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系列 — 完美水利系统的由来,二郎神乱入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成都平原核心区水网示意图
在《成都平原核心区水网示意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岷江与沱江上游南支——湔江之间,有一大片空白区,而成都市就是位于这个区域的中心位置。在尚未得到有效治理之前,岷江——湔江之间的这片区域,是一个旱涝不定的区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跟岷江的水量有很大关系。从现在的定位来看,岷江是长江上游第一大支流。而在绝大部分的古典时期,岷江都是以长江上游正源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无论是做主角,还是第一配角,岷江那巨大的水量都可见一斑。  当川西高原暴雨成灾时,岷江上游的水量暴涨,就会漫过河岸将整个成都地区变成一片泽国;而当川西高原进入少雨季节后,水量减少的岷江,又会老老实实的在河道中流淌,从成都平原的下方,穿越龙泉山去支援长江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在蜀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来治理岷江的水患,并让岷江水为农业生产作出贡献。一是想办法拓宽、加深岷江的河道,并在它两岸筑堤(就象治理黄河一样),让它那巨大的水量,能够以固定的线路流入长江;另一方面,则可以从岷江两岸的河堤中,延线构筑分流点,引出水渠,以覆盖成都平原上的农田。想到这两个方案,并不需要特别的智商,因为这也是农耕民族治理水患的常见方法。只是这样做的话,固然有机会解决岷江的问题,但却没有理由让都江堰工程,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标志性工程。也就是说,当年的人们有着更为巧妙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都江堰的设计理念,大家只要稍加用心,就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关资料。简单点说,广义的都江堰工程,是指的覆盖成都地区的,整套的水利系统。其基本设计理念就是在岷江水将从川西高原下来时,即开始分流。而分流出来的这部分江水,在切入成都平原核心区(岷江——湔江之间的区域)后,再行分流为四大干渠,即现在的: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这四条干渠呈“伞”状均匀的覆盖了成都平原核心区(然后再从这四大干渠中引出无数支线,全面覆盖成都地区)。其中江安河、走马河在滋润了成都地区后,在岷江即将进入川中丘陵地带之前,向南又回流到岷江干流了。而柏条河、蒲阳河,则继续向东,与沱江上游水系会合,出龙泉山中的“金堂峡”进入川中地区。  从设计理念上来看,选择从高原、平原的交界处先分流出一条总渠(内江),然后再在平原地区分层次的多级分流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是很讨巧的想法,比之在岷江沿线开出多个引水口,然后再东向铺设水网要省力的多,也更容易控制。如果从施工难度的角度看,选择在岷江进入平原地区后,再行分流会容易的多,不过我们最终看到的都江堰工程,是选择在岷江进入平原之前即行分流,也就是说你必须开山,才可能获得引水口。这样做当然也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这样辛苦在山地边缘开出的引水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结构稳定(平原地区的引水口,很容易被洪水冲得变形的)。而事实也的确如此,都江堰引水工程的基本结构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变化,很大程度就是要感谢先人们这种迎难而上的做法。


都江堰结构示意图
从结构上看,在打通内江通道之时,离堆的作用相当于人字型结构的,内、外江的分水岭。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年是在平原地区分流的话,那么这个分水岭就会是土质的平原,而即缺乏高度,又缺乏硬度的分水岭,是无法稳定的承担分水的作用的。与其长期花费人力物力来加高、加固这个分水岭,倒不如在山边缘进行分流,切割出一块天然的石头山体也承担这项千年任务。  一般认为切割离堆的工程,是在秦人到来后,由李冰来完成的。但实际上,这项工程应该是在秦人吞并巴蜀之前,就已经由蜀人完成了。不过李冰对都江堰工程所作出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整个都江堰工程之所以能够这么完美,是经过很多代人不断的努力才得以完善的,李冰不是开启这项工程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对工程作出重要贡献的人。但他为都江堰工程所作出的贡献,却是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关键。