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大摩宏观策略谈:2025中美变局展望
假设,你遇到麦琳怎么办?
董事长两口子不干了,至暗时刻谁是白衣骑士
2024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可考心理证书,无需辞职,名额有限,11月30日截止报名!!!
吴京捧红的白眼狼,爆红后却反咬一口,如今落魄到无戏可拍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系列 — 三峡地区的“盐巴”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说到巴蜀最后的结局,一般的印象是他们都被秦国所灭(公元前316年),相信也有许多朋友,为楚国没能抢先一步征服巴蜀而扼腕。其实楚国并非没有向西渗透,也并非没有取得战果。如果从道路的通行情况来看,由长江中游溯江而上进入四川盆地,并不会比由渭河流域,经由那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入川,难度更大。在秦以后的古典时期,帝国的官员们如果想入川,往往会选择先由陆路到达江汉平原,然后再沿长江溯江而上(从宜昌到重庆,大概一个多月的路程。反过来就更快了,要不李白也不会感叹“千里江陵一日还”)。当然,无论是选择北线的蜀道,还是东线的长江水道,巴蜀在防御上都有足够的地缘优势。因此决定,楚、秦两国是否入川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攻击难度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足够的利益。 秦人想得到巴蜀之地很好理解,一是需要成都平原的耕地,以支撑秦国规模越来越大的军事行动;二是要占据长江上游的地缘优势,从侧后方给最大的竞争对手楚国以压力。而对于楚国来说,这两点理由都不能激起他们的征服欲。因为对于楚人来说,他们比秦人的扩张究竟要大的多。两湖、江淮地区,都有着大片水量充分,地势平原的可开发土地。而即使是他们把战略目标选定为秦国,占据四川盆地也不能够获得足够的地缘优势,因为整个四川盆地无论是从河流,还是山势的角度看,相对于黄土高原都还是处于仰攻状态。并不是说在这种状态下不能够有获胜的机会,但象春秋战国这种持久战形态,胜算是很小的。 不过最终的结果是,楚人还是向西渗透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楚人并没有把终极目标,锁定在地缘潜力更大的蜀地。他们甚至也没有打算,彻底的征服巴人(这项任务太艰巨了)。而能够引发楚人强列兴趣的土地,居然是三峡地区。如果楚人准备灭蜀或者灭巴,控制三峡水道当然首先要做的。问题是我们刚才也说了,楚人其实没有特别强烈的欲望这样做。 实际上楚国对三峡地区感兴趣的原因,并非只是为了控制水道,而是三峡两岸那些看似无用的山地。这片基本没有什么农业潜力的土地,似乎并不值得一个大国为它大动干戈。而依当时的技术和生产方式,楚人也不可能会有开发三峡地区的旅游业或者建个水坝之类的想法。那么,基于“无利不起早”的原则,三峡地区必然有吸引楚人的资源。事实也的确如此,三峡地区虽然没什么农业价值,但它对出产另一种生活必须品——盐。如果以农业潜力大小,来评判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完全身处山地之中的巴人显然是无法以正式的身份进入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的。即使是同样出身山地的越人,他们也是通过开发宁绍平原,并最终压倒吴国,而获得整个太湖平原后,才有实力和资格与其他诸侯争雄的。而巴人在这其中可以说的上是一个异类,他们并没有试图迁移到平原地区,但巴国在历史上的最终定位,并没有等同于那些戎狄部落,而是相当程度被认定为一个正式的国家。在中央之国的主要诸侯们纷纷自立为王后,巴国甚至也开始仿效称王。 巴人之所以成为一支让人无法忽视的地缘力量,除了他们彪悍的作风让人印象深刻外,更重要的就是他们有盐。说到盐这种生活必须品,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中国持续了上千年的食盐专卖制度。这似乎给我们一种感觉,控制了食盐就能够控制一个国家的命脉。而实际情况是,食盐的专卖制度是基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而设立的,简单点说控制它就是为了钱。但这种控制,并不代表食盐真的是一种可以左右地缘格局战略物资。