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郑国的位置不错,作为三晋中实力最强的魏国也应当会动心的。只不过“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魏国的实力再强,也没有达到后来秦国那样,以一敌六的程度。真要是想好处占尽的话,只可能被大家群起而攻之,尤其是你想独霸的是中原这块是非之地时。因此不能说韩、魏之间就一定有什么协议,但最终两个兄弟之国,根据自己国土的地缘形态还是达成了一个共识,韩国将目标锁定在中原腹地西部的“郑国”身上;而魏国则利用他在西河济平原的优势,由郑、宋两国之间切入中原腹地。 在春秋之初时,郑、宋两国在中原腹地的势力范围,还是相互连接的。他们之间的地缘分割点大致也就是在两国之间,现在开封那个点上。只不过郑、宋两国的好日子还没有过多久,那些觉醒的边缘地区,就开始轮番到中原来争霸了。因此郑、宋两国虽然一东一西的保住了自己的独立,但中间的接触地带被撕开一道口子就再说难免了。 从地缘结构上来看,春秋之时最有机会在中原腹地获得实际领土大国就是楚国了。因为这个江淮地区的霸主,在沿淮河的那些支流北上争霸时,并不会遇到其他大国的正面阻击。而其他几个边缘大国中,秦国由于晋国的原因,并无力向华北平原渗透;而齐国要想西进的话,就得先搞掂鲁国这块硬骨头,然后从宋国身上割肉。由于泰沂山脉的存在,齐国的主要扩张方向被锁定在河济平原之上,即先稳定的占有东河济平原,然后再控制西河济平原,最终渗透入中原腹地。 与齐国相比,晋国扩张至中原腹地的过程也差不多是这样三步走。即先得到河北平原(河内地区),然后控制西河济平原,再渗透入中原腹地。只不过控制了河内地区,并成了洛阳盆地保护者的晋国,即使不争夺西河济平原,也有机会直接切入中原腹地,直接面对郑国。从这个角度看,晋国渗透入中原腹地的机会要大于齐国。后来的博弈结果也是这样,凭借地缘优势,楚国切入了宋、郑两国之间,甚至越过济水,渗透入了西河济平原。而晋、齐两国在分别搞掂了河内地区以及东河济平原后,也先在南河济平原与其他两国交火了。相比之下,一直没有控制住鲁国的齐国,尚没有能力把手伸入中原腹地。所以为华夏诸侯反击楚国的重任就落在了地缘形态更占优势的晋国肩上(相对于进入中原的难度来说)。 最终将楚国挤压回淮上地区的,已经不是春秋之时的晋国,而是分家后各自壮大的三晋了。如果将三晋放在一起来看,所控制的土地和地缘实力无疑比当初的晋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包括外围地区的中原地区,三晋也已经彻底控制了河内地区和洛阳盆地(包括伊、洛河中上游山地),并在西河济平原,与中原腹地接壤的部分占据了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三晋中与中原地区有直接地缘关系的韩、魏两国,再也不会满足于将仅仅将中原腹地作为争霸的战场,而是希望实实在在的,将这片肥沃的土地纳为自己的国土。 从进攻的方向来说,韩国所主要应对的是实力相对较弱的郑国,经过春秋无义战的洗礼,吞并这样的同族兄弟已经不会让大家感到不安了,而魏国则发动了对楚国的战争。这两场战争结束后,韩、魏两国的地缘结构也受到了重大影响。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就是,韩国迁都新郑,将这个郑国都城变为了韩国新都(前375年)。而魏国则在济水之南,现在的开封境内,建立他的新都“大梁”城(前361年)。 就韩国从阳翟迁都新郑而言,并没有什么让人奇怪的,因为从分家那天起,韩国人就盯上了郑国这块风水宝地了。从地缘结构上来看,新郑做为都城的优势很明显。一方面可以向西通过嵩、箕两山之间的谷地与洛阳盆地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比较阳翟而言,新郑与韩国在河、济以北的国土更近,更便于控制北部领土;即使是相对于淮上地区,新郑也有一定优势,那条流经新郑的洧水,可以通过颖河直入淮河。 对于韩国来说,如果想兼顾分属几个地理单元的国土,新郑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如果韩国准备向南扩张的话,那么那个处在前线的旧都“阳翟”可能会更有价值,这样做可以便于韩国集中力量对付楚国。问题是以韩国的实力,有正面挑战楚国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这种冲锋在前的事,还是让晋国核心区的主要继承者——魏国来做吧。 如果从韩国之间互为支撑的角度来看,魏国在中原腹地的突出部,南线与韩国的控制区保持一线是最为安全和稳定的。也就是说,韩、魏两国的南部控制线,应当与箕山南麓大致保持同一纬度。这样的话,即使楚国向北反击,韩、魏两国也可以从洛阳盆地东南方向出击,沿颖水侧击楚国的进攻路线。而反过来,如果魏国试图将控制线压过伏牛山脉的话,那么地缘优势就在楚国一方了。因为楚国在固守淮上的时候,同样也可以东出“方城夏道”侧击魏国的进攻路线。因此伏牛山主脉以东所对应的中原地区,成为了楚、魏两国地缘博弈的焦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