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明亡清兴时期沈阳、辽阳的地缘解读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明亡清兴这段历史,最近几年特别红,相信关心的朋友也很多。正好前面有朋友提到后金建都的问题,也就简单解读一下,顺便换下脑子(这段时间在百越之地呆久了)。刚才做了张《清.前三都地缘结构示意图》,大家先看着。先提示一下,这个问题的地缘背景,和明亡清兴的转折点——萨尔浒之战有着密切的关系。希望简单解读之后,对大家再看《明朝那些事》,以及听阎崇年讲课时,稍微有点概念。就我自己而言,当年就是因为在这次明史热中,被那些方家的连珠妙语弄的晕头转向,才萌发了自己研究地缘背景的兴趣(算是被逼的,根本查不到能用的资料,最多也就是线描的简图,加点中国画式的山脉示意)。



辽河流域地理结构图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地理、历史两方面着手。首先来看看大的地理结构,记得在战国阶段解读燕国时,对这一地区的地理结构,作过一次粗略的解读。其中有一张图是《辽河流域地理结构图》,正好可以拿出来参考。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沈阳和辽阳的东面,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北接海拔更高的长白山脉,南穿辽东半岛。这条山脉的地理名称就叫作“千山山脉”。而千山所分割的地理单元,就是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长期以来的两大核心板块“下辽河平原”,以及“朝鲜半岛北部沿海平原”。前者基本上是中原政权强盛时,所能在东北方向直接控制的,最顶端的地缘板块;而后者在大部分时候,是由独立状态的,朝鲜半岛本地政权(如箕子朝鲜、高丽等)所覆盖。  在明帝国将蒙古人逐出中原之地后,千山山脉两端的情况也是如此。基于我们分析过的地缘背景,明帝国和二千多年前燕国的控制状态,并没有质的变化。唯一显著不同的是,明朝并没有谋求在朝鲜半岛北部获得一个突出部,以期对朝鲜半岛的进一步渗透。而是满足于维持朝鲜半岛的藩属地位,将鸭绿江作为二国的国境线。并不能说明帝国的国力和进取心就比当年的燕国要差,只不过是二千多年的历史,让明朝的政治家们找到了一个控制朝鲜半岛的,性价比最高的方式罢了,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越南。换句话说,即使是在丛林法则更为适用的古典时期,政治家们也不会象现在的网络暴民那样,动辄喊打喊杀,用灭国屠民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控制力。  既然明朝和朝鲜的地缘关系已经稳定下来了,那么作为东北地区土著居民的代表,女真人又主要活动在那里呢?可以说除掉下辽河平原的东北地区,都是女真人的活动区域。而在明帝国建立之后,女真诸部中位置最靠南的“建州女真”,也逐渐将自己的核心区,从长白山脉南迁至“千山山脉”。在明帝国强盛的时期,与中原政权关系密切的建州女真,可以成为帝国间接控制更边远地区和部族的得力助手。而在帝国衰弱之时,最有机会窥伺下辽河平原这块战略要地的,也正是这些与帝国关系密切的,分布在千山山脉的女真部落。  关于女真部落的内部整合,以及明帝国在这当中是怎么处理的,写起来就是一个大部头了。在前几年的明史热中,已经有诸多科班和草根出身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过这段历史了。概括的讲,和当年成吉思汗整合蒙古诸部一样,努尔哈赤的贡献就是把建州女真诸部整合到到了一起,并由此而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以和明帝国分庭抗礼。这些被纳入统一管理的女真诸部,也被重新打造了一个族名“满洲”(后来也成为了东北地区的地理村签)。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诸部之后,为自己建立的政权名称就是“后金”。