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系列 — 洛阳盆地的西南大门“宜阳”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要想知道“宜阳”还有什么战略作用,我们就必须再来审视一下伊、洛两条河流。我们知道,如果从水系的角度看,洛阳盆地中的核心平原区,实际上是由伊、洛两水的下游,加上黄河冲积而成的。而这种冲积平原是农耕文明的最爱,也最有机会成为文明的中心。与其他平原地形的地理单元相比,处在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交汇处的洛阳盆地,所孕育出的“河洛文化”,更成为了整个华夏文明的源头。  其实不光是华夏族喜欢冲积平原,那些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戎狄们也喜欢平原地区。只不过戎狄们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无法充分利用这些平原的地缘潜力,因此也就无法与精耕细作的农耕族在平原上展开竞争了。除非戎狄们愿意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定居下来变身为农民,事实上也的确有很多边缘民族这样做了。但如果真这样做了,他们也就不再是戎狄了,而变成华夏的一部分了。  愿意融入华夏的边缘民族,毕竟不是全部,那些希望保有自己文化的戎狄们,在竞争平原失败后,往往会溯河而上,到达河流的中、上游地区。这些山间河谷的生活环境,固然没有下游的平原地区舒适,但相对更适合原始状态的边缘民族生存,也能够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淡水补给。更为重要的是,戎狄们可以时不时的顺流而下,去经济发达的下游地区打打草谷,均均贫富,为自己单调的物质生活增添些色彩。  在平王东迁之时,伊、洛两河的上游地区就已经有不少戎人部落了。这些被称之为“伊洛之戎”的边缘民族,就经常会去洛阳盆地转转,让王室头痛一番。在晋国和其他诸侯勤王任务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为了应对伊、洛两河中、上游地区的戎人。对于绝大部分的边缘部落来说,他们与华夏诸侯们的摩擦其实是不带政治目的的,或者说单纯的只是为农业区丰富的物资所吸引。问题是一个族群是否卷入政治旋涡,有时候并不是由自己决定的。特别是当你活动的区域,处在两大地缘力量的接触区时。而伊、洛两河的上游地区,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敏感的区域。



韩魏地缘关系图(公元前350年)
最终在地缘政治舞台上出现的,并非是伊、洛两河原产的戎狄部落。所谓“原产”当然也是相对的,指的是在平王东迁之前,就已经长期在此生活的伊、洛之戎。这个曾经对诸侯争霸产生过影响的边缘部落,在历史上被称之为“陆浑戎”。  陆浑戎正式出现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是在公元前638年。那年秦穆公在与晋惠公的较量当中,终于占了上风,报了“崤之战”惨败之仇(在秦晋争霸一节中写过了)。不过当时的秦国也已经充分意识到,东进已经是不现实的想法了。因此整合渭河平原及其周边高地,成为了秦国的主要战略,最后的结果也就是“秦霸西戎”。而对于那些盘据在渭河流域的戎人,秦人处理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传统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以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驱逐出境。陆浑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赶出渭河流域的。  与秦国相比,晋国这时所采取的“民族政策”就要“和谐”的多。尽管距离晋国的“和戎”政策出台还有差不多七十年的时间,但晋国还是将陆浑戎安排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也就是伊阙以南的伊、洛河谷之中。晋人之所以愿意帮秦人善后,当然不是在做义务工了。