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南半岛 — “中央之国”对于云贵高原的消化融合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我花这么多时间在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上,是想让大家清楚,为什么中国强大了2000年,最终却形成现有的边境线。为什么不能再前进一些。  如果不能了解前因后果,一味的喊打喊杀,或责怪前人没有给后人留下个印度洋的出海口是无济于事的。  事实上古典时期的中国,如果将元朝也算成中华正朔的话,那么云贵高原是在那一时期,也就是800年前才正式被并入中国核心区的范围。而真正消化掉整个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却却花了800年时间,也就是直到清朝结束时才算基本完成。  下面我们就对这段历史做一个解读。

在分析中国历代各朝所控制的疆域时,我们并不能相信正规出版社所出版的那些所谓中国历史地图。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政治因素。比如秦朝,在国内的出版物上就已经把云贵高原给包进去了。而事实上这一地区一直到汉朝都未纳入中国的直接管辖。  在东汉末年,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诸葛亮在占据了四川盆地做为根据地。依他当初的设想是分别以四川盆地的益州和地处长江中游的荆州为反攻中原的基地,再联合长江下流的东吴政权共同反攻中原,应该说这一战略构思是很合理的。如果长江流域的力量能够整合起来,未必不能反攻中原。不过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最终东吴夺取的荆州,蜀汉的力量只能退守于四川盆地。做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地缘政治家,诸葛亮不会不知道四川盆地所拥有的战略纵深不足以让他完成他的政治梦想。于是在失去了东面的江汉平原后(荆州),诸葛亮急于向南面,也就是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地区扩张势力。  应该说诸葛亮的设想是不错的,但实施起来却是非常困难的。历史并不能证实所谓的“七擒孟获”是否真实存在。但汉族军事力量渡过泸水(金沙江)向西南渗透却是可以肯定的。最终的结果是诸葛亮意识到以当时的力量并不能够用军事手段完全征服这一区域。这其中有地理环境的原因,也有温度和由此引发的传染病的原因。因此“七擒孟获”固然很有可能有演义的成分,但诸葛亮最终和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上的一些部落达成和解却是不争的事实。从名义上这些部落服从蜀汉的管理并提供物质支援。但实际上四川盆地的汉族并不会对这一地区派驻官员和军队。因此这种进入更象是一种结盟。
我说过我们在书店看到的历史地图并不足以为据,相比之下维基上的一些图还是经过考证的。附一张维基上的三国地图给大家参考一下。这张图上在横断山脉及云贵高原地区为诸葛亮划出了部分领土。但正如我前面所说,这种进入并不能算是汉族势力渗透进这一地区。就象同一时期东吴也曾经派遣一万甲士进入台湾,并抓回了几千高山族的原住民的行为并不能做为中国据有台湾的起点一样。当然〈政治历史学家〉们可以将之写进他们的论文当中,事实上他们也经常这样做。


无论诸葛亮渡过金沙江所进行的这几次远征如何定性,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汉族的势力都没有再将注意力放在这一地区。从政治上讲,三国一直到唐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游牧民族第一次成为了中原的主人。而这也造成了连锁反应,中原的汉族开始大批的移民长江以南地区。这一区虽然在汉朝时已经并入了中国核心区,但还未能完全消化(也就是说汉族的移民和汉化的原住民没有占到数量上的优势)。因此尽管北方游牧民族暂时性的占据了黄河流域,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华夏文明消化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不过这时候的华夏文明对西南地区仍没有渗透的需要,也没有战略的需求。毕竟人一般都会先选择最好的环境居住,而长江中下游的那些平原丘陵地带显然更能吸引农民的目光。不过是否有足够的耕种土地并不是地缘扩张的全部原因,更多时候战略上的需要有时才会是决定一块土地归属的最初动因。当华夏文明的压力主要来自北方时,西南地区的这些山地高原对于古中国来说自然不会有什么战略上的需要。这也要归结于这些山地高原上的民族由于地形和温度的限制,并没有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因此并不会对低地上的汉族造成威胁。  