成的,一个倒三角型的,具有很强封闭性的地理单元。事实上这个地理单元,受行政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一般还会加入小兴安岭东侧,长白山脉北端的“三江平原”。对于三江平原,我们在中俄边境部分已经分析过了。这片由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江合流,所共同冲击而出的三角形平原,实际上是由中俄两国所共有的。而它的大规模开发,则要到那个如火如荼的政治年代了,在此之前,“北大荒”是它的地理标签。也就是说,在整个古典时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才是东北渔猎民族,与燕山以南的华夏农耕民族,地缘博弈的基础。而在松嫩平原与辽河平原之中,位置靠南的“辽河平原”,则是四方博弈的焦点,无论是谁想在这场博弈中取得优势,都必须控制“辽河平原”。




辽河流域地理结构图


东北平原地理结构图
我们之前已经从大的地理格局上分析过了“辽河平原”的地缘位置,这是一个不则不扣的四战之地。首先,活跃于松嫩平原(在未开发之前,是属于森林覆盖区)的渔猎民族,基本可以无障碍的进入辽河平原。由于气候的原因,那些在南方温暖气候作用下,能够发挥重要地缘切割作用的河流,在这里很难起到同样的作用(结冰后就不具备防御功能了)。  其次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可以从大兴安岭与燕山山脉之间的缺口进入辽河平原。也正是由于这个缺口的存在,地缘背景更具有相通性的森林渔猎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往往要先在辽河的上游地区达成同盟后,再共同应对燕山以南强大无比的农耕民族。在这里,辽河的西源:西拉木伦河——西辽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条发源于蒙古高原,穿行于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之间的河流,引领着游牧民族进入这片枢纽地区,也为他们攻击华北平原,提供了一条新的路线。  与绝大多数大河上游是有不同的分支一样,辽河的上游也分为东、西两源,被分别命名为东西两源。其中西辽河是主源,所冲击出来的“西辽河平原”也是北“辽河平原”的主体。但西辽河其实又有两个名字,其西段被重新命名为“西拉木伦河”。这种情况一般代表着同一条河流的不同部分,所孕育出的地缘文化有所差别。在河流的上下游部分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源头的高地民族和下游的低地民族都认为自己有权力,为流经自己领地的河流命名。  不过“西拉木伦河”有情况有些特殊,因为它不仅包括大兴安岭以西,蒙古高原部分,还包括了大兴安岭东侧的部分丘陵、平原地带。换句话说就是“西辽河平原”内的部分河段,也被命名为这个带有游牧民族气息的名字所覆盖。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是这里正位于草原游牧民族向东渗透的前线,也就是说蒙古高原之上的游牧民族,经过长期的地缘博弈也在“辽河平原”这个四战之地占有一席之地。  由于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为放牧,因此最早覆盖西拉木伦河流域(包括山地、丘陵和部分平原)的森林已经不复存在了。当然,农耕民族同样也没有将之变身为农业区,草原是西拉木伦河流域的生态特征。当古典时期最后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占据此地时,这条为蒙古族滋养草场的河流被正式命名为“西拉木伦河”(蒙古语“黄色的河流”)。而对蒙古史略知一二的朋友都知道,蒙古族内部又被划分为不同的部落。而占据西拉木伦河流域的部族是思汗黄金家族的嫡系子孙——科尔沁部,所以这片草原的正式名称被命名为“科尔沁草原”(也正因为此,现在内蒙古的管辖范围,得以从南面渗入东北平原)。  农耕民族并非在西拉木伦河流域没有留下过足迹,当年的红山文明正是兴盛于此。只是当古典时期的农耕民族再渗透至此时,却很难在此立足了。当你需要同时面对来自两个方向的地缘压力,而对手又分别是那些“野蛮渔猎和游牧民族时,退出这片接触区可能是你唯一的选择。  不过5000多年前“红山文明”的消失,却并非是由于受到游牧、渔猎民族的压力。在马匹这两个边缘族群,不能凭借马匹而拥有强大机动性之前,他们是很难对生产力更高,人口密度更大的农耕族构成实质威胁的。造成红山文明消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气候。处在这个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接触点上,游牧民族并非是唯一从蒙古高原东进的入侵者。那些反复无常的气流往往更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地区的地貌。因此对气候要求更高的耕地,让位于生存能力更强的“草原”也就不足为奇了。  气候对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影响力,并不仅限于农耕民族,只不过农耕民族的依赖性更强,更容易退出罢了。虽说在古典时期,游牧民族似乎在此占据了上风,但如果你现在想要去“科尔沁草原”领略上面蓝天白云,下面“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肯定会感到失望的。因为现在的“科尔沁草原”又更换了标签,被命名为更酷的“科尔沁沙地”了。所谓的沙地,和沙漠还是有区别的,可以理解为沙漠进行时,或正在向完全黄沙一片的“沙漠”无人区转变。  科尔沁草原的沙化,从表面看是过渡放牧的结果。就象有些地方的耕地消退,被认为是过渡耕种的结果一样。其实这并非是根本原因,因为所谓的“过度”现象,在人类还没有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之前,存在于地球的各各角落。