对于周王室和他所册封的诸侯来说,让一些愿意依附于华夏文明的戎狄部落,为自己所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鉴于秦人当时还刚刚进入华夏序列不久,晋人在处理这类问题上显得太成熟是可以理解的。就象在人类的历史当中,最初的战俘往往是用来祭祀而被杀掉,之后才发展到将之转换为“奴隶”,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一样。  如果做的好的话,戎狄们甚至有机会“转正”为正式的诸侯,从此进入华夏的行列。就象当年为王室牧马的秦人那样。当然,戎狄们想为王室和诸侯们效忠的话,养马只是其中一种途径。更多的时候,他们所发挥的是军事作用。这种军事作用即有战术上的,即为所依附的对象提供雇佣军,参与某次战役;也有战略上的,包括将整个族群部属在一些战略要地之上。通常这些战略要地都是华夏民族觉得潜力不大,但又必须加以防范的区域。或者说主要指的就是那些对平原地区构成直接威胁的山地当中。  刚才我们也说了,伊、洛之戎们是王室安全的重要威胁。而已经控制了崤函通道、河内地区的晋国,当然不让的要承担起保护王室的责任,这也是称霸所必须做的表面文章。在这种背景之下,让一支对自己心存感激的戎人,去与伊、洛河谷中土著的戎人部落竞争,不失为一个 “以戎制戎”的好办法。其实让伊、洛两河的中游地区,掌控在自己手中,对于晋人来说还有一个很大的战略作用,那就是牵制楚人。我们知道,在晋人进入河北平原的南部,也就是河内地区以后,他们下一步目标势必是向中原腹地渗透。而与此同时,从南阳盆地出击的楚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因此中原腹地的西侧,伏牛山的东麓往往成为双方博弈的焦点地区。在晋、楚两国博弈的过程中,夹在中间的郑国往往被迫成为一颗棋子,不得不在双方之间周旋。除了郑国以外,伊洛河谷中的“陆浑戎”也对晋楚之间的博弈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了解“陆浑戎”为什么能够替晋国牵制楚人,我们要先观察一下洛阳盆地与中原腹地的地缘关系。  所谓的“盆地”,狭义的概念是指盆地底部的平原地区,而广义的概念则包括平原周边的山地。如果为广义的盆地分级的话,那么可以由高至低分为外围山体、坡地、平原三级地形,而这三级地形,往往对应着河流的上、中、下游。就“陆浑戎”而言,他们所占据的区域主要就是洛阳盆地的第二级地形。其中心区域就是在伊阙南边的伊河河谷。至今所们还可以在那里看到一个以“陆浑”命名的水库。  如果陆浑戎也想参与到中原争霸当中去的话,向北经过伊阙进入洛阳盆地腹地,然后再出虎牢关,沿济水南岸东进固然是一种选择。不过这种走法就算不考虑绕道的原因,王室和有心护卫王室的诸侯们也不会让他们这样做的。其实陆浑戎如果想东入中原的话,并不需要这样绕着圈走。因为洛阳盆地的外围山体,并非是一条环形的高大山脉。而是由一系列呈“伞”状排列的条状山体所构成的。从地理关系上看,这些如手指形状的山体,是伏牛山脉的北部延伸;而整体呈手掌状的伏牛山脉又是秦岭的最东端部分。我们可以形象的将整个秦岭看作一条手臂,伏牛山脉就是手臂前面的手掌,那些围就洛阳盆地的小山体就是手掌上的手指。  既然是“手指”,那也就意味着它们之间有缝。而如果陆浑戎想东进的话,洛阳盆地东、南侧的嵩山、箕山、崆峒山(现名“西泰山”)之间,理论上就应该存在两条谷地作为战略通道。嵩山、箕山、崆峒山三山,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最北边的嵩山了。所谓名山名水,一般比较知名的山都会有名水相伴。而嵩山之南也的确有一条上古名水——“洧水”流出。洧水在上古的名气是来源于黄帝,据说当年黄帝进入中原以后,就是活动于此的。黄帝的事实在有点太久远了,尽管从地缘的角度看,这一带的确应当是黄帝入主中原的第一站,但由于没有文字、考古方面的直接证据,无法成为信史的一部分。不过当年东迁的郑国是以郁水流域为中心区域的,却是确认无疑的。因为郑国的新都“新郑”便是在洧水之阳。由于这里实在是块风水宝地,数次迁都的韩国最终也定都于此,所以现在的新郑市才有“郑韩故里”之说。不过韩国人要想从宜阳渗透到新郑,还有一段路要走。至于怎么走,我们一会就会分析到。  如果嵩山之南对应的是洧水,那么箕山之阳对应的就是淮河的主要支流——颖水了(其实郁水也是颖水的一条支流,或者说一个源头)。