不过当中国历史进入了唐帝国时代,中国周边的战略形势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曾经为祸中原千年的北方及东北地区的马上民族,随着帝国对突厥和高句丽战争的胜利,已经不足以对华夏民族构成大的威胁了。当然军事上的胜利只是一方面,唐帝国对于边缘地区民族的包容性才是消除这种威协的根本原因(怛罗斯战役的主角高仙芝就是高句丽人)。但再强大的帝国都会有对手,在消除了北方和东北方向的威协之后。青藏高原上的农耕民族却第一次形成了强大的力量,那时候这些高原民族的正式名称叫吐蕃。  我在分析中亚时曾经说到过,吐蕃一般通过东线跨越河西走廊,直接侵扰黄土高坡上的帝国政治中心;另一方面他们也试图在西线进入西域盆地,切断帝国与西方沟通的途径。  事实上吐蕃人还有一个战略选择,就是通过横断山脉,进入云贵高原,然后将这一地区的部落统一在自己的旗下,以从南面对帝国进行夹击。对于这一点帝国的统治者显然也意识到了,于是西南地区第一次成为了战略重点。双方也开始了对这片高原的争夺。  对于唐帝国来说,这时并不认为能够直接占据这块地区。毕竟前人已经做过了类似的尝试,现时的技术条件并不比诸葛丞相时期要先进多少。因此在西南地区扶植一个亲唐的政权是最为经济的选择。当然,不直接占领并不代表不会进行军事行动,事实上唐帝国从四川盆地试探性的对盆地以南地区进行过一些军事行动。不过最终帝国还是觉得这块地区对帝国的经济利益不大,用政治的方法解除它依附于吐藩的危险才是上策。  当时这片山地高原上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由于云贵高原的自然条件要好于横断山脉,因此较大的势力都居于此。势力较大的部族有六个,被称为“六诏”。其中南诏最强,与汉族接触也较多。因此帝国决定支持南诏建国并吞并另外五诏。  由此这片高原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的形式。当然这个新成立的国家处在唐与吐蕃之间,不可避免的不断的摇摆于两大势力之间保持平衡。不过唐帝国和吐蕃最终都没有笑到最后,反而是西南地区由于有了政权组织而第一次将横断山脉周围的高原地区统一起来。  当然正如中原的政权会不停的变换朝代一样,南诏也并不是西南地区唯一的政权组织。在公元902年它走到了尽头,西南地区在又经历过两个短命政权后又进入了一个全盛时代。公元937年,一个通过金镛的武侠小说为大家所熟知的国家——大理国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南诏——大理国的势力范围北至四川盆地西南的横断山脉,南至缅甸老挝、越南北部的高原地带。当然他的政治中心都是位于金沙江以南的云贵高原,或者说是洱海——滇池(大理——昆明)一线。  附:南诏——大理国势力范围图


应该说,西南地区的民族对于自己成立的政权更有认同性,或者也可以说土著民族成立的政权对于其他相似地缘条件上的民族更为了解。因此南诏——大理国基本统一了横断山脉南部地区(北部不属于亚热带地区,青藏高原上的民族占有优势)、云贵高原以及中南半岛北部的高原地区。  这一地区实际上隔离了古中国核心区与中南半岛上的那些农耕文明之间的联系。很多朋友觉得在中国历史上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这四个中南半岛的国家出镜率不高也正是缘于此。实际上整个中南半岛只有越南北部由于和中国之间缺少足够的高地作为缓冲,而长期处在华夏文化的影响之下。其他地区并没有和中国有直接的冲突。南诏——大理国最终结束其独立政权的时间我在图上已经标示清楚了,是公元1253年。这时中国历史的正朔是〈南宋〉。而占据中原的金人(东北渔猎民族)已经被来自蒙古高原的蒙古人(游牧民族)所灭。蒙古人正在向西急速扩展它的帝国。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想消灭偏安于长江流域的南宋汉族政权。  不过对于这些马上民族来说,南方的那些山林水泽极大的陷制了他们的机动性。因此金人花费了上百年的时间也未能消灭南宋,蒙古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以后也发现他们如果按照传统的做法,他们并不能做得比女真人更好。  在这里我要对大家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概念做一个纠正。即一般人认为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出现的南北分治局面是以长江为界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北方政权能够将势力范围稳定在长江一线,那么长江天险实际上是为双方所共有,江南的政权很快会很容易被江北的政权攻破。所以古有“守江必守淮”之说,国军也正是由于在淮海战役的失败而导致了他在大陆地区的全面失败(后来的长江防线根本不堪一击)  其中有一种军事上的可能性是江北的军队在北岸造好船后,从上游沿江而下攻击前进,由于江水是自西向东流的,因此这种攻击往往会更具威力。