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欧洲系列 — 辛布里战争的结束
在布匿战争时期,这片属于希腊殖民者控制的土地标签是“马西利亚”,其地缘中心就是今天的马赛了。而当迦太基成为过去式,出于解压凯尔特人(外高卢地区),以及维护连接伊比利亚——意大利半岛战略通道的需求,罗马于公元118年正式在马西利亚地区建立了“那旁高卢行省”( Gallia Narbonensis),这也是罗马在阿尔卑斯山脉之外所设立的第一个行省。换句话说,如果不考虑增加记忆难度的话,辛布里战争时期时,我们应该将这片土地称之为“那旁高卢”了(具体范围可参照《辛布里战争示意图》。今天这片隶属法国的土地,被罗纳河一分为二,西部称之为“朗格多克——鲁西荣大区”,东部则称之为“普罗旺斯大区”。如果不能下载参考地图的话,在谷歌地图上定位这两个大区的范围,也就大致能清楚板块的位置和结构了。 对于很多向往小资生活的人来说,背靠阿尔卑斯山脉的普罗旺斯,是一片充满浪漫休闲情怀的土地,不仅有舒适的地中海气候、蓝色的海岸线,还有迷人的薰衣草、醉人的葡萄酒。这片凯尔特人故地的全名“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普罗旺斯源自凯尔特语)。不过公元前102年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事件,看起来就没有那么浪漫了。 身为普罗旺斯首府的艾克斯,当时被罗马人命名为“阿克瓦埃?赛克斯提埃”(Aquae Sextiae)。以其位置来看,条顿、阿姆布昂人这次显然有进一步深入意大利半岛的想法。其实这种选择也很自然,当一个貌似强大的对手,一次次的被你戳的体无完肤时,你很难不会去想再深入一步“了解”对方。为了阻止日耳曼人的入侵,马略和他所训练的5万罗马新军再一次站到了日耳曼人对面。 战役的结果完全出乎日耳曼人的预料,条顿、阿姆布昂人几乎全数被歼。除十万左右的战士被杀以外,另有相当数量的妇孺被俘。其实对于罗马军团来说,这种结果才应当是正常的发挥。之所以数次为日耳曼人所败,不外乎两方面原因:一是日耳曼人的战斗形式和战斗意志,对于罗马来说都是全新冲击。这种冲击不亚于他们第一次面对战象时的情形;二是罗马自己内部的问题积累,使之在这两个胜利要素上处在低谷期。 处在原始公社阶段的日耳曼人并不畏惧死亡,也不珍惜对手的生命。极度信仰神灵的他们,将杀死对手视为对神灵的献祭。至于这些保佑日耳曼人的神灵究竟是哪些,我们今天就不做讨论了。好莱坞亦有很多北欧神话风格的电影,让大家感受日耳曼人的文化。实际上,今天与基督教文化完美结合,每年出现在12月24号晚上的圣诞老人,也是源自于北欧神话(不然也不会有雪和驯鹿了)。我们不知道2000多年前的日耳曼人所献祭的神灵当中,是否有圣诞老人的原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位白胡子老公公肯定没那么亲和。 最初在战场上接触日耳曼人的罗马人,除了对他们不畏死亡的疯狂冲锋所震慑之外,更在技术上被他们所压制。这些已经有青铜盔甲防护的日耳曼人,不仅平均身高比罗马人高出一个头,更在进行疯狂冲锋时,会将数名战士用绳索连接成类似“连环马”的小队。这使得日耳曼人整体虽然没有特别的阵型可言,但在冲锋时却极具冲击力。 当然在破除心理恐惧之后,保持阵型的罗马军团是完全有机会通过多兵种配合的方式,克制这种野蛮冲锋的。这就好像拿破仑在日记中点评埃及令人生畏的奴隶骑兵(马木留克骑兵)所说的那样:“两个马木留克骑兵绝对能打赢3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300个马木留克兵,而1000个法国兵总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 消灭了条顿、阿姆布昂两部以后,试图解除日耳曼危机的罗马,所需要面对的就只有辛布里人了。此时的辛布里人已经回到了巴伐利亚高原。不过这支最为强大的日耳曼人部落,也同样把最终方向定位在了意大利半岛。很快他们就从巴伐利亚高原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进入波河平原了。很显然,多瑙河右岸的某条支流,与波河左岸对应的另一条河流,将承担这项战略任务。 辛布里人以及后来的日耳曼人,在阿尔卑斯山脉北麓可以借助的河流叫做“因河”。这是一条发源于瑞士、意大利边境,东北方向穿越奥地利、德国,最终在巴伐利亚高原,沿德、奥边境注入多瑙河的河流,也是今天奥地利西部,以及德国巴伐利亚地区通往意大利的主要通道。离开因河河谷的日耳曼人所将要翻越的山口名叫“布伦山口”。除在附图上找寻它的位置之外,大家也可以此标签在谷歌地图上定位,并发现通过山口的公路线。
布伦山口今天也是奥地利、意大利的边境分割点之一。在边境之南,帮助完成意大利境内山地之旅的河流叫做阿迪杰河。严格来说,阿迪杰河还不算是波河的支流。因为还在发育当中的波河水系,还没有完全对平原内所有河流的收服工作,阿迪杰河目前还是独流入海(其河口位于波河河之北20公里处)。当然,这种地理结构上的细微差异,完全不影响辛布里人对于波河平原的入侵。在罗马主力西出罗讷河谷的情况下,辛布里人在意大利北部的行程并没有受到太多干扰。不过他们并没有继续南下向罗马方向攻击前进,而是一路向西横扫波河平原。 辛布里人这次入侵意大利半岛并非完全没有战略可言。在法国和西班牙攻掠过数年之后,日耳曼人并没有找到满意的安身立命之所。有可能是在凯尔特人的建议之下,日耳曼人最终选择了入驻波河平原。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无限接近罗马的核心区,并在需要时从罗马人身上获取物资。一如当年占据波河平原的凯尔特人一样。显然自认为已经把罗马打残的日耳曼人,认为这种想法还是有可行性的。在进入波河平原之后,辛布里人甚至正式派使者与罗马方面谈判过。只不过,如果他们肯看看历史的话,就知道这样的想法完全是不可能被罗马所接受的。 由于先回到巴伐利亚高原,再南下意大利半岛的原因,辛布里人最终与罗马军团接战的时间,要比他那两个伙伴部落晚上一年。公元前101年,马略所率领的罗马主力回到阿尔卑斯山之南,在波河平原西部的“韦尔切利”与西进至此的辛布里人接战。而辛布里人的下场,也一如条顿、阿姆布昂人一样。14万辛布里人被杀,6万被俘就是罗马新军的战果。至此,结束了长达12年的辛布里战争(公元前113年——101年)。
并非每一场战争都会进入我们的视野。辛布里战争之所以为我们所关注,是因为这场战争对整个欧洲的地缘结构造成了深远影响。因为这场战争,日耳曼尼亚以及罗马帝国出现在了欧洲的地缘政治舞台之上了。而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的解读重心。
辛布里战争示意图(公元前113年——前101年)
高清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hqEG69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