要说颖水在上古也孕育出了一会中华始祖,其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应该仅次于炎黄二帝,他就是“大禹”。至今在箕山之东,颖水之北,还有一个城市被命名为“禹州”。而在战国时期,禹州的名字是“阳翟”。在韩国的历史中,这个城邑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现在颖水算是淮河的第一支流了,不过在先秦,它南面的汝水才是真正的老大。与汝水对应的山体,是伏牛山脉东北角的“崆峒山”。汝水正是发源于崆峒山北,然后转折向东南方向,穿由箕山——崆峒山之间的谷地,进入中原腹地,并最终注入淮河的。说到崆峒山,现在的人们大多会想到六盘山脉上的那座“崆峒山”(甘肃),其实上古的崆峒山,以及后来的道教名山,初指的就是汝水之源的这座“崆峒山”。看过《封神榜》的朋友应该对“广成子”这个神仙有印象。这位广成子也是道家所认定的始祖,修行地正在于此。不过现在汝水之南的这座崆峒山,已经改名叫“西泰山”了,倒是可惜这文化资源了。无论是陆浑戎,还是后来的韩、秦等国,如果想绕过洛阳盆地进入中原腹地的话,在到达宜阳这个点后,向东横渡洛、伊两水,然后再从嵩、箕、崆峒三山之间的谷地进入平原地带,也是一种选择。只不过由于山体和河流走向的问题,这个方向的道路不太好走罢了。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你不能控制伊洛两水下游的平原地区的话,这条通道战略安全其实是没有保障的。就象晋国和后来的魏国,虽然不一定能够清除干净崤函通道附近的戎狄,但随时出击,切断这条交通线的能力还是随时保有的(崤之战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春秋之时,诸侯之间的兼并还未达到白热化程度,对于周边山地上的边缘部落,也多是采取间接控制的手法,即你不生事,我也不费力去打你。在很多时候,这些戎狄还会被华夏诸侯们所利用。陆浑戎被晋国安排到伊、洛两不的中上游,正是因为他们可以帮助晋人稳定洛阳盆地的局势,以让晋国可以专心致志的参与中原争霸。  就陆浑戎的战略作用来说,并不只是防御性的,前面我们也说了,从伊洛河谷,可以东南直接切入中原腹地,而从地缘格局上来看,陆浑戎如果这样做的话,事实上最受影响的是楚人。因为对从南阳盆地出来的楚人来说,沿伏牛山、洛阳盆地东麓北上河、济流域的路线,就随时可能受到攻击。而晋人把听命于自己的陆浑戎安排于此,正是为了从侧翼对试图北上的楚人施加压力。  实际上如果陆浑戎站在晋国一边,参与晋楚争霸的话,那么洛阳盆地东侧的郑国,所承受来自南面的压力,也会大大减少。而以“事大”为生存法则的郑国,随之而来的政治选择就会是倒向更占优势的晋国。有鉴于此,如果楚人希望北上争霸的话,首先就要让伊、洛河谷的戎人倒向自己,以此来保证自己前行线路的安全。  最终完成这个设想的,就是那位“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只不过他在进入伊、洛河谷,打服陆浑戎后,并没有马上转入中原争霸。因为到达洛水之畔的楚人发现,东周的王室就在眼前了。如果是晋国之类的华夏诸侯,在有机会进入洛阳盆地时,想的最多的应该还是如果“奉天子以令诸侯”,并不会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不过对于本来就以蛮夷息居的楚人来说,早就自立为王,在政治地位上将自己等同于周王室了。因此在无限接近“洛邑”之后,楚庄王才会生出取而代之的想法。随后所发生的事,也造就了一句著名的成语“问鼎中原”。  对于楚庄王问“问鼎”于周王室的结果,习惯于将成败得失寄托于某位英雄人物身上的“文史”学家们,一般认为是一位叫“满”的王室成员起了关键作用,认为是这位王孙一番义正词严的演讲,让楚人知难而退了。事实促使楚人放弃这个“斩首计划”的根本原因,还是考虑到周王朝的组织结构。在周王朝层层分封的政治制度之下,整个王国实际上是被分割成为互相独立的,以诸侯为标签的地缘板块的。这种制度之下的王室,更多的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罢了。如果它自身所直接控制的土地够大,实力够强,那么倒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间接管理下面的诸侯;反之象东周王室这样的地缘实力,基本已经变为一个象征了。