既然已经国家化了,那么势必要为这个国家寻找一个都城。鉴于“下辽河平原”这时还属于明帝国的直接控制区,初生的后金政权,依旧只能将自己的都城,放在千山山脉之中。这个都城的位置,就是现在的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在成为后金都城之前,它的名字叫作“赫图阿拉”。而在公元1616年,后金政权成立之后,这个升级为都城的城堡,被称之为“兴京”。  对于新生的后金政权来说,他们下一步的战略目标,一定是攻取千山西侧的下辽河平原。没有这块核心平原,为之提供农业基础的话,满洲人即使在政权组织上进化的再高级,也依旧无法成为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正常国家。这种战略态势,对于早已视女真人为心腹大患的明帝国来说,当然不会不知道。因此帝国随之所作出的反应,就是集中强大的军力,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包括动员朝鲜的军力,由千山山脉的东侧发动进攻),进攻后金政权的核心区。而这次战役的最终决战地,在历史上非常著名,叫作“萨尔浒”,战役的名称也因此而被叫作“萨尔浒之战”    在后金政权崛起之前,明帝国在山海关以东地区所设立的边镇叫作“辽东镇”,而辽东镇的镇城,也就是地缘中心就在现在的“辽阳市”,其所在位置,正是在千山山脉与下辽河平原的交汇之处。所依托的河流叫作“太子河”。太子河之所以得名,正是来自于当年谋刺秦王未果的“燕太子丹”。当日的燕国为秦所迫,被迫将逃亡于此的太子丹斩首献秦,却也未能挽回灭国的命运。    我们经常提到的“下辽河平原”,其起到主干作用的自然是由东、西两条辽河汇集而成的“辽河”了。不过从地理划分上来看,太子河却并不能算是辽河的支流,它所汇入的是一条,完全发源于千山山脉的,独流入海的河流“大辽河”(营口入海)。大辽河与辽河的入海口靠的非常近,共同冲积而成了渤海湾北部的“辽河三角洲”。也许有一天三角洲平原越来越大,下辽河可能会在入海之间,先与辽河汇集在一起,成为辽河的支流,就象珠三角平原上的东、西两江一样。只不过是象类似的这种结构,是合流入海,还是独流入海,并不会影响整个板块以统一的形象,出现在地缘舞台上。基于东北渔猎民族,在山地之上的优势,二千多年以来,下辽河平原的控制要点,大都不是依辽河而建,而是在东部靠近山地的地方。这样做,固然也是遵循“依山伴水”筑城的基本原则,也是为了随时警戒这些边缘民族。    在进攻赫图阿拉城的计划当中,明军的指挥部并不是设于之前的地缘中心“辽阳”,而是北移到了现在的“沈阳”。基于防御日愈强大的女真人的需要,辽阳以北,沿千山山脉设立了一系列的卫城,而这些卫城之间又构筑了许多次一级的山堡(所谓“城、堡”的差别就在于此,“堡”是“城”的下一级军事点)。沈阳这个点,当时的防御级别就是卫城,行政名称叫作“沈阳中卫”,再往北,就是现在铁岭市的“铁岭卫”了。    之所以会把进攻后金的指挥中心放在“沈阳”,是因为沈阳和赫图阿拉城都依附于同一条河流,这条河流现在被叫作“浑河”,当时则被叫作“沈河”。构筑于沈河之阳(北)的“沈阳”也正因此而得名。如果要进攻位于浑河上游的后金都城,浑河河谷自然是最佳的进攻路线。因此明军才会把指挥部设在了沈阳城,并以浑河河谷作为主力的攻击路线。    需要说明的是,大辽河正是由浑河和太子河汇集而成的。现在也有一种说法,说当年燕太子丹身死之处,不是在太子河,而是在浑河。如果问我,我也没有穿越回去过,无法给出真实答案。只不过这种抢注历史名人的现象,希望不是因为沈阳现在的政治地位而起的。
在中国传统的战术中,似乎很喜欢四路出击、四面包抄这种看起来很完美的战术。我们在听评书时,也常常能够听到评书表演艺术家们口中的古代将领,神彩飞扬的在部署各路兵力,最后往往还要给个最不安份的将领,分配一个“四路接应使”一类的机动职。在明朝进攻新生后金政权的这次战役中,也依然是这个套路。不就过千山山脉的地形,以及赫图阿拉的位置来说,浑河河谷显然会是主攻方向。基于女真人在山地之中的优势,女真人完全可以依据地形优势,用较小的兵力防御助其他三路的进攻,并将主要兵力放在浑河河谷的正面,与明军展开决战。其实在这种复杂的山地之中,技术上是无法真正完成合围的(不象平原地区的围城)。