当然前提是北方的军事力量要强于南方,否则失败后再想退回去就很难了。不过由于地缘环境所造成的体质和攻击性上的差别,北方的军力往往是强于南方的。南方可能会取得一两次长江防御的胜利,但如果长期不能在江北地区建立缓冲区的话,这种覆灭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南北分治中,南北的地缘分界线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秦岭——淮河一线。这一岭一河地区也正是现代地理学家划分中国南北时的地理依据。  秦岭的南边就是大巴山,而过了大巴山就是四川盆地。只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足以形容要想进入这一地区是多么的困难。而淮河以南地区河网纵横,对于骑兵所造成的困难并不比那些高大的山脉要少。当然,秦岭——淮河并不是紧紧相连的,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个缺口的,如果我们在地图上寻找很容易找到这个点,那就是襄阳。无论是曹操还是蒙古人都曾经选择这一点做为突破口,不过襄阳有汉水做为后盾防守的地缘优势亦很明显。当然前者由于对方的主动倒戈而得以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而后者就没有这么那么顺利了。郭靖守襄阳的故事固然是小说家之言,但吕文焕在襄阳却也坚守了五年之久。蒙古人要想从正面进攻南宋,无疑会遇到巨大的地缘困难。因此在不放弃正面进攻的情况下,寻找另外一条可能的路线就变得很重要了。我不知道蒙古人所收服的汉臣中,有没有人向他们提到过吐藩那条通过云贵高原迂回包抄的路线,但蒙古人的确也想到了这一招。当然他们首先要做的是降服青藏高原上的那些民族,好在这时候强大的吐藩已经解体,高原上已经分裂成四股力量了。对于极盛时期的蒙古人来说,解决他们并不是什么难事。  在将青藏高原纳入势力范围后,由蒙古高原进入云贵高原的道路被打通了。你可能觉得蒙古人这一个圈子绕得有点大,但也正是这一看似不可能实现的远征成了压垮南宋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也对中国现代国土的形成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具体的情况我明天再分析,先把蒙古远征大理的路线图放出来,大家看看。


早上起来,突然想到昨天对云贵高原及横断山脉地区并入中国核心区时间上的描述,可能会引起争议,因此还是多说两句。  在西汉初年,中原政权曾经名义上设置过一些郡县,由于是第一次设置,也被称为“初郡政策”。但这些“郡县”与内地的中央直属的郡县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大都只是让当地的土著豪强挂个名。中央政府并不改变初郡地区原有的统治者的统治方式和统治地位。基本也不收税,当然为了显示他们给中央帝国面子,必要的进贡还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帝国赐给的财富往往会多上许多。因此这些土著部落也乐于挂个名。有时候即使有个把汉官过来,也可以接受。  这种类似于现在的高度民族自治的政治形态,是由汉朝创立的,被称做“羁縻政策”。当时汉帝国使用这一政策也成功的控制了西域。其后各朝代在边缘地区的统制也多有仿效,比如明对东北地区的控制。  关于“羁縻”的土地是否算中国的领土,史学界争议颇多。一般国内的认为算,国外的多认为不算,我在这里无意于卷入这种争端。仅从人口迁移融合的角度定义一块地区到底有没有属于中国的核心区。从这个角度看,西南地区是元明以后真正与华夏文明融为一体的。当然,这种“羁縻”的土地即使名义上能划入中央帝国,实际上也是很不稳固的。因为这种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换来的和平,一旦中原有变,那这种名义上的臣服也会不复存在了。
  正如我马上要分析的蒙古远征大理的路线一样。网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蒙古人是在公元1252年12月,借黄河冰冻之机进驻“河湟之地”,然后在第二年开春进入宁夏西南的六盘山,再经临洮、松藩,到达大理国的最北界大渡河。然后兵分三路,渡过金沙江,最终征服了大理。(可百度“元跨革囊”一词了解这次战役的细节)。 