也就是说,楚人即使灭了王室,他们最多也只能得到洛阳盆地,并无法让其他的诸侯就此臣服于楚国。而这样做的政治风险是非常大的,因为在此之前,楚人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尚可以让一些务实的华夏诸侯加入自己的联盟,与晋、齐等大国争霸中原。但如果把东周王室干掉的话,那些华夏诸侯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就此放弃自己“高贵”的出身,臣服于一个蛮夷之国的。为了自己的华夏身份,他们一定会联合起来对付楚国。这样的话,楚国的实力在强,也无法以一敌众。  因此楚国最终并没有真的对周王室下手,而是按照传统的游戏规则,东入中原开始了争霸的历程。而征服陆浑戎之后,在楚人强大的压力之下,郑国也开始倒向了楚国。最终继晋文公之后,楚庄王成为了春秋的第三个霸主。    失去对伊、洛河谷的控制,晋人也就等于失去了攻击楚人核心区的能力。因为当年依附于晋人的陆浑戎,既然可以在楚人北上时,袭扰他们的攻击线路,那么现在选择唯楚国马首是瞻的陆浑戎,也同样可以在晋人南下时,做同样的事情。因此对于晋人来说,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完全灭掉陆浑戎,将伊洛河谷掌握在自己手中(光打服不行,晋人走了后,又有可能倒向楚人)。  晋灭陆浑戎之战是在公元前525年,要想完全灭掉这些山地之中的戎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熟悉地形的他们,即使不能依地形阻击晋人的进攻,也可以分散躲进山中,坐等晋人退兵。因此在晋人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进入伊、洛谷地。这个理由倒是现成,而又冠冕堂皇的——祭祀洛水和涂山。在解读洛阳龙门(伊阙)和大禹治水的关系时,我们曾经说过了,伊阙以南的伊水河谷,就是洪水之源,也就是大禹治水功成之处。而大禹治水之后大会诸侯的“涂山”也正是在此(最起码晋人是这样认为的)。至于说洛水,对于周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晋人借祭祀之名渡过洛水之后,丧失了警觉性的陆浑戎也就难逃覆灭的命运了。贵族们的逃亡方向,自然是可以为他们提供保护的楚国;而死里逃生的普通部众,则选择了更为自然的逃亡线路——顺着伊河向北逃亡。只不过他们还没有到达伊阙,就被早有防备的周人所尽数俘获了。在晋国分裂为三晋之后,晋国在伊、洛河谷的控制区也被韩国所继承了。这时的韩国当然没有实力去挑战楚国了,他们的真实目标是洛阳盆地东侧,中原腹地西侧的“郑国”。对于领地内缺乏大平原韩国来说,郑国所占据的那些中原腹地,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将都城设在洛阳盆地西南大门的“宜阳”,而不是西北方向的“渑池”只是第一步。因为从宜阳的位置来说,不仅能够直入洛阳盆地腹地,更可以沿着当年陆浑戎袭扰中原的线路,绕到郑国的后方去。  为了完成吞并郑国的计划,韩国其实很早就在做规划了。在韩、魏、赵商定划分晋土时,韩国就着重提出要分得虎牢之地。经过长期的博弈,这个洛阳盆地与中原腹地交流的东大门,控制权已经由郑国而转给晋国了。而韩国希望得到这个战略要点,当然不是为了防备郑国从中原发起的进攻,而是为从北线对郑国施压。  对于已经习惯墙头草定位的郑国来说,如果在北方经受晋国或者三晋压力过大的话,他们很自然的选择是向南面的楚国寻求保护。而为了防止楚国对韩国的支援,韩国所要做的就不仅仅是从伊河河谷,穿越嵩、箕二山袭扰一下那么简单了。韩国需要实实在在的在郑国南面钉上一颗钉子,以从地缘上割断郑、楚两国的直接联系。因此在公元前408年,韩国伐郑,攻取了颖河之阳的“泺邑”,并将之改名为“阳翟”(现在的禹州),定为韩国的新都。  韩国将阳翟定为新都,首先当然是为了入主中原的需要,毕竟韩国下一步,需要以郑国为目标,开拓中原的土地了,有了阳翟这个突出部,韩国实际上对郑国形成了一个“C型包围”(而且郑国还无险可守)。如果郑国东侧的诸侯再成为韩国的盟友的话,那么郑国被灭就是迟早的事了。要想做到这一点,三晋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员,魏国就必须粉墨登场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