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要想为楚国和北方诸侯们找到一条清晰的地缘分割线,是很困难的。因为中原腹地的的势太平,没有足以让双方达成地缘平衡的山脉丘陵。河流本来是划分势力范围的,另一类明显的地理特征。但无论是以魏国为首的北方诸侯将势力范围推进到淮水;还是楚国将控制区推进到济水,都是难以做到的。除非他们中的一方,能够将洛阳盆地或者南阳盆地完全控制在手。否则任何一方突出到对方控制的盆地辐射范围内,都无法保证自己的战略安全。也就是说,从地理结构上来看,洛阳盆地和南阳盆地对于中原腹地的安全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无论是谁在成为天下共主后,最好能够将洛阳盆地、南阳盆地、中原腹地,作为一个统一的地缘板块来管理。对于这一点,周人其实早就意识到了,因此他们在控制住中原腹地后,还要在南阳盆地一带,设立汉阳诸姬这个诸侯集团。只不过由于周王朝的组织结构问题,这些承担拱卫中原安全的嫡系诸侯们,后来都被楚人各个击破了。 从古人对于“天下九州”的理想状态的划定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认识。在《吕氏春秋》对于豫州这个地缘概念的划定中,黄河之南、汉水之阳就是豫州的领地。而在后世的地缘博弈中,对于南阳盆地到底是应该归为江汉平原(荆州)的势力范围;还是按照理想状态,与洛阳盆地、中原腹地融为一体,一直是件纠缠不清的事情。如果按照先秦时期的地缘格局来延续的话,由于楚人长达数百年的管理,南阳盆地与江汉平原的地缘关系无疑会更近。因此在汉朝的行政架构中,南阳盆地并未归于豫州管理,而是被划给了荆州。不过在长期的地缘博弈中,黄河文明相对于长江文明还是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因此就南阳盆地地缘文化归属的问题,后来也出现的逆转。体现在语言文化上就是,南阳盆地的语言类型与中原腹地相一致,属于中原官话区;而江汉平原则属于西南官话区。体现在行政划分上就是,南阳盆地与洛阳盆地一样,都成为了河南省的一部分。既然没有明显的地缘分割线,那么也就意味着北方诸侯们与楚国之间的地缘博弈,往往呈胶着状。谁更能够在中原腹地多占据些份额,就要取决于他的后方有多少腹地了。在地缘格局错综复杂的春秋之世,北方诸侯们往往并不能集合起优势的力量,与江淮的霸主相对抗。因此刚进入战国时代时,楚人在中原腹地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他们甚至已经将实际控制区渗透到了河济平原了。不过到了战国第一阶段,江淮的地缘格局固然还没有质的变化(只是由楚、吴分治,变为了楚越分治),但北方诸侯们的整合工作却已经初见端倪了。这也意味着,楚国在对中原的争夺中,将要遇到更为强大的对手了。 作为战国第一阶段的霸主,魏国在黄土高原以及华北平原的扩张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在西线,他们从秦人手中夺取了洛水以东的“河西”之地;在北线,魏国甚至越过了赵国灭掉了中山国;而在东线,魏国则成功的切入了中原腹地。而基于中原腹地的地缘结构缺乏稳定性,为了防止楚国的反扑,魏国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将楚国向淮河方向挤压。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楚国退入南阳盆地,然后占据了济、淮之间大片土地的魏国,与楚国隔方城夏道展开第二阶断的博弈。 问题是如果魏国和他的盟友们,只是沿着中原腹地的西侧南进,试图直接攻击楚人控制下的南阳盆地的话,是很困难的。虽然分割南阳盆地与中原腹的的,只是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之间的一些断续丘陵,中间存在着多条难以防守的战略通道(所谓夏道)。但早在春秋之时,楚国就依托这些丘陵,修筑了自己的长城(所谓方城)。