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系列 — 凯撒的第四次远征——大西洋之战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凯撒即将进行的这场远征,从顺序上看属于他在高卢境内所进行的第四场远征。以这场战役的地缘特点来看,我们可以将之称之为“大西洋之战”。依此方式,前三次远征也可分别被命名为“瑞士之战”、“阿尔萨斯之战”、“比利时之战”。这样标注的好处在于,大家可以一目了然的感知每一场战役的地缘背景。  对于罗马来说,如何在大西洋上击败凯尔特人是一个新的课题。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凯撒这次需要有一支舰队来帮忙了。以我们现在的技术和地理知识来看,罗马要想从地中海调配舰队至布列塔尼亚半岛一地区的话,舰队就必须西出直布罗陀海峡,然后沿伊比利亚半岛北上,最后才能抵达法国的海岸线。这样做的最大问题在于航程太远,需要长时间暴露在海况复杂的大西洋海区。在船只的适航性有问题,并且不熟悉海况的情况下,不可测因素实在太多了。  如果有一条横穿高卢,连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河道,帮助罗马转运船只自然是最好的。只是这种情况并不会自然存在。当然这并不代表此类计划就没有可行性了。公元前214年,也就在罗马与汉尼拔鏖战正酣的时候。在遥远的东方,一条跨越南岭、沟通长江——珠江水系的伟大水利工程“灵渠”凿成通航。通过这条运河,秦帝国从长江流域启程的船只,可以一路向南抵达南海之滨。南越之地也就此被纳入了中央之国的版图。  秦帝国之所以要大费周章开凿灵渠运河,是因为秦人所面对的是一片完全陌生,并且极端不适应的土地,所需的补给几乎完全要从后方调运。相比试图征服南越的秦帝国,孕育中的罗马帝国在征服高卢时所遇到的地缘困难要小的多,最起码他们从陆地上横穿高卢,无论在地形还是气候上都没有特别的障碍。另外,由于罗马对高卢人的了解,运用外交手段分化他们要容易的多。凯撒当下所遇到的,更多是一个战术层面的问题,即怎么把船只调到大西洋。  为了应对即将开启的海战,凯撒并没有选择调动罗马海军,而是在卢瓦尔河上游就地新建船只、打造舰队,并同时在归顺罗马的凯尔特人部落中征集船只。与此同时,针对高卢境内其他部落,特别是比利时人的外交工作(包括军事威胁)也在稳步进行当中,以避免罗马军队需要同时应对陆地和海洋的双重压力。  由于卢瓦尔河即将成为罗马海军远征大西洋的通道,所以那些掌握航船的沿海凯尔特人部落,决定将他们的船只集中在布列塔尼亚半岛南部,也就是他们的领导者——维纳蒂人的领地中,以便在罗马舰队驶出卢瓦尔河之后,便能予以阻击。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正如历史上的亚里山大、汉尼拔远征一样,客地作战的一方最担心的其实就是敌人过于分散,战争的时间被无限拉长。双方集中兵力决战是远征者最想看到的情况,如果能够一战而解决对手主力,接下来就没有什么大麻烦了。  公元前56年,凯撒的新舰队终于打造成功,罗马军队开始从水、陆两线向卢瓦尔河口方向进发。虽然为了解决这场“大西洋危机”罗马准备了不少船只,但总的来说,罗马还是对自己的陆军更有信心,也希望在陆地上就把问题解决掉。因此,在主力舰队还未得抵达卢瓦尔河口时,凯撒就亲率罗马军团开始拔除一个个沿海据点了。从战略层面看,罗马人的这种想法也没有问题。当年亚历山大东征时,在海军不力的情况下,就曾经完全依靠陆军一路攻击至了腓尼基人境内。这一战术的战略背景就是,所有的船只都需要依靠港口补给的,一旦自己能够控制全部的港口,那么对手也就没有了根基之地了。  基于海洋背景,布列塔尼亚半岛及其附近沿海地带的凯尔特人,在沿海选择三面环水的海岬,修筑了不少围墙、水坝环绕的据点。在凯撒的军队到来之前,所有的人口物资都撤入了这些沿海据点之中。罗马军团所遇到的困难在于他们很难包围这些据点。因为海水每天都会有两次潮汛,当潮水上涨之时,这些据点就成为完全被海水包围的小岛了。而如果乘船攻击的话,也依然会受困于潮汛问题。因为在落潮之时,那些礁石又会对不熟悉海况的罗马船只造成致命的伤害。