只不过有些地区“过渡”后,可以自然恢复(你在南方多雨地区烧了座山,用不了多少年,植被就会自然恢复);而有些地区的生态结构则比较脆弱,即使人没人类干涉,也可能会发生自然变化。而在人类过渡开发后,这种变化会变得更快罢了。就西拉木伦河流域而言,处在蒙古高原下风口的位置,它的生态演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同样的例子也出现在大同盆地,在那里,大同盆地也正是因为缺乏连续的山脉作为屏障,来抵御蒙古高原恶劣的气候影响,而变得生态脆弱(雪上加霜的是,大同盆地地下居然还发现了煤,为了取煤这个“火”之源,绝色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一“地下水”资源,也正在快速的流失。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环境影响,估计把大同盆地的煤卖完了,也不一定能修补好)说到“辽河平原”,它大至河以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北部,以西辽河为核心的平原地带,我们可以称之为“西辽河平原”(包括所谓“西拉木伦河”东段的部分低地)。当然,如果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被沙化的那部分土地,已经很难归入我们心目中,本该是绿色的“平原”概念了。不管土地的情况如何,我们所说的平原,并非单指可以作为耕地的平整土地,而是包括所有相对高差较为平缓的土地。这其中即包括海拔相对较高的高原盆地,也包括被黄沙、泥泽覆盖的低地。只不过出于农耕民族的愿望,希望这些平整地土地,都能变为耕地罢了;辽河平原的另一部分,也就是南部被称之为“下辽河平原”。顾名思义,这一地区主要是由辽河下游所滋养的。  如果说基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西辽河平原主要是来自松嫩平原的渔猎民族,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博弈的主战场,那么“下辽河平原”则主要是来自华北平原的华夏农耕民族,与东北渔猎民族胶着的地区了。当然,如果游牧、渔猎两大边缘民族,能够在西辽河流域达成共识,他们往往会共同对下辽河平原渗透。    就“下辽河平原”的地理结构而言,比较有利于那些马上民族的是:本身与西辽河平原,乃至整个东北平原的主体,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特别是在冬季结冰之后,那些以骑射为本的边缘民族,很容易由北至南攻入农耕民族所占据的“下辽河平原”。  而相比于那些马上民族可以任意在下辽河平原驰骋而言,华北平原的华夏族要想进入下辽河平原却要困难许多。现在如果我们想从河北平原进入东北平原,沿燕山山脉东麓,渤海的西侧,那条狭长的沿海平原北上,是最为便捷也最为通畅的线路。这条介于山、海之间的战略通道由于北端位于辽河以西,因此也被称之为“辽西走廊”,而它南端的关口,就被命名为“山海关”。  既使是单纯对比接触面,通过辽西走廊与“下辽河平原”保持联系的华夏族,也远比不上东北渔猎民族(也包括进入西辽河平原的游牧民族),进入下辽河平原来得容易。这种地理优势的差异,使得华夏民族如果希望经营下辽河平原的话,往往要花费成倍的资源,好在就资源而言,农耕民族要远强于那些边缘民族的,因此在历史上中原政权曾多次成功渗入下辽河平原。  其实对于战国时期的燕人而言,他们甚至无法通过辽西走廊向下辽河平原乃至整个东北平原渗透。因为温度的原因,当时的海平面要比现在高。虽说不至于让中央之国的轮廓发生大的变化,但海水要想淹没这条狭长的伴海通道,却再容易不过了。因此燕国如果想渗透入东北平原的话,唯一的选择就是在燕山山脉之中,寻找合适的道路。这和当年晋人准备华北平原渗透时,所要考虑的问题是一样的。只不过身在华北平原之中的燕国,之前并没有足够的动力走打通那些艰险的山地通道。而燕人之所以在战国后期迎难而上,则是看到了华北平原已经被瓜分完毕,仅凭燕国现有的战略纵深,所面临的已经不是扩张,而是生存的问题了。  和燕人在同一时期遇到同样问题的还有秦人,二者都很好的解决了道路和战略纵深的问题。只不过前者藉此跻身为七雄之列,而后者则成为新的天下共主罢了。秦人是怎么说的,是战国部分的收尾之作,而燕人是如何打通燕山通道,又是如何经营的,则是我们后面要分析的方向。  关于燕人是如何在燕山中行走的,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再高的山脉,人也是有办法越过去的。对于寻找新生存空间的国家或者族群来说,如何能够长期占据新获得的土地,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农耕民族要想在一块地区立足,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一地区是否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活动。从土地的平整度,及淡水的供应来说,下辽河平原显然是合格的。最为不利的因素应该是气候,基于纬度的原因,燕山以北地区已经由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暖温带,向中温带转变了。而这个转变的过渡区,就是辽河平原。也就是说,如果地球的整个温度高一些,辽河平原的气候就有可能成为暖温带,而如果反过来,那么辛苦播下的种子,可能在无霜期结束之前,还没有成熟。  就气候而言,下辽河平原对于农耕民族还是有诸多有利条件的。一方面是因为它位于整个东北平原的南端,纬度最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南接渤海,能够从海洋中接收温润的气流。除去这两点,还有一个地理方面的原因,使得农耕民族能够多次成功渗入“下辽河平原”。而这个原因是什么,则是我们明天分析的方向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