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系列 —楚国吞越成南霸天为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楚国吞并越国是在公元前306年,也就是那个力大无比的秦武王归天的第二年。从时间上看,楚国似乎是抓住了一个机会,一蹴而就的,但事实上,灭亡一个国家哪有这么简单。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楚国早在蓝田之战后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越国在吞并吴国以后,之所以长期游离在中央之国地缘舞台边缘,很大程度是因为越国自己内部矛盾重重,对入主中原没有太多想法。而在结构上与越国地缘矛盾最深的齐、楚两国,当年在对吴作战中均有过切肤之痛,现在对于新的江东之主——越国,也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态度。毕竟进入战国以后,中原的博弈越来越白热化,特别是魏国的势头正盛,齐、楚两国都需要在中原地区投入更大的精力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不过当历史进入战国第二阶段,魏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结束了,根据形势结成不同的同盟,以应对纷杂的国际形势成为了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而在这种合纵连横的形式之下,偏安东南的越国也被牵扯进来了。从地缘格局上来看,共饮一江水的越国,和齐、楚两国存在结构性的地缘矛盾,这点在当年的吴王时代就已经验证过了。因此越国选择的联合对象是三晋中的老大——魏国。而已经将中原作为扩张重点的魏国(国都都迁过来了),在东线所面临的最大敌人就是齐、楚两国,有越国在他们后面捣乱,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魏、越两国达成战略联盟,倒是和当年的晋、吴两国遥相呼应颇为相似(甚至说不上谁找谁,更多的是一拍即合)。只能说地缘格局没有变动的情况下,谁处在那个位置,这出戏都是这样唱的。只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也许有一天,魏、越两国也会暴发激烈的地缘矛盾,就象当年的晋、吴“黄池争霸”那样,但前提是有一方能够把齐、楚两国打服了,并和对方的控制区直接接壤。可惜的是,历史再也无法上演“黄池争霸”那一幕了,因为楚国决心打破这种平衡了。从战术上来看,急于进入中原分一杯羹的越国,似乎是战争的“始作俑者”。因为有了魏国这个同盟,越国首先将攻击目标锁定为齐国。越国人作出这项决定很难说不是受了魏国的引导。因为在齐、魏“马陵之战”后,齐国俨然已经成为了山东诸国的最强者。而为了牵制齐国,越国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对于越国来说,先向北还是先向西,并不存在必然的优先顺序。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很大程度要看决策者的决心,以及所受到的影响。就象当年吴国决定先搞掂楚国,就是受了伍子胥的影响一样。而这次,齐国人也施展外交手段,让越国人相信,应该先攻击楚国,统一江淮流域再图中原。从战略上来看,这种选择也说不上错误,不过齐国人这样做,显然是在祸水西移。  越国所挑起的攻楚之战,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了(公元前330年)。而获胜之后的楚国也开始重新正视这个老对手了。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如果不是越国的“低调”,也许在勾践时代,楚、越之间的PK就已经开始了。而真正让楚国动了灭越想法的原因,是因为秦国的南进。秦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拿下了巴蜀,并随即展开了攻楚的“丹阳之战”,让一直醉心于中原争霸的楚国,真实的感受到了西线的压力。虽然蓝田之战后,秦楚两国MS达成了和解,但谁都知道这种平静只是暂时的,因为在秦国占据了汉、江两水的上游之后,秦、楚之间的地缘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解的地步。  