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系列 — 罗马军制及西西里的角逐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相信很多朋友已经通过影视作品,对罗马军团有了深刻的印象。总的来说,罗马军团的很多特点也和当年雅典式的重步兵军团有诸多类似之处。一方面他们的军队来源,都是有财产的公民,能够服役军队是既是一种荣誉,也与自己能够享有的政治权力挂钩。这样的体制最大好处在于,能够调动主观能动性,保证军队的精锐度;另一方面,罗马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农业国家,在吸收希腊地区公民军队特点的同时,又具有农业文明的“兵农合一“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罗马军团的组织性,要更强于希腊军队。  罗马在技术上,也针对军制做了很多改进,比如罗马共和国在公元前396年就开始为士兵发放军响。这种做法不仅极大的减轻了士兵的负担,也增加了参军的积极性。不过最为重要的,还是罗马人对于公民权的开放态度,使得他们的战争动员潜力,远高于那些已经严重依赖雇佣军的海洋国家,这一点在后来与迦太基人的战争中,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在格斗场上,最终的胜利往往并不取决于你的拳头有多硬,而在于你的抗击打能力。从这一点来说,身为土著,动员能力又更强的罗马人,补血能力显然要比身为客军的伊庇鲁斯军团更强。虽然包括伊庇鲁斯在内的希腊人,现在已经很习惯于把军队做为可供交易的商品,要是有足够的经济支撑,皮洛士能够快速补充损失的。问题以伊庇鲁斯的地缘潜力,并没有这个实力。实际上,当年的亚历山大也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他所做的就是用自己那支精心训练的军团,去赌一场。幸运的是,他碰到一个正处在衰弱期,内部分崩离析的帝国赌赢了。而倒霉的皮洛士,碰到的是一个正处在上升期,并且军事特点相近的罗马。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军团也不是一天建成的。皮洛士当下所遭遇的罗马军团,还远没有到最精锐的状态。不过能让精锐的马其顿式军队,承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损失,已经能够极大增强罗马的信心了。反观无法承受这样战略损失的皮洛士,所能选择的就只能是把主力退回希腊休养生息,放任罗马去收拾意大利半岛南部这些一盘散沙的希腊城邦了。  没有了外援又各自有着商人式精明的希腊城邦,在皮洛士战争后很快都被罗马共和国所控制(只有他林敦坚持到了公元前272年)。不出意外的话,罗马人下一步所要考虑的,就是要不要跨越海峡,去收拾大希腊地区的另一半——西西里岛了。事实上,对于农本的罗马共和国来说,西西里岛所吸引他们的,并不是它那贸易枢纽的地缘位置,而是火山灰所带来的,巨大的农业潜力。当年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为了争夺这个地中海上著名的粮仓(以切断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战略补给),雅典人就曾经尝试过一次失败的远征。
  不过,试图乘大希腊地区衰弱而觊觎西西里岛的势力,并不只有罗马。一直在西地中海地区深耕,并且已经成功在西西里岛西部登陆的迦太基,同样非常希望能够拿下西西里(迦太基与叙拉古打了很多年)。公元前278年,也就是皮洛士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在坐视意大利半岛南部地区沦陷罗马之手后,唇亡齿寒的压迫感,迫使西西里岛的霸主“叙拉古”也必须向希腊本土请援,希望在皮洛士战争中表现出自己强大军事实力的伊庇鲁斯军团,前来帮助自己抵抗迦太基。  鉴于上一次的教训,皮洛士应该会对再一次跨海远征心存顾虑。不过叙拉古人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这次给出的条件,是让皮洛士前来当叙拉古的国王。也就是说,皮洛士这一次如果再去的话,就不是“客军”,而是能调动西西里岛战略资源的主人了。很显然,这也是经过权衡之后的结果。在接受异族人统治和希腊人统治之间,叙拉古选择了后者。  对于一直试图打造“亚得里亚帝国”的伊庇鲁斯来说,叙拉古人的条件的确是很难拒绝的。唯一的障碍是,与之有血缘关系的马其顿王室,此时也出现了权力真空(国王在和高卢人的战争中阵亡),而马其顿人也希望皮洛士能够接爱马其顿王位,并帮助恢复马其顿的秩序。  向东还是向西,这是一个问题。也许很多朋友会觉得,伊庇鲁斯人的幸福来的太突然了。不过中国人一直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皮洛士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机会成本。最终,皮洛士还是没有选择去趟马其顿人那池混水。因为历史经验告诉他,觊觎希腊半岛最高权力的竞争者,实在太多了。与其坐在火山上,不如正视自己的地缘优势,在亚得里亚海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  叙拉古的识时务,让皮洛士在战略上有了底气。为了能够集中更多的资源与迦太基人作战,皮洛士在西西里岛上的各希腊城邦驻军,并且开始用专制的行政手段整合西西里岛的资源。先且不论民主和专制谁更“先进”,对于一个处在战争状态的国家来说,必要的专制的确是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所必须的手段。之前希腊人在意大利半岛南部,伊特鲁里亚人在半岛中部的失败,都是因为他们内部的城邦,太过于珍惜自己的独立性了。  结果证明,伊庇鲁斯人所做的这些整合工作收到了成效。公元前276年,除了西西里岛最西部的一个港口以外(今马尔萨拉),迦太基人的势力被完全赶回了北非。此时的皮洛士,甚至准备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远征迦太基了。然而,希腊式城邦文明所固有的弱点,又一次的影响了他们的命运。习惯自由贸易联盟状态的西西里城邦们,虽然认可皮洛士帮他们赶走了迦太基人,却并不愿意因此而失去“自由”,更不愿意为远征迦太基而劳民伤财(如果要远征,权力也必须更加集中)。  有句近现代史和网络上都很流行的,源自法国国歌“马赛曲”的金句——不自由,毋宁死。做为西方近现代政治、文化体系的源头,希腊人实践这个理想的时间,比法国人可早的多了。所谓求仁得仁,不管怎么说,西西里岛上的希腊人,又一次捍卫了这条“真理”。那位试图把西西里岛变成专制国家的皮洛士大王,最终不得不在一片反抗声中灰溜溜的回到了伊庇鲁斯。  返回希腊之后的皮洛士,重新把扩张的希望寄托在了希腊半岛之上。杰出的军事才能使得他很快征服了马其顿,并且向希腊半岛南部扩张。不过在伯罗奔尼撒半岛,斯巴达人的反抗,阻碍了皮洛士实现他的帝国梦。公元前272年,在皮洛士在一场战斗中被袭阵亡。亚历山大之后最杰出的希腊军事天才,就此成为了过去式。而很快,希腊人也将成为地中海地缘政治舞台上的过去式了。  在皮洛士被迫离开西西里时,心里其实已经很清楚,大希腊地区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了。按他本人的话说就是:这么好的战场,就留给罗马人和迦太基人去玩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