无论魏国能否攻破楚国这条长城,方城的存在都会让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而这个时候,楚国可以利用他们在淮河中游地区的据点对攻击魏国的侧后方。而即使是方城的外围都被魏国封锁了,楚人也可以通过信阳通道,直接对淮河流域的控制区进行支援。这样的话,魏国在南阳盆地东侧所获得的突出部,就很可能会陷入楚国的U型包围之中,战略后辙也就不可避免了。 如果魏国想先行攻击楚国在淮上地区的腹地,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这两个地缘板块,同样会对楚国控制下的淮河流域进行支援。有鉴于此,魏国唯有采取步步为营的办法,对南阳盆地和淮上地区平行推进,才能避免被三面包围的局面出现。为了加强自己在中原腹地的地缘优势,也为了直接对淮河流域施加压力,魏国在入主中原后立即着手开挖了沟通河水与淮水的“鸿沟”。 沟通河、淮两水的工作,魏国并不是先行者。当年如日中天的吴国,就曾经通过开挖“深沟”,连接泗、济两水,进而连通河、淮两水了。不过无论是当年的吴国,还是他的继承者越国,他们如果想通过水路进攻中原腹地的话,都必须溯河而上。而这种地缘劣势,在进入相持阶段后就会显露无疑。因此后来的越人还是甘心的做他们的东南霸王,并没有再直接卷入争夺中原的战争中去了。至于那条已经开挖而成的深沟,并没有因此而废弃,反而成为了中原地区的财富之源,并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战争。 就魏国而言,如果也想控制深沟的话,就得先把宋国灭了。只不过宋国虽然没有高大山脉作为屏障。但由于所控制的土地都为大平原地区,地缘实力并不弱。并且以魏国为首的三晋,并无法象控制洛阳盆地那样控制山东丘陵,也就无法象包围、吞并郑国那样瓜分宋国了。 其实如果魏国希望灭掉宋国的话,就算齐、鲁两国不施以援手,经过长期战争洗礼的宋国,也会第一时间向楚国求助的。而楚国自然也不希望整个中原腹地被魏、韩所垄断。因此魏国如果想真的成为中原霸主的话,除了向东蚕食宋国的土地外,还是需要回过头来,打败楚国这个竞争对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鸿沟的挖掘工作,也正是在这样的地缘背景之下开展的。 如果说深沟是利用了泗水这条淮河支流,来完成沟通淮、济的工程的,那么魏国也需要找一条合适的淮河支流,来降低鸿沟的工程量。而如果顺着魏都大梁往南找的话,颖水则进入我们的视线。在我们的印象中,象吴、越一类的江南诸侯,应该会更精于水利工程。但事实上,由西部族群所主导的中原治水工程,早在大禹时代就开始了。从黄土高原走出来的魏国人,懂得如何合理利用水势,并不应该让我们感到奇怪。 魏国人通过控制河流而取得在华北平原的地缘优势,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初那个破除封建迷信的邺城令“西门豹”,就通过治理漳水,稳定了魏国在河内地区的控制区。而对于漳水的治理,对于魏国人来说只是小试牛刀,他们做的另一项工程,甚至对整个华北平原的地缘格局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那就是给黄河筑堤。 我们知道,黄河在战国之前一直都处在自然漫游的状态。在春秋后期,这条反复无常的母亲河甚至同时出现了禹贡河、山经河、汉志河三条河道。如果没有人为干预的话,黄河的下游很可能还会继续寻找新的河道出海,这无疑让华北平原诸国陷入了不稳定状态。因此,魏国人首先想到了沿控制区内的黄河主要河道——“汉志河”一线筑堤,以保护自己的土地不受洪水侵扰(。这种做法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有了这些堤岸,黄河就很难再在魏国境内改道了。问题是早在大禹时代,先人们就已经知道了,“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哪怕你只是从侧面堵。因为黄河的水量并不是因为堤坝的建立而减少,魏国人筑堤让自己不再受洪水侵扰,那么魏国下游地区自然就成了泄洪区(所谓“以邻为壑”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如果我们顺着汉志河道东行的话,就会到达赵、齐两国的境内。