对于罗马人来说,更大的问题在于,即使你费尽心力,攻占了这些沿海据点,拥有大量航船的凯尔特人,也能在最后时刻到来之前,从容的将所有人员、物资撤走,而罗马人所得到的不过是一座空城。  当然,按照之前的设想,如果罗马能够一个个吃掉所有的沿海据点,控制全部的港口,这些凯尔特人也就不战自败了。问题是基于高卢有漫长的海岸线,想真正做到这点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旦战争被拖到以年来计算时间的话,那么身陷凯尔特人包围之中的罗马人,处境就很微妙了。同时在对手拥有海上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守住这些据点也是一个大问题。  另一个让凯撒感到困难的战略难题,就是这些往来于英吉利海峡的凯尔特人,并不是孤立的。即使你能够占据法国的全部海岸线,这些凯尔特人也可以从容的把人员、物资转运到大不列颠岛上去,并在随后的日子中,不断侵扰你的海岸线。事实上,亚历山大当年也并不是只靠陆军就完成了对地中海周边地区的征服。在攻击至腓尼基境内后,他又重建了自己的海军,并且在海上击败了波斯海军。因此当看到陆地攻击无法对敌人造成损失(反而消耗自己),凯撒决定停下来,等待他的舰队到来。  从战略角度看,罗马要想真正解决这场海洋危机,势必要掌握英吉利海峡的控制权,而又牵扯到了“大不列颠凯尔特人”的态度了。事实上, “法国人”在准备应战罗马人的时候,不仅做好了打不过就跑的预案,甚至还派人去联络他们的英国兄弟前来增援了。这样发展下去,罗马很可能需要一场跨海远征才能打破这一“英法联盟”。不过对于凯撒来说,当下可以期待的只是一场海上决战。正如我们刚才所分析的那样,如果一战就能消灭凯尔特人的海上力量,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了。那么凯尔特人会给凯撒这样的机会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刚才我们也说了,高卢沿海部落已经把他们的主力船只(总数为220艘)都聚集到了布列塔尼亚半岛南部的港口,等待罗马舰队的出现。对于急性子的凯尔特人来说,他们比罗马人更希望快点结束战争。  类似凯尔特人这样的“蛮族”部落联盟,在与罗马这样有着清晰权力结构的文明国家对战时,最缺乏的就是战略方面的规划。因此凯尔特人的“急性子”也是必然的。当然,这其实也不能完全怪凯尔特人。毕竟当对手出现在自己的领土、侵占自己家园时时,波斯人、罗马人也同样有快点把对手赶走的想法,并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以成败论英雄的环境下,看哪种做法更好的标准,往往只是战场上的胜败。          对于第一次在外洋作战的罗马来说,“大西洋之战”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次冒险。正如凯尔特人所预料的一样,罗马按照地中海的环境所打造的战舰,看起来根本无法与之对决。尽管地中海的海上文明已经发展了数百年,但就战术来说并没有特别的变化。海战的主要形式无外乎三种:一是用船头的铁制撞角撞击对手船只的侧面或者切割船桨;二是在接近之后,使用投掷武器进行远程攻击;三就是靠帮之后,跳到对手船上短兵相接了。          虽然曾经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出奇制胜的“乌鸦吊桥”后来被弃用了,但跳帮到对手船上,近身肉搏的方式解决战斗,一直是罗马进行海战时所倚重的战术。只不过,他们会使用更为灵活的挠钩来锁定对手的船只,再过到对手船上去。
          然而在凯尔特人高大而又坚固的海船面前,罗马军舰根本无法运用这三种战术。即无法用撞角撞破对手的船身、切到对手的船桨,也无法把标枪等武器投到凯尔特人船上(居高临下的凯尔特人,反而能投到罗马船上)。至于跳帮这事,同样由于高度差的问题,而变得不具操作性。当然罗马军舰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最起码他们的船划起来会更快。