李冰究竟为都江堰工程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我们后面会分析到。由于蜀国为我们留下来的资料甚少,再加上黄河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强势地位。因此蜀人在成都平原水患治理上,所作出的努力被长期忽视也是可以理解的(在三星堆遗址被发现之前,古蜀文化更多的被认为是华夏文明的附属文明)。实际上我们之前也已经说过,秦人之所以看中蜀国,就是因为发现了成都平原的农业潜力。也就是说,最起码在秦人到来之前,蜀人已经由靠天吃饭的“渔猎文化”阶段,步入“农耕文明”阶段了。将定居地点迁入纯粹的平原地区,更意味着蜀人已经拥有一定的治水能力了(否则会呆在边缘的丘陵之上)。当然,希望通过控制河流,而获得稳定的耕地,并不代表你马上就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做到这点。正如中原地区治理了几千年的黄河,依然还不能说就降服了这条喜怒无常的母亲河。  如果蜀人想开耕成都地区的土地,他们除了要思考如何规避洪水,还需要考虑如何从岷江之中引水,以让自己种下的庄稼有水可用。就水渠的开挖来说,工程量并不会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在岷江周期性的漫流成都平原的过程中,势必冲击出一些河道。而从逻辑上来看,深挖这些河道,并从当初洪水漫流而出的点上引水(可能是多点),会是蜀人所最先想到的。不过我们则才也说了,以岷江的水量而言,在平原地区开口做这种引水的事情,虽然能够保证农业用水,但却并不能保证引水工程结构的长期稳定。也无法保证成都地区不再受洪水的困扰。也正因为如此,蜀人才会想到开凿“离堆”,然后以离堆为起点,构筑成都地区的水利网。  蜀人开凿“离堆”的时间,应该是在古蜀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开明王朝”时期(约公元前666~前316年)。在此之前,蜀国一共经历了蚕丛、柏灌 、鱼凫、杜宇四个王朝。也可以说,蜀地是由这四个不同属性的部族,分阶段所控制的。而据传说,“开明王朝”的建立,正是因为他的开创者“鳖灵”成功的治理了成都平原的水患,才能够接受了杜宇王朝的“禅让”的。这个传说与“大禹”从舜帝手中接过“帝”位的故事是何其相似,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怀疑它的真实性。  不过好在现在的考古发现,能够为古蜀国在成都平原的存在,提供有利的支持。根据历史记载,古蜀国在建国之后,先是在成都市南的双流县一带建都(现在双流比较知名的是国际机场),而后又向北迁移离岷江稍远的,现在的成都市境内。而在成都西郊发现的“金沙遗址”,足以证明这一带曾经是蜀人活动的中心。    其实如果我们认定,口口相传的传说,能够承载一定历史信息的话,那么对于蜀人治水,甚至开启都江堰工程,还有一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可以为我们提供相关信息,这个神话人物就是“二郎神”。对于这个神话人物,经过《封神榜》以及《西游记》、《宝莲灯》的演绎,已经产生了很多无用的信息。而我们的关注点,当然不是在它是否有七十二变,或者是否与孙猴子、沉香有过那一段恩怨上。在关于二郎神的原始传说中,我们所能够剥离出的有效信息有三个:一是名字,二是长相,三是故事的发源地(也就是他的藉贯)。  关于二郎神的籍贯,明确的指向是灌江口,现在的都江堰市,之前的名字就是“灌县”,这个“灌”字的得名,则与引水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在成都平原,关于二郎治水的传说已经最少有二千多年了,至今都江堰工程的边上,还有二郎庙。只不过由于历史上治水的功劳,都被寄于李冰名下,因此“二郎”也被想当然的认定为李冰的二儿子了(记得儿里看过一个电视局,就是描述李冰父子治水的)。  如果不是二郎神留传下来的形象,与成都平原的最新的考古发现,有着内在的联系。也许“二郎”仍然没有机会摆脱李冰的阴影。对于二郎神形象中最重要的特征,我想只要是看过西游记的人都会有深刻影响,那就是他的第三只眼。而如果从摆放的角度来看,这只眼与另两只眼并不相同,是一只呈立状的“纵目”。对于为什么二郎的形象中有一只“纵目”,这只纵目最初的形象应该如何,一直以来并没有深入的研究。直到三星堆出土了另一种形式的,超出我们想象的“纵目”形象,才忽然让人有云开雾散的感觉。虽然不能十分明确,古蜀人为什么会打造出立体“纵目”形象的神像(面具),但平面纵目的二郎神,与古蜀文化,以及因治理岷江水患而受享烟火之间,从逻辑上来看,是可能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的。至于说立体的纵目形象,为什么演变为平面的纵目,倒也很好解释。因为口口相传的东西,由工匠们刻画出来,往往因为没有见过实物而有着让人啼笑皆非的误差。我就不止一次的看过,在某件古代艺术品上,以一头正中还长着一只弯角的水牛,配上一轮明月,以喻意“犀牛望月”的传说。    上述有关二郎神的推论,只是从文化传承的关系上,对古蜀人开启都江堰工程所作的猜想,并无法作为直接证据,写出来也只是让提供一个角度罢了。明天我们将分析李冰对都江堰工程所作的贡献。


三星堆纵目人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