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上去很“美”的TPP(上)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2015年10月5日,美、日等12个参与国在亚特兰大的会议上基本达成协议。于是这个自08年美国加入谈判,已经拉锯了7年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顿时吸引了全球目光。一如当日亚投行成立时,被认为是中国挑战美国金融霸权的标志性事件一样,TPP的阶段性成果也被很多人认为,是美国经济封堵中国及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功。
其实就TPP的地缘属性,以及中国与之对抗的平台,当日在《APCE的前世今生》一文中已经详细分析过了。简单点说,美国所主导的TPP的确是一个带有地缘政治意图、用以抑制中国崛起的经济圈。用奥巴马的话说就是:我们不能让中国这样的国家制定全球经济的规则。对于中国来说,不加入自然会有一定程度的被孤立感;而加入的话,又意味着全盘接受美国制定的规则。很显然,以目前中国所处的阶段来看,是决无可能接受这种安排的。本质上说,TPP并不是一个自由贸易属性的经济圈,而是一个由美国掌握终极话语权的“利益交换”平台。美国所做出的交换,就是把中低端产业交给这个金字塔型平台中地位较低的国家。如意识形态与美国相悖的越南之所以选择加入,就是希望借助美、日等市场,成为继中国之后的下一个世界制造业中心。美国则凭借在TPP中制定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能够将企业和一国政府置于同等诉讼主体地位的“国际仲裁”体制(实则为美国所掌握),来保护自己的顶端优势。纯粹从TPP的可操作层面来看,目前的进展还属于万里长征第一步。所谓“有得必有失”,如此规模的利益交换,每个国家内部都会有受益的产业和群体,也一定会有失意者。比如韩国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谈判,很大程度就是顾虑美国低廉的农产品,将对饱受保护的国内农业造成毁灭性打击(韩国农民可不是好惹的)。可以预计的是,一旦详细条款进入各国内部立法程序,会引爆一大拔反对浪潮,尤其是那些“民主”体制的国家。即使各国最终通过,在实操层面也会有很多问题。比如TPP内只有符合 “原产地原则”的产品,才能够享受关税清零的待遇。问题在于,TPP并非铁幕后面打造出来的封闭平台,每个参与国跟其它国家也同样有着紧密的贸易联系。在产业分工、合作日趋紧密的今天,过高的“原产地标准”几乎无法被严格执行。并且对执行过程中的投机行为如何监控,也是一个大问题。就像现在很多中国生产的产品,会绕道第三国出口有贸易壁垒的国家一样。另一个问题是,与输出政治价值观一样,美国在打造制定经济标准时也同样必须高举着环保、劳工权益等高标准。然而我以前曾经说过一句话:资本的原始积累,即使不是血腥的,也是血汗的。让处在竞争状态中的发展中国家去适应发达国家的高标准,几乎没有做到的可能。即使做到了,在其它国家和地区还能以“血汗工厂”模式抢占市场时,成本上也毫无优势。就像现在许多制造业已经自然转移到东南亚甚至南亚。而商人们之所以转移,根本原因在于当地的人力、环保成本低。一旦这个优势不再存在,关税清零所带来的利好就会被对冲掉。上述分析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TPP并非看起来那么“美”,离它产生实际影响还很远。当然从战略上来看,既然这样一个平台已经在路上了,评估对中国有可能的影响还是很有必要的。基于篇幅所限,这个问题下篇再做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