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系列 — “第二次布匿战争”之最后一战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将战火烧向对手的后方并不是什么很难想到的战略,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就曾经这样做过。即使在这次战争中,罗马也一直坚持在伊比利亚攻击汉尼拔的后方。之所以一直没有对迦太基本土动手,是因为罗马实在是腾不出手了。要知道在这些年里,除了半数以上的兵力被陷在本土战场,罗马在伊比利亚、西西里,甚至希腊都先后开辟的战场。
  另一个重要的战略原因,是因为迦太基本土一直没有表现出对汉尼拔的强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将其本土逼入战局并不明智。既然北非希望置身事外,罗马也乐得少些压力。不过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之前困扰罗马的三个外线战场被先后解决,汉尼拔在意大利的声势也大不如前。此时对北非动手,即可断绝汉尼拔最后的战略希望,又可釜底抽薪式的解决迦太基问题。
  做为日后汉尼拔的终结者,大西庇阿为最后一战也做了诸多方面的准备。在过往的战事中,迦太基骑兵,尤其是机动灵活、战斗力极强的努米底亚轻骑兵给罗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罗马来说,在步兵战术上学习并超越汉尼拔要容易一些,毕竟步兵是罗马的看家本领。由于地缘潜力的限制,加上之前所应对的对手大都是城邦体,需要骑兵发挥作用的战场有限(反之对于攻城,罗马比迦太基人会更有心得),所以罗马一直也不是很重视骑兵的建设。
  一般情况下,一个四至六千人的罗马军团会配备300人的骑兵。在集团作战时,虽然各军团的骑兵也会集中在一起使用。然而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这些骑兵所承担的都是侦察、送信一类的辅助工作。即使临时整合在一起投入一线战斗,对付此时还没有骑兵的凯尔特人还行,对付一直成长于马背上的,游牧属性的努米底亚人,就完全没有机会了。
  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在西西里做远征前的准备时(公元前205年),大西庇阿开始以当地人为主着手组建了一支专业的,不隶属于步兵军团的骑兵部队。类似的变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也曾经出现在苏联红军身上。尽管在卫国战争打响之前,苏联也曾经尝试过将坦克集中成军,以期发挥其强大的攻击力,但却始终无法摆脱为步兵支援的战术思维。直到面对德国强大的坦克部队攻击后,才真正在战略指导思想上予以改变。
  不过希望要想彻底抵消迦太基人在骑兵上的优势,仅仅依靠意识是不够的,罗马人也不能把宝押在一支新组建的骑兵部队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罗马军队中也吸收努米底亚人加入。事实上在伊比利亚战事结束当年(公元前206年),策反努米底亚人的工作就已经开启了。大西庇阿甚至亲自潜入北非,以期说服努米底亚人。就这种合纵连横之法来说,做为汉尼拔的“学生”,大西庇阿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在伊比利亚战场上,正是因为策动了不少凯尔特人、伊比利亚人倒戈相向,罗马方才取得了最终胜利。而这次西庇阿的策反对象,战略、战术层面的意义要更为重要,一旦努米底亚人倒向罗马,不仅汉尼拔的骑兵优势将不复存在,后院起火也将迫使迦太基面临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
  鉴于努米底亚与迦太基之间紧密的关系,努米底亚骑兵也是汉尼拔手下最忠诚的部队,想要说服他们加入罗马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个政治集团内部总会有争斗的,并且也不是所有人都因为与迦太基的合作受益。当胜利的天平已经倒向罗马一边时,在阿特拉斯山区的游牧民族里找到识时务的政治代理人,还是很有机会的。最终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简单点说就是努米底亚人因此分裂成了两部分。西努米底亚仍然坚持站在迦太基一边,而东努米底亚则成为了罗马的盟友。对于罗马人来说,这其实已经是一个相当完美的结果了。最起码当他们登陆北非后,迦太基最令人生畏的骑兵优势将不复存在。
  说到令人生畏,对罗马军人心理冲击力最大的其实应该是战象了。不过在熟悉了这种大型动物的习性后,破解它们的攻击反而比应对骑兵要容易些。因为无论多么训练有素,人也还是有办法惊扰到它们,而一旦这些庞然大物受到惊吓,并转而向己方阵线奔跑时,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最起码在米陶拉斯河会战中,迦太基援军所带来的十几头战象就是这样成为鸡肋的。为了避免自己的伤亡,操控大象的“象奴”不得不自己用刀结束它们的生命(注:技术上没想象中复杂,用锋利的刀自上砍断大象的脊柱就可以做到)。
  战象和骑兵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技术上的优势都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很快你的对手就会在技术上模仿你或者找到破解之法,战争最终比拼的还是双方的综合实力。现在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层面看,罗马都已经做好了最后一战的准备。公元前204年,大西庇阿率领一支3万人的精锐部队登陆北非。吸取上诸次远征的经验,罗马人知道人数本身并不是远征成功的保证,关键在于你的部队能不能在每一场正面决战中取得胜利。