  问题在于,你不能只凭灵活机动一点就战胜对手。不过罗马人为了应对这场海战也不能说一点有用的准备都没有做。一种特制的长柄镰刀式的武器,最终在海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具体的做法就是,在两船相错之时,罗马士兵将这一武器伸到对手的甲板之上。由于帆船的风帆需要大量的绳索固定和调整,这些“镰刀”势必会钩住这些帆索。与此同时,罗马军舰发挥他们的速度优势快速向前划行。至于结果,相信大家已经在脑海中浮现出来了。当凯尔特人那些用皮革制作的巨大风帆落下之后,他们的舰只也就成为了一个个浮动的巨大木箱了。

在风帆被破坏的凯尔特船只无法快速移动之后,对攻城战很有心得的罗马士兵,便开始完全占据优势了。配合熟练的罗马士兵利用攻城工具和技巧爬上对手船只之后,毫不费力的便能歼灭舰上的凯尔特人。至于凯尔特人,他们本来还是有机会在全军覆没之前,保存相当实力的。因为罗马人的军舰大约只有百艘上下。也就是说在发现形势不对之后,那些暂时未受到攻击的船只是可以撤出战场的。只是当凯尔特人准备这样做时,运气却站在了罗马人一边。那些准备扬帆远航的凯尔特船突然发现,海面上竟然没有了一丝风。

  相比更为依赖风帆的“海船”,在风平浪静的地中海航行,船只更多依靠的是浆手。为了让军舰航行更快,地中海民族甚至会为一条船准备多达三百名的桨手(分成三层共同划行)。很显然在无风的情况下,即使那些帆索未被割断的凯尔特船,也只能坐以待毙,等着罗马军舰逐条打扫战场了。这场历时半日的海战,对沿海凯尔特人的打击是致命的。凯尔特人集结在此的船只几乎被全歼(只有几条船逃脱)。随之而消失的,还有那些“海洋凯尔特人”的精英阶层以及全部的青壮年。


        不得不说,运气和创造力经常帮到罗马军队。就像当年大家都看好迦太基海军时,乌鸦吊桥的出现很快便终结了迦太基人的海上优势。然而要是认为罗马只是靠战术和运气称霸地中海的,那就大错特错了。通过对两次布匿战争的解读,大家已经意识到了。罗马的优势在于战略层面,缺乏“运气”,甚至使得罗马舰队几次为风暴所覆灭。至于乌鸦吊桥技术,也只是在战争初期发挥作用,最后罗马还是依靠常规战术战胜了迦太基海军。

  如果在这场战争中,沿海凯尔特人不是那么想毕其功于一役,而是采取游击战术的话,相信战争的时间会拖长很多。当罗马军舰不得不长期暴露于大西洋之上时,自然力和运气就会站到凯尔特人一边了。只是罗马人即使在一开始遭受挫折,他们强大的战略潜力也会使之迅速调整,让胜利的天平倒向自己一方。比如要是事实证明凯尔特人的船只更为适应大西洋海况。那么凯撒完全可以在沿海地区重新打造一支外洋海军,并辅以罗马军队的组织性打败凯尔特人。就像当年罗马仿照迦太基人样式建造军舰,并且结合罗马军队的特点一样。唯一的问题在于,罗马是否认为这样做有必要。或者说罗马是不是真的认为,需要完全征服高卢。

  现在凯撒已经暂时不需要想这么远了。有句流行于网上的“金句”: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不需要有神一样的队友,只需要有猪一样的对手。包括这次“大西洋之战”在内,一盘散沙的凯尔特人(以及日耳曼人),无论在战略还是战术层面,都给了凯撒以太多的机会。当然任何事务都有两面性。当对手是一个组织结构严密的国家时,你只需要用军事或者政治手段,征服它的最上层,就可以对其进行统治了。而对于一盘散沙的部落地区,个体的独立、战略思维的缺乏,往往使得你必须挨个给予他们“教训”,才能使之明白自己并不是例外。至于凯撒接下来还会在高卢遇到什么事,“法国”境内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板块,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