从楚国的角度来看,从秦国手中夺取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当然是解决秦、楚之间问题的一个方向,不过当年有个巴国在中间横着,就已经让楚国头痛了上百年,现有对手换成了强大的秦国,再想入主川中,显然更是难于上青天。另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就是也向下游地区扩张。这看来是一个逃避问题的方案,但也是一个合乎实际的补偿方案。就像魏国在黄河中游的河西、河东之地,受到秦国越来越强大的压力,转而将重点放在下游的中原一样。楚国选择将下游的江东地区作为拓展对象,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并不能说楚国就一定觉得自己会丧失江汉平原和南阳盆地这两个核心地区,但在你的对手得到了新的土地,实力有了质的飞跃时,你如果想在对抗中保持平衡,也应该有类似的战略规划,否则自身的衰败就不可避免了。  为了吞并越国,楚国从与秦国达成和解的那一天起(公元前311年)就开始做准备了,除了必要的军事准备外(人员、物资),情报收集工作也是楚人的工作重点。也正因为准备充分,楚国在公元前306年的攻越之战,才能一战而成,占领了越国所据的淮河下游地区和江东之地。而越国之所以会败的这么快,跟他自身结构的不成熟也有着很大关系。在吴越春秋一节中我们就说过了,吞吴之后的越国,自勾践之后就陷入了内部纷争。长期偏居东南所造成的政治不成熟,使得越国的得到吴国土地,迅速作大后,也旋即陷入了内部分裂的境地。那些王室子弟们,除了争夺王位之外,更是拥兵自重,将整个国家分割成为若干块(和蒙古帝国的情况很象)。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春秋时期,倒也不算劣势。因为春秋之时各国的情况也基本都是这样,由层层封建的领主所构成的。但现在已经是战国了,在各主要诸侯国纷纷将权力和土地集中在公室手中时,越国的这种落后制度,只能让他们在地缘博弈中未战先衰。  对于越国是否亡于楚国,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因为楚国在占据了江东平原之后,并没有越过钱江继续攻击回到祖地的越人。楚人之所以没这样做的理由,和当年的吴国一样,因为没有足够的把握将和越人展开山地战。真那样做的话,楚国势必要牵扯大量的精力在东南方向,我和他们的初衷显然是不符的。从这个角度看,你也可以认为越国没有亡。  不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我们的确也可以认为越国已经亡了,因为放弃钱江以北土地的越国,实际上已经退出了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回复而成了一个边缘民族。而从地缘结构上来看,越国原来的内部分裂,也已经公开化了。当年的外越之地,分裂出了瓯越国,而南面的闽江流域,又分裂出了闽越国。这些所谓的王国,更为热衷的是内部斗争,对于夺回“失地”并不感兴趣。相反,为了在彼此的争斗中占据上风,他们都认可以楚国的宗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楚国当然也就用不着对越人斩尽杀绝了。  纵观越人的历史,他们能够进入中央之国的地缘政治舞台,其实算是个异数。因为从地缘实力上来说,占据江东平原的吴人,更有资格代表长江下游地区争霸中原。而越人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一方面保存并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特别是海洋优势),另一方面又积极的向吴人学习,让自己的向农耕民族靠拢。二千多年前的这种转变,让越人的地缘属性中整合了山地、平原、海洋三种特征,并一直沿续了下来,即使在今天浙江省的行政区划中,也能够看出这种混合气质。相比之下,同样依山靠水而兴起的巴人,地缘属性就显得单一多了。能够控制西南地区的食盐供应,固然让巴人过上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好日子,但也使得他们学习更先进生产方式(农业)的动力不足。而这种单纯依靠资源生存的模式,其所面临的危机之大,在现在的世界里也仍然能够找到鲜活的例子。在将越人赶回钱江之南后,楚国终于统一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就此,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缘概念“三楚”也浮出了水面。