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东北、东三省、满洲国,这三个概念,大家一般会认为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其实这其中还是有区别的。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满洲国所包含的范围是“东四省”,而不是我们传统概念中的“东三省”,这个多出来的省份就是“热河省”。
如果从地缘划分的角度来看,黑、吉、辽三省的主体都是属于一个大的地缘板块——东北平原,而当年满洲入主中原后,禁示汉人进入内蒙古以及东北地区,用挖沟植柳的办法,设定了一个禁区线,这也就是所谓的“柳条边”。这条分割线的南点就是“山海关”。也就是说,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平原以及辽东半岛,都是处在一个封闭状态。直到十九世纪末,迫于各方压力山海关以北(也可以说以东)地区向内地开放,华北平原和山东半岛的人口开始大批填充入东北地区,这也就是所谓的“创关东”,而进入蒙古高原的人口就是“走西口”了。基于地缘上的原因,与蒙古高原地缘关系密切的山西省,成为了“走西口”的人口主要来源地;而可以水陆并进的山东人,则成为了闯关东的主体。 由于汉族向东北平原的渗透不是渐进式,而是属于开闸式的进入。因此整个东北平原以及辽东半岛的地缘文化,可以说是在同一时间段建立起来的,也造成了整个东北地区形成了同一种地缘文化。事实上这种类同的地缘文化,并不完全否则东北地区的地缘结构。那个四战之地的辽河平原(特别是下辽河平原),和辽东半岛,有机会形成自己的地缘文化。也就是说,如果古典时期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是由东北渔猎民族建立的,并将山海关以北圈为禁地的话,那么依照自然渗透的原则,下辽河平原和辽东半岛应该在古典时期先形成自己的地缘文化。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来理解的话,就是辽宁省的地缘文化特点,会与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地缘文化有较大差别。在海洋的地缘影响力愈来愈重要的今天,处于渤海湾边缘的“下辽河平原”与辽东半岛,更会加速脱离东北文化圈,并最终与环渤海的京津地区、山东半岛形成新了“环渤海文化区”。 上述分析,只是针对目前我们所理解的东北地区,或东北文化所作的一个解读。而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东三省作为统一的地缘概念,还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不过对于日本来说,仅仅据有东三省还是不够的,如果他们想保有对华北平原的战略优势,还必须将燕山山脉也划入控制区。现在我们看到的燕山山脉主体,是被河北省所辖,但在当时,这条山脉主要是被划入一个消失了的省份“热河省”热河省的范围北起西拉木伦河,南到明朝修筑在燕山南麓的长城,向东则止于辽西走廊,西界基本与北京处在同一经度之上。也就是说整个燕山山脉,包括它周边所延伸出来的大部分丘陵地带(包括大部分的“辽西丘陵”),都是归属于热河省所辖。从地缘格局的角度来看,当初划出这个山地省份(1914年),就是为处在华北平原作缓冲的,你也可以这样认为,刚刚进入共和时代的中央之国,对保有那些边缘地区还没有足够的信心。而在中央之国重新统一,并完全将东北地区融为核心区后,这个夹在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之间,以为缓冲的省份失去了它的历史价值,所辖地区也被分给了内蒙、辽宁、河北这几个临近的省份(大部分区域,即燕山山脉的主体被划入了河北省)。 既然热河省的单独划出,是为华北——东北二大平原作缓冲的,那么这个缓冲地落在谁手上,地缘优势也就被谁掌控了。从当初划定热河省的民国政府的角度来看,肯定是希望这块缓冲掌握在自己手上。而已经控制了东北地区的日本人,自然希望能够控制热河省,以将满洲国打造成为一个四塞之地。并随时对华北平原保持威慑力。而1933年发生在燕山南麓的“长城抗战”,就是为了实现这个地缘战略。其结果则是,中国军队的大刀出了名,而热河则被划入了伪“满洲国”。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些历史资料中,提到东北沦陷,会有“东四省”的概念的原因。