  罗马人的登陆终于让迦太基的元老们感觉到了危险的迫近。在经过几场小规模的战斗后,双方在海岸线附近陷入了相持状态。就迦太基人来说,他们当然想尽快把罗马人赶下海。问题是制海权在罗马手上,迦太基并没有强大的舰队来切断罗马远征军的后路。在这种情况下,登陆的罗马人可以从容不迫的在登陆地点修筑桥头堡,再择机向迦太基腹地推进。

  对于感觉到大祸临头的迦太基人来说,更让他们恐慌的是东努米底亚的背叛。在这种情况下,将远在意大利的汉尼拔调回来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了。那么从回来之后的汉尼拔,有没有可能挽救迦太基的国运呢?


对于汉尼拔来说,他已经别无选择。虽然从战略上来看,有一支远征军在意大利本土牵制罗马人,可能会更有利于整个战局的发展。就像老西庇阿在得知汉尼拔攻入意大利的消息,也还是坚持原计划远征伊比利亚是一个道理。然而这样做的前提是,你必须对后方的抵抗能力有足够的信心。就这一点来说,老西庇阿的信心肯定比汉尼拔足多了。
  不管怎么说,汉尼拔和他的兄弟呆在意大利已经没有意义了,最起码他们渴望的来自北非的战略支持是完全没有希望了。公元前203年,迦太基人终于启航离开了意大利半岛。鉴于此时巴卡家庭在意大利的部队当中,补充了大量当地兵员,所以汉尼拔兄弟并没有能够将全部部下带到北非(总有人不愿意离开家乡的)。从意大利南部出发的汉尼拔.巴卡,带出了大概1.8万名士兵;而从波河平原经利古里亚启航的马戈.巴卡则只带出了数千人。

  由于大西庇阿的登陆地点是在迦太基城北部,与之相距仅十几公里的乌提卡(Utica),因此汉尼拔的军队只能在南部远离迦太基城约240公里处登陆,然后再沿海岸线北上增援迦太基城。由此也可以看出,罗马完全掌控了海战的主动权。问题在于,现在陆战的主动权还在汉尼拔一方吗?
  按道理来说,汉尼拔拥有高超的指挥才能,又从意大利带回来了两万多有丰富作战经验,足够忠诚的老兵。如果以他们为核心,再编入北非本土的部队,应该有机会在数量上压倒罗马人的。事实上迦太基人也这样做了,在最后的决战来临之前,汉尼拔所能指挥的军队扩充到了4万左右。
  问题是要想获取最后的胜利,汉尼拔还需要有两点保障:一是汉尼拔需要有时间来编练他的部队,并通过一些小规模的战斗进行磨合;二是能够让北非成为自己真正的主场,而不是那些本该属于迦太基阵营的资源,倒向罗马一方。然而这两个必要的战略条件,迦太基本土都无法满足汉尼拔。与十几年前刚刚遭受入侵时的罗马一样,迦太基人对于罗马大军的登陆也十分震惊和恐慌。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无论是当年的罗马还是现在的迦太基都希望通过一场决战,快速把对手赶出自己的领土。尤其是那些掌握政治话语权,同时又拥有大笔财产的政治家。毕竟敌人多存在一天,自己的财产就多一分危险。
  更为致命的一点是,罗马人已经取得了部分努米底亚人的支持。在罗马军团登陆之后,与罗马结盟的努米底亚人也借势击败了竞争对手。这一局面无疑严重削弱了汉尼拔军队的战力。事实上汉尼拔登陆北非之后,他还曾经寄希望于努米底亚人能够迅速为其补充数千骑兵。当然,这并不是说汉尼拔的军队中就此没有努米底亚骑兵了,只不过罗马人得到的明显要更多。在最终决战到来之前,罗马人所拥有的骑兵总数达到了6000人(其中约4600是努米底亚人);而汉尼拔一方总共只有4000骑兵。
  努米底亚人甚至还为罗马提供了6000步兵,以使得罗马方面在步兵数量上也与汉尼拔一方相差无几。现在单纯从军事角度看,汉尼拔其实已经没有任何胜算了。从地缘格局来看,努米底亚人的背叛,也让身处马格里布沿海平原的迦太基人,失去了阿特拉斯山脉这座靠山。当然,迦太基毕竟在北非根基浓厚,储备充足。努米底亚人也并非全数站到了罗马一边。如果将策略定在打持久战上,胜负结果也未必很快能分的出来。要知道,汉尼拔孤军深入意大利本土,还周旋了十几年。然而前面我们也说了,越是感觉到形势危机,迦太基人就越想一战解决问题。
  “我运即国运“是《潜伏》中李涯在大厦将倾时的一声叹息。对于李涯来说,他应该是在感叹自己的命运和他所效忠的政府一样,不可挽回了。不过这句话要是放在公元前202年10月,相信无论迦太基人还是罗马人,都会认为迦太基国运是系于汉尼拔一身。最终的战场在一个叫做”扎马“的地点,如果想知道它精确位置的朋友,可以在附图中找到它的定位。从地理结构来看,扎马会战的选址并非是在沿海平原,而是已经进入了阿特拉斯山地边缘了。