明朝军队这种虚张声势的四路出击,更多的只是一种恫吓,或者说为自己壮胆罢了。真要是希望在战术上有所建树的话,倒不如在正面吸引对手注意力的时候,依靠周密的前期情报工作,以奇兵由赫图阿拉城的侧后方进行突袭。很明显的是,努尔哈赤和他的八旗军,并没有被明军这种虚张声势所吓倒。他们很容易的判断出,明军的主力一定会沿着浑河河谷进军,只要想办法打跨了明军主力,另外三路明军自然会不攻自破。    一条河流的延伸规律,总是由高向低流淌的,就好象我们常说的“水往低处流”,而我们常说,高地民族最起码在防守上会更有优势。这就是因为由低地向高地进攻时,你必须“人往高处走”,越往后面,你面临的环境就会越复杂(也越有利于土著居民)。一般情况下,河流的上游地区,山地的海拔和密度都是最高的。到了中游地区,就转为丘陵地貌,河谷平原的发育情况也相对较好了。及至下游地区,就能够看到大片冲积平原了。就沈阳的位置而言,则是位于浑河下游平原地带的东缘,而赫图阿拉城,据守的就是浑河上游的山地了。在这二者之间的中游地区,势必也会有一个战略要点,据守在河流的中游。而这个战略要点,就是现在的抚顺市,而在当时,抚顺市的东面就是明军所构筑的“抚顺关”。    构筑在浑河中游河谷制高点上的“抚顺关”,是明军用来控制浑河河谷,并防止女真人顺河而下,攻击下游平原地区的战略要点。不过抚顺关并不是明军在浑河河谷,最靠近赫图阿拉的据点。就浑河中游的地形而言,抚顺及其以东的中游河谷地区,河谷的宽度还是不小的。除了现在成为抚顺城区的那部分,靠近上游的部分现在被围蓄成为了一个,名字很有东北特色的水库“大伙房水库”。只是在旅游业可以拉动GDP的今天,这个略带乡土气息的名字,终究是入不了开发者的法眼的,因此以大伙房水库为核心的地区,被与更具知名度的“萨尔浒之战”拉上了关系,被命名为“萨尔浒风景区”。在双方决战之前,包括抚顺关和大伙房水库在内的,整个浑河中游河谷地区,都是在明军的覆盖之下的。  所谓的“萨尔浒”,其实是一座山名,具体的位置就在大伙房水库的东南部。而大伙房水库的东点,也是浑河上游和中游的分割点。象其他河流一样,浑河上游也有多个源头,目前被认定为正源的是沿中游河谷直线向东,直至清源县的那段,而由新宾县发源的,由萨尔浒山边上汇入的这段源头,被单独命名为“苏子河”。其实谁是不是正源,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任何意义,大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行了。  萨尔浒山也是明朝军队控制的最东点,也是他们即将沿着苏子河河谷,向上游的赫图阿拉城进军的起点。刚才我们也说了,基于对地形和对手的了解,女真人认定沿浑河——苏子河一线的明军,才是明军主力的所在。因此他们所做的,也是集中兵力,在这一线与明军展开决战。也就是说,从战术上看,明军虚张声势的四路出击,非但没有转移女真人的注意力,反而分散了自己的兵力。至于女真人,他们可以选择放明军入苏子河谷,并与之决战于赫图阿拉城下。不过努尔哈赤的选择是御敌于国门之外,集中兵力在萨尔浒山与明军展开决战。  从完美的战术角度看,女真人的这种战法并不能算是上策,如果认定自己属于弱势方的话,一般做出的选择是利于地形,对来犯之敌进行伏击战。而努哈哈赤之所以在判断出对手主力在萨尔浒之后,敢于正面迎击。实在是因为当时明军的战斗力,已经完全被女真人看穿。精于骑射和熟悉山地、丛林作战的女真人,相信只要凭借强势的第一波攻击,就能够在心理上彻底瓦解对手的防线。  这场战役的细节之处,已经有很多正史野史的专家从各个角度分析过了,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查找。于我们这节内容而言,苏子河一线的几个战略要点:赫图阿拉、萨尔浒、抚顺关、沈阳的位置关系,才是我们解读的重点。  就努尔哈赤的战略规划而言,成立后金政权之前的任务,就是统一女真诸部。而在完全这一战略任务,并成立后金政权之后,国家化的女真人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进而从明朝手中夺取下辽河平原,进而控制整个东北地区了。在萨尔浒之战大胜之后,八旗军乘胜追击,很快就攻取了整个下辽河平原。