魏国的筑堤行为损害最的也正是这两个国家的利益,让他们去挖掉魏国的堤防当然是不现实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自己境内,也沿着黄河修筑堤防,将黄河水礼送入海。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黄河下游就此被固定在汉志河道上了,禹贡、山经两条黄河河道也成为了“黄河故道”。如果黄河只是水量反复无常的话,那么黄河下游国家“齐心协力”的修筑堤防,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因为各国的堤防,都离主河道有一定距离,为洪水流出缓冲地。问题是黄河是一条含沙量极高的河流,经过一断时间的积累之后,那些堤岸与河床之间的高差就会越来越小,直到有一天不断加高的堤防再也无法承受洪水的压力,新的灾难也就不可避免了。因此,在中国长达二千年的封建史中,黄河的治理工作能够持续的成为历代王朝的重点工程,其重要性甚至要高于对于长城体系的维护。 有了如此丰富的治水经验,魏国人要想开挖一条新的运河,并非难事。他们甚至没有选择连接离大梁城更近的济水,而是先由河济之交处,直接引黄河水入大梁城,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魏国丧失了在河济平原的控制区,也可以让自己控制下的河内、中原地区的国土,通过这条运河连接起来。而向南连接颖水的工程,也可以通过洧水以东的一条小型河流作为接力,最终达到连接颖水乃至淮河的战略任务。这项工程完工后,魏国可以通过顺流的优势,快速的将大梁以及河内地区的人力、物资,运至前线,以加强对楚国所控制的淮上地区的压力。 魏国所开挖的鸿沟,主线是经由现在的淮阳(春秋之时的陈国),然后在沈丘县境内与颖水相接的。实际上在鸿沟开挖后,魏国在大部分时间内,并不能控制鸿沟的全线。这一方面是由于楚国的强力反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魏国在其他几个方向,尤其是西线上都在承受着巨大压力,并不可能集中所有力量对楚国进行攻击。但即使不能通过鸿沟直达淮河,魏国也可以通过这条水上交通线,保持对淮上地区的压力,巩固自己在韩、宋之间的国土安全。鸿沟的开挖,也就此奠定了大梁城(后来的开封)在中原地区的中心地位。有了这条新运河,在魏、楚两国没有战争的时候,双方的商业沟通也变得更为顺畅了。事实上鸿沟的开挖,对于河北平原乃至黄土高原与江淮中游地区的交流,都起到了枢纽作用。之此之间,虽然有这深沟这条水上交通线,但过于靠东的位置,并不能带动整个中央之国的交流。只是单从沟通河、淮的角度看,即使是一定要保证大梁城的枢纽地位,鸿沟的线路选择也并非最经济的,最起码从大梁城向东,偏南方向,就可以找到泓水——涡水,以及睢水——泗水这两条线路,沟通淮河。因此在后来魏国从齐国手中,“接收”了宋国腹地后,这些新的运河工程也动工了(并不止于这两条线路),这些以大梁城为枢纽,沟通淮河的运河工程,后来都被概括为“鸿沟”了,也就是说,广义的“鸿沟”其实不止是一条运河,而是覆盖整个中原腹地的运河系统。而魏国也正是通过这个人工水网,来控制他在中原腹地的国土的。 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修筑运河这类交通线,利弊也是并存的。简单的说,如果你的实力够强,当然可以通过这些交通线去扩张你的势力范围;而如果你的实力下降了的话,那么这些费尽千心万苦打通的交通线,就有可能被对手所利用了。如果魏、楚两国一直这样相持下去,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会出现的,特别是在魏国整体的地缘结构,不足以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只是历史并没有给魏楚两国决出胜负的机会,因为他们共同的敌人——秦国,已经开始崛起,魏、楚两国都将面临丧失自己根基之地的危险了。而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