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系列 — 燕山以南的农耕民族多次渗透辽河平原的地缘因素
对于燕山以南的农耕民族为什么能够多次成功渗透入辽河平原,今天已经有不少朋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也都有一定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解读一下。昨天已经分析过了下辽河平原的气候、土地是东北平原中,最适合进行大规模农业开发的地理单元,这一点对于农业社会来说,应该说是最为重要的,否则不仅不能为自己的核心区提供战略支持,反而要耗费其他地区的资源(所以国土并不是越大越好,关键要有用)。因此扩张的源动力,就是要有资源可以利用。
当燕国人越过燕山山脉,并击退盘据于此的边缘民族后,接下来要做的除了运用已经成熟的农业技术,在下辽河平原开发为耕地以外,更为重要的便是如何保证息身安全的问题。在燕人还在华北平原之时,尽管燕山山脉本身成为了燕人北扩的最大障碍,但也反过来保证了燕国北境的安全。有了燕山在北线作为屏障,燕国才有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南线之上,并参与中央之国内部的地缘博弈。现在燕国人需要寻找一到新的防线,以将那些不甘心失败的戎狄,隔离在下辽河平原之外了。 就东北平原本身的地理结构而言,希望寻找一条东西向的山脉,以为依托是没有什么希望的。除非燕人有能力将防线推至小兴安岭,将整个东北平原纳为自己的控制区。而在整个古典时期,核心区内的农耕民族都无法做到这点,更别说力量薄弱燕国了。不过燕国如果仅仅是想控制“下辽河平原”,成功的机会还是挺大的。我们之前分析整个东北平原的地理结构时说过,整个东北平原大致是呈一个向下收窄的倒三角型,而下辽河平原就是这个倒三角的尖。也就是说,如果燕国仅仅是想守住这个“尖”的话,它的防御面并不算宽。 事实上“下辽河平原”两侧的地理结构,比想象中更有利于燕国构筑防线。因为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下辽河平原与北部的东北平原主体之间,其实是处于半独立的状态。也就是说下辽河平原的形态,其实不太象是一个自然过渡的三角形的角,而更象是在一个倒梯形下面的块状凸起。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地理结构,是因为下辽河平原处在燕山山脉与长白山脉的结合部。前者自西向东沿伸,在下辽河平原的西侧形成了一片丘陵地带,叫作“辽西丘陵”(努鲁尔虎山与医巫闾山一带);而大致呈南北状的长白山脉,则一直向西南方向延伸至辽东半岛。相比于长白山主脉而言,延伸至辽东半岛的这部分支脉则要平缓一些了,或者说已经呈现为丘陵地貌了,因此也被称之为“辽东丘陵”(主体为“千山山脉”)。 从结果来看,燕山山脉延伸出的“辽西丘陵”,和长白山脉延伸出的“辽东丘陵”,虽然压缩了“下辽河平原”的东西纵深,但也进一步收窄了燕国的防御面。而燕人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在辽西、辽东两片丘陵的北端,用人力修筑一条防线。一方面加强这些丘陵的防御力,另一方面则是重点保卫二者之间的结合部。而这条防线就是“燕北长城”的一部分。 燕人在下辽河平原北部所做的工作是开创性的,在其后的古典时期,每当中原政权向东北平原强力渗透时,他们实际控制线的北端,基本也就是以此为基础,或者说下辽河平原是农耕民族在东北方向稳定渗透的极限。之所以会有这种结果,当然不是出于向燕人致敬的原因。根本原因是,每当中原政权想向北进一部扩张,进入西辽河平原的话,脱离了东西两大丘陵保护的作战部队和屯垦大军,一定会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于那些习惯机动作战的马上民族,这种感觉肯定好极了,但让习惯于打阵地战和防御战的中原战士呆在这种数面受敌的地方,其难度可想而知。也许花费成倍的力量,再构筑几道长城(有一种类型的长城就是在平地上构筑,然后在前面挖条壕沟,以增加高差)可以暂时隔绝那些边缘民族。但问题是这种基本没有依托的长城,即使能够抵挡住那些边缘民族的进攻,也无法改变下辽河平原以北的气候。即使不考虑纬度的问题,有了燕山山脉在西侧的庇护,生活在下辽河平原之上的人,环境也会比生活在西辽河流域的人要感觉舒适一些。毕竟大兴安岭——燕山山脉之间的那个结合处,所渗透进来的除了游牧骑兵外,还有蒙古高原的寒风。 既然向北扩张已经没有意义了,并且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燕人也就满足于将他们的北部防线,建于辽东——辽西丘陵之间了。事实证明,农耕民族在能够依托有自给能力的地理单元,构筑长城时,防御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筑到蒙古高原腹地,就没有生存能力了)。最起码燕人还是比较成功的阻止了北方的威胁。不过燕人虽然停止的北进的步伐,却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扩张的方向了。即然辽河平原是个“四战之地”,那当然也意味着,占据优势的一方,可以有三个方向进行扩张了。现在燕北长城的构筑,虽然让燕国无意于深入东北平原腹地和蒙古高原,但还有一个纬度更低,且与下辽河平原相通的地理单元可供选择,那就是“朝鲜半岛”。而这个半封闭的地理单元,就是燕国下一步的渗透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