由于楚国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所包含的地缘版块也多,因此它的地缘文化也不尽相同,“三楚”之说就是对楚文化所覆盖地区,所做的一个粗线条的划分。  所谓的三楚,指的是:西楚、南楚以及东楚。西楚算是楚国的基本面。包括楚国的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直到泗水流域,大至相当于现在的湖北省以及安徽省的中北部。而南楚,而包括长江以南的长江中游地区,按现有的行政区划就是湖南、江西两省。从扩张顺序来看,楚国是先据西楚之地,然后向南楚地区渗透。而东楚地区,实际上就是楚国新征服的“吴越之地”。由于楚国征服这一区域的时间过晚,并且从地缘结构上看,江东及淮河下游地区,更具有独立性。因此在后来的文化概念中,发源于本土的“吴”文化还是成为了这一地区,特别是江东地区的文化标签。如果按照现有的行政规划来看,东楚地区基本上等同于现在的江苏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江苏省的西北部——徐州地区(当时叫彭城),在历史上并不属于东楚地区。因为这个重要的战略要点,一直是宋、楚、齐等国中原争霸的焦点。吴、越两国对徐州地区的控制时间也很短。后来,楚国也是在齐国灭宋,并被燕国攻击之后,顺势得到了彭城的。也正因为此,后来带领江东子弟反秦的项羽,在据彭城之后才会自称“西楚霸王”而不是“东楚霸王”。在划定三楚这个地缘概念时,有两个版块的问题需要特别交待一下,一个是南阳盆地,另一个则是淮河上游地区。从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看,南阳盆地和淮河上游的大部分地区,被划入了河南省,也就是被认定为中原文化的覆盖区。而在先秦时期,这两个区域都长期是属于西楚版块的。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是有地缘和历史原因的。从地缘上来看,无论是谁入主中原后,对于江汉平原的地缘潜力都不得不正视。因此在进行行政划分时,都不愿意江汉平原有机会,和南阳盆地以及淮河上游地区合为一体。将这两个区域直接控制在中原政权手中,就可以控制江汉平原进入中原的两大出口:方城夏道和信阳通道。而从历史的角度看,最先这样做的就是周人。当年周人为了防止日益强大的楚人向中原渗透,曾经在汉水以北(实际上是东北),以及淮河上游地区部署了一系列的嫡系诸侯(主要是姬姓诸侯,也包括姜姓等于亲信诸侯)。这些诸侯主要包括南阳盆地的申国,随枣走廊的随国,淮河上游的息国,方城夏道东侧的蔡、沈等国。这些为了防御楚人而设立的诸侯国,也都可以统一在“汉阳诸姬”这个地缘集团中。而这些曾经被华夏诸侯所控制的地区,在一些“正统”的文人看来,是不能被划分蛮夷之地的。也正因为此,我们会看到,现在河南省的南部,甚至已经申到了淮河以南,直至将整个桐柏山脉外侧封死(当年淮河以南的“蒋国”,可是将周公的一个儿子封建过去了。可以看到,现在河南省向淮河上游伸出的这个角,都是当年华夏诸侯所覆盖的区域,而这个角以外的区域,就没有姬姓诸侯了)。  至于说南阳盆地,其实最早也不能全算是周人的控制区。因为最开始楚人所据的丹阳,甚至还在汉水以北的“丹淅之会”,虽然后来楚人迁至汉水之南。但南阳盆地的西南部(现在的襄阳)也仍然是在楚人的控制中。而周人则在汉水之阳,沿着随枣走廊一直渗透到江汉平原的东部,也就是云梦泽的北部。所以,周、楚之间最开始的地缘分割,并不能算是以大洪山为分割点的,各据南阳盆地、江汉平原的形式。而是以汉水这条对角线,斜向分割的。只不过在后来,楚人将汉阳诸姬的势力完全挤出了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完全控制了这一地区。相比于地缘政治上的劣势(毕竟中原是中央之国的中心),楚文化在地缘结构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毕竟南阳盆地也是属于汉水下游水系所覆盖的区域。因此我们会看到,现在豫、鄂两省实际上各凭优势,在南阳盆地都获得了一定份额。只不过河南占据了主要区域,而湖北之所以能够分得南阳盆地的西南角,主要是出于防御的需要。因为无论是谁,在占据江汉平原后,如果不能进一步北控方城夏道,将南阳盆地纳入势力范围的话,那么他最起码也要将防线北移到汉江通道和随枣走廊的北部,才能充分保证江汉平原的地缘安全。这种地缘博弈而产生的结果,在三国阶段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