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系列 — “第一次布匿战争”之迦太基的绝地反击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大英帝国海洋战略中的那句名言: “我们帝国的边疆就是敌人的海岸线。”同样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对于一个缺乏纵深的海洋国家来说,当你失去制海权时,也意味着自己的本土失去了防线。当然,失去制海权,并不意味着迦太基的船只就不能在海上穿行了。如果一定要与罗马人决战本土的话,那么征调西西里岛上的迦太基军队就是必然的选择了。只不过。在不放弃西西里岛剩余据点的情况下,这支回援的部队数量仅有为5500人罢了(包括500骑兵)。
  仅仅依靠5000多名拥有战斗经验的职业军人,并不能阻止罗马远征军前进的脚步。很快,这支紧急调回的部队,加上那些杂七杂八组合起来的本土守备部队,就在迦太基城上游的“阿迪斯”(Adys)城外,再一次被罗马军团所击溃。以前后这两场战役的位置来看,大家应该也能猜到,罗马人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迦太基城了。

  我们一直强调,在抵抗坚决的情况下,即使攻击部队再强悍,一座储备充足的城市,至少也能坚守数月。然而被罗马直捣黄龙的迦太基,看起来却并不打算进行一场持久战,而是准备求和。之所以会如此轻易的放弃,是因为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罗马登陆后的军事行动,迫使迦太基农村人口大量逃向城市(尤其在罗马以战养战的情况下),增加了供给难度。类似的情况,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雅典也碰到过。只是被斯巴达连续围攻的雅典,当时有制海权,城内的补给能够通过那条事先修筑的“甬道“与盟友和海外殖民地连通。在这种情况下,雅典甚至主动要求城外的居民退入城内,以坚壁清野。

  至于迦太基,他们当然也还没到弹尽粮绝的时候,港口也还停泊有200多艘的战舰。问题在于,现在占据海上优势的是罗马。在迦太基城东、南两面已失的情况下,那些迦太基城内的贵族会担心,罗马海军再杀回来的话,自己就没有退路了。在预估自己坚守迦太基城的困境之后,迦太基人决定向城外的罗马军队求和。对于商人本性的迦太基人来说,一切问题应该都能够用钱解决。在他们看来,即使罗马人完全控制了西西里岛甚至北非的一些沿海城市,这个农本的共和国能够从贸易中所获得的收益也不会高过自己。换句话说,大家为什么不能找个双赢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呢?
  要是罗马人愿意就此停火的话,他们应该能够得到一个不错的战争赔偿。问题在于罗马人不是商人,用职业来划分的话,罗马的统治阶级实质是“地主”,而组成军队的基层,也是拥有一定土地数量的自耕农。对于以农为本的土地经营者来说,可耕地和人口的数量,才是决定彼此之间竞争力的根本。因此罗马并不想简单拿到一笔战争赔款就打道回府,而是要求获得整个西西里岛(当然也有赔款要求了)。
  让迦太基接受罗马的要求是非常困难的。基于西西里岛位置的重要性,迦太基可以放弃控制整个西西里岛,但如果在个岛上完全没有立足之地的话,他们在地中海的贸易网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而这也将直接影响迦太基城中那些“商业政治家”的利益。既然用钱不能向罗马买来自己所期望的和平,那么迦太基就还是只能把钱投向他们的传统方向——雇佣军了。事实上单从人口来说,迦太基控制区的人口还要高于罗马。只不过前面我们也说了,迦太基人在拥有制海权的情况下,并不认为维持一支拥有公民权的常备军队,是一件划算的事。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随时准备一笔庞大的战争基金,以备不时不需。现在,这笔钱就用上了。

  纵观整个地中海地区,能够与崛起的罗马军团相抗衡的,大家所能想到的应该只有两支了——马其顿人和斯巴达人。最终被迦太基所雇佣的就是一支斯巴达军队。不得不承认,如果想快速见效的话,钱的确是最有用的。这一次,深感自己武备松弛的迦太基人,并没有只满足于将雇佣军简单投入前线,而是同时委托斯巴达人帮助他们训练军队。虽然你不能指望迦太基因此很快就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但一支军队最怕的就是没有核心。现在有了斯巴达雇佣军做为核心,加上被有效组织起来的,数量远超对手的本地辅助部队(并且也会获得重金刺激),身处客地的罗马也将大祸临头了。
  最终,在迦太基的绝地反击之下,兵临迦太基城下的罗马军团几乎全军覆没,除了2000逃回阿斯匹斯等待援军的败兵以外。对于这次远征的失败,罗马人的过于自信是要承担很大责任的。如果他们能够把远征军的数量维持在四万,并且用舰队封锁港口,阻止迦太基援兵登陆的话,迦太基人就很难有获胜的把握了。好在罗马还拥有制海权,并且有着比迦太基完善的多的战争动员机制。如果他们想报复的话,最起码当初撤回意大利本土的300多艘战舰,2.5万名士兵可以再次投入北非战场。那么,罗马人这样做了吗?我们明天再接着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