  这条路线看似符合我从地缘上分析出的远征路线,即借道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南进,然后顺着南北向的横断山脉前进。最后渡过金沙江,征服洱海——滇池两大政治文化中心,进而完成对整个大理国的征服。  不过这其中还是存在一个问题,即蒙古人为什么要渡过黄河进入“河湟之地”。“河湟”指的是黄河和湟水之间的一片肥沃的谷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现青海省会西宁就是“河湟谷地”的东部)。我之前说过,蒙古人要想完成对大理的远征,必须借道藏区。因此蒙古人进入河湟的藏区似乎有合理的解释。不过在此之前西藏已经臣服于蒙古人了,而且蒙古人也不可能在远征之前“顺道”用一个冬天的时间完成对青藏高原的军事行动。事实上蒙古人所要借道的是青藏高原东南部的藏区(四川盆地以西),并没有必要向西拐到青海一下。而且即使要从蒙古高原进入“河湟谷地”也没有必要渡过黄河。  最终的合理解释是这一说法的作者在考据相关历史时将“河套之地”误记为“河湟之地”了。蒙古人从蒙古高原北部越过黄河进入水草最为丰美的河套平原过冬,然后再南下跨过河西走廊的东端进入横断山脉,最终跨越金沙江进入云贵高原是符合地缘情况和逻辑的。  对于“河套平原”我们并不陌生,这块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反复争夺的区域是那么的重要。农耕民族得此地则有足够的战马对抗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得此地则就有了进入黄土高坡地区的跳板,农耕民族就只能依靠人力建筑的长城做为最后的防线了。  我曾经一直奇怪游牧民族的渡河能力并不强,善于防御的汉族完全可以依黄河而构筑防线固守此地,为什么会在长期的拉锯战中处于劣势呢?答案其实就在温度上,因为这一地区的黄河由于拐了个90度弯,水面较阔,水流不急。加之河面浅,冬天可以结冰通行车马。在这种情况下游牧民族可以借天气之便在河套平原上通行无阻,取得战略上的优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将这一段拿出来细说,一是想让大家知道书其实是不可尽信的(包括我在本贴中的内容也可能会有失误甚至错误);二是验证地缘研究的重要性。  再把〈蒙古攻取大理路线图〉贴出来,大家并一定要去网上查找我前面写的那些地名,我在图上已经标出来了。可以观察一下这条路线是否是一条合乎历史和地缘常识的路线。


大理国的政治中心是在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交界处的洱海地区,政治标签是“大理城”。另一个副中心则是东面滇池边上的昆明。后来当这块区域被中原的势力完全征服后,离汉地更近的昆明变成了政治中心。  尽管大理国的控制范围最北到达了四川盆地西侧的“大渡河”,但诚如我前面所说,这一地区为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区,要想构筑东西向的防线以阻挡来自北部的军事力量并不现实。因此大理国的防线部署在金沙江一线。这也是蒙古人在到达大渡河后可以顺利分兵前进的原因。  对于元朝是否属于华夏正朔一直都是有争议的。不过从地缘的角度来看,元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有二。一是验证了最起码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青藏高原并非不可征服的(几百年后的清朝重新验证了这一点,当然由于满汉的融合,汉族对于这片高原也最终没有了心理上的障碍)  二是完成了对云贵高原及横断山脉的征服。汉朝在高原上设立郡县的做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并不代表这不是个好方法。蒙古人依旧希望能够由中央政权直接管辖这一地区。当然在完全消化这一地区之前,土生贵族的力量还是必须借助的。因此大理段氏虽然不复为王,但还可以做为大总管协助蒙古人管理地区事务。这有点象现在的企业兼并中往往会让从前的大股东继续做总经理一样,一切都是为了平稳过渡。这两条其实并没有什么新意,从前汉帝国也基本是这样做的。不过蒙古人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另外再做了两件事。一是迁入大量色目人(中西亚的穆斯林)来协助他们管理地方。我们一直说华夏文明一直惯用“以夷制夷”之法,其实蒙古人玩得也不错。现在云贵高原上还存有许多小规模的回族居住区,就是蒙古人的杰作。那个对世界航海史做出莫大贡献的三宝太监郑和就是出于此,他原来是姓马的。  另一件事就是封皇子忽哥赤为云南王,这是吸取了汉朝的教训。将皇子封建在各地于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看似一种倒退,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要知道这些边缘地区一旦有变,那些身在帝国首都养尊处优的贵族们,是很容易放弃这些在他们看来并无多少价值的荒蛮之地的。而让边缘地区直接成为皇族的领地可以最大限度的引起帝国中央的注意。另外这也有利于改变土著民族认为天高皇帝远的想法,有利于接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最终取代取代蒙古人成为西南地区主人的是建立明朝的汉人。