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系列 — 冤家秦楚迎来正面交锋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秦人与楚人,就象是一对冤家。相比于那些正统的华夏诸侯,这对冤家的出身都有些异类。不过也正是这两个异类,最终成就了中华第一帝国(秦、汉两朝)。如果从地缘关系上来看,秦人主要是活动于隶属黄河流域的渭水一带;而楚人的核心区,则是在长江的重要支流,汉水一带,二者似乎并没有很直接的地缘冲突。只是秦楚两国在经历过重新洗牌的春秋无义战后,都存活到了战国时代。而为了能让自己更加强大,和其他诸侯一样,秦楚两国都没有墨守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其中最先发力的楚国,早在春秋之世就已经开始进入河、济流域,参与中原争霸了;而一直被晋人封堵在渭河流域的秦人,到了战国中后期,也开始另辟蹊径,南征巴蜀,以占据长江流域的上水优势。  当秦人占据了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后,也就意味着他们和楚人的正面交锋不可避免了。虽说秦人占据四川盆地的军事目的很明确,就是想依靠长江上游的上水优势,直接攻击楚人在江汉平原的核心区。但象巴蜀这样的体量和历史,秦人即使能够在一年之内完全军事征服,也还需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消化掉四川盆地。也正因为此,秦人在入主蜀地后,也没有立即终结蜀王的统治,而是将他先降为“侯”,以稳定蜀地的局势。当然,这种做法只是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这位由“蜀王”降格而成的“蜀侯”,最终还是以谋反的罪名被解决掉了。  虽然蜀地需要时间消化,暂时无法在长江上对楚国发起进攻,但并不代表秦人就此会停止他们前进的脚步。除了长江以外,秦国还获得了汉水的地缘优势,这使得秦人有机会,沿汉水向楚人施加压力。  如果汉水象渭秦人所熟悉的渭水那样,两岸的平原地区一直贯穿到下游地区,那么秦人在南征巴蜀时,很可能需要先与楚人对角,才有机会南下。问题是汉水并没有从秦巴峡谷的中间线穿过,而是在东出汉中盆地后,穿插于大巴山脉和秦岭之中。这事实上将整个秦巴谷地,切割成了三大块。一块就是西面地理条件最好的汉中盆地;另一块则是位于中间,地处汉水之北的“安康盆地”;而最后一块,则是那些由汉水南支(流)所滋养的东“秦巴谷地”,也就是楚国的“上庸”之地。  由于秦巴谷地的这种特殊结构,使得无论是楚人自下往上渗透,还是秦人自上往下攻击,都难以毕其功于一役。而这其中,位居中位的“安康盆地”则起了缓冲作用。在秦人占据汉中盆地之前,楚国在汉水一线,向西所扩张的极限就是在“安康盆地”。也许楚人应该更进一步,进占汉中盆地。不过在研究过地缘格局后,我们会发现,楚人在秦巴谷地的这条突出部已经很深了,加之山地的阻隔,和下水的劣势,楚人每前进一步都是很困难的。更为重要的,在相反的方向,江淮地区的地缘潜力要大于汉中盆地,并且还有上水优势。两边一比,楚国把重点入在东线也就情有可源了。  事实上楚人应该还是很想渗透入汉中盆地的。只是当他们渗透到安康盆地时,汉中盆地已经被蜀国所占据,后来经历过“苴”时代,最终被秦人所收。也正因为此,秦人如果想顺汉江而下,最先与楚国发生碰撞的,就是安康盆地。由于安康盆地的位置,相当于楚国的最西端了。因此楚国在此所设立的据点也被称之为“西城”(就是现在的安康市),而为了控制这个盆地,并进一步向上游地区渗透,楚人在又此设立了“汉中郡”。而在秦人占据汉中盆地后,他们和楚人有同样的想法,即进一步向汉水流域的其他地缘板块渗透。这其中最先被秦人看中的,自然就是与汉中盆地相连的“安康盆地”了  最终,如日中天的秦国还是做到了,在公元前312年,也就是灭蜀之战后的第四年,秦国人得到了安康盆地,并将之并入了自己的汉中郡。而楚国的“西城”,也就变身为秦国的“西城县”了。现在大家去百度“西城”这个地名,会得到秦于公元前312年在西城设县的答案。但秦人设县只是行政上的改变,并不代表秦人是第一个到达此地的。事实上我们从“西城”的得名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据点最初究竟是由东面而来的楚人,还是西、北而来的秦人所设立的。  在这里,我们要解释一下“汉中”这个地缘标签。现在一提到汉中,自然就是位于“汉中盆地”的汉中市。但从地理划分的角度来看,汉中盆地所经流的是汉水上游。而安康似乎才更有资格算是“汉中”。不过结合到西汉水最早很可能是汉水上游的观点,那么现在的“汉中”也算名符其实了。问题是如果这样认定的话,“汉中”这个地理概念,就应该包含全部在秦巴谷地中的地缘板块。