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系列 — 燕国渗透朝鲜半岛
关于箕子朝鲜是否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朝鲜半岛北部,现在有不同的意见。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箕子建国的地方应该在“辽西”,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下辽河平原”;还有一种说法是应该是先建立在燕山南麓,后来才迁往燕山以北。这几种意见其实并不矛盾,因为一个部族的迁移本身就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当周人的势力还未到达燕山南麓时,箕子先在华北平原北部落脚也是有可能的,其后随着燕国的北进,这些商朝遗民再越过燕山山脉,进入下辽河平原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不过如果箕子和他的族人,不是一步到位的到达平壤平原的话,他们在下辽河平原也应该不是迫于燕人的压力再行迁移的。昨天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以下辽河平原对北线敞开式的地理结构,那些窥视农耕民族财富的边缘民族,是不会让他们得到安宁的。因此无论箕子朝鲜是什么时候落脚朝鲜半岛的,当燕人进入下辽河平原时,是没有成熟的政权组织来阻止他们的扩张。而当燕人越过鸭绿江,试图进入平壤平原时,真正的挑战就来到了。
如果燕国能够集中全部力量,对下平壤平原进行突破,他们应当还是有很大的胜算的。不过燕人之所以要向北方扩张,是希望以这些边缘之地,来支援他们在华北平原的核心区。也就是说,燕国需要的是从燕山以北抽血,而不是输血来扩张国土。因此,燕国甚至不可能集中下辽河平原的资源,来对付平壤平原。如果盘据于平壤平原之上的,仍然是那些处于“原始”状态的渔猎民族,也许燕人很容易用武力或者羁縻的手段收服他们。问题是曾经入主中原的商族,这时也已经是成熟的农业民族了。他们所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并不比燕人落后,并且平壤平原的纬度甚至比燕国的都城还要低一点。也就是说,平壤平原的地缘潜力,已经被充分开发了。对付这样一个成熟的农业社会,战争形势将很可能会变成持久战(农业社会对于土地的依赖是非常深的,一般不会轻言放弃。而渔猎、游牧民族的生产特点决定了,他们并不过份依赖某一块土地)。另一个可能会拉长战争时间的因素,其实也是因为农业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那就是城邑的建立。为了保卫那些辛苦开耕出来的土地,农业民族用城墙来保卫自己定居点的欲望是最为强烈的。这也直接导致了华夏族作为世界上最纯粹的农业民族,也成为了最会筑城的民族,长城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西方那种城,更多的是一种“堡”)。就直接继承了商朝成熟文化的箕子朝鲜而言,他们构筑在平壤平原北部的都城,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防御力。 当燕人无法象横扫下辽河平原、辽东丘陵那样,迅速控制平壤平原时,他们也必须建立一条防线,来保住自己的突出部了。而这条防线的核心,当然就是长城了。 燕人在鸭绿江以南修筑的长城,并不为大家所熟知。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史记中记载,燕长城是东起“襄平”(今辽阳市)。这个“襄平”邑的地缘作用,我们后面分析燕国“塞上五郡”时会作解读。现在我们只需知道,它是在辽东丘陵的西缘就行了(不知道辽阳在哪的朋友,看附图就行了)。如果燕国仅仅是为了对抗来自西辽河平原的地缘压力,将长城修筑到辽东平原,的确就可以了。不过实际上燕国的势力已经越过辽东半岛,进入朝鲜半岛了。因此燕国北方防御体系的起点,并不是在辽东丘陵的西缘,而是在平壤平原的北侧,也就是大同江以北地区。至于说史记中记载的燕长城起于“襄平”,与燕国在朝鲜半岛构筑防御体系,并不矛盾。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长城应当是一个连续的防御体系,如果朝鲜半岛上的防御体系是单独存在的,没有通过辽东丘陵相连,将之排除在燕北长城之外也是可以的。事实上以司马迁治史的严谨,他的确实地考察过许多地理单元,不过象朝鲜半岛这种,不与中央之国核心区发生直接地缘冲突的地区,是不在考察范围的。这一点也可以从他将燕长城的记录,放在《史记.匈奴列传》里看出,来自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直接威胁,才是汉帝国所必须面对的。因此燕人所筑的防御体系,辽东丘陵以西部分才是被关注的重点。 对于司马迁为什么忽略了燕国在朝鲜半岛北部筑长城的原因,上述说法只是一种推论。如果燕人在朝鲜半岛北部所构筑的防御体系,只是以点(城邑)的方式存在,就说明司马迁并没有忽视这片帝国的突出部。当然,无论燕国是以“线”的形式,还是以“点”的形式,在平壤平原以北地区构筑防线,都不影响燕国与朝鲜半岛的地缘关系形态。不过在26年前(1984年),我们的同志加兄弟国家——朝鲜,还是在他们境内发现了一条长达120公里的长城遗迹,而这条长城的修筑方位,正是在大同江以北。