由此,明朝与后金政权博弈的焦点地区,也南移至了锦州——山海关一线的“辽西走廊”之上。而这条由华北平原,通往东北地区的沿海平原,也成为了一代名将“袁崇焕”施展才能的地缘舞台。    在得到下辽河平原这块风水宝地之后,后金政权首先要做的,就是将都城由千山山脉之中迁移下来,进驻这块战略枢纽。不出意外的,之前明帝国在辽东的地缘中心“辽阳”,也成为后金政权营建新都“东都”的所在地。只不过与明朝的“辽东镇”城有所不同的是,努尔哈赤选择了在太子河以北(那段河道是南北向的,其实是以东了,大方向是北)重新营造新都。这当然可以用之前的房屋设施,不足以直接转为宫室来解释。但在实际操作中,那些新生政权将前朝宫舍尽毁,兴建新宫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果明朝的辽东镇城在“风水”上适合女真人建都的话,相信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在毁旧建新。事实上努尔哈赤之所以选择在太子河北营建“东都”,还是出于战略防御的需要。和明军的防御对象正好相反,后金政权所了防御的是来自于南面的,明朝军队的反扑。所以同样希望利用河流天然防御力,来为自己增加安全系数的努尔哈赤,选择了与旧辽东镇城隔河而居。  从明亡清兴这段历史来看,努尔哈赤无疑是最关键的人物,正是他对女真诸部的整合,以及用八旗整合军制,成立国家化的后金政权,为清朝取代明朝,成为中央之国最后一个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要说努尔哈赤在有生之年,就认定自己能够成了中央之国的主人,却不尽然。就努尔哈赤个人的政治抱负而言,能够占据整个东北地区,与明帝国并立应该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了。之所以会有这种“保守”的想法,很大程度是因为渔猎文化为主的努尔哈赤和他的女真人,还没有找到全适的方式来管理数量更大的,以汉族为主的农民。简单的将这些农民,变身为奴隶或者掠夺的对象,并以农业生产的产品,来维系渔猎文化的本质,只会让女真人在下辽河平原这种农业区的统治,变得更为艰难。在这方面,当年同样没有找的合适平衡方式的,蒙古人所创立的短命的元朝政权,就是典型案例。以女真人的人口基数的地缘优势而言,即使他们有能力用强力的方式,控制下辽河平原的汉族农民,但在思考面对数量更为宠大,人,地域更为宽广的中原之地时,也不得不萌生退意。  基于无法对明帝国取而代之的战略判断,努尔哈赤再来审视太子河畔的“东京”,就会觉得安全系数不够了。相比之下,能够与自己的根据地“兴京”(赫图阿拉)对接的沈阳城,会让努尔哈赤感觉到更加安全。即使有一天“下辽河平原”在明军的反攻之下,成为了双方的拉锯之地,身处浑河之畔的政权核心,也很快可以退入赫图阿拉。最起码,在心理上,曾经为后金战胜辽东明军,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萨尔浒山”,能够为努尔哈赤的心中再增加一份安全砝码。对于这块扼守苏子河口的福地,努尔哈赤甚至动过迁都于此的念头(迁都辽阳之前)。  最终的事实验证了,辽西走廊这条山海之间的狭长通道,的确不是那么好突破的。在迁都沈阳(公元1625年)后的第二年,强悍的八旗军队就在锦州城下遭遇重创,努尔哈赤本人也为袁崇焕的火炮所伤,于当年不治身亡。尽管我们的人本历史中,将明军在这一阶段成功抵抗的功绩,大都记在了袁督师的头上。但客观的从地形上看,辽西走廊这段狭窄的山海通道,其防守压力要远低于与千山山脉全面对接的下辽河平原。  满足于统治东北地区后金政治,之所以能够变身为一个中原王朝“清朝”,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的政治才能功不可没,最起码他会从一个国家政权的角度考虑,怎么样去适应农时耕文化,以及让被征服的汉族军、民,成为其国家的一部分。也正是由于这些调整,相比于汉族人口少的可怜的满洲人,最终入主中原,成为了中央之国的主人。    沈阳与明末清初这段历史之间的渊源,就解读到这了,希望能对喜欢这段历史的朋友有所帮助。


清.前三都地缘结构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