不过对于从东三省退入关内的东北军民来说,东三省才是他们的思念的家乡,也更愿意强化这个地缘概念。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满洲国在成立之后,将所控制的“东四省”重新划定为了14个省份,两个特别市和一个特别区,以壮声势。因此在《伪满洲国地理结构图》中,用红虚线所标示出的热河省,与民国初年所划定的热河省,略有差别,主要是将燕山山脉北、东的丘陵地带划走了,主体上并没有太大变化。也就是说,在长城抗战之后,燕山山脉也好,热河省也罢,开始为“满洲国”拱卫南疆了。从地缘结构上来看,华北平原在丧失了燕山山脉的保护之后,民国政府即使拥有燕山南麓的那道长城,也是无法阻挡日军南下的,因此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将日本图谋华北平原的野心暴露无疑。如果蒋认为东北地区甚至燕山山脉,尚属可以缓冲的边缘地带的话,那么再无视日本渗入华北平原这个核心区中的核心,就再也说过不去了。所以抗日战争的全面暴发,被锁定在1937年7月7日。 纵观历史,如果燕山山脉本身不能为华夏民族所控制,那些边缘民族进入华北平原是迟早的事。在古典时期最后一次发生这种事,是在满清入关之前。不过当时驻守燕山南麓的明朝军队,并没有如300年后的西北军那样,打一场血性的“长城抗战”,而是由大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主动放弃了明帝国的这最后一道防线。八旗铁骑在穿过山海关之后,开始了征服中央之国核心区的过程。这就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印象,似乎燕山以东,渤海以西的这条沿海平原,也就是“辽西走廊”是唯一沟通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的通道,而山海关就是这条通道的唯一钥匙。 不过实际情况却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辽西走廊”虽然是古典时期后期,沟通华北——东北两大平原的主要通道,路状也最好。但在古典时期前期,由于海侵的缘故,如果你想在这两大地理单元中穿行,就必须从燕山山脉中找到合适的道路。而战国时期的燕国,虽然不是第一个使用这些燕山中的道路的,但可以称当上是华夏族中的先行者。因此在纪念完抗日战争之后,我们还是要回到二千年前,去看看燕国是如何在燕山山脉中布局的。日本侵华战争,在历史上会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是因为在此之前,中央之国所遭受的入侵都是单纯的由北向南推进的。秦岭——大巴山与江、淮所组成的东西向‘山水防线’,往往才是双方博弈的焦点。而日本一方面由于在东北地区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却没有如愿控制蒙古高原。加上强大的海洋实力,使得中国这一次所承受的压力来自于东面。而当时的中国在第三级地形中,基本没有优势可言(特别是在东北、华北两大平原之上)。山西高原——云贵高原一线,所形成的南北纵轴,则成为中国抵抗外敌入侵的新轴心。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假使中国再一次遭受全面入侵,压力应该还是来源于东线。 如果我们在地图上为中国划出新旧两条战略防线,就会发现,无论攻击从哪个方向而来,四川盆地都是大后方。所以生活在巴蜀的朋友也不必为自己不临海而感到遗憾,你们那里可是中国最安全的地方(其实西藏高原也不错,从地理结构而言,甚至可以做人类最后的避难所。不过考虑到那高海拔会影响人的舒适度,真有天灾人祸的话,跟到四川盆地就可以了)说到穿行于燕山之间的道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太行八陉”。的确,如果将绕过燕山山脉的“辽西走廊”比作与山西高原隔河相望的“崤函通道”,那么燕山中的这些道路,无论是在地理结构上,还是和战略作用上,确实和“太行八陉”很类似。只不过前者为华北平原沟通的是东北平原,而后者则是以山西高原为连接方向的。如果我们从华北平原出发,通过穿越燕山的话,就会首先到达“辽西”地区(这个时所说的辽西,指的是辽河以西地区),因此这些着道路也被称之为“辽西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