具体的位置则是沿着另一条通过“大同江口”入海的河流——大宁江一线修筑的。 由于地球人都知道的原因,我们无法实地考察这条被朝鲜称之为“大宁江长城”的长城遗址。并且由于整个银河系都知道的原因,这条长城的修筑者也被归为了那个伟大的帝国“高句丽”,作为半岛民族抵御华夏政权入侵的证据。这也就是这段长城,不为我们所熟知的第二个原因。但即使不去具体考察“大宁江长城”的建筑风格,是否与中国境内的燕长城相一致,仅从其走向上来看,它的防御面也是在东面,或者说应该是所谓的“华夏入侵者”用来稳定他们的突出部的。在《辽东——朝鲜半岛地缘关系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同江以北还有两条从半岛东北部山地下来,独流入海的河流,一条是“清川江”,另一条是“大宁江”。如果是占据大同江下游(平壤平原)的地缘力量,希望构筑外围防线的话,他们最有可能的选择是沿清川江一线布防。即使是在大宁江下游开始抵抗的话,也只需在平原地带构筑连续的工事就可以了。而平原东北部的那些山地,本身就不适合习惯于平原作战的华夏族通过,即使要防止燕国和后来其他华夏族军队的奇袭,也只需控制那些险要的山路口就可以了。在这里,地缘优势是属于主场作战的本土族群的。 如果让进入朝鲜半岛的华夏族来选择构筑防御体系的话,情况就大为不同了,一方面山地的优势在于对方,迫使这些渗入者必须在那些山地上也构筑连续的防御体系;另一方面这条贯穿平原山地的防御体系,又最好能够与自己原有的防御体系对接,或者最大限度的靠近。因此对于燕人来说,河道走向与鸭绿江斜交的“大宁江”,比基本上与鸭绿江平行的“清川江”更适合修筑长城。前者整体上与海岸低地更为接近,更容易得到支援,也足以保卫沿海的战略通道。更为重要的是,溯江而上修筑的长城,可以顺势连通鸭绿江,甚至越过鸭绿、辽东丘陵,与燕北长城的主体相接;而如果是沿清川江修筑长城的话,虽然可能对朝鲜半岛作一个完美的切割,但切割出来的大部分土地,都是那些直到现在也养活不了多少人口的山地。更别说如何去维护那部分远离战略补给线的防御工事了。 因此所谓的“大宁江长城”肯定是进入朝鲜半岛的华夏族所修建的,至于说“高句丽”,他们对抗中原政权战术其实并不是以长城为依托的,而是充分的利用了那些山地打持久战。也就是说,这些更加适应在山、林之中作战的边缘民族,会事先在山地之中构筑很多城堡,然后储备上足够的物资。当他们在平原地区无法抵抗中原政权的进攻时(高句丽时代,他们所面对的是整个中央之国的力量,无法在平原地区进行持久战),他们会选择退入这些山地城堡,然后袭扰对方在平原地区的据点。最终逼迫对手退出朝鲜半岛。这种战术其实也是山地民族用来对抗更为强大的平原政权的最有效的战术。在那个自称“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进攻青藏高原边缘有“大小金川”,那些构筑于山地之上的“碉楼”,就让清帝国的军队吃尽了苦头。 如果结合史料和走向来看,大宁江长城最早的修筑者无疑应该是燕人,只是实地考察只有看将来朝鲜有没有可能开放了,不过要想让他们认同这点,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你的证据有多充分。至于说这条长城最终与鸭绿江的交汇点,并不是在之前有朋友提到的“虎山”。所谓“虎山长城”,是修筑在现在的丹东市东,鸭绿江中国一侧的。而燕人和后来的秦人所修筑长城的地点要更靠北,如果你对这部分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地图上顺着“大宁江”和它上游的支流“昌城江”溯江北上(“大宁江长城”,就是沿着这两条江修筑的,而不是完全沿大宁江修筑的),划一条弧线,到达昌城江源头后再顺势画到鸭绿江。在这条弧线与鸭绿江的交叉点的中国一侧,你会找到一个叫“宽甸”的县级城市,而这里才是燕长城外围控制线。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城墙,而是一套综合的防御体系,也就是说有可能在同一地区,修筑数道防御工事。因此千万不要有朋友将我图上所划的红线,导入全球定位系统,然后进行精确的探查。只能说当年的防御体系,是在这条红线周边修筑的。至于说,更细的定位,自有对此感兴趣的人士去作,本贴所能做的,更多的是从战略上推断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可能性。 说到这里,可以顺带提下丹东的“虎山长城”,这里在前些日子已经取代山海关,成为明长城的东起点了。从当时的地缘博弈情况来看,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因为明帝国在将防线收缩至山海关一线之前,与满洲八旗在下辽河平原、辽东一带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山海关长城只是帝国的最后一道防线罢了(结果还被吴三桂给“让”了出来),而在外围,还有不止一道防线,不过具体的情况,要到分析明朝时来解读了。有些无厘头的是,当“虎山长城”被确立为明长城的起点后,也被三八线以南的某些民间历史学家归入了所谓的“高句丽长城”,并提出抗议。这种说法其实不值一驳,先且不论这条长城的走向,符不符合当时的地缘结构,单就那青砖包面的长城形态,就不是高句丽时代所有的。虽然从宣传的角度看,我们很多时候有意无意的,让西方人感觉当年秦始皇所修建的样子就是八达岭长城那个样子。