也正因为此,楚国在安康也设立了“汉中郡”。而秦人在统一之后,将秦巴谷地中所包含的所有区域(汉中盆地,安康盆地,上庸之地),都被划入了“汉中郡”。  由于安康盆地的中间位置,又由于安康盆地再往东的话,有山、河为阻。因此秦人暂时也没有进一步,图谋楚国的上庸之地。秦楚之间的这种对峙,也让安康盆地这个缓冲区,得到了“秦头楚尾”的称号。  从地缘结构上来看,秦人在汉水、长江这两条新的攻击线路之外,还有一条传统的攻击线路。而秦人之所以能够在公元前312年,将安康盆地收入自己囊中,正是因为秦国在传统线路上,已经逼近楚国的核心区,并大胜楚国,安康盆地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由“楚尾”变身成为了“秦头”。一尾一头,也真实的反映出双方对于汉中博弈的不同态度。



秦楚地缘关系图(战国.丹淅)
秦楚之间的传统沟通路线,我们在吴楚“柏举之战”中已经有过交待。由于这条路线有部分是沿丹水(丹江)而行的,因此可称之为“丹江通道”。而古人对这条重要战略通道的叫法也有很多种,如“商於道”、“商山道”、“蓝田道”、“武关道”等,这些不同的名称所指向的都是同一路线,即东南方向穿越秦岭,连接关中平原与南阳盆地的战略通道。而每一种叫法,都代表着这条通道上的一个战略要点,在我们解读完这节后,相信大家对这些战略要点的分布也都会有概念了。  说到秦楚对“丹江通道”的争夺,就要牵出一位战国名人来了,这位名人就是用“连横”之策,破解六国“合纵”之盟的张仪。当秦国从魏国手中收复河西之地后,秦军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继续东进,方面渡河进入山西高原,攻击魏国的河东之地;另一方面则透过崤函通道,在中原之地攻城掠地。秦国的强大攻势,促使山(崤山)东诸国需要联起手来,以共同应对秦人的东进。在划分阵营后,战争也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这就是公元前318年,诸国联手的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而秦国迎战联军的地点则是在函谷关,在此之前秦国刚刚从魏国手中夺取了陕地的控制权,并在函谷筑关已自守。  从战术的角度看,秦国在第一次与六国联军交手中取得了完胜(斩首8万有余)。不过这并不代表秦国就有了以一敌六的能力。因为虽然这次合纵攻秦的同盟,有魏 、韩、赵、楚、燕五国(齐暂坐壁上观),但实际上与秦军在函谷关接战的还是三晋军队,楚、燕两国由于暂时没有与秦国有地缘矛盾(即使秦军攻入中原,损害的也主要是三晋的利益),因此只是作了个战略姿态,并没有实际行动。  不管是以一敌六,还是以一敌三,秦国在函谷关大战中的胜利,都足以让山东诸国胆寒,和让秦人东进的决心更加坚定了。而在这时,就秦国的战略方向而言,秦国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这两种声音在秦取巴蜀一节中,我们已经说过了。前一种意见的代表就是张仪,其基本观点就是挟函谷关大胜之威,直取洛阳盆地,然后入主中原;后一种观点则是司马错的,先灭巴蜀,再图楚国。应该说,后来秦国的战略是综合了这两种意见,即在灭掉巴蜀对楚国取得地缘优势后,转过头去继续透过崤函通道向中原渗透。  秦国试图通过崤函通道这条传统路线直取中原的想法,暂且不论正不正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虽然秦国在对三晋的军事对抗中,已经取得了心理优势和扩张了领土,可山东诸国中实力最强的楚国,却还没有与秦国正面对抗过。即使秦国在函谷关大战后,旋即并吞巴蜀(前316年),也没有损害到楚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从纯军事的角度看,秦国也有必要与楚军直接展开一场战役,以在战场上打击对方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秦国在东、南两线咄咄逼人人的作法,已经让楚国深深的感到了秦国战略威胁(占了巴蜀之后,秦人对楚国形成战略威胁的攻击线路,甚至要多于“三晋”)。所以秦国即使不寻机主动攻击楚国,楚国也需要对秦国的扩张行为作出反应了。不过和大部分战争开启之前的情况一样,政治家们总是试图在军事家之前,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不能解决问题,也希望为日后的军事对抗多争取些战略资源。这次为秦国出面的,仍然是那位纵横家——张仪。而他用来施展外交手段的同时,也抛出了一个重要的地缘版块“商於之地”作为筹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