为了继续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朱元璋也封了一个“儿子”永镇云南。不过可能其他的皇子对这一“蛮瘴之地”没有足够的兴趣。这一次派过去的是一个干儿子,他就是沐英。当然和郑成功一样,他也被赐了国姓朱。有一点需要澄清,沐英的爵位是“公”,仅次于王,但不是王。不过他死后最追封为王,因此后人叫他一声“沐王”也不为过。在明朝异姓是不能封王的,死后封王是对功臣的最高奖赏,一共有七个人接受过这样的殊荣。沐家的后人一直都是承袭“黔国公”的封号,所以金老先生的“沐王府”之说应该不太准确。不过做为当地的最高统治者,沐家的确是为云贵高原融入中国核心区做出了大的贡献。  不过异姓封王历史上好下场的没几个。清朝前期也曾经在这里封了人吴姓的异姓王,初衷其实也算是另一种“以夷制夷”,当然在这里更应该称为“以汉制夷”。不过他的下场大家已经很清楚了。既然汉族已经重新在这片高原上站稳了脚跟,那么明朝的统治者并不希望步前人的后尘成为这片高原上的过客。这时的西南地区已不可能象唐朝时那样从青藏高原上找到可能的力量来牵制汉族的渗入。最起码在洪武和永乐年间,明朝国力强大,不需要象宋朝那样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北方的边境上。因此这一次汉族需要真真切切的精耕这一区域了。  这些边缘地区时叛时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地的官员虽然名义上是由中央册封的,实际上仍然是由当地的豪强大户做为管理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土官”。中央政府决定在大理等6个政治上比较重要、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全部设置“流官”,也就是外派的官员,以达到真正的中央集权的效果。当然明朝改土归流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也就云南东部地区。对于横断山脉地区由于进入难度还是较大,因此还是以“土官”为主。这一地区直到清朝才一步步的改土归流成功。  之所以明清两代能够最终对西南地区完成融合,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经过长期的接触,汉族已经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了;二是经过蒙古人的冲击,西南地区已经不能够出现足够强大的政治力量来集合土著民族了;三是汉族的人口出现爆炸式增长(明人口约8000万,清朝至19世纪中则达到了4亿),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间。人口这种跳跃式的增长要“归功”于欧亚大陆另一端的海洋帝国们的地理大发现,使得美洲的高产高淀粉作物得以传入中国(土豆、玉米、红薯等等)  不过由于低地民族统治高地始终没有本地民族来得容易,因此明清两朝在完成的对云贵高原的“改土归流”后始终需要把精力放在降服那些横断山脉的山地民族上。这需要中央政府投入大量的精力,征服北部横断山脉的两次大小金川战役就耗费了清朝30年的时间。  因此明清两朝始终无力真正跨越横断山脉,征服中南半岛北部的那些高原。  而中南半岛上的高原民族在摆脱了云贵高原上的政治力量控制之后,又不得不面对中南半岛上的低地农耕民族。出于地缘上的原因,那些沿海的冲击平原具有更强的生产力,也能集中更多的人口。因此中南半岛上的高原民族最终被半岛上的农耕民族所征服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在对南诏——大理国故地的争夺当中,来自东亚的政治力量毕竟要强于中南半岛上的那些国家。因此虽然两边各自将自己一边的高原划入了自己的控制范围,但作为缓冲区南〈横断山脉〉地区(也就是云南境内的横断山脉)却并没有被一分为二,而是基本为中央之国所据有。  当然,一个要向南渗透,一个要向北扩张。东亚与中南半岛的政治力量最终是一定需要一场战争来找到双方的平衡点的。这场战争就是被列入乾隆十全武功之五的“征缅甸”战役。目前对于这场战役究竟是中国胜利还是缅甸胜利有不同的看法。不过对于胜利的理解有很多角度,我们只看地缘上的结果。地缘上的结果就是缅甸放弃了向横断山脉的扩张,转而将精力集中在中南半岛的内部整合上。而北京的皇帝也意识到,越过横断山脉进行远征性价比实在太低。因此双方最终在横断山脉的南缘达成了平衡,这种平衡一直维持到现在。  不过相比于中南半岛上的民族来说,东亚文明毕竟有着足够的优势,因此中国方面也并非没有跨过横断山脉进行渗透。事实上在东方古典文明行将结束的时候,中国在横断山脉的西侧已经找到了支撑点。不过随着中国的衰弱,这一支撑点也被迫放弃了。也许如果象《康熙大帝》的主题歌那样〈向天再借五百年〉,中国就能够真正的将势力渗透至印度洋了。  我想我不用细说,大家也应该猜到我说的是哪一地区。明天就会具体分析,今天就到这里了。祝大家晚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