但实际上,这种大规模用砖结构包筑墙体的作法是始于明朝的。那时候高句丽已经亡国7、8百年了。现在我们回到燕国的话题上来。对于燕国来说,虽然将长城跨过了鸭绿江,但实际上只能说是取得了一个战术突出部。如果他们不能最终取得真正有地缘潜力的平壤平原,又或者他的大后方出了问题的话,这个不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突出部,是很容易丧失了。要是上天给燕国“再借五百年”的话,相信燕国还是能够吞并箕子朝鲜,占据平壤平原的。问题是燕国北扩之时(公元前300年),已经是战国中后期了,而这一时期,整个中央之国的内部,正在上演着愈来愈列的地缘博弈。而燕国也不得不陷入这场以“合纵连横”为名的政治斗争中去。因此燕国在北方扩地千里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向南与山东半岛连成一片,而非是在朝鲜半岛倾力一战。至于说这随后发生的破齐之战,其过程和对地缘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在之前已经分析过了。在这场标志性的战争之后,战国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所有诸侯的注意力,都被那个强大的秦国所吸引了。而燕国,也没有精力去对付箕子朝鲜了。 当秦国统一六国之后,以秦国的实力如果想拿下平壤平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不过这个短命的王朝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吞并箕子朝鲜的战略任务要由他的“继承者”西汉来完成。不过直接导致箕子朝鲜亡国的,却还是燕人。因为在楚汉相争之时,那些战国遗老遗少们,其实纷纷从名义上恢复了当初为秦所灭的各路诸侯。而在刘邦重新统一中央之国后,这种重新回到封割据时代的作法,当然是不被认同的。于是就有一个叫作“卫满”的燕人,想起了平壤平原这块世外桃园。而那时的箕子朝鲜是衰弱不堪,自从燕人进入朝鲜半岛之后,这些商族遗民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了,对抗这些西部“入侵者”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而以平壤平原的地缘潜力来看,这种付出无疑是很难恢复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箕子朝鲜的统治者,很清楚重新统一之后的中央帝国,下一步肯定会将之定为扩张目标。而这一次他们就不会有那么幸运了(燕国的力量不足,秦朝又命短,且内乱不止)。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即使是预料到自己的最终结果,在结果到来之前,也还是会存有一线希望,并渴望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箕子朝鲜的这根救命稻草就是“卫满”,或者说是以其为代表的,不愿意为汉帝国所统治的六国移民。出于地缘上的关系,这些移民主要是来自于齐、燕两国故地。也许这些新来的移民,可以补偿箕子朝鲜在长期战争中所损失的人口,并增强平壤平原的实力。但当这些新移民的势力,足以挑战箕子朝鲜旧有的势力,特别是箕子的后人将王国的西北边境交给卫满和他的部众时,国门大开的箕子朝鲜就不可避免的要改朝换代了。 最终,在燕人渗入朝鲜半岛百年之后,燕人终于成为了平壤平原的主人。只为过这时已经没有燕国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割据的“卫氏朝鲜”(公元前194年换代成功)。而这个新成立的“卫氏朝鲜”也许更具有活力,但并无法改变平壤平原的地缘潜力。公元前109年,那位以武功著称的汉武大帝,以辽东、山东两半岛为基地,水陆并进攻灭了卫氏朝鲜,最终将在帝国时代,将中央之国的势力范围覆盖到了平壤平原。 之前有朋友曾经问过,燕国有没有想过从海路攻击朝鲜半岛。如果考虑到燕国的地缘结构,并没有从海路向朝鲜半岛渗透的途径。因为从表面上看,东临渤海的燕国应该也是个海洋国家,但实际上,燕国核心区冲积平原,没有沿海山地。黄河北流所带来的泥沙,一方面在扩张东燕国的名义土地,另一方面也让燕国核心区的沿海地区成为滩涂地,更没有合适的海港(现在的天津港,是靠不断的吹沙而成的人工港)。既然没有合适的海港,也就谈不上有以海谋生的渔民和海商,发展什么航海能力了。唯一存在渡海作战可能性的是在山东半岛上的齐国,山东半岛边缘多山的地形,为齐国提供了足够数量的水手。问题是齐国与朝鲜半岛在陆地上没有接触面,即使有能力和想法渡海作战,也无法长期占据这块“飞地”,更何况齐国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在中原争霸这上。 只有一种情况能够让齐国的海上力量在朝鲜半岛发挥作用,那就是燕国和齐国融合为一个国家。而对于这个结果,燕、齐两国都曾经以自己为中心作过努力,只不过都已失败而告终。最终成功完成这项任务的是汉帝国,在那个时候,不仅是燕、齐两地,整个中央之国的核心区都被融为一体了。因此由辽东、山东两个半岛海陆并进,攻击平壤平原成为了后来向朝鲜半岛强力渗透的固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