这主要是因为比之粮食,食盐的需求量是很小的。另外食盐的产地也很多,很难从源头上将它完全控制起来。基于这两点,在中央之国陷入分裂时,即使某一个地缘板块内,食盐无法自给,他也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多点获得补充。并不会因为缺盐,而让大家都变成白毛女(男)。 不过作为一种生活必须品,如果你的控制区内有丰富的盐矿,也绝非一件坏事。最起码你可以从食盐贸易中获取大量的利润,来增强自身的实力。这点在东部沿海地区,表现的比较明显。比如齐国,提到它的地缘优势,其中就有食盐之利,谁叫海水是咸的呢。而如果盐只能通过海水中获得,那么能够凭借食盐获得额外利润的应该就只有齐、越这些沿海国家了。不过上天对内陆地区也是公平的,即使是没有沿海之利,有些地区也有机会从地下,找到比海水含盐量更高的盐卤水。而这些可以打出盐卤水的盐井,在古典时期也被叫作“盐池”或者“盐泉”。如果哪个地区能够在自己境内找到这些盐卤水,那么它就有机会通过食盐贸易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地缘实力。 象所有的矿藏一样,地球上有多少储量是一回事,你能够探测并开采出来又是一回事。从公元前的情况来看,秦岭以北的主要产盐地在运城盆地(解州盐池)。当年的晋国,和后来的魏国,也因此而获得了额外的经济力量,来扩张他们的势力范围,最起码秦国在占据河东之地前,还不得不长期从晋人手中购买食盐。在长江流域,当时最主要的产盐区,就在三峡地区,也就是巴人的控制区中。而巴人两侧的蜀、楚等国,则长期是巴人的固定客户。即使是在明清,帝国的统治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而强制要求中央之国的大部分地区,购买产自东部沿海的“淮盐”,巴盐仍然能够通过非官方的渠道,来供给周边地区(从这也可以看出,无法从源头处控制食盐)。 巴国食盐贸易主要包括蜀、楚(甚至在秦晋交恶时对秦),以及周边的边缘民族们进。而巴国的水上优势,也进一步加强了巴人在这项贸易中的主导地位。由此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巴国是在先秦时期的主要地缘版块中,唯一一个以资源、商业立国的国家(其他国家都是以农业为本)。由于巴国与食盐的关系是那么的紧密,以至于长期以来,很多地区的人们谈到食盐时,总喜欢将之称呼为“盐巴”。
巴国地缘结构图
在巴人所控制的区域中,最为重要的产盐地就是三峡北部,位于巫溪县境内的“宝泉山盐泉”。早在夏商时期,这里也出的“巫盐”就已经名扬天下了。巴人能够控制这块风水宝地,也是通过与其他山地部族,以及楚人的不断博弈,才获得的成果。 在这里,有必要说说“巫”这个字,在三峡文化中,“巫”是很重要的文化标签,在三峡当中,有一处横跨峡谷两端的山体,被命名为“巫山”。而三峡地区的“巫溪”“巫山”两县,更是将“巫”这个标签行政化了。从字面上理解,“巫”这个字,本身就包含有神秘主义色彩,而三峡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更为“巫”文化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后世的文人骚客们在亲身体验过三峡的地理环境后,也不遗余力的通过文字为这种神秘主义,添加上浪漫色彩,于是巫山神女,巫山云雨一类的文字不绝于耳。 关于“巫”这个字,最初是由哪个族群运用在三峡地区的,文人们又是如何演绎人并不是我们考证的方向。在这里将它特别提出来,是因为楚人在控制三峡地区后,在这里成立了一个郡一级的机构——“巫郡”来巩固他们的胜利果实。不过三峡周边的巫盐虽然历史悠久,但动漫是是巴人控制区中,唯一产盐的地区。而楚人在对巴国的渗透中,也并没有局限于仅仅控制三峡两岸。因为对于楚国来说,能够通过控制三峡地区达到食盐自给固然是西征的价值所在,但更为重要的是,楚国需要将所有的产盐区从巴人手中剥离。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尽管楚国的主要扩张方向在东线、北线。但他在西线需要有一个安宁的后方。对于象楚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周边的山地中,有一些靠天吃饭(游牧、渔猎方式)的部落,并不会对其安全构成实质威胁。但象巴国这样,即有强大的战斗力,又能从贸易中获得高额利润的山地民族(还有水上优势),其对楚国所造成的威胁,就不容小觑了。因此只有以釜底抽薪方式占据所有盐泉,彻底打掉巴国的战争潜力,方能让楚国拥有一个稳定的后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