  这个位置实际上是大西庇阿的选择,由于希望得到努米底亚人更强有力的支援,大西庇阿选择了向阿特拉斯山地进发,而不是围攻迦太基城或者在沿海平原与汉尼拔决战。这种选择也逼迫汉尼拔在远离后方基地的情况下,深入“敌境“。说起来也真是造化弄人,这个”敌境“本来应该是迦太基最稳定的靠山的。
  就战场上的军事力量对比来说,汉尼拔此时唯一称的上优势的,就是80头战象了。问题是前面我们已经解读过了,罗马人已经找到了应对战象的方法,尤其是这些战象中的大部分,还来不及受到足够的训练。在罗马人用军号、乐器刻意营造的噪音中,很多惊慌失措的大象反过头来对汉尼拔的军队,尤其是骑兵造成了冲击。即使有一部分冲到了罗马人面前,罗马人也聪明的让出了一条通道,并用标枪等武器“指引”这些敌人择路而逃。
  对于一个研究战略的帖子来说,深究扎马会战的战斗细节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相信大家早和汉尼拔一样清楚,即使侥幸取得了扎马会战的胜利,也不过为迦太基又延长了几年的国运。最终的结果就是,迦太基军队在这一战中几乎全军覆没。汉尼拔只带出了少量部下逃回了迦太基城。公元前201年,迦太基人放弃了最后的抵抗,与40年前一样,在完全接受罗马人条件的前提下结束了战争。
  在这场战争之后,迦太基失去了北非之外的所有领地(其实也已经被罗马占完了),并且不再拥有海军,只被允许保留了十条小型战舰来防海盗。陆地武装力量同样被最大限度削弱,只保留有限武力(自卫队),以保卫城市安全。并且即使出于自卫宣战,也必须经由罗马同意。说起来这个局面倒是和二战之后的日本有些类似,不过基于后来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在限制日本军力问题上可要“仁慈“多了。最起码日本海军实质上被完整保存下来了,以至于今天的日本,仍然能期待藉由军事力量谋得国际影响力。

  很多人会迷惑罗马为什么没有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时完全吞并迦太基,占领北非。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罗马人如果一定要灭亡迦太基的话,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在公元前201年结束战争。尽管我们认为,迦太基那些商人出身的政治家,没有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决心。相比罗马抵抗了汉尼拔入侵十五年时间,迦太基不过才抵抗了2年多时间,这当中还包括与罗马讨价还价(否则更短)。然而商人们之所以愿意谈判,是因为你有东西交换给他们。如果连最后生存的希望都没有了,那么罗马人在北非纠缠个十几年也属正常。
  事实上对于现在的罗马来说,如果一定要拼的鱼死网破,最终所能够斩获的战利品数量,很可能还要少于迦太基主动献出的战争赔款。在限制了迦太基的军力之后,如果有必要的话,罗马完全可以在修养生息后,再来结束这一切(他们也的确这样做了)。现在的话,罗马暂时还有比占领北非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为在波河平原,凯尔特人的叛乱并没有随着汉尼拔的离开而结束。也就是说,大海对面的迦太基已经不是罗马最大的威胁了,来自北方蛮族威胁才让让罗马有紧迫感。
  罗马再次全面占领内高卢地区这件事本身并没有悬念,无非是时间问题。与攻打迦太基这种精于计算的城邦国家相比,征服凯尔特人这种各自为政的“蛮族“反而花费了罗马更多了时间。罗马一共又花费了十年时间(公元前200年——191年),才算彻底征服波河平原。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果汉尼拔不是被迫回援北非的话,意大利战场还将拉锯很长一段时间。
  从地缘格局上看,再次征服了波河平原的罗马,应该可以回过头再占领迦太基了,问题在于有没有必要这样做。去杀一只没有攻击力,又能帮罗马生金蛋(每年要支付战争赔款)的母鸡并不符合罗马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完全控制了西地中海的罗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把势力范围限定在亚得里亚海以西了。通过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希腊及其希腊人所控制的整个东方世界,对罗马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可以肯定的是,东方世界的富庶,一定已经让罗马眼前一亮了。
  在人文研究中,通常会把所有的矛盾冲突聚集于人物本身。要是写部剧的话,汉尼拔倒是可以成为引发罗马东征兴趣的导火索。因为在罗马再一次征战波河平原时,这位曾经让无数罗马人付出生命代价的迦太基名将逃往了东方(公元前195年)。不管找何种理由,罗马对希腊世